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31章 起点号

1255再铸鼎 第31章 起点号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56年,六月廿二,黄海海面。

“那程从杰就是个无赖子啊!”

陈家商船上,陈一成拍着船舷,对旁边的魏万程、陆平、许嵩涛三人说。

这几个月,陈一成带着东海三人组在庆元府及周边痛快地游览了一番,几人的交情都加深了很多。前不久南风起了,他们在南方也呆腻了,所以早早就启航北上了。

此时蒙宋双方已经在江淮一带打起来了,来往的商船却丝毫不受影响,不论是北人在南还是南人在北,都来去自由,毫无限制,也是没谁了。

眼看着快到胶州了,他们纷纷到甲板上打望起来。魏万程趁机忍不住问了陈一成一个东海人都想知道的问题,那就是陈家和即墨知县程从杰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

没想到陈一成脱口就骂起程知县来,丝毫不顾忌。

“那程从杰,还有他那师爷毕庆春,在乳山时就是游手好闲的无赖之辈,后来投了姜房的队伍,仗着和姜房有点亲戚关系,更是横行乡里,肆无忌惮。

后来李恩府为其兄长报仇,南下伐宋,姜房当时是李恩府手下大将,不得不也跟着出征。

但姜房借口路途遥远,迟迟不肯出兵,当时经营胶西的李应李公,不得不挤出船只,载姜家军南下应战。我爹当时也在李公手下管着几艘船,帮着运了一批,其中就有程从杰他们。

这群姜家军到了南边,作战时畏缩不前,祸害百姓倒是一把好手,我爹看不过去,劝止过他们,甚至还闹得打起来过。

再后来李恩府作战失利,北军大溃,我爹去接引溃军,又遇到了程从杰他们,他们抢了无数财物,定要全装上船才肯走。当时宋军已然接近,我爹为了顾全大局,只能抛下他们带着一部分溃兵先离开。

没想到回到胶西,那程从杰居然恶人先告状,说我爹临阵脱逃,那姜房也偏信于他,李公没法子,只能让我爹解甲归田。我爹恼怒异常,从此不过问兵事,在即墨定居下来,只做些海商的生意,到了我这一代,便连些海匪都对付不了了。

之后,姜房名义上归益都李府君节制,但实际上听命于蒙古人,蒙古人让他做了万户,统领潍莒密胶宁海五州,其中最富裕的胶州本是李公在一直经营,封给姜房显然是不安好心。

姜房在胶州与李公明争暗斗,又让程从杰当了即墨知县。程从杰一到任,就肆意刮取民脂民膏,要不是我爹带着本地乡绅与之相抗,即墨早已是民不聊生、流民四起了,哪能像现在这样还有余力吸纳流民呢?”

听着陈一成不断爆着猛料,东海三人组都大张着嘴,心里赶紧记下来,等回去报告给管委会。

他们现在乘坐的,是一艘今年才下水的中型福船,旁边还有另一艘同样型号的船,正在和他们并驾齐驱。

此次去南宋,陈一成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给东海商社买一条新船。明州造船业发达,随时有现成或者接近完工的船只出售,陈一成带着东海三人组去船厂转了一圈,很快相中了一艘四百料的福船。

这艘船长约二十米,杉木制造,两头高,前后三根桅杆,其中中间那根是主桅,高度达到了十五米,前面那根艏桅只有十米,向前斜插着,最后那根艉桅则相当小,只是配合尾舵转向用的,属于典型福船形制,只要两千贯。陈一成看着有点眼热,想想自家原来那条船也有点旧了,干脆卖掉换新的吧,于是跟船厂一次订了两艘,还打了个九五折,划算极了。

东海三人在明州人生地不熟,在陈一成的帮忙下才把带来的几样宝物出手,只卖了两千四百多贯,又根据陈一成的建议,买了些南洋香料和檀木带回去,总共也没多少。剩下的货舱全堆着陈家的货物,算下来陈一成送了这条船,不但没赔还赚了不少。

