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163章 扩张(感谢江西胖哥的红包,第九次加更)

1259年,3月16日,蓝村镇。

“咳。”张正义打断了他的幻想,“李应背后是李璮,要顾全大局,暂时不要有别的想法。毕竟时代不同,不能过多依赖关税,还是想想怎么利用胶州港这个优良条件,扩大我们的贸易吧。”

陈潜看了看他们,又继续说道:“说到海贸,今年形势不错,如果我们趁机扩大的话,估计会有十万贯以上的纯利润。这个和之前的关税加起来,算它们二十万好了,这就是第二大块收入了。”

目前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四十万,补足了大部分的支出,管委们的神情开始放轻松下来。陈潜继续说道:“最后,就是商社自身的收入了。刚才已经说过,目前没有部门间结算,商社提供给自己人的那些食物、被服等等都是不算钱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向外出售的商品,包括衣物、布匹、食品、木器、铁器、小商品、住宅等等。这个‘向外’出售,不光包括外部的居民,我们自己的劳工的消费额也算在里面。

我们可以把销售商品的市场分为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两部分:外部市场主要是控制区以外的市场,以销售白糖、辣椒、玻璃器等奢侈品为主,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而内部市场主要是劳工和城阳区居民的消费,以日常消费品为主,受我们的经济情况影响较大。

原本,外部市场的销售量占了大部分,但自去年九月开战以来,商路大受影响,这块收入几乎是断崖式下跌。所幸,我们雇工、募兵等等花掉的钱毕竟不是白花的,海量的铜钱投放下去,内部市场的消费力也随之提升。其中最高峰是去年腊月,因为劳工和附近居民准备年货,我们当月的商品销售收入一度增长到了一万七千贯。年后虽然大幅回落,但随着外部市场的回暖,总销售额也呈现出了增长的趋势,刚过去的二月份的销售收入达到了六千四百二十贯。

如今筑基计划大获成功,我们的控制区大幅扩张,内部市场也必然会随之扩张,所以我对这个财年的总销售额很乐观,估计可达十五万贯以上!”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了,终于补足了赤字,甚至还有不小的盈余,好几人都笑了起来。高正似乎看到了扩军的前景,赶紧问道:“真的?就胶州这片,有这么多消费力吗?”

陈潜还没开口,史若云抢先点头了:“那是自然的。别忘了,前面我们可是有高达五十万贯的支出的,这些钱到哪去了?自然不会是凭空消失掉的,而是到了另一批人手里,他们最终也会花出去、用来购买商品的。而现在物流不发达,内部市场相当封闭,钱流出不了多少去,我们产的商品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就能从中吃掉很大一部分。此外,我们部预估了一下,单是胶州的六至八万户,每户自己的收入加上上交的租子等等平均差不多有二十贯,即使不算各路豪商,整个胶州也是上百万的大市场。更别说,附近的几个州也向我们敞开了大门,我看财政部这十五万贯还是保守了。”

场上的气氛热络了起来,张正义叹道:“这就是老孔常说的经济本质啊。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去雇佣劳工和采购物资,实际上并不是用钱买来的,而是用生产的物资换来的,钱在这里只是个交换的介质。”

感叹完,他又轻松地说道:“这么一看,今年不光不会有赤字,还能有点结余,轻松了不少啊。”

听到钱的话题,几个部门首脑瞬间竖起了耳朵。陈潜见状,偷笑了一下,很配合地说道:“是的,这个财年,我们预计有五至十万贯的财政盈余。嗯,看上去赚了不少,其实这并不健康,这钱要是不花出去,那么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再者说了,我们从社会上抽了这么多货币,一两年还好,如果持续下去,是会影响经济运行的。

嗯,此外,最近获取了不少战利品,商社账上大约有三十五万贯的贵金属。劳工和外来储户在储蓄所的存款也增加到了四万多贯。资金储备比较充裕,所以我建议商社可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赤字,以推动进一步发展。今年花一贯,未来未必不能取得十贯的回报……”

“是啊!”“没错!”

陈潜话音未落,就响起一片赞同的声音,果然花钱都是大家喜欢的。

见众人都表示同意,张正义也挥了挥手,开口说道:“有道理,钱不花就等于没有,尤其是我们现在处于发展期,更不能缩手缩脚,所以我决定大方点,把今年的扩张额度定到三十万贯!”

