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120章 中场休息

1255再铸鼎 第120章 中场休息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月19日,平度要塞修建基地。

高地战役结束后,在落药要塞负责收尾工作的建设部汤桦树也赶到了胶水县,跟军方的人一起选定了平度要塞的修建地址。嗯,这里原本是要叫胶水要塞的,不过高正嫌这个名字听起来太不牢靠,所以就按后世的名字重命名为平度要塞。

希望它能在这片平原上牢牢守住,帮助东海商社平安度过这次危机吧。

平度要塞位于白沙河西岸,基本就是胶水讨伐队临时驻地的对面。这个地点在旧胶水县城的南边,与落药要塞通过落药河相连,便于互相支援。虽说北边离大泽山还有一段距离,可是这段路其实是死路,再往东走就是一连串的丘陵地带,因为长期无人长满了密集的森林,大军无法通行,只能乖乖绕回平度要塞来。

至此,在军委会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下,山河防线的三个要塞落药、新河、平度已经全部开建,两个关键城池胶西县和高密也落入东海人的手中,整条防线已经初具雏形。

目前的平度要塞基址上,附近雇来的村民正在建设部劳工的带领下开挖地基,而工地旁边的一座大营帐中,几名安全部巨头正在商量今后的部署。

范龙城刚刚入座,高正立刻迫不及待地问道:“老范,清点的如何了?”

范龙城脸上笑开了花:“哈哈,这下子可发达了,足足三千四百匹马!那些蒙古人还有不少私财,不过商务部没让动,说是要统战用。我看这纯属他们坐办公室坐久了,去他*的,都撕破脸了,还统毛的战啊。”

旁边的尤力摇摇头,说:“不能这么说,毕竟哲布夫妻跟我们合作那么久,总归有些情分的。说到底,一事论一事,这事我们不占理,让商务部处理去吧。”

哲布就是即墨城的蒙古马商,后来与商务部合作,成为了赌坊的股东之一。东海商社在与他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即墨城所有蒙古人的信息,在决定对胶水部落下手的时候,提前把他们“控制”了起来。高地战役后,讨伐队又得到了三百多蒙古俘虏,大多为妇孺老弱。与之前俘虏的海盗或官兵不同,这些人都算得上是平民,商社中不少人觉得自己先发制人有些理亏,并没有一股脑将他们打成长期契约劳工,而是准备找个孤岛,把他们流放过去,留着看以后能不能用上。

此外,还有近二百牧奴,大都是被虏掠去的本地居民,现在被东海人甄别后解救了出来,其中还有王破虏的两个亲戚。这些人大多精通畜牧,是难得的人才,暂时被劳工部安置了起来,准备吸收成劳工。

另一边的司徐嗤笑了一声,对范龙城表示了支持:“他们就占理了?当初他们一路烧杀抢掠来到这里,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死在他们手里?就因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所以就能洗白了?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而且看看那些被抓去的牧奴,他们的理由谁来讲!”

眼看气氛有些紧张,夏有书赶紧咳嗽了一声,说道:“先别说这些了,让管委会操心去吧。这次我们得到了三千多匹马,简直是发了一笔大财啊,大家都说说,这些该怎么用?范大将,这下子好马可以随便挑了吧?”

听到这句,范龙城眼前一亮,但随即摇摇头,说:“不用,我们这点新兵蛋子,就算有好马,也发挥不出来。我准备跟农业组合作,搞个育马场,把最好的马都挑过去,专门育种用。”

“育种?”谢光明听到这里,插了一句,“我们有人懂育种的吗?”

范龙城指了指东南方,说:“农业组的张国庆,虽然是学克隆的,但多少懂一些。他们农业组已经开始试着搞农作物的育种体系,虽说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成果,但毕竟已经上正轨了。还有陈医生之前聊起来也一套套的,也可以拉去帮忙。我也没指望太高,只要有个方向,给种马建立档案,控制好繁育,慢慢来就行了。骑兵是百年大计,急不得。

其实高地上的这群马素质还不错,肩高超过一米四的有不少。我了解了一下,这些蒙古人几十年来,劣马都阉割了卖到周边,好马就留着自己养,无意中起到了一个选育的作用,几代下来,总体水平自然就有所优化了。”

“哈哈,有些意思,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不过现在都便宜我们了。相信有现代育种技术的加持,我们的马很快就会比蒙古人的马还厉害了!”司徐笑道。

范龙城摇摇头,说道:“你想多了,也就矮子里拔高个罢了,以这种自然选育的办法,改善速度极慢,至少得持续几十上百年,才能看出明显效果。想要立竿见影,还是得引入优秀马种,比如中亚的汗血马,中东的阿拉伯马。嗯,欧洲的冷血马也不错,虽然笨了些,但是负重够大,是极好的重骑兵用马……”

眼见范龙城如数家珍地报出各种马名,高正连忙打断他,说:“得得得,我们先把育种体系建立起来,其它麻烦的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这些事情还太远,我们先说当下,这三千多匹马该怎么处理?”

