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276章 重火力

1255再铸鼎 第276章 重火力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62年,1月29日,立春第22日,海州东海县。

现在海上刮得还是北风,高川带领大暑、小暑和墨河号三艘船北上,前两艘星火级要戗风慢慢挪,不过墨河号有自主动力,收了帆迎风直插过来,虽然不可能一直工作,但人帆结合,还是提前抵达了东海县所在的郁州岛。

郁州岛两年多以前被东海商社占领,之后虽然没怎么用心经营,但还是在面向大陆一侧建立了棱堡和港口。墨河号本就吃水浅,又有自主行动的能力,轻松就泊入了港区之中。

这艘新锐战舰并非港中唯一来客,在此之前就有许多本地的渔船、渡船停靠,还有几艘来往南北的商船。此外,就是新近从本土抵达的许多运输船和战舰了,其中除了常见的星火级,还有另外三艘最新的河级。这种新船虽然排水量不大,但水线之上的尺寸并不亚于星火级,而且侧面密布的两层炮窗更增添了力量感。

停入泊位后,高川迫不及待地跳到栈桥上,伸展腿脚,同时也不忘了对里面招呼道:“让脚工都下来,活动活动吧!”

他看看东边高大的云台山,又看了看海峡西岸的海州城。城头已经插上了东海旗帜,用望远镜能看到辣椒土豆图案在风中飘扬。海州的易手是东海商社与李璮的交易之一,如今城中的守军已经尽数跟随李璮北上,现在这座重镇已经真正为东海国所有了。

“城头变幻大王旗啊。”他感慨道。

曾几何时,东海军还曾与海州城的益都军对峙着。可两年多眨眼而过,双方就成了同一条破船上的战友了,“造化弄人啊。”

“造个屁化。”这时符凯伟从堡中迎了出来,听了他的感慨,吐槽道:“搞到今天这样,不都是我们自己挣来的?”

符凯伟和高川两人代表海军驻在海州,以后周边事务就是他们负责了。

高川嘿嘿一笑:“也是。行啊,计划下来了没?我们时间可不多啊。”

符凯伟点头道:“确实时间不多,过几天我们兵分两路……先不说这个了,有个更急的事,先过来吧。”

说着,他就带高川往港区内不远处的另一条栈桥走去。

高川有些不明所以,跟着他走过去,又上了停泊在那边的一艘河级“五龙河号”。结果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姚工,你怎么来了?”然后又露出了喜色:“难道是新炮有消息了?”

来人正是姚崇义,正在五龙河号的露天甲板上站着。他大多数时间都在金口市那边搞火炮,今日来了海州很稀奇,但想想多半也是跟火炮有关系。

姚崇义跟他打了个招呼致意,点头道:“没错,是新炮。我这次要往崇明去,在那边搞个项目,顺便给你们送点新炮的样品过来。来吧。”

高川赶紧蹭蹭蹭自折叠舷梯攀到了露天甲板上去,问道:“怎么这次这么快就出来了,是战时加快速度了?是哪个方案,?在哪呢?”

100mm口径的龙吟炮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后,东海军和武备组再接再厉,下一代更大口径的火炮的研发也提上了日程。“下一代”这个说法并不太准确,因为龙吟炮族依然足够实用,不会被完全替代,还在持续改进,新的大型火炮只是一种更高火力的补充。

陆海军对要不要研发新一代火炮的意见自然是一致的,当然要。但是在具体的口径选择上则有了分歧,海军主张125mm口径,陆军则坚持120mm口径。换算成弹重,前者约磅),后者约磅),不管是哪个都近乎龙吟炮的两倍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分歧,自然是因为海军靠船移动,当然希望火力越强越好,而陆军靠马拉,则不愿意火炮做得太大,以免运输起来太麻烦。两军执拗着相互不妥协,管委会又坚决不同意研发两种口径相近却有分别的火炮以免造成后勤的复杂化,所以事情就一直这么拖着没进展。难道是现在战事临头,决断终于下来了?

姚崇义摆摆手,说道:“都不是,我们武备组这段时间研究了一下,觉得一二零一二五都不怎么合适,大这么一点没什么意思,咱们直接上一五零!”

高川一惊,看了看姚崇义,又看了看符凯伟。后者摊手道:“别看我,老姚也是跟你前后脚来的,细节我也不知道,这不跟你来一起听课了嘛。”

于是高川急忙对姚崇义问道:“等等,怎么,你们武备组能造出150mm的真·大型火炮了?”

若是有了150mm的大型火炮,那就是真正的质变,弹重几乎有磅),火力惊天动地,将之前几个方案远远甩在身后,可真是鸟枪换炮了。但是工业部门的铸造能力也就刚超过一吨,还在朝两吨努力,造这样的大炮是不是太勉强了点?

