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334章 泰山之战 九 兵对兵,滑膛枪的极致,疾风暴雨般的一分钟!

1262年,7月10日,小暑第28日,泰安州。

7:33 am.

后世对滑膛枪的印象,往往是“命中率极为不靠谱”“只能闭着眼瞎打”等等。这也并不错,滑膛枪相对于线膛枪来说弹道确实很糟,但实际上,也没低到那种程度。至少,一把制作得不坏的滑膛枪,在五十米上好好瞄准的话,还是有很大希望击中一个人形目标的;如果再近点,甚至可以表演一下打苹果;如果稍放远点,在一百米的距离上,击中集团目标也不是难事。

这个准确度,事实上要比绝大多数弓箭强多了。之所以滑膛枪在历史上的精确度屡屡为人所诟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士兵几乎不瞄准!

这是有很多现实因素影响的:其一,当时的线列步兵,有很多是训练了几个月就入伍作战的,几乎没练习射击过几次,自然不能指望他们有多好的枪法了。后世大学生军训的时候,拿着五六半打五十米靶,不照样脱靶吗?其二,当时枪械用的黑火药,一打起来硝烟弥漫视线全被挡住,怎么瞄准?还有,当时的燧发枪和火绳枪有裸露的药池,击发的时候脑袋旁边火光飞溅,士兵们根本不敢把眼睛靠上去,怎么瞄准?能把枪口抬平就不错了!

这一系列因素综合下来,指望线列步兵好好瞄准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还不如快点开枪用射速换命中率呢。所以从结果上来看,滑膛枪在实战中的命中率简直感人。

那么反过来说,一支能好好瞄准的线列步兵,真实的战斗力就要比闭眼瞎打的线列步兵强一个等级……如今蒙军面对的就是这么一支!

“放!”

随着宁惟俞把指挥剑往下一挥,发出了开火命令,已经寻好了目标的士兵们便从右到左猛地扣动了扳机。击锤扣响了火帽,高能射流点燃了枪膛内的火药,圆球铅弹在药气推动下沿着枪管不断跳动着前进,然后冲出枪口,朝七八十米外的狂怒蒙军群激射而去!

第二营虽然人数比对面的蒙军千人队少,但由于排成了细长的两行阵,正面宽度可比冲成了一团的他们大多了。东海军极其重视对士兵的射击训练,每月每人都能消耗掉三十发以上的弹药——历史上的火枪兵一年都未必能练这么多——射术不说百步穿杨,十步穿树肯定问题不大。而且风暴枪采用火帽击发,安全性更高,这也让他们敢于瞄准……总而言之,这一轮齐射所射出的四百多枚铅弹,虽然不过相当于六发火炮霰弹的投射量,但是形成了一道整齐的铅弹线,相比呈锥面散射的霰弹,实际杀伤效率要高得多得多!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啊!”

一阵噼里啪啦的枪声过后,冲锋中的蒙军瞬间倒下了一百多人,相比之前温水煮青蛙的火炮轰击,这突然而至的大批量伤亡给了他们更大的震撼!

刚刚还如痴似狂的蒙军遭此重创,整支队伍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冲锋的速度不禁放慢,人人惊恐地看着自己左右突然倒下的战友和遍地的哀嚎声,陷入彷徨之中不知所措。

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支蒙军仍然残余四百多人,尚有一战的余力,但是身处局中的他们不知道啊……他们只能看到,冲得最快的那些刀盾手,一下子就倒了一大半,平时冲锋陷阵刀枪不入的重甲完全失去了作用,根本不能庇护他们。有的人被铅弹击中要害,直接见了阎王,那反倒痛快,但更多的人只是被击中非要害处,或是缺了只胳膊,或是断了一条腿,或是肚子多了一个大洞仍然苟延残喘着,生存此时对他们已经毫无尊严可言,只留下一段即将结束却漫长的痛苦,还用自身的惨状对周围的战友赠送了一份恐惧的遗产……

“红头弹,轮射预备——”

不管这支蒙军是要继续冲锋还是要溃散,宁惟俞都不想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了,大声下达了快速装填的命令。

第二营营长谢八斛又快速重复了一遍命令,连排班长一级级传达下去,士兵们面露兴奋之色,从左腰间一个特别的小皮革包中取出一枚一头涂成了红色的纸包弹,然后捏着这枚子弹,也不咬开,直接红头朝外将它塞入了枪膛。之后不用通条,就这样左手握住枪管把枪竖着往地上一拄,红头弹便畅快地落入了最底部。紧接着把枪抬起来,右手已经取出了火帽,顺手就扣到了火嘴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到十秒的功夫就完成了,相比正常的装填简直是神速!