范龙城想了想,说:“与其想怎么用,不如先想想怎么让这些马活下去。我们商社里会养马的人可不多,要是给养死了,那就糗大了。我建议一动不如一静,马群先留在白沙河高地上,这里已经储存了大量干草,先按照以前蒙古人的方式养起来。”

高正点点头,说:“有道理,然后呢?”

“先从马群中淘汰大部分公马和一批质量较差的母马,运去城阳和东海地区,用于拉车运货。”

夏有书对此有些兴趣:“这批马大概有多少?”

“不太多。按照惯例,蒙古人在枯草期之前会尽可能把这样的劣马出售掉,以免在冬季浪费草料。我们再选择一遍,最多也就选出四五百匹吧。”

夏有书扫视了一圈,眉头高扬着说:“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先截留一批,把军中拉车的驴子都换成马吧!”

在座众人听了,纷纷嘿嘿笑了起来,双手表示赞成。

司徐更是鼓起掌来,说道:“就该这样。嗯,这还没完,我们应该建立一支骡马化的快速反应部队,全员配马,怎么也得日行五十公里以上。这样的部队只要部署在落药要塞附近,就能在一日之内到达现有的任何一个据点,战略优势简直无敌啊!”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心动起来,范龙城眼前一亮,道:“这不就是龙骑兵嘛!”

龙骑兵是欧洲的一种骑兵分类,并不是“骑龙的骑兵”的意思,而是指骑马步兵,上马行军,下马作战。

“不,也不一样。骑马太难,一时半会学不会。”司徐想起自己第一次学骑马时的经历,心有余悸,“而且队伍中有马拉炮车和辎重车拖累速度,龙骑兵行动太快并没意义。我们现在那种运货四轮车不是能拉一吨货吗?这样塞进去十个人也没问题嘛。我们可以组织一支全由马车组成的部队,虽然不如纯骑兵快,但是比步兵快多了,而且火力要比骑兵强得多。骑兵一时练不出那么多,有这么一支快反部队肯定是好的嘛。”

“得了吧,”尤力开始泼冷水,“先不说我们有没有能力装备那么多马车,那马车你没坐过吗?颠成那样,等几十里过去,上面的人还能走路?再说就现在这路况,能支持得了马车长途行驶?实际速度恐怕还不如步行呢。据拿破仑的统计,长途行军,步兵可是要比骑兵快的,你这是舍长取短啊。”

司徐自然不会同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马车再颠,能比骑马颠?龙骑兵都能奔袭数十里后下马作战,马车步兵肯定更没问题了。即使最初有些不太适应,训练一阵子也就解决了。至于行军速度的问题,就算步行速度确实比马车快,但步行几十公里之后哪来的体力作战?而乘马车不消耗体力,到达之后可以立刻投入作战,这两者可是天差地别。而且拿破仑时期的步兵比骑兵快那是考虑补给线的长途行军,我们都是内线作战,不需要考虑补给,马车的速度优势是绝对的!”

尤力仍然表达了反对意见:“怎么能不考虑补给呢?两匹马拉十个人,但一匹马消耗的补给是人的五倍以上,两匹马就相当于十多个人,这不是把补给量翻倍了?前线堡垒的仓储照样需要补给线运输过去,你一下子涌入大量的马进去,不是大大削弱了堡垒的坚守时间?”

司徐刚要说话,高正连忙止住了他,说:“行了行了,你们这纸……嘴上谈兵也谈不出什么结果,回去写在纸上,好好做份计划书吧,等以后有空了,再论证一下。”

说完,他又转向范龙城,问道:“淘汰下的弱马,我们自己留一批,剩下的给统合部去分配。然后呢?留在高地上的这批怎么办?”

