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234章 劫郝经 上

1255再铸鼎 第234章 劫郝经 上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60年,9月23日,真州。

真州,也就是后世的仪征市,位于长江北岸,扬州以西,建康(南京)东北。

此地原为建安军,宋真宗时,因当地敬献真武大帝金像,容貌逼真,真宗钦赐郡名为“仪真”,升为真州。

(注:宋朝的郡不是正式的行政单位,而是一种美称,有历史渊源的州会自称古名某郡,此外皇帝常因某州表现突出而赐名某某郡)

大运河在真州有入口,此地也因此发展成了商业重镇。与其他大部分城市是先有城后有商业不同,真州是先有商业后有城。作为州治的扬子县,原本只是江边一处商港,后逐渐发展成为了城市。城池紧邻长江建设,大量的商船停泊在江边码头上,没几步就可以进城,大大便利了商业活动。

也便利了某些图谋不轨的人。

扬子江码头,一群短衣赤脚、皮肤黝黑的水手结着伴,提着大包小包,嬉戏着走上了一艘其貌不扬的沙船,嘻嘻哈哈进了船舱。今日是立冬,民间或贫或富都会庆祝一番,摆不起酒宴也就罢了,至少也得吃点好的,这个场景在真州再寻常不过,没人会在意。

然而这几个水手一进船舱,迅速严肃下来,跟船舱内几人交流了一下眼神,然后就有两人主动走了出去望风。

“咳,”船舱正中,一个穿着麻布短衣,但特别壮实的水手咳了一声,仔细一看,这竟是东海海军的少校,一手将海军陆战队带起来的高川!

“怎么样,地形和情报吻合吗?”高川压低声音问道。

一个水手从饭盒里取出一张纸,摊开在小桌上,说道:“扬州那边给的地图真够粗的,比通信连那些二把刀画的都差劲。不过大体位置没错,城东有一片郡圃,南边有好几十间大宅,都是有钱人住的,我都标出来了,其中东南这间是北使住的。”

其他水手也围了上来,一个年轻水手迫不及待地说道:“离江边这么近,也太容易得手了,少……头儿,咱们甚时候动手?”

嗯,没错,这些人正是东海海军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现在他们在真州,正是为了执行东海商社那个劫持郝经的大计划!

为了避嫌,这次行动没出动太多人,只调动了五十名精锐,连军服都没穿,乘定期船悄悄到了明州,准备在商社船队大举南下之前解决此事,以免被有心人把东海人与郝经失踪的事联系起来。

经过魏万程的怂恿,贾似道自然乐见此事,但是也不愿意牵扯过深,只是秘密指示李庭芝负责操办。李庭芝以新近攻占涟水南城,需要兵力防守前线为名,从扬州、真州、通州等地调走了大量兵力,现在真州连城门兵都凑不满,城防漏得像个筛子,正方便了东海人的行动。

高川他们今天用的船,自然也不是东海特色的星火级,而是正牌的海盗船。

没错,冬至号在长江口溜达了一会儿,很快勾引到一艘朱清家的海盗船。这些海盗也够冤枉的,他们本来只想客客气气收点保护费,没想到遇到一帮比海盗还狠的,一点江湖规矩都不讲,直接把他们绑了,衣服给扒了,船也给夺了……

相应的,江南工作组那些人也没参与此次行动,反而这几天在临安和明州一带频频露面,制造不在场证据。整场行动,全部由高川带着他们这些陆战队员完成。

高川在海军干了这么多年,别的不敢说,稳重是见长了。他看着地图沉思一会儿,说道:“不用急,现在官兵里面,是有人知道我们这艘船的,要考虑到他们灭口的可能,先缓几天。嗯,这不是有好几家富人宅院吗?咱们做戏得做像些,这几天多去打探打探,看哪家防御松懈,留心一下,到时候……”

他嘿嘿笑了两下,周围的陆战队员也会心笑了起来。又有一人担心地问道:“但是,这样不会露了形迹吗?”

一个光头不屑地说道:“露了形迹正好啊!咱们现在可是‘海盗’,不就得有个海盗的样子?真半点手尾都没留下,那么怎么知道是‘海盗’做的?”

他这么一说,众人也认同地点起头来。

高川继续说道:“到行动的时候,咱们兵分四路。我亲带一路,去劫持目标;李木头、王黑炭各领一路,分头劫掠一家大户;范奎带人在外接应。注意,不要伤人,只抢浮财,不要破坏。那些瓶瓶罐罐之类的,别去动,如果有字画什么的,倒是可以顺手拿点过来。然后随便绑几个人回来,别动粗。

成功之后,我发信号,然后一齐往约定处汇合出城。这时候就分两种情况了,如果守军老老实实,不添麻烦,我们就上这艘船撤离;但如果他们有别的想法,不要紧,行动之前下游会再来一艘挂着“福生记”旗号的盐船,里面是我们的人,我们到时候就直接假装慌不择路,夺了这艘船,开往下游。不管什么情况,上了船都先去崇明,到了那边有人接应。如果有人失手,也咬死了是崇明海盗,家人自然会给你照看好,不然……嗯,都明白了吗?”

“明白!”