当然陈家出的力也是最多的,主要是人力。光凭东海三人肯定是没法把船开回去的,他们在陈一成的指点下,去明州“人才市场”上雇佣了五个船工,这些人都只认钱不认雇主,只要给够薪水,别说去北地,就是去日本高丽都没问题。有了这五个船工,陈一成又把他那条船交给他家人操控,自己带了三个自家船工过来帮忙,才顺利把船开起来。

这时候中式帆船易操控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个位数的船工就能成功操控一艘船,要是换了同级别的西式软帆船肯定是做不到的。

两艘船乘着南风一路前行,经过海州的时候,这里相比去年又大变样了,不少因战事而流离失所的流民聚集在此,陆平和许嵩涛挑了十二个懂操船的和会点手艺的,让他们洗干净上船一起走。

之后顺利到达了胶州,陈一成指挥船队在大沽河东岸的码头上停下来,码头上的税吏看到陈家的旗号,笑盈盈地迎过来。陈一成也很上道,就算是熟人也照样塞红包,然后让人把早已准备好的货物交给税吏带走。胶州这边入关也是收的实物税,而且并没有像南宋那样还要装模作样“和买”一下,税吏大部分还算好说话,抽税比例并不高。

这时候东海人才知道胶州码头居然也是分势力的,西岸码头由姜思明家经营,东岸码头由李应家经营。按理说这种多头管理会造成管理混乱,但实际上两家相互竞争,不断降低入口关税,却在事实上促进了胶州海贸的发展。要知道,当年李应之父李福垄断经营胶西县的时候,可是对入口货物征收高达50%的实物税呢,现在却降到了10%的水平,可以说非常优惠了,像陈家这样跟李应关系深厚的,更是象征**一点就行了。

帮陈家卸完货物之后,归心似箭的东海三人组直接拔锚启航,绕过青岛区域向东海驶去。

路上,他们“恰巧”遇到了正在周围巡逻兼打渔的海军组训一号。

实际上并非恰巧,海洋部估摸着他们就快回来了,这段时间里一直派遣训一号在必经之路上等待着。到了今天,果然见到了一艘新船驶来,用望远镜仔细一看,桅杆顶上挂着的正是熟悉的辣椒土豆旗——能在船上挂出这种独特旗帜的,也只有去年南下的陆平他们了。

在日常训练的同时,训一号也做好了迎接的准备,现在确认故人归来,当即在虎蹲炮里塞了一小点火药和一堆废布条,放了一发礼炮。

伴随着硝烟和巨响,布条漫天飞舞起来,倒真是有了点隆重的样子。

“这群混蛋,都搞出火炮了啊……”

见到了久别的同志们,三人立刻就泪眼朦胧起来,赶紧指挥船工开过去,又喊又叫,有了些胜利会师的感觉。

训一号放了个小船下来,自己跑回去报信了。小船上是张船长和韩松,划过来爬到了福船上,一见面就给了他们一个狠狠的拥抱,然后把他们引领到了东山南一处小港湾里,这里水比较深,东海商社在此建设了一个临时码头。

魏万程下船,这次没有晕陆的症状了,他跪在地上,夸张地做了一个亲吻大地的动作。陆平在船上指挥雇来的船工和工匠次第下船,这些新劳工忐忑地看着自己的新家,又发现了西边巨大的东海102,惊呼起来。

而许嵩涛打量着这处港湾的情况,皱了皱眉头,似乎有点不满意,转头对张船长说:“船长啊,你们到底还是决定用这里当基地了?”

