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265章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255再铸鼎 第265章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月25日,金口市,金口堡。

新任工业部长左武卫最后给机器上了一遍油,又看向季国风:“季部,要不还是你来吧。”

季国风摆摆手:“现在你是部长,之前又费了那么多心,还是得你上。”

“好吧。吁……”

左武卫长出了一口气,走上前去,手放在一根操作杆上,回头望了望周边的人群。

季国风、孙清南、陈文、万浩然、于雄章、木云心、顾妙妙、张云飞、秦晋、祝明、姚崇义、马玉石、黄仪、何阿但、夏烟……工业部的干将今日聚集一堂,都在这里,殷切地看着他和他身边的那台机器。

这么多年过来,这些人,我们这些人,东海商社的这些人,披荆斩棘,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

“终于走到今了啊!”

左武卫大喊一声,用力拉下了那根操作杆,然后一下子闪入了人群郑

机器发出一声清亮的汽笛声,左武卫拉下操作改动作为它提供了一个初始动力,飞轮开始转动,带动一个直径匹配的铜质圆盘在一个体型和狮牙炮子铳差不多大的汽缸中动了起来。

圆盘向外运动,汽缸底部一个气门随之打开,锅炉中的蒸汽涌入气缸,开始主动将圆盘推动起来。

圆盘外侧连接着一根连杆,连杆连接着一根曲轴,曲轴又与一面直径颇大的飞轮连接在一起。连杆一端随着圆盘做直线运动,另一端与曲轴一起做回转运动,进而驱动飞轮继续转动。当圆盘运动到尽头,连杆-曲轴另一赌飞轮也转过一个角度,又反过来将活塞往回推动。与此同时,一套与飞轮联动的连杆系统将气缸底部的进气气门关闭,打开了另一个连接冷凝器的气门。气缸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却排出,使得内部压力骤降,进一步带动圆盘向内运动。

等到圆盘几乎运动到底的时候,整套机关就又反过来了,排气气门关闭,进气气门打开,飞轮也再次转向,于是圆盘又开始掉头向外运动。

如此这般,水蒸气驱动圆盘在气缸中不断往复运动了起来,圆盘通过连杆-曲轴带动飞轮转动,飞轮又增加了转速的稳定性并间接提供了自动控制功能。整套系统持续运转,空旷的车间里顿时充满了热气和噪杂的巨大声响,然而这噪音听在周围的众人耳里,却无疑如同一般。

不等左武卫话,陈文和木云心两人立刻上前,把飞轮与一根传动轴连接了起来,轴后的一台吊车开始牵引着配重物往上提。陈文紧张地掐着表,不久之后赶紧喊停,飞快地心算了一遍,然后大声喊了出来:“一百二十八瓦!”

呃,这个功率其实实在是零,甚至还不如人力,没办法,毕竟气缸就这么一点点——但是不要紧,只要这个系统稳定运行起来了,就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万岁!”“万岁!”“动起来了!”

人群中爆发出了欢呼声,左武卫流着泪走上前去,恋恋不舍地关闭了锅炉的阀门,机器渐渐停止了运动。在残存的机械声和蒸汽声中,左武卫如此激动以至于声音都变调霖喊道:“我宣布,东海商社第一台往复式蒸汽机,试制成功!”

“万岁!”

“万岁!”

“奶奶的,总算搞出来了!”

“万岁!”

他们忍不住又大喊起来,又蹦又跳,甚至还相互拥抱了起来,激动的声音甚至压过了机器的轰鸣声,传遍了整个金口堡。

经过漫长的研究,基础技术不断积累,工业规模逐渐扩大,技术工人越来越多,加工精度日渐提高,动力需求越来越紧迫……到了今,东海人终于把蒸汽机做出来了!

这真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啊。

其实嘛,工业部研究蒸汽机并非从今才开始。蒸汽机的结构并不复杂,登陆之初就有人在研究了,但早期条件不成熟,研究只停留在纸面和简单模型,无法实用化。虽如此,但也并非白费功夫,这些早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可行性研究和路线图。等到60年中,大铁厂上了轨道,工业有了足够的基础,尤其是镗床有能力加工出较精密的气缸后,蒸汽机项目便正式立项开始投入试制了。

这个尖端项目早期由机械组的陈文主要负责,后来狮牙炮正式量产之后,左武卫也带着大量的资源投入了进来。期间自然试制了不少模型和验证机,不过之前那些试作品并不是完全体,大都是独立的组件,用来验证机械原理并研究合适的加工技术,必须要手动干预才能运行起来,需要人工开闭气门,不算是完整的机械。

而今这台,则是第一台能自动运行的“实用型”蒸汽机。当然,这个实用也是相对的,仍然还有很多缺点。气缸结构属于原始的单动式,未能充分利用机械运动。为了安全,蒸汽压力很低,整体加工精度和密封也一般,总体功率和热效率都不高,名为“实用型”,其实仍然只是台验证机。

但是,这个槛迈了过去,以后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啊!