这枚红头弹是武备组最新的黑科技,采用多项高新技术,最大地提升了装填速度。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它和以往的纸包弹区别不大,都是用纸将铅弹和发射药包裹到了一起。不过,这个包装纸可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用硝酸处理过的硝化纸,有易燃和低残留的特性,因此可以不用拆包,直接将整枚定装弹都塞进枪膛里。击发时,火帽的强力射流可以直接将硝化纸引燃,从而引燃内部的火药,燃烧完成之后也几乎没有杂质残留,不会影响下一发射击——当然,“几乎没有”的同义词就是“有少量”,而且黑火药本身的残渣是免不了的,所以几发之内没问题,射多了还是得清膛。

硝化纸包装的好处显而易见,省却了撕咬纸包倒入火药的过程,提升了射击速度。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把弹药填入枪管之后还是要用通条把它捅到底,整个装填过程仍不可避免要消耗十几秒的功夫,改善并不显著。所以,武备组又减小了铅弹的尺寸,让整个纸包弹的直径比枪膛小不少,留出足够的游隙,使得子弹可以轻松滑入枪膛底部,免去了捅的步骤,整体装填速度就大大加快了——但这又带来了威力不足的问题!

可想而知,用了小一号的铅弹,不但燃气会大量地从铅弹与枪管之间的缝隙之中漏出去,导致威力下降,铅弹在枪管中的跳动也会更剧烈,射击精度大打折扣。相比提升的那些射速,这个问题似乎要严重得多,总体看来得不偿失。所以武备组绞尽脑汁之后,提出了一个跨时代的解决方案:扩张弹!

红头弹中的铅弹,不是正统的球形,而是像一个羽毛球,头部为半球形,占据了大部分质量,尾部为圆柱形,内部是中空的,外部还刻了一系列斜线凹槽。这样的一枚异形铅弹击发之后,燃气冲入中空的尾部会使柔软的铅壳向外扩张,整体直径扩大,与枪膛更好地拟合,既消除了漏气,也缓解了无序的跳动。从最终实验下来的结果来看,这种新型铅弹不但完美地解决了威力下降的问题,而且还更进一步,威力和精准度都双双上了一个层级!

武备组众人对此又惊又喜,一顿分析之后得出了结论:威力之所以上升,是因为扩张弹的闭气效果更好,子弹充分地吸收了燃气的动能,所以初速提升了,而且长条形的扩张弹比同直径的球形弹要重一些,所以存速也稍好一些;而精准度之所以上升,是与炮弹加了弹托之后弹道会改善同一个道理,铅弹做成这种前重后轻的形状,飞行中就不易前后翻滚,射击精度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经实测,风暴枪使用普通铅弹射击百米人形靶的命中率约55%,在松木板中的穿深约95mm;而换用新型扩张弹后,这两个数值分别提升到了m!

简直是革命性的进步!

可惜红头弹的诞生时间太晚,受限于硝化纸和扩张弹的产能,没法装备太多。即使是这样的大战,一个士兵也只能配发八发,只能在关键时刻用,平时用的仍然是传统纸包弹。不过这也够了,毕竟硝化纸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残留,连着用个五六发也该清膛了。

而现在,就是这个关键时刻了。

敌军离己阵不过七十米,要是奋力奔跑的话,十多秒就到了,按传统方式装填弹药已经来不及,但是对于红头弹来说完全够用。短短几秒钟过后,士兵们就完成了红头弹的装填,纷纷抬起了枪做出了预备射击的姿势——

不过对面的蒙军却让他们失望了。

要是17世纪之后的职业士兵,在这个距离承受了一轮火枪齐射而不溃散的话,接下来肯定就会选择趁敌人装填的这段时间继续冲锋了。但现在是13世纪,这些蒙军只不过是基础的大头兵,接触不到什么军中机密,对火枪这种恐怖的武器还是第一次见识,对它根本没有足够的认知,也就不会有“这东西装填很慢,趁这时候冲上去就赢了”的想法,所以在被一轮精准的射击打傻了之后,只会继续傻傻地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眼睁睁地看着对面装填子弹,直到看到他们又把火枪抬了起来,可怕的刺刀和黑洞洞的枪口直指着这边,才突然醒悟过来,认识到了灭顶之灾真正到来了,精神完全崩溃,“哇!”的一声喊了出来,再也没有继续面对这一切的勇气,纷纷掉头逃亡,然后就是——

“放!”

am.