范龙城不假思索地说:“分批移往后方养起来,一次也不要太多,大约50-100匹吧,也就是一个种群的数量,视情况而定。我们在东海有不少休耕的草地,足够养马了。不过,为了分散风险的考虑,我建议在金口区再开辟一个马场。金口堡东边的巉山岛,四面环水,环境独立,利于防守,而且有大片空地还没开发,正好用于养马。还有闲置的青岛地区也可以利用起来,那边可多的是野草。嗯,胶水县这片高地其实条件不错,虽然眼下要打仗了不能用,但战后可以回头再搞起来。”

高正点了点头:“行吧,就这么决定了。这事你是专家,你来全权处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事宜你自己决定,给部里留一份备忘录就行了。”

范龙城咧嘴一笑,说:“没问题,我一定办好。”

高正接着说道:“好了,马的事情搞定了。下面是防务问题。落药要塞已经基本完工了,这几天正在往里装家具和火炮。新河要塞估计这个月底可以搞定建筑部分,而平度要塞要等到下个月上旬才行。还有南边的胶州、高密,兵力应该怎么分配,都来说说吧。夏参谋长,先从你开始吧。”

夏有书咳了一声,说:“我先总结一下我们现有的兵力。首先,是三个步兵营,每个营包括两个火枪连和四个长矛连,每连九十人。然后,是一个炮兵营,包括三个炮兵连,每连两个排,每排两门狮吼炮。还有一个骑兵营,嗯,营下直接是三个排,其中只有两个排共五十四人有战斗力,剩下一个新兵排还在训练。此外,还有一个保障连,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其实还有一股隐形力量,那就是商务部和建设部给我们提供建设、运输和后勤服务的劳工,总人数不下五百,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立刻就要趴窝了。”

众人听着,不断点头,“然后呢?”

夏有书接着说:“我的意见是,防线分为两部分,新河-平度-落药这三个棱堡为北部防线,高密-胶西这两个旧式县城为南部防线,分别由一个营驻守。剩下的一个步兵营和骑兵炮兵保障连混编组成一个野战团,用作机动兵力,随时奔赴热点区域。”

听完他的意见,司徐立刻表示了异议:“为什么要把防线分为南北两部分呢?从地图上看,难道不是应该分为东西两线吗?新河-高密为第一道胶水防线,平度-落药-胶西为第二道大沽防线。”

范龙城倒是同意夏有书的想法:“新河和高密相距过远,有事两者无法相互支援,划分到一起没有意义。”

夏有书点点头,补充道:“不仅如此。新河要塞的地位比较特殊,它的作用是看住前往莱州的通道,以防止敌军借道莱州走廊,绕过大泽山,从莱阳县进攻我们的腹地。但是如果敌军硬要从这里走,单凭新河的二百守军肯定是阻止不了他们的,必须有援军帮忙,才能完成这一点。而这个援军,就只有从平度-落药一线过来了,所以这三处应当由同一个营防守,以便于指挥调动。”

谢光明走到地图旁边,接着夏有书的话头说道:“嗯,高密和胶西也是这个道理,这两个城互为倚角,堵住了从西南方的密州前往胶东的通道。只是可惜,这两个城都是旧式城墙,我们人太少,防守起来有些困难。”

尤力在旁边闷了半天,这时候开口说道:“三个炮兵连,一共十二门炮,全部划入野战团,只有一个步兵营保护,不觉得太危险了点吗?我看,野战团留一个炮兵连就够了,这样辎重更少,机动起来也容易些,剩下两个连去南线帮忙守城。这不只是多了八门炮,还是多了五十多个专业炮兵,这些炮兵可以作为种子,教导守城的步兵更好地使用那些新铸的火炮,作战效能是几何倍数提升的。嗯,我看那八门炮也不用拉上城墙,就存在城里,如果有需要,这些炮兵还可以直接拉出去配合大部队野战。怎么样?”

夏有书听了,盘算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此后再没有人表示异议,似乎都默认了这个方案,高正见状,咳了一声,说:“那具体哪个营防守,哪个营野战呢?”

谢光明和尤力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说:“我去野战!”

高正瞪了他们一眼,说:“得了吧,我的第一营去野战团。谢光明,你的第二营去防守北线。尤力,你的第三营去防守南线。行,就这样决定了!”

谢尤两人叹了一口气,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但是只能接受高正的一言堂。

高正终于有了出战的机会,有些高兴,搓着手说:“好,那山河防线就布置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好好练兵,准备应战吧。啧,说起来,我们这边紧张兮兮忙活了半天,结果敌军一点动静都没有,简直是抛媚眼给瞎子看,不知道姜思明到底在干嘛?”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35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