之后,每个人都走上前去,亲手启动了一遍机器,体会这不强劲却令人喜悦的震颤,又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机器的改进方案和未来的大发展,一直到夜色升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车间。

……

工业部对蒸汽机的研制并未特别保密,反正这消息就算传到了外界,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只会当作一桩奇闻轶事一笑了之。而且就算外人想仿制,也得先有那个本事才行,真以为能让铁匠照着图纸敲出来啊?

不过当试制成功的消息在股东中传开了之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只要是在本土的股东,就算是工作再忙,也要抽出空来参观一下这个必将改变历史进程的机器。

一时间,访问金口堡的股东络绎不绝,放置蒸汽机的车间门庭若剩来这里的人无不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甚至还真的有人顶礼膜拜了起来,陈文每都要赶出去几个这样的。

日,除夕前一。

“啊,首席,韩松,你们可来了,接待完你们这一波,我终于能歇歇了。”

明除夕,这蒸汽机车间就要“闭馆歇业”了。在这二十八日下午,新任首席史若云和第一先生韩松终于姗姗来迟,作为年前最后一批客人,来参观这台伟大的蒸汽机。

既然是首席过来,左武卫也换下了孙文的岗,亲自来接待他们。

“哈哈,年前不来亲自看看,这个年也过不好啊。”史若云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迫不及待地拉着韩松走进了车间,对着那台神器惊呼了起来:“哇……诶,比我想象的多了啊,我还以为一定是那种傻大粗黑的风格呢。”

这台试验机确实没多大,占地就几个平方米,体积跟家用冰柜差不多,相比后世印象中早期工业时代粗笨巨大的机器确实巧的很。

左武卫跟了上去,道:“试验机嘛,只要验证一下能不能动就行了,没什么压力,所以也不太用加强强度,没必要造得太大。要是真大了,折腾起来也麻烦啊。不过你放心,如果真的量产聊话,那么量产版一定会使用大量的铸铁件,肯定会傻大粗黑的。”

听到“量产”,韩松眼前一亮,急忙问道:“这么快就已经能量产了?”

左武卫摆手道:“没呢,我只是打个比方,问题还很多,离实用还早着呢。咳,而且,就算真量产了,初期版本也只能固定在地上用,搬不上船的。”

韩松嘿嘿一笑。

史若云接茬道:“嗯……那你们觉得什么时候能量产呢?后勤部那边水车动不了都要疯了啊。我之前看你的报告,这台蒸汽机和瓦特早期的机型类似,都是什么‘单动’的。那个,我虽然不懂,不过我觉得瓦特毕竟是十八世纪的人,我们没必要非得把他走过的老路重走一遍吧?不能借鉴一下现代经验,弯道超车吗?”

左武卫苦笑了一下,道:“现代经验当然有,后世蒸汽机的设计已经很成熟了,什么双动、多胀、自动调节,各类火管水管锅炉,还有升级版的蒸汽轮机,原理和模型我们都清楚着呢。但是嘛,这些东西,不是知道了原理就能做出来的,是有赖于基础的工业水平的,以我们现在的加工能力,就只能采用些原始的设计。”

他完,见两人有些失望,又接着道:“当然,我们确实也没必要完全走瓦特的老路。这台机器之所以是单动的,是因为只是验证机,不方便做太复杂,我们会很快改进一下,试着做一台双动的出来看看。这样水蒸气在活塞进和出的过程中都做功,功率会高不少,没问题的话,以后都以双动为基础进行设计。

而且,当初瓦特设计蒸汽机的时候过于保守,只用了常压的水蒸气,其实完全可以再高一点。当然,压力过高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们从两到三个大气压做起应该是没问题的,配合超前采用的安全阀,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安全风险。这样一来,我们努力一下,差不多能做出十九世纪前中期水平的蒸汽机了。”

这么一听,史若云把大拇指一竖,称赞道:“厉害,那我们就期待着成果了!放心吧,这个是绝对的绝对的顶级项目,预算绝对不设限,你们就尽可能的造去吧!嗯,怎样,正月能拿出量产机吗?”

她如此一,不光左武卫,韩松都笑了出来,这也太心急了吧?

