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144章 惊蛰

1255再铸鼎 第144章 惊蛰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59年,2月6日,惊蛰,胶水县。

昨天下过一场春雨,地面有些泥泞。平度要塞外的姜家大营中,一队辅兵拎着锤凿,挑着水桶,准备去北边的小河边取水。

时节已经来到惊蛰,虽说夜里仍然很冷,但白天的日头下已经有了些许暖意,轻柔的春风也颇令人舒服。几个辅兵有说有笑,到了河边,为首一个年长的辅兵随意走到河边冰面上,用力跺了一脚,准备如同往常一样找一处脆弱的冰面凿开取水。没想到一脚下去,一下子踩了个大窟窿出来,他也差一点跌倒,好不容易找回平衡,赶紧跳回岸上。

老兵心有余悸,抬头看到岸上几个辅兵都张大了嘴巴,赶紧回头看看。这一看可不得了,随着连续不断的响声,冰面上的裂纹越来越大,最终一直延伸出去,连片的冰面破碎成无数个大块,开始缓慢流动起来!

几人赶紧取了水,大喊着“冰化了!”“冰破了!”,回到了营地。

……

营中主将大帐之中,姜思明正与几名侦骑商量着事务。

“什么,你说那边没有蒙古人?”姜思明惊奇地问道,忍不住从椅子上站起身来。

他对面的侦骑如实说道:“对,确实没有,那处高地上无人也无马,更别说蒙古天兵了,倒是还有些屋舍在。属下斗胆猜测,莫不是他们已经被……”

姜思明脸一黑,伸手止住了他的话,然后陷入了思考之中。

前几天他在平度要塞城下受挫,之后也没有继续攻城,而是试着在其他地方打开局面。

因此,他派遣侦骑四出,侦察附近东海军动静。其中有一路就绕过了平度要塞前往东北方高地,寻找那个传说中的蒙古部落,结果一无所获。

他仔细一想,东海人既然都在这边扎下两个硬垒了,自然也不可能放着背后的蒙古人不管,没了才是正常的。

既然如此,他也不强求了,叹了口气,又问道:“那么,你可再往东去看过?东边可有路通往沽水东岸?”

他心里存着一份侥幸,既然堡垒不好攻打,那么干脆绕过去算了。往南绕不可行,因为大沽河南段没封冻不可渡河,但往北未必没办法,因为北边水流少,是冻住了的。

但侦骑的回答又让他失望了:“秉万户,我去了,但是,没有路……当地再往东是一片小山丘,附近无人,反倒长了一大片老林子。零散人等或许能钻过去,但大军肯定是行进不了的。”

姜思明一颗心又沉重了几分,摸着胡子正要继续考虑对策,突然听到帐外传来一片喧哗之声。

“冰化了……”“冰破了……”

他脸色一下子黑了下去,三步并作两步窜出帐外,又对着副官喝道:“这又是怎么了?”

副官无奈地回道:“秉万户,是几个士卒出门打水,结果遇到冰化了,回来就嚷嚷了起来,闹得营里都去看了。算算也是惊蛰了,确实该是化冰的时候了。”

“胡闹!”姜思明铁青着一张脸,颤抖着怒吼了出来,“这是扰乱军心!最先喊起来的是谁?给我找出来,斩了!”

冰化了,就意味着河水再度成为天险,他们又被隔在大沽河西岸了。这不只是天象,还是凶兆啊!

姜思明惊怒之下,气愤地拿士卒开起了刀。虽然这事只要出营一看就能发现,但谁让这几个混蛋首先瞎嚷嚷,搞得军心浮动呢?

还没等他消气,就有一个幕僚来报:“秉万户,南边有几个胶西县的商人过来,说是……”

“什么?”姜思明闻言脸上露出了喜色,难道是有仁人义士听闻本万户到了,过来投靠了?“是哪位先生来了?快,快请他们进来!”

那个幕僚却露出了尴尬的神色,说道:“不,不是,他们是听说这边有战事,赶了几车薄棺材过来推销,说是给大军‘冲喜’……哎,万户!”

姜思明一拳打在营帐的支柱上,打得毡布都晃荡了起来:“呸!让他们滚,有多远滚多远!”

他甚至还想纵兵把他们给抢了,不过很快幕僚的一句话打消了他的念头:“万户,是这个理,但这帮人背景不浅,有李家的,有张家的,还有严家的,这……”

姜思明一愣,罢了,这些家伙可不能得罪。于是忍气吞声道:“也罢,你去看看,随意买几口吧。今个儿就把弟兄们给收埋了吧。”

他心力交瘁,看了看四周,干脆把副官叫到大帐里,讨论起了下一步的对策。

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之前他们还出去骂城搦战,但林宇恍若未闻,不动如山;又搞了些秽物顶在前面,试图让火器失效,可同样没鸟用。两人商量了一通,觉得点子扎手,还是不宜硬攻,于是决定用少量兵力将平度要塞锁住,大军转进他处寻觅战机。

