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214章 车间

1255再铸鼎 第214章 车间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60年,1月20日,金口市,五龙河大铁厂。

没过多久,工人们操作着大铁罐,将里面的液态钢水倾倒了出来,也没倒进什么模具里,而是直接往地上倒去。仔细一看,地上有一长串不知道用什么东西铺成的凹槽,他们小心地控制角度,将钢水一点点倒出来,钢水在凹槽中迅速降温成型,又有几个穿着厚衣服的工人用工具将成型的钢条沿着凹槽一点点抽走,后面接着几个学徒,拿着大锤子,对炽红的钢条不断敲击着。

乔玉山看到这里,奇怪地问道:“这不是已经有钢水了吗?直接铸造成型不好吗?为什么要铸成钢条?”

这是典型的外行问题,万浩然也不以为意,回答道:“虽然有液态钢水了,但是钢的流动性不好,进了模具会迅速冷却,不易成型不说,就算勉强成型了,也会有很多缺陷。铸些小东西可以,稍大点就不行了,所以大部分钢件还是要锻造加工。现在我们没辊压设备,造不了工字钢,只能先铸成T字,然后根据需要锻造成各种形状。嗯,要求不大的情况下,直接用作结构或者铺在地上做成钢轨也是可以的,我们现在厂内用的钢轨就是这么来的。”

这时候,工人们已经将一段钢条截断,取了出来,放在一边的沙堆上冷却。几人走过去一看,果然横截面是T字型。

黄鹤指着这些钢条问道:“我听说你们用了什么碱性转炉,可以去除钢里的杂质,那么就算是这么一根粗糙的钢条,要是流出去了,得跟传说中的神铁差不多吧?”

“你不是想拿去卖吧?”说到这个,万浩然无奈地摇了摇头,“呃,要让你失望了……我们用的碱性转炉,虽然除去了大部分硫磷,但有个问题,就是通气量太足,氮啊氧啊会残留在钢材中,影响品质。前期实验的时候搞了不少废品出来,还好之前也攒了些经验和技工,反复调整参数总算是能用了。不过也就是能用,真要算起来,还赶不上传统方法千锤百炼出来的钢呢。现在好钢还是要靠坩埚。”

“啊?”众人都有些惊讶,黄鹤问道:“怎么会这样?没什么办法补救吗?”

万浩然摸了摸鼻子,感觉自己说得有些过了,于是赶紧说道:“其实也不算严重,虽然比后世钢质量差了不少,但至少比古法搞的普通的生熟铁强多了嘛。其实我们这钢成本比熟铁还低了,性价比总是合适的。要是我们以后能找到锰,用它来吸收残氧,再加上锰钢合金本身的特性,强度又能提升一大截。”

他又带众人走了出去,指着前面一片叮叮当当响的两个大车间说道:“而且现在大都是手工锻造,虽然低效,但有个好处是铁匠能随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他们整年对付劣铁,手上早就有经验了,见有开裂的趋势就回炉。就算是废钢,经过充分锻造,问题也就解决大部分了。这样锻造好的钢件,不敢说神兵利器,总比一般水平强多了。”

前面这两个车间,外面都是一样的砖墙,但西边那个要大得多,发出的响声是一片叮叮咚咚的,而东边靠河那个要小一些,发出的响声则是高频率的切削声。

万浩然先带他们进入了西边那个大车间。

经过刚才转炉运作场景的洗礼,他们本以为会见到什么高科技的场景,没想到一进去,却出乎意料地发现里面非常传统,甚至传统得有些过头了……不过倒是热闹地很。

巨大的厂房中,一溜排着两排铁匠炉子,每个炉子旁边都有几个铁砧和工作台,一两个铁匠领着几个学徒,在拿着锤子和手工工具敲敲打打加工简单的铁器。

整个工作过程简单得可以说有些原始,每个炉子都是小组协作,不同小组之间连个流水线也没有。只有两道铁轨还算有点科技感,上面有几辆小车,来来回回运输着原材料和产品。他们随便看了一下,产品有菜刀、锄头、铁锨等等,都是很常见的铁器,还有些看不出是什么的钢铁零件,但形状也不复杂。

除了集中度高了,每个小组的工作几乎和外界的传统铁匠没什么不同。

三人看到这里,反而有些稀奇了,黄鹤拉着万浩然问道:“老万,你们这里难道有什么奥秘?怎么连台水力锻锤都没有?”

万浩然笑了一下,说道:“没什么奥秘啊,就是普通的生产车间。”

黄鹤又环视了一圈,奇怪地问道:“那你们拉扯这么多铁匠干这活干嘛?这不是浪费人才吗?把他们送去操作机械不更好?”

万浩然摸摸脑袋,说道:“我们倒也想啊,不过现在不没那么多机械可用吗?低效率总比没效率好。而且就算只是简单地聚在一起,因为各项固定成本都分摊了,效率也会比单打独斗高不少。这些人原先大都是四里八乡打些简单铁器维生的野铁匠,因为被我们的廉价铁器冲击而破产。既是为了维稳,也是为了吸收人才,我们把他们统统雇了过来,就在这里按传统方式打造铁器。我们只需要盖几间房子垒些炉子,成本低得很,产出的铁器质优价廉,往外随便一卖就能赚钱。不管赚多赚少,都比什么也不干强不是吗?等到融入体制了,就可以派去做点别的工作了。”

三人听了不住点头,万浩然看了看四周,又小声说道:“而且还有两个好处,一嘛,给这些铁匠一人派几个学徒,让他们练练手艺、从基础开始了解铁器的脾性,对于培养基础工人很有好处。二嘛,别出去说,我们把这些铁器倾销出去,不就能逼得更多铁匠破产,我们就能有更多的熟练工人可以雇佣了?”