不待众人欢呼,张正义做了个手势按了下去,又开始说:“不过我们先把大体原则确定一下,首先,最重要的是商社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大头要用在这里,没意见吧?军事预算不能吝啬,但光有兵没枪可不行,所以得先让工业部扩大产能。另外,文化部关系到教育和宣传,也马虎不得,毕竟我们也不能只看脚下。所以这工业文化这两个部一个代表现在,一个代表未来,先各给五万的额外预算,没问题吧?”

一下子分了三分之一出去,不过这两个确实重要,也没什么可说的。众人点头后,立刻开始各自争取起本部门的预算起来。

“基础设施很重要啊,没有足够的道路,你的商品怎么运出去?”

“说得对啊!所以应该给我们海洋部更多的预算,多搞点船搞运输。”

“船再多,等敌人打过来了,还能上岸不成?我们虽然刚打赢了一仗,但是安全形势仍然严峻,所以必须再扩军才行。”

“应该继续扩大城阳工业区的规模,多招点人,多生产商品,才能多赚钱啊!等到有钱了,星期兵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雇工虽然便宜,但毕竟跟咱们不是一条心啊。看若云的统计,雇工拿钱少,但买商社产品更少;而有编制的劳工,日常用品都用商社自产的不说,闲钱还放在储蓄所里等着买房子,这才是真正的自己人啊!所以预算要用来多进劳工才对!”

“呃,那个……不是我乌鸦嘴,就是,你们要雇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卫生工作不跟上,一场瘟疫过来,那可就……”

见一时半会儿争不出个头儿来,张正义咳嗽了一声,道:“好了好了,今天也论不出什么,离下次大会也不远了,各部门回去做预算,二十日汇总一下,然后报到大会上去。”

他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财政问题就先到这,咱们今天还要讨论什么来着?对了,蓝村镇的问题。将行政中心转移到蓝村镇,有利于加强对整个胶州的控制,咱们之前也讨论得够多了,优缺点都列明了,也不用废话了,现在开始投票,谁赞成,谁反对?”

随着控制区扩展到整个胶州,再将管委会的基地放在鳌山之东的东海一隅就有些不合时宜了,西迁是必然的事。只是这中间牵扯颇多,之后如何与东海地区已经存在的工业区进行协调是个问题,蓝村新基地的建设又是个问题。

其实迁去原胶州州治胶西县也是个备选方案,不过那里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又过于靠近前线,此案很快就被放弃了,不如蓝村镇一张白纸好作画。

这个问题早就统一了意见,管委们相继举起了手,在场的全投了赞成票,即使不考虑缺席的那三位,也是绝对多数通过了。

张正义满意地点点头:“既然管委会没有意见,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说服大会了。加强控制力的好处很多人都明白,但也免不了反对的声音。我预估的矛盾点有两个,一是旧三区,也就是东海、城阳、金口这三区的地位如何处理,二是新区的建设成本。”

众人沉默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陈潜说道:“按理说我们是外来者,住在哪都无所谓,但旧三区毕竟是我们筚路蓝缕奋斗了几年的地方,总归是有些感情的,不想走也正常。不过我们本来也没准备全搬到这来啊,旧三区仍然是工业中心,新技术新产业仍然会首先设置在那里,只要好好跟他们说清楚了,大部分人不会反对的。”

陆平接茬道:“还有些人是处于分散风险的考虑,认为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我们正好可以从这个角度说服他们,全待在东海,一场台风过来肯定损失惨重,所以往内陆分散一部分是很有必要的。”

李如南扶额道:“所以这一点问题不大,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问题在于预算。今年虽然财政宽裕不少,但钱总是不够花的,股东们还没人人住上花园别墅呢,这时候要是再花大钱建新城,不得被喷死。”

“啧,”史若云哂笑道,“出生入死的海陆军,还有奋斗在车间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还没住上别墅呢,他们倒想住了?而且这边就盖几个破房子,能花几钱?”

她说到这里,突然发现张正义神色有些不太自然,迟疑了一下,问道:“呃……首席,你准备花多少?”

张正义有些尴尬,对着陆平说道:“陆平,你把你的设计图给大家看看吧。”

陆平嘿嘿一笑,掏出一张A2大小的纸,展了开来。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4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