众人了解了作战了计划,又讨论了一会儿细节,便分头准备去了。

……

9月27日。

立冬已过,阴寒的北风已经成了常态,今日又是月底,夜间除了点点星光再无其它光亮,正应了那句月黑风高。

夜半之时,郝经仍然辗转反侧,最后干脆起身点灯读起书来。他翻着一本《三国志》,眼中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心中却充满了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奸臣误国啊!

如今,北地需要休养生息,南地也同样需要休养生息,正是南北罢兵议和、再结澶渊之好的绝佳机会。如此一来,南方免了生灵涂炭,北地也可以与民休息、重拾教化,如果有百年和平,如何不能重演金朝旧事,化夷为夏?

可是,不管是南朝还是北朝,都是奸偃当朝,堵塞圣听!

北有王文统、李璮狼狈为奸,南有贾似道、李庭芝也不是些好东西,都是祸国奸臣啊!

这些混蛋只重私利,不顾天下大局,阻挠南北和议。这样下去,我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倒是无所谓,但接下来岂不是会战火重燃,百姓再次受苦?

郝经想到这里,已经无心读书,开始起身磨墨,准备再给李庭芝写信,希望他能幡然悔悟,放他南下见大宋皇帝。

“……东务方作,啬人在野,飘忽而入,再为扬尘,则贵朝必起应兵,兵端一交,祸乱何时而已?使人何日而归乎?且青、齐,塔察国王之分土,而李公,王之妹婿也,伯姬虽殁,叔姬复来。今王有定策之功,而士马精强,必相率而致怒……”

他这一条的意思是,李璮兵强马壮,又跟拥立了忽必烈的塔察儿有裙带关系,你再不放我去和谈,他俩就要联手打过来了。可惜,他还不知道,李庭芝也不想让他出去……

正当他痛陈利害之时,安静的夜空却突然被一声惊叫打破,随即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混乱,这座北使居住的小院也渐渐苏醒起来。

郝经披上羊毛披风,举着油灯走出门去,见副使何源和刘人杰也到了院中,几个护卫在无头苍蝇似地上下乱窜,连忙问道:“二位,可知是出了什么事?”

两人也刚刚被吵醒,正一头雾水着呢,何源伸长脖子看了看,自然什么也看不到,只好说道:“不知……莫不是大汗知我们被困,派兵打过来了?”

刘人杰一听,精神一振,郝经却摇头道:“不会的,我朝大患在北,不会轻易对南用兵的。再说这真州在江边,哪能这么容易打进来?”

此是喧闹声越来越大,何源又说道:“或许是有贼乱?这南边也不太平啊!”

郝经叹了口气,道:“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罢了,我去问问守门的军士吧。”

他们被软禁,门口自然是有士兵看门的。郝经举着油灯,向门口走去,何刘两人怕正使出事,连忙招呼几个护卫跟上,一起去了门口。

等他们打开门一看,却见平日此时应当呼呼大睡的卫兵们纷纷向西跑去,领头还有人喊道:“儿郎们,随我捉贼!”然后渐渐便跑远了。

郝经等人面面相觑……这大宋的贼可真够大胆的,都抢到这来了?

等等,郝经灵机一动,现在没人看守,不正是逃跑的好机会吗?

他正要招呼众人回去收拾行李——却突然见到东边一下子涌来十几个黑衣人,个个提着刀剑长矛等凶器,凶神恶煞的样子,一看就来者不善!

“保护郝使!”

何源一惊,赶紧拉着郝经退回门内,让身边几个护卫迎了上去。

这几个护卫都是从北地带来的蒙古猛士,极其擅长摔跤搏斗,皆是以一当三之勇,倒也不惧这些小贼,怒吼一声便直接朝他们撞去……但是肉身毕竟敌不过钢铁,黑衣人见他们撞来,立刻分散成数个三人小组,相互配合,把他们砍翻在地。

这下子见了血,血腥气在小巷中弥漫开来,领头的高川也急了,带人撞进门去,喊道:“爷爷崇明朱老二,只求财不求命,想活命就乖乖把钱掏出来!”

一边说着,他带着三人将门口几个老头捆住,剩下的人便冲了进去挨个屋子翻箱倒柜,寻找郝经的踪迹,制造抢劫现场,顺便赚点外快。

院内还有不少仆人和随从,不过都没什么武力,现在都吓得瑟瑟发抖,有的大叫起来,有的却捂住嘴不敢大叫。

郝经被捆着在地下坐着,但他毕竟是在真正的军队里呆过的,此时仍然面不改色。

不过旁边的刘人杰就吓傻了,急忙叫道:“好好好汉饶饶命!钱财好汉自取,莫伤了了性命!这位是是蒙古古大汗的国信使,一旦出事,你可担当不起啊!”

何源急了,赶紧踢了他一脚。但是为时已晚,高川听了大喜,原来这人就是郝经?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他刚才没仔细看,现在拿灯笼往那边一照,见此人长须、方脸、秃顶、鼻红,果然是描述中的郝经模样,于是哈哈大笑道:“什么?是鞑子的使臣?正好,老子反官府也反鞑子,正好把这老东西捉回去,祭岳爷爷!”

(sdingdiannn/ddk248666/16105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