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196章 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

1255再铸鼎 第196章 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时间倒转,回到几个月前。

1259年,9月11日,涟水。

汹涌的淮河水向东流去。

虽然有梁山泊做了缓冲,但淮河上游通过涡水、颍水等水系与黄河直接相连着,泥沙含量仍有不少。这些泥沙随着滚滚河水不断向前,在入海口处渐渐冲积出一点又一点的土地。

这道大河,虽不如长江般难以逾越,但仍是不容小视的天险。

如今,这道天险的南北两岸,却被一道铁索连接了起来,一连串的小船被连在铁索上,其上又铺设了若干木板,形成一道可通行的浮桥。北岸便是之前的涟水城,南岸如今却是一个大工地,数百民夫正在士兵的监督下,竭力夯土成墙,准备建设一座新的城池。

当前,塔察儿部正在猛攻淮西一线,涟水西边的淮安军左支右绌,无力出击。而镇守扬州的赵与訔连吃了几场败仗,扬州附近又时常被蒙军游骑掠袭,现在躲在城里龟缩固守,不敢派兵出来。所以涟水南城现在没人来捣乱,可以从容筑城,修建过程很是顺利。

只待此城建成,李璮军便在淮河南岸有了坚实的落脚点,攻守自如。若是蜀、鄂两线进展顺理,这边趁机拿下扬州、饮马长江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李璮本人便在这座新城中视察,不时督促民夫加快进度。

眼见城墙一点点立起来,他心中比较满意,走着走着,登上了一处已经修好的城墙。

城头之上,已经架起了一门配重式投石机,也就是俗称的“回回砲”。此物虽然在西征的蒙军中已经广泛使用,但蒙古人严格控制它流入中原的汉军手中,所以李璮之前虽然也听过这种利器的大名,却并未在军中装备。

前不久,那帮子东海人突然闹出了好大的动静,被南边朝廷一下子封了个开国公、节度使出来,还把当年他老爹一直想要的京东东路观察使的职位给拿了去,简直是明着嘲讽他李璮。不过这帮人也是识时务的,也没大张旗鼓接了册封,反而派人来说了一大通好话,还送上了不少礼物。其中一份礼物,便是两门回回砲和它的图样。

东海人没把他们赖以成名的大铁炮献上,李璮本来是很恼火的,但观看了回回砲的组装和发射之后,觉得这东西也不错。

这回回砲结构简单、不需要珍稀材料、可大可小,大砲威力震山,小砲易于制造、性价比极高,使用起来也简单,正适合李璮现在这样的情况。真给他铁炮,他也未必能用起来呢。

而且东海人还送上了回回砲的全套图样和制作要点,这就比单纯的两门实物还珍贵多了。营中的工匠依样画葫芦便可制作出来,材料也可就近获取,能够在短时间内架满城墙,可以让涟水附近的守御更坚固,所以李璮还是比较满意的。

既然如此,同时李璮又正在抢南边的地盘无暇分身,所以暂时就放了东海人一马。不过他并没表态到底会怎么办,既没立刻对东海宣战,也没说就放过他们不管,总之就是静观其变。

李璮先是欣赏了一会儿回回砲,又转向南边,极目远眺,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南国的大好风光,正欲搜肠刮肚赋诗一首,转头却见北边浮桥上有一信使,举着红旗向南岸急奔而来,一看就是有什么重要消息。

他心中一凛,带着亲兵迎了过去将信使拦住。信使却并没带来什么消息,只是说王文统骤有要务,请李相公回涟水相商。

李璮虽然一头雾水,但也知道王文统不会开玩笑,心怕哪里出了纰漏,立刻带人回了涟水。

没想到一见王文统,他却是一脸喜色地说道:“相公,喜事,大喜事啊!”

李璮见状,心中大安,入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泰山,是何喜事?”

王文统眉眼都弯了起来,捋着胡子说道:“这可是双喜临门!其一嘛,是忽必烈直入大别山,如今已渡过江去,兵临鄂州了!”