宏亮的命令声从战列线各处一齐响起。

不仅是第二营,整条战线上的其他军官也喊出了射击指令,因为对面蒙军的大部已经进入了一百米有效射程之内,阵型也已经摇摇欲坠,这时再不开火,敌人就得跑了!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一连串枪声瞬时响起,整道战列线的第一行士兵先后站着打响了手中的火枪,灰白色的硝烟顿时从战线上升腾了起来,形成了一道白色的烟墙。

最靠近这道烟墙的蒙军刀盾手一大片一大片地应声而倒,而刚才已经吃过一轮铅弹的那支残兵由于距离更近,伤亡格外惨烈,虽然这次只吃了一排枪,但是又有近百人伤亡!

后排的蒙军弓箭手恐慌下开始无序地抛射起了羽箭。这个距离没什么准头,威力也不大,但由于箭手的基数够多,视觉上还是有如雨般的箭支落了下来。这些箭大部分落空,小部分落在东海军的头盔和肩甲、板甲上,发出叮当的响声,只有极少数以幸运地角度钻入了皮肉,造成了伤亡。

然而东海军巍然不动,继续执行着自己的职责。

am.

“……乙行,向前两步走,预备——走!”

又是一道命令传来,一营二连一排三班的上等兵殷阿牛完全理解了自己的职责,手持火枪从前方正在装填红头弹的战友的右侧走上前去,将早就装填好但到现在也一枪未发的风暴枪抬到了肩头,做好了射击姿态。

他的左臂刚才被羽箭撕了道口子,但他毫不在意,继续稳稳地端着枪。此时,他的心中只有荣誉点数和即墨老家里等他回家换了顷田就成亲的青梅竹马,他的眼中只有照门中的二鞑子!

“放!”

——死二鞑子,去死吧!

命令传来,殷阿牛暗骂了一句,然后立刻就狠狠地扣动了扳机。火枪在他的肩头猛地一撞,枪口喷出的硝烟顿时遮盖住了前面被他瞄准住的那个蒙军的身影,也不知是死了没有?或许是死了吧……

am.

“……预备——”

听到预备命令,刚刚装填完红头弹、越过战友走到前排的三营三连一排一班的列兵翟红一激灵,匆匆用左手食指把枪口内侧的灰擦去一圈,然后把枪抬了起来。

这是老兵教给他的一个小技巧。

风暴枪的火帽号称击发率在95%以上,相比燧发枪自然是高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仍然有近5%的概率无法击发,甚至比后世绝大部分手游的出货率都高了。

对于单次射击来说,哑弹是小概率事件,但放在上千人的大阵中,每次总得有几十个倒霉蛋打不响。而战场上人太紧张,经常脑子一片空白,全凭练出来的机械动作上弹开火,很多时候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枪里的子弹没打出去,然后就多装了子弹导致炸膛,轻则伤手,重则毁了半个脑袋。因此而负伤的士兵在全部伤亡案例中都占了一个不小的比例,甚至比直接战斗伤亡的都多。

所以军中就自行发明了不少防止重复装药的秘技。就像翟红刚才做的那样,把枪口擦过之后,等下次装填的时候,若是看到枪口内部是干净的没有药灰,那就说明上一发没打出去,别装了赶紧想办法清膛吧。

第三营正好位于战列线的正中央,翟红没法像老兵那样保持镇定,抬起枪时手还有些抖。他随意一瞄准,就圈中了对面一个正在张弓搭箭的弓手,箭头似乎还指着这边,既然如此,“那就是你了!”

“——放!”

后面大鼓重重一槌,前线军官也发布了射击命令,翟红急不可耐地扣动扳机,铅弹啸叫着向前奔去。

他身边的战友也一同击发。由于这次轮射的一横行全部装填了红头弹,所以命中精度要比上一轮的普通铅弹好很多,上千枚铅弹先后没入前方蒙军军阵中,瞬间倒地了二三百人!

am.

“……乙行预备——开火!”

第五营营长赵宝财上尉发布射击命令之后,看看前方惊慌的蒙军,又看着自己营的这道相比其他友军前出了三四米的横阵,为自己的英明决策感觉有些得意。

刚刚甲行开火的时候,他看到对面已经压不住阵脚,就感觉该加把劲了。以这样的射击频率,两军接近的速度实在太慢,恐怕等把对面都打崩了,自己这边也近不到五十米内。于是他直接命令乙行行进中装填,一边往前走着一边装子弹。这个动作在战时做起来难度不低,但现在装填红头弹省略了不少步骤,所以麻烦倒也不大。这么一来,等乙行准备好开火的时候,他这个营就比别人靠前了不少,占据了先发优势。

前方仍然有箭支偶尔飞过来,大部分落空,少部分命中战列线中的士兵。其中又有大部分落在头盔胸甲或者非致命处,只有极小一部分命中关键,造成了减员。而东海士兵们士气高昂,轻伤的继续前进,重伤的尽量蜷缩在地上,后面的战友越过他们,准备用手中枪为他们报仇。

am.