当初他出门之前,海洋部里就在讨论未来舰队的母港所在了。东海地区虽然海岸线长、港湾众多,但往往能避风的地方水太浅,水深的地方直面海风,两个都满足的地方背后是山难以建设配套设施,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今天他们停靠的这处小港,就是当初挑选出来相对靠谱的几个选项之一,只能说勉强可用,却算不上真正的好港口。

张船长挠挠脑袋,说道:“没办法啊,选来选去只能选这里了,水深足够,东边又有个小山能稍微挡一下风,现阶段停这些百多吨的小船是够用了。”

许嵩涛叹气道:“现在是够了,可未来要是换了大船,又得换地方。”

张船长哈哈一笑,往他肩头一拍,说道:“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把青岛拿下啦!以后就是有千吨、万吨的大船,照样有足够的海军基地!”

听到这里,魏、陆、许三人都是一惊,陆平吃惊地开口问:“你你你们……拿下了青岛?怎么做到的?难道在我们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们开出了什么金手指不成?”

“哈哈,没什么嘛,只不过是即墨知县犯傻来找事,被我们揍了一顿,只好把青岛地区‘暂且’交给我们管理了嘛。这时候青岛又不是什么大城市,只不过是鸟不拉屎的破山区,都没几个人,不算什么啊。”

随后韩松把最近发生的事情跟他们简单说了一遍,听得他们大张着嘴,看来外出一趟真是错过不少好东西啊。

“也就这样了,我们虽然同程从杰达成协议,可以插手青岛地区的管理,但是也没法真的大张旗鼓去干什么事,胶州湾地区太敏感,虽然现在青岛那里没什么人,但是如果我们真敢明目张胆建设海军基地的话,一定会引发胶州方面的干涉的。”韩松总结道。

胶州湾是山东半岛最优良的海湾之一,它由三个半岛围成一个心形,即红岛、黄岛和青岛。北边的红岛周边全是浅滩,是个农业基地,而南边的黄岛和青岛是崂山的余脉,周边有不少陡峭的海岸,适合做港口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湾口两侧的青岛和黄岛港区,不但是优良深水港,背后的山区还挡住了东南方向的海风,所以后世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

不过那是海洋时代的事,现在的大多数海船都可以直接驶入胶州附近的大沽河,根本用不到深水港。所以内河交通发达,周边又有广阔的平原,人口稠密的胶州才是北方第一港,而地形崎岖的青岛不适合农耕,几乎没有居民,只有几个小渔村。胶州是姜家和李家的一大财源,对胶州湾内部盯得紧着呢,东海商社虽然对青岛港垂涎欲滴,也只能暂时忍着。

扯远了,眼下最大的事还是三人组的回归。

靠岸之后不久,附近的东海人闻讯都赶过来了,热烈欢迎归来的英雄们。张正义拉着他们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李如南带人安置新来的劳工去了,海洋部的人围着新来的福船爬上爬下,讨论着应该安排谁上船,该在哪里安装炮位,甚至连叫什么名字都争论起来。

第二天,东海商社召开了临时全体大会,主要内容是为南下三人组接风,同时由他们对南方情报进行汇报。会上通过了海洋部提出的以新福船为旗舰组建“东海第一舰队”的提案,并责成商务部和海洋部研究今年冬天南下进行自主贸易的事宜。

新福船被命名为“起点号”,以纪念东海商社海军事业的起点。这艘船被海洋部定位为武装商船,排水量估计有一百五十吨左右,计划搭载六门火炮,包括两门放置在中央甲板的60mm火炮和四门活动的虎蹲炮,因此,即使让水手兼任炮手,此船也至少需要20人才能有作战能力。

不过现在全社上下总共就3门虎蹲炮,60mm火炮还没影呢,只能先拿虎蹲炮练练手。需要的人多也不怕,海军组现在正愁没地方培养水手呢,所以一股脑塞了三十人上船,轮流上岗,以熟悉实地操作。

第一舰队现在只有起点号和训一号两艘“主力舰”,其它杂七杂八的小帆船和渔船都划给了新组建的渔业组。不过明年阔马造船厂自造的两艘三百料小福船就能下水了,它们虽不如新到的起点号,但比老破小的训一号还是强多了。届时舰队的总体实力将大大加强,所以现在更要抓紧培养水手了,哦,还有火炮和炮手。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2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