“标准版的不行,但咱可以变通嘛。”姚崇义摇摇头,然后从文件夹中掏出一叠设计图,翻出一份摊开,指着上面说道:“你要是想要18倍径的标准版150加农炮,那我们当然拿不出来,那怎么也是两三吨的大家伙了,过几年等有了大功率蒸汽机再考虑吧。但是,如果换了一吨以下的短倍径弱化版本,那我们还是能搞定的。”

说完,他招招手,引两人下到了炮舱里。

进了炮舱,高川首先是感觉宽敞了许多——墨河号的炮舱虽然是长短炮相对布置,但加上炮车、阻拦索以及各种零碎,中央只剩一条一米宽的弯弯曲曲的通道,很是憋屈。但这艘五龙河号里,中央却空出了一条笔直的通道,足够两人并排而行,就舒服很多了。

然后,他才发现了导致这种宽敞的原因:两侧的炮位上,布置的不是常见的龙系火炮,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短粗炮,比龙吟炮粗了一圈,炮身却只有一米多长,自然就把空间省出来了——这应该就是姚崇义所说的新炮了。

“这就是150炮?”高川扑到了一门炮旁边,“倒是挺省空间的,还真适合这河级。”

姚崇义点头道:“还没起名,先叫开发代号‘D1’吧。150mm口径,7.5倍径,生铁铸造的,炮重大约666kg。这不是我们搞了蒸汽机了吗?但试验机的75mm口径太小,所以下一步直接翻倍做到了150mm,为了加工气缸又上了一套对应的刀具。不过镗气缸只占了工时的一小部分,这套刀具也没太多用的机会,我们一看这不正好嘛,既然有现成的也不用搞了,直接上150炮得了,就趁着河水解冻的时候做了一批出来。当然能力有限,口径大了身管就不能太长,只能做这种‘短重炮’了,以后再逐步加长吧。”

符凯伟眉头一皱:“不过身管这样短,空有口径,威力恐怕并不怎么样吧,能比龙系炮更强?”

前膛火炮就是一根铁管子,没什么花活,所谓火炮设计,其实就是受铸造和加工能力的限制,在同样的重量下,改变口径、倍径、壁厚等参数,造出最合适的火炮。这其中,应用场景不同的火炮又有不同的最优解。像是陆军野战炮,就追求一个“平衡”,倍径不能太小,以免打不远,但又不能太大,以免超重,所以到了最后,不管什么口径,倍径一般都控制在14-18的范围内,过长过短都不好。

而海军舰炮则与野战炮思路不同,是越长越好,为此甚至可以牺牲一些口径。因为舰炮所面对的,不是擦之即死的脆弱**,而是厚实的船壳,必须有足够的穿透力才行。在远距离上,细而长的火炮自然比同等级的粗短火炮要好,因为后者根本打不中,也就不用谈威力了;在近距离上,细长火炮还是要比短粗要好,因为同重量的情况下,细长火炮壁厚更大、身管更长,可以承受更多的装药,带给炮弹更多的动能,可以更好地穿透;而即使是同动能的情况下,小口径炮弹同样是要比大口径要好,因为横截面积更小,更容易穿透。

如果放在陆军炮上,小口径还有个远距离衰减的缺点,但是海军真正的开炮距离通常都在三百米内,衰减并不明显。所以总的来说,舰炮首要的追求方向一定是更长的身管,只有在达到了极限的情况下,才选择更大的口径。风帆时代的舰炮,受到炮舱面积和铸造能力的限制,舰炮一般最长也就三米左右,但是从基础的9磅炮到威猛的32磅炮,都尽力向这个极限靠拢。

姚崇义点点头,说道:“看来符少校的基础知识还是非常扎实的,不愧是海军啊。确实,如果同样用一吨铁铸造一门巨龙炮和一门150口径的短粗火炮,那么后者的穿透力还赶不上前者。但是,这个前提是对付‘厚木板’。”

高川上前拉开一门炮,比了比它巨大的炮口,一拍手,表示他理解了姚崇义的意图:“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既然我们现在的敌人并没有等级足够高的厚实船壳,所以火炮的穿甲力只要够用就好,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杀伤力更高的大口径短炮?”

姚崇义竖起大拇指:“就是这个道理!大短炮虽然穿透力不行,但是杀伤力那是惊天动地啊!想想,150口径的大铁球,打在小船上,甚至足以将船体震碎啊!就算打霰弹,也足以投射出龙系列3倍以上的弹丸,真正的如雨如雹。而且,我们还有一种特别的弹药……”

他招呼炮手,打开一个弹药箱,从里面取了一枚异型炮弹出来放在地上,又翻出一张设计图展示了出来。

两人凑过来一看,比照着设计图,很快理解了这种弹的设计:是将九枚较小的球形弹三个一组堆叠在一起,用网兜裹住,再用一根细铁杆串着,在两侧固定两块圆片木板夹紧,形成了一枚子母弹。

符凯伟问道:“嗯,这是葡萄弹?”