左武卫摇头道:“首席啊,别想了,这个冬肯定是没法了。等冬过去,水车又能用了,所以也没必要急了。我们已经定好了计划,明年抓紧攻关,争取在冬季能提供几台可以用的样机,然后在一两年内规模量产。

现在这75mm的实验缸太,以后肯定得加倍、再加倍才校初期我们准备推出两种型号。一种功率5-10k,体型不会太大,方便操作,可以无缝替代现在的水车。另一种功率尽可能做高一点,至少20k以上,这就需要专业技工伺候了,用来驱动一些重型机械,好进行产业升级。”

史若云点头道:“听着很合理啊。嗯,这是你们的专业意见,只管安排吧。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吗?”

左武卫想了想,道:“怎么呢,现在机械结构设计上已经不成问题,制造上……单纯制造出来也问题不大,但细节上仍然有不少欠缺,一是加工精度还不够,二是肯定有些潜在的问题没想到没发现,未来就是解决这两点了。

具体到指标来,现在我们还面临两个槛,一个是可靠性,另一个是热效率。可靠性就不了,不够可靠是要出人命的;热效率的话,我们设立了两个目标,一个是2%,另一个是5%。

我们是这么算的,热效率2%,那么提供一千瓦的功率,每时差不多要消耗九千磕煤,按现在一千克十文的煤价,那就是九十文。呃,可是雇九个人过来蹬脚踏车,每人每时给十文,那也能踩出一千瓦的功率啊!所以热效率要是不超过2%,那还不如用人力呢。

这个目标还算容易,努努力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下个目标5%可就有些费力了。呃,5%就是畜力的成本线,这个效率每千瓦时要消耗3.6kg煤,也就是36文,换成三匹马来拉转盘,草料钱和各种费用算下来差不多也是这么个数。所以不到5%就不如用马拉。反过来,如果能达到这个数值的话,机械动力比起畜力就有很大优势了,毕竟马儿不可能干一整的活。

当然,就算效率再高,也比不上不要钱的水车。所以即使有了蒸汽机,水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们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只是在水力不够用时的一个替代。”

他这絮絮叨叨了一大堆,史若云在旁边听的是昏头涨脑,只能笑了笑,道:“听起来还是钱的问题啊。”

左武卫点点头,又摇摇头:“是钱的问题,但本质上也是生产效率的体现。就这样,达到5%的热效率才是真正实用的蒸汽机,我们尽力吧。”

韩松毕竟是正牌海军,热机相关知识肯定是学过的,这点东西难不倒他。他摸着下巴,突然问道:“等等,我记得当初瓦特的蒸汽机热效率不过才3%,在市场上就很受欢迎了,怎么我们得5%才行?”

左武卫无奈地一摊手,道:“那时英国的煤便宜啊!烧起来不心疼,当然热效率低点也无所谓。而我们现在就那点黑煤窑,还得求着他们去挖,哪能跟英国人比?”

史若云和韩松对视了一眼,这就是他们的任务了。

左武卫又带两人走到机器旁边一个冒着热气的“灶台”旁边,道:“其实嘛,韩松应该知道,这蒸汽机的结构也就那样,没什么挖掘空间了,最多把精度尽力做好一点、规格做大一些,长远来看,影响热效率的关键还是在旁边这台不起眼的锅炉上。你看,到了二战的时候,描述战舰的动力,都是有多少台某某锅炉,蒸汽机反而不怎么提了。”

史若云懵逼地看向韩松:“是这样的吗?”

韩松点头道:“没错,整套蒸汽动力系统里面,产生蒸汽的锅炉占了大部分的重量和体积,利用蒸汽的机械其实就一点。别二战了,即使是后来的核动力航母,核反应堆实际上也就是个烧开水的大号锅炉……人类的动力史,就是一直在研究怎么更多更好地烧开水啊。”

左武卫会心地笑了出来,然后指着这个灶台状的锅炉道:“我们现在这台锅炉,那可真是字面意义上的锅炉了,就是把口锅架起来砌了个炉子烧水,热量损失严重。想提升整套系统的热效率,必须得先做出好一点的锅炉才校当然,怎么才能做出好锅炉,我们也是知道的,什么水管锅炉火管锅炉我们都清楚得很。但是这两类锅炉都有复杂的管路,远不是我们现在能加工出来的,所以只能使用更原始的设计了。也不能照搬,只能按照尽可能回收废热的原则,试着看看能做成什么样吧……”

“报告!”

正在此时,门口突然有近卫兵的喊声打断了他们。几人面生疑惑,韩松三步并作两步走了出去,拿过一份密信,看了一下密级,然后迅速走回车间交给了史若云。

史若云拆开来看完后,神色凝重了起来。

“什么事?”左武卫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开口问道。

史若云把信往怀里一收,长长出了口气,左手握紧了拳头,看着西方道:“做好准备吧,李璮行动了。”

……

第四卷-继往开来,完。

(sdingdiannn/ddk248666/17158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