乔玉山、何魏和黄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嘿嘿笑了起来。他们在厂房中随意转了一圈,然后万浩然带他们去了隔壁的水力锻造车间。

刚才走了三个车间,都没见过几个股东,基本是些高级劳工在管理。而进了水锻车间,就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季国风、左武卫、陈文、木云心等工业部的干将都在这里,安全部的林小雅也过来凑热闹。几人都全副武装,嗯,正如字面意义,穿着一套半身板甲,戴着只留一条小缝的头盔,在安全距离外,围观着一台上下运动的机械。

这台机械正接驳到东边另一台巨大的水轮阵列上,底下一个长长的转轴顶着粗一圈的刀头不断转动着,而顶上还有一门黄澄澄的大炮,正被三根粗壮立柱构成的吊车固定着,炮口对准刀头,不断往下压着。

机械发出强烈的响声,在巨大的车间中回荡着,令人内脏都不舒服。过了一会儿,炮身又抬了上去,工人们拿着唧筒上去对刀头喷了些油,又把炮降了下来,再次开始切削。铜屑混着油液一起飘落,如雨如霞。

三人对此看得目瞪口呆,乔玉山大张着嘴问道:“这,这是在干嘛?”

万浩然跟左武卫他们打了个招呼,回头答道:“这是在镗炮膛呢。”

乔玉山懵懂地点头道:“原来这就是镗床。当初听了还不觉得什么,亲眼一看居然这么吓人!”

万浩然嘿嘿一笑:“龙吟炮都量产了,自然也得上新床了。嘿,这新镗床也不简单,可是动用了不少战略物资呢。”

镗床的精度要求相当高,不然不足以膛出精确的圆孔,为此都是竖向放置的,以减轻重力对精度的影响。实际上这台镗床的关键不在于刀头上,而在于床身上,各种导轨、轴承之类的部件必须经过反复打磨、标定、配合、校正,才能有足够的精度。工业部的技术实际上还差了点,为此不得不使用了自东海102上拆卸下来的部件和材料,才满足需求。设备的核心是一套电力系统,外面传来的动力先发电,经过稳压设备连接到电动机,再驱动刀头,精度相比自制设备要高了几个数量级,但不可复制,坏了就没了。

乔玉山又问道:“这么说,是先把炮铸好了,然后在这边精加工?”

万浩然看了看他,有些惊奇,这小子也不是完全不懂么。“对,是这样的,铸造出个粗胚,然后把外表面一修,内膛精镗一遍,又可以摒除不少死重。这么出的龙吟炮,炮身重量差不多是三百八,很实用了。还有一个铸铁版的,五百公斤重,给海军用。”

“好,好,军方叫了那么久新炮,终于有得用了。对了,刀头转这么快,会不会损耗很大啊?”

这时木云心注意到了他们,摘了头盔走了过来,看了看乔玉山,说道:“钻头都是用阔马那边出品的坩埚钢做的,硬度比较高,损耗会有但也不大。而且钢是我们能自产的,就算损耗也无所谓,相比之下,里面那些从船上拆下来的战略物资才是用一点少一点了。我们本打算是只在生产零部件的‘母机’上使用战略物资的,希望能在完全耗尽之前把加工精度提高到足够的水平,实现对母机的复制。现在用于直接生产武器装备,也是破例了,不过也还好,这台机器能加工的东西也不止火炮。”

木云心穿越前开了个汽修店,穿越后自然就被吸收进了工业部干活。之前他在城阳工业区负责车辆工坊,大铁厂项目启动后又被调了来帮忙。

阔马区最初那个炼钢工坊,现在仍然在工作着,专门生产一些工具钢。坩埚法虽然产量低,但可以生产一些高质量的钢材,尤其是可以生产高硬度的高碳钢,仍然不可替代。

他说的这些,乔玉山他们是一点没听懂,只能茫然地点头:“哦,是这样啊!”

木云心又转向万浩然说道:“老万,你们现在对碳含量的预测工作做得还算可以了吧?等这阵子磨合期过了,咱们制定个计划,从炼钢车间开始分流,碳含量适中的铸成胚,过高的就直接做成钢轨或结构件,其他不合适的就送去隔壁手工锻造。”

万浩然点点头说:“没问题,不过这个还是得看需求分,准确率肯定到不了百分之一百,得做好废料预案。”

过了一段时间,似乎是这门炮镗完了孔,被工人们喊着号子移了下来,放到板车上运到其它车间去了。

来访的三人本以为会继续镗下一门,不过迟迟没有新炮运来,倒是木云心去拿着三个头盔回来,递给他们,说道:“待会儿有个实验项目,你们也做好防护。”

(sdingdiannn/ddk248666/147358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