葡萄弹和霰弹都是类似的弹种,一次发射大量的小型弹丸。但是霰弹用的通常是与步兵火枪弹通用的小铅弹,而葡萄弹的弹丸更大,一般是海军用得多,以便穿透木板。

姚崇义继续解释道:“这确实只是普通的葡萄弹,但是由于150mm的大口径,所以这九枚子弹可以采用狮吼炮用的72mm炮弹。二位,想想,到时候,新炮发射一发葡萄弹,可比一颗实心铁球强多了,相当于九门狮吼炮同时开火,一打就是一大片窟窿……火力甚至超过了星火级的一舷齐射!”

听了这个鼓动性的描述,高川与符凯伟两人都心动起来。

实际上姚崇义说得夸大了点,葡萄弹子弹体的动能相比真正狮吼炮发射的炮弹的出口动能还差得远,但是用于对付薄弱目标也差距不大了。这正是当前东海海军所需要的火炮,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敌人,不是后世大航海时代船壳坚实的战舰,而是脆弱而大量的小型战船。这样的火炮,正是小船毁灭者,虐菜之王!

鼓动过后,他也没把话说死,又补充道:“当然,这个D1和龙吟炮各有千秋,近距离对弱目标杀伤力自然超群,但射程和穿透力就差了些,不过正好给你们的河级用,反正这浅水炮舰本来就碰不到太强的对手,主要对付些灵活的小船,正合适。”

“好,说得对!”高川赞许道。

他又推了推这门新炮,炮身灵活地左右转动起来。它并非放置在传统的四轮炮车上,而是装在了一个新式的旋转炮架上。这种炮架分了三部分:地台、底梁和炮座。地台是甲板上固定着的一道对着炮窗的弧形钢轨以及圆心位置的地桩;底梁一头连接在地桩上,一头通过滑轮放置在钢轨上,可以如同指针般摆动;炮座用于安装火炮,再放置在底梁上,通过两道倾斜的滑轨连接,这样火炮击发时就会带动炮座沿着滑轨向后抬升,减少后坐距离并使得复位更省力。

旋转炮架有诸多好处,一来减缓了后座冲击,使得小船能抗大炮,二来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射界,便于对付近身目标,三来整体结构相比传统的四轮炮车及拦阻索系统也更紧凑,可以减少空间占用。总体来说,与这短重炮简直是天作之合。不过这炮架并非新东西,之前高川就见过了,因此也没太过惊奇。

高川又招呼上符凯伟,找出装填工具,模拟了一下装填过程。炮弹十多公斤,搬起来有些麻烦,但炮膛很短,还能把炮身往后拉,装弹药和清膛都很方便。总体来看,装填速度比龙吟炮还要快,如果不算瞄准所需的时间,甚至一分钟五发都是可期的。

“这下可厉害了。”符凯伟又举起了一枚葡萄弹,笑道:“而且还有个好处,你看,这葡萄弹的子弹体和狮牙炮的炮弹是通用的,这样下层放这个D1炮,上层放狮牙炮,后勤又方便了。”

姚崇义补充道:“就是这个意思。我走之前跟韩松他们也聊过了,以后海军的船就分两种,一种是装备100mm龙系火炮的,对付常规对手,二是装备这系统的,对付轻快小目标。”

“那么河级显然就是后者了。”高川又问道:“那除了这吧?”

“自然是有。”姚崇义又抽出一张图纸,与之前的D1类似,但炮管显著的要长些,“这是‘m口径,10倍径,重一吨左右。嗯,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之前的D1内膛深度与狮吼炮相当,这D2和龙吟炮是一样的,便于利用成熟的加工工艺,也便于火炮布置。”

“也是,真是你们工业部的风格,非得榨干最后一分利用价值才行。”符凯伟接过图纸一看:“嗯,感觉这个D2会威猛不少啊。”

高川摇头道:“但是不怎么合算,打小东西,D1就能胜任,打硬货,又未必比巨龙炮表现好。”

姚崇义点点头:“是这样的,毕竟这D2是新炮又是大家伙,生产性不好,所以你们海洋部也没下多少订单,只预定了一批试用。D1倒是不麻烦,所以先装备了这一艘五龙河,隔壁的白狼河也装了八门,后续还在继续生产。你们先试着用用,如果好用,就发信回去下订单,本土就调整生产计划了。”

高川立刻拍手道:“那还等什么?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就开出去试试吧!”

(sdingdiannn/ddk248666/173333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