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219章 新泰县

1255再铸鼎 第219章 新泰县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60年,3月3日,莒州,新泰县。

一行挂着“徐”旗的商队,正沿着蒙水东岸的道路,向西北方的新泰县城进发。

新泰县位于泰山山脉东部的蒙山深处,多山少地,仅通过一条蒙水与外界相连。蒙水向东南流,汇入沂水,通过沂水又可以前往下游的临沂和上游的沂水县,成为了维持交流的动脉。

(后世新泰市有新泰、蒙阴两个建制,当下只有一个新泰县,不过城址却不是在后世新泰市,而是在蒙阴县的位置)

如今蒙水已经解冻,水量渐渐充沛,河上有了不少小船在上下航行。徐氏商队对这些行船熟视无睹,船上人对他们的到来却啧啧称奇。

“呵,好车啊,四个轮子的!”

“看着是去新泰的?运的什么货,真大手笔啊。”

马车再大,运力也不能跟船比,更何况旁边还有好几个骑士护卫,如此一支商队必然成本不菲。能这么行商的,运载的肯定是利润丰厚的奢侈货物,真是羡煞人啊。

当然,马车的行动速度可要比逆水上溯的船快多了,不一会儿,徐氏商队就离开了他们的视线。

直到行进到了蒙水一处狭窄的急流段,商队才停了下来。

徐云从一辆四轮马车中走了出来,观察着一艘小船撑着杆,艰难地渡过了这段急流。他掏出地图和铅笔,在上面记录了这个地点,又标注道:“三月份,蒙水已经有不错的通行能力了,但还是需要一些有经验的船夫带路才行。”

之后,他伸展了一下手脚,看了看表,就对手下们喊道:“快中午了,吃了饭再走吧!”

徐云是东海商社财政部的股东,穿越前学的是物流和供应链专业,穿越后自然很快成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这次,他就是受相关部门的委托,前来勘探一条通向新泰县的商路。

新泰县人口不多,但是靠山吃山也有不少特产。而且它临近出产煤铁的莱芜,从地图上看,如果东海商社想从莱芜获取资源,新泰县就是必经之地了。好在,新泰县归属于莒州,之前是姜思明的地盘,东海商社对这里有间接的控制力,探索起来并非从零开始。

护卫们从马车上搬下几个铁炉子,生起火来,又拿出几个铁壶,去河边打了水煮了起来。等到水开,他们又拿了几个瓦罐,掀开封口的黄泥,直接把开水倒进去,搅了搅,一股香味就冒了出来。然后他们取碗勺分食,把冷饼撕碎进去泡着,吃了起来。

饭后,车队继续向西北前行,期间徐云不时下车记录。过了大约两个小时,他们来到了河山之间的一处窄隘前,这就遇到了意外。

“这是……”徐云从车窗中探出头望去,哭笑不得,“劫道的?”

前方的山脚下的河滩上,一帮子拿枪带棒的人拦住了前进的道路。不光把陆路给拦了,还在河上驾着小船拦截过往船只,交了路费才能通行。

负责这支“商队”护卫工作的孙镇河少尉立刻招呼道:“警戒,都掏家伙!”

车队里面,除了徐云和几个文职人员,其余十八人都是军方派来护卫的,其中一半是近卫兵,另一半是骑兵。现在,近卫兵们立刻从车厢中取出盔甲开始披挂,而骑兵们直接把霰弹枪拿在了手上。

等到近卫兵们摇身一变成银甲兵,孙镇河就对一个骑兵招呼道:“韩安,你带两个人去探探,看对面是什么点子!”

这时,徐云也戴上头盔,拿着一杆枪托雕花的风暴枪,从车厢里跳了出来。

孙镇河见状,对他劝道:“东家,您还是进去避一下吧。”

“没事,有这家伙。”徐云右手抬了抬手中枪,左手又捏成拳头,“我可是练过八极拳的,寻常小贼不算什么。”

他又看向前面的关卡,说道:“而且,那些人来来回回挺有秩序,我看不像是普通的山贼,等看着吧。”

果然,前出探路的韩安很快回来报告道:“他们说我们这样的车队,交五吊钱可以放行。”

徐云一笑:“还真划算。”但他也没拿钱,而是拉过一匹马骑了上去,策马往前走去。

“东家!”孙镇河喊他不住,只好赶紧招呼护卫们跟上。

一行披甲戴盔的人整整齐齐走到山口,立刻引发了拦路者的警惕。一个穿着皮袍的汉子站了出来,喝道:“在下孟良熊,前面的弟兄是哪里来的?若有得罪,真是唐突了,可兄弟们靠这口饭过活,还请不要坏了规矩!”

徐云侧过视线,往他的背后看过去。山口过后,道路似乎是新修过的,明显比之前的路平坦许多。他心中了然,对那孟良熊问道:“这位孟兄,你们是在张知县手下做事的吧?”

孟良熊立刻色变——说对了!

他们这些人实际上就是新泰知县张春锐招募的私兵。新泰县人少,也没太多税赋,而且不能引起周边势力的怀疑,所以明面上没法招募太多兵。张春锐就让自家的兵扮成山贼,在道上设卡收费,贴补军用。

这下被识破了,怎么办,要不要灭口?可看对方这么多甲士和骑士,似乎不怎么好惹的样子啊!