于是大军第二天便拔营了,只留下三百正兵七百辅兵守着这座贼城,大部继续往东南行进,准备去之前侦骑探知到的另一个东海堡垒那边碰碰运气。

结果,走到一半,异变突生。背后传来了连绵的炮声,很快就有人灰头土脸地送来留守的营地被贼兵攻破的消息。

听跑回来报信的张千户说,“贼军视我军如无物,约莫二百人便敢出城野战。我军上前迎战,贼军与城堡互为倚角,枪炮齐发,我军死伤甚多,只得退回营中固守。不料贼军抬出那种守城用的大铁炮,对着我军营地轮番轰击,还用了甚引火秘法,炮石落入营帐,即刻引发大火。如今天干物燥,一处火起,便火烧连营。营中军心动荡,弹压不住,兵溃如山倒啊……”

其实并不是什么秘法,只不过是把铁弹烧红了再射过去罢了,运气好能烧到易燃物。但火烧连营肯定是假的,前几天刚下过雨,又适逢春暖化冻,地上还算湿润,虽说确实烧着了几片,但不算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军心确实动荡了。营中那些辅兵本来就只是没操练过多久的农夫,这几天更是被枪炮吓破了胆,根本形不成战斗力。他们一见大炮打过来、火烧了起来,便恐慌失措开始溃逃了,那三百正兵就算想守营也没办法,只能被裹挟着逃亡了。

这一千人一旦混乱起来,和一千头猪也差不了多少,东海人的骑兵排趁机出击,好好刷了一波经验值。

但适度的夸大并没有改变大营被攻破的事实,姜思明听了大为惊恐,要是后路被断了,这仗还用打?于是他只能带大军返回平度要塞,再次将其“困住”,然后派人去北边大泽山伐木,准备打造攻城器械,强行将这颗钉子拔掉。

但器械的打造需要不少功夫,这段时间里只能跟东海贼继续耗着了。

姜思明郁闷地走出帐中,登上望楼,看着贼军堡垒上秩序井然的景象,又看着自己这边低落的士气,很是苦恼。

他这号称十万、实际也有近万的大军,居然硬是拿这么一座小小的城堡没有办法,还有没有天理了?

如此多的人数非但不能在攻城时发挥多大作用,反倒每日人吃马嚼消耗巨量的粮草,再这么下去自己都给自己吃垮了。

那么,下面到底该如何行事呢?

……

2月13日,高密县。

高密县境内,高密城西南方约十里处,诸城军大营。

和煦的春风中,诸城军统帅范泰轻拈箭支,拉弓搭箭,稍一凝神静气,羽箭脱手而出,轻松击中了三十步外的靶子。

周边赵与赢等军官顿时拍起马屁来,范泰呵呵笑着,让他们带着士卒们开始演武,自己走到旁边的望台上,端了杯茶,开始看了起来。

半个多月前,诸城军为配合主军,也开始向高密方向进军。但根据姜万户的指示,“谨慎为上”,他们这些时日一直慢吞吞向高密挪着,并没有真正打起来。范泰表面上气定神闲,实际上内心烦闷得很,他一大将,敌人就在眼前却不能打,战利品也分不到,只能在营内搞搞演武热闹一下,如何不郁闷呢?

范泰遥望了一下东方,那边十里之外有一股贼军,人数不多,但一直阴魂不散。诸城军往高密城走一点,他们也跟着移营一点;诸城军往他们的方向进军,他们便往东撤。范泰怕后边有埋伏,也不敢跟太近,只能这么跟他们耗着。反正本来姜万户的命令就只是牵制南线贼军,防止他们大举北上罢了。

牵制个鸟!还不知道谁牵制谁呢!

诸城军加起来共四千的兵力(虽说其中大部分是临时征召的辅兵),跟几百贼军对峙着,也忒憋屈了点。

范泰正喝着茶,看着各部选出的高手轮流上去对着靶子射箭,大营西方却突然有传骑来到,带来了姜万户的最新指示。

范泰让演武继续进行,自己带传骑进了大帐中,先核对了印鉴,将传骑带来的信看了一遍,又询问了一番北线的情况,了解了个大概。

姜万户在北线顿兵城下,猛攻数日不能破城,进退维谷之时发现周边有贼人游骑的踪影,担心贼军北上,主军可能会被夹击,于是要他试图进攻高密,以加强对南线贼军的牵制。

“这才对嘛!”范泰激动地拍桌而起,看了看旁边的地图,转身对那个传骑说道:“你回去告知姜万户,我于五日内……哦不,三日内便点兵出击,必将东海贼狠狠教训一番,为万户分忧!只要有我在,万户便无需担心南线有事!”

传骑是姜思明的亲兵,对他忠心耿耿,见范大将军如此赤胆忠心,很是激动,当即抱拳说道:“将军放心,请给我换上两匹走马,我这就返回北线报信,必不延误军机!”

范泰看着他,有些感动。从北方前线到这里,为安全起见得绕一个大圈,差不多有一百五十里的野路,即使是骑马行路,也得走上两天一夜才行,绝对是件辛苦差事。现在他连口水都没喝就要重新上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这样的义士辅佐,姜万户何愁大事不成?

想到这里,他当即拦住那名传骑说道:“义士不必急于一时,我命人准备些酒肉,你先歇息了再走,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说罢,他便让人带传骑下去,好吃好喝招待了一顿,又让他睡了两个时辰,才选了两匹好马,送他上路,原路返回胶水前线。

————

感谢书友dsfdfdf的打赏!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3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