“当真?”李璮听到这个消息,果然惊喜起来,忽必烈成功渡江,那么对整条战线的战略形势都大有助益,自然也有利于他在东线的攻略。

不过随即他就眉头一皱。

如此一来,他便不得不选择事蒙攻宋的策略了。短期内虽然有攻城略地的好处,但是长期来看,若是蒙军迅速灭宋,那接下来肯定就是要对付他们这些世侯了。到了那时候,显然易见,势力最大、独立性又最强的李璮,便必然首当其冲。

想到这里,他急忙问道:“那蒙哥在蜀地进展如何?若是两军会合,天下必然可定,只是……”

王文统一边笑着一边摆手道:“相公莫急,这第二件喜事便是,蒙哥在合州钓鱼城下,不知何故,或曰中了砲石,或曰染疫,总之便是一命呜呼了!蜀地蒙军经此大丧,便也不得不退军了!”

李璮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不敢相信地一愣,然后渐渐反应过来,最后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蒙哥骤死,他几个弟弟都不是易于之辈,必然有一番龙争虎斗,正是我成大事的好机会!”

王文统趁机行礼道:“恭喜相公,贺喜相公,这正是天命在相公的明证啊!”

李璮立刻笑呵呵地回礼道:“还赖泰山运筹有方!不知依泰山之见,下一步我当如何行事?”

王文统早已思考好对策,当即说道:“蒙哥一死,西路军退却,此次南侵必败无疑。既然如此,我军便得转攻为守。若不然,相公在此浴血奋战,将宋军引来,忽必烈便可从容退却,既损耗了益都的实力,又保存了他的元气,一来一去对我都不利。反之,我军若是收敛锋芒,宋军便可调兵围攻忽必烈,蒙古人的血流得越多,对相公的大事便越有利!”

李璮把掌一拍,说道:“善,此乃上策!唔,听闻李祥甫又到了扬州,此人不好相与,此时也不便招惹他。罢了,我私底下还能给他递几句话,这便与他言明无进取之意,他是贾制置一系,定有办法影响调兵之事。之后我只要筑好涟水南城便好,他处不再进兵了,如此一来,淮东之事可告一段落,之后又当如何呢?”

王文统坐了下来,喝了口茶,道:“为大事计,自然便是深固根本了。此时便当休养生息,修城筑墙,积蓄粮草,准备军械,市恩于民,等待时机。此外……”他指了指东北方,“……是该把背后的隐患除掉了。”

前面几条正合李璮之意,但听到最后的时候,他眉头一动,问道:“将来若是举大事,非得寻求南边的支持不可。那东海人新获宋廷册封,若是对他们动手,难道不会触怒赵官家吗?”

王文统微微一笑,问道:“若是有熊掌和鸡肋,该取哪个?”

李璮道:“自然是熊掌。”

“那便是了,”王文统捻须道,“那些东海人,说白了不过是一帮外洋夷人,南边朝廷肯册封他们,无非是怕我军攻过长江去,想用他们牵制我们罢了。但他们真牵制我们了吗?没有啊,恰恰相反,他们不愿为宋廷火中取粟,暗中还欲与我们讲和呢!既然如此,他们对南边来说,不过是鸡肋而已。而相公若是举事,届时假意南投,那便是将大半个山东送过去,无异于肥美的熊掌,宋廷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在意我们取了他们一点鸡肋呢?”

李璮听明白了道理,笑道:“正是此理,多谢泰山教我!呵,再怎么说,当下我还是大汗的世侯,讨伐举了宋旗的乱臣贼子可是天经地义之举。我这便向他们发出通牒,若是他们愿意归顺为我所用,那便也罢了,若是不然,嗯,最近准备了不少船只,如今与南边休战也用不上了,正好泛海至胶,讨伐不臣!”

王文统起身行礼道:“相公英明!”

李璮呵呵一笑,起身背手看向东北方:“胶州之事,闹腾了这么久,如今,也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43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