周边的“山贼”察觉气氛不对,都围了过来,而孙镇河也针锋相对,命人把枪抬了起来。

这时,徐云突然哈哈一笑,对孟良熊说道:“不用紧张,自己人!我们是东海国来的!”

“东海国?”普通山贼似乎连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而孟良熊听了之后却松了一口气,原来真是自己人啊!

作为张春锐的亲信,孟良熊是知道自家官人与东海国的关系的。

两年前,张春锐给宁海州的文登知县当幕僚,后来就与东海商社搭上了线。他去了胶州一游,敏锐地看出了这帮人的不寻常,之后又帮着东海军劝降了牟平县,也算是有来有回了。再之后局势稳定下来,新泰县地处内陆、远离胶州,东海商社难以直接控制,却又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干脆就把张春锐派了过来,干好干坏都是招闲棋。

至于对方会不会是冒充的……李相公可还跟东海国在“打”着呢,胶东地界也就罢了,谁会在这沂蒙内陆冒充东海人啊?

他不敢怠慢,立刻换上了一副笑脸,拱手道:“真是唐突了,唐突了。这位官人,您怎么称呼啊?”

“我姓徐。”徐云一摆手,往车队回归过去。孙镇河派了近卫兵随他一起回去,自己仍带人在山口盯着。

孟良熊赶紧对手下们招呼道:“快,快让开!”

“山贼”们搬开路障,然后躲到路另一边远远让了出来。孙镇河抢先通过,确认后面安全后,徐云的车队就驶了过去。

孟良熊目送着车队离开,喊道:“徐官人,您慢走啊!”

……

自山口再往西北,道路状况就好了许多,车队加速前进,一个多小时后就抵达了新泰城。

新泰城与周边其他城池一样,城防很不完善,但城墙上时刻有兵丁在巡逻,防御倒也严密。

徐云在城外停下,看看脚下的道路,又看看城墙的景象,感叹道:“这张梅喧是个人才啊!”

此时,守门的士兵见他们迟迟不进城,过来询问他们的来意。

徐云道:“正好,你帮我给张知县通报一下吧,就说东边的故人来访!”

士兵将信将疑,但与城门官报告后,还是向城内去了。

又等了一阵子,张春锐果然带着几个随从出城了,然后一眼就注意到了醒目的东海式四轮马车,赶了过来。

徐云主动向他打招呼道:“张知县,打扰了!”

张春锐之前去胶州访问的时候就见过徐云,两人也算有旧了,立刻拱手道:“徐东家,久违了!”

徐云哈哈一笑:“你在这新泰一年,干得不错啊,看这路修的,不比登莱那边差嘛。”

张春锐谦虚道:“哪里,只不过是东海国做什么,我便学着做罢了。新泰地贫民少,若想有利于民生,就只有先修路与外界交通了。可惜民力有限,修了大半年,也只把一左一右二十几里粗粗整了一下,离通达还差得远呢。”

徐云拍了拍他的肩,叹道:“像你这般有见识的可不多啊,好好干,将来一定有前途的。也不好在城外伫着了,走,进去吧。”

一行人这就进城了。

他们来的时候以商队的名义做掩护,虽然是掩护,但也确实是带了些商品过来的,比如玻璃器和香料等等。新泰县虽小,却多少也有些消费力,在张春锐的介绍下,很快就发卖给了城中的几个商户,又买了些当地产的山货准备带回去。

事后,在接风宴上,徐云与张春锐聊了一番周边的风土人情后,又问起了正事:“新泰与莱芜之间,可有陆路相通?”

张春锐想了想,说道:“若是走大道,得绕到泰安那边去,太远。不过,新泰县城往西北约莫五十里,有一处市镇,是古开阳城所在,再往北有一片山林,不易行,但穿过去再往北就是莱芜城了。这条小路论路程比前一条大道省得多,平时多有民人来往,不算荒僻,却也走不了大车队。”

徐云若有所思,又取出一份地图,请他在上面标注出来。

张春锐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东海人的精密地图了,也学过一点辨认的方法,当即从中认出几个要点,然后捏着铅笔,将刚才所述的路线画了出来。

徐云一看,果然,跟他想的差不多。这条路经新泰县到开阳镇(后世新泰市),再穿过北边的山林,到达后世莱芜钢城区的位置,再沿当地的牟汶河抵达莱芜城。

来之前,他就在地图上找到了这条最近的通路,但并不确定有没有可行性,毕竟后世是道路的地方现在却可能是天堑或者莽林。现在来看,不好不坏,可以走,却也通行能力不高。

而且,即使从莱芜运出来了,继续运回本土也是个问题。

他在地图上继续画了一道。从莱芜走陆路到新泰,然后转水路南下,进入沂水,经临沂再一路南下。沂水此时不是直接入海,而是笔直向西南在邳州附近汇入泗水。泗水又流向东南,汇入淮河,再向东入海。

“这条路也太绕了。”徐云扔下了笔,“得想别的办法才成啊。”

(sdingdiannn/ddk248666/15016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