“啪啪啪……”

甲行开完火后,第六营乙行又开始往前动了起来,由于右边第五营的偷跑,他们也开始学着玩起了行进中装填。

乙行的标兵,一连一排一班的班长,朱二九中士,一边熟稔地踩着鼓点前进,一边取出一个火帽,正要装到枪上,耳边就传来了营长的大嗓门:“他奈奈的赵宝财,走那么快,朱二九,你也快点,跟上他们!”

朱二九大声应了令,然后稍微放大了步幅,整个营也随着他加速前进,终于在几秒后的预备射击时,与偷跑的第五营平齐了。

am.

第一营三连三排一班的陈家和下士抬枪瞄准,却意外地从准星中看到了他上一轮中瞄准的那个黑胖子的尸首,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打死的。不过这只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他很快就选择了一个新的目标,然后在开火指令声中扣动了扳机。

按说,几十米外,敌人长得都差不多,不该对谁有特别的印象,陈家和之所以特别注意到此人,实在是因为他长得和自己家乡的一个恶霸有些像。

陈家和是登州栖霞县人,家里靠山,田地不多,主要靠进山打猎为生。去年,村里一个姓李的恶霸受县里一个议员老爷的支持,当上了村长,开始强迫村民用山货交税,陈家和的父亲气不过,与他起了冲突,最后吃了亏,只能举家迁到了莱阳县去避祸。

他家在莱阳并无依靠,家里也不富裕置办不了什么田地,父亲只能带着三个儿子去附近的煤矿采煤维生……呃,说实话,虽然脏了点累了点,但其实收入还不错,就算扣掉房租也比当初在栖霞打猎赚的多。不过陈家和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今年东海国去莱阳征兵,看到东海兵神气的衣甲,又听说了当兵的优厚条件之后,他不二话就报名了。

也是命中注定他适合这一行,入伍训练过队列接触了火枪之后,或许是因为打猎时练出来的射术基础,他迅速展现出了神枪手的潜质,成绩在训练营中名列前茅,然后被优先选中补充入了第一营。之后,他在战事中大显神威,军衔飞一般地提升,当时攻打奉符县的时候更是因为一枪干掉了城墙上的守将而被跨级提升为了下士,俨然是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陈家和拿起枪来确认了一下枪口,又想起之前看到的那个黑胖子,不禁把枪握得更紧了一些。

“等这场战争打完了,就回老家看看吧。”

am.

“枪神保佑!”

第三营四连二排二班的列兵张长安默念祷词,扣下了扳机。然后透过烟雾,他隐约看到了对面好几个正在逃亡的身影倒了下来,也不知道其中有没有一个是自己打倒的。

对面逃跑的人越来越多,张长安暗暗有些着急,要是全跑了,打不到几个人头,那可如何是好?

对于个人,东海军并不用首级记功,不过对于集体,评价战果的时候是要统计杀伤数据的。当然,主要还是看是否完成了战术目的,但杀得越多,总归评价会高些,分到每个人头上的荣誉点也会更多些。张长安家里两年前破产了,现在就指着他多赚点点数好换东西呢!

am.

“——放!”

林宇骑着一匹黑马赶到左翼前线,亲自吼出了开火命令。扩张弹组成了一道整齐的弹幕,击中了前方已经开始溃逃的蒙军的背部,呼啦啦一下子又放倒了上百溃兵。

算上这一轮,这一分钟里东海军平均下来每人都射击了四次,近万枚铅弹打进了蒙军阵列中,造成的伤亡恐怕已经上千了,遍地都是尸首和哀嚎的伤兵。

蒙军就是铁打的汉子,也不可能承受住这样的伤亡,早在上一轮射击的时候,就开始溃逃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人远远的就被打死,自己这边还奈何不了他们——弓箭射不了那么远,就算偶尔飘过去几支也打不穿东海军的银甲,冲锋也冲不过去,而且冲得越快死得也越快。这样子怎么打?还是逃命吧!

不过林宇对这样的溃逃并不满意,怎么你们就不肯乖乖地站着让我们杀呢?

刚才这段时间内,即使各营都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但到现在两军仍然隔着六七十米。虽然全力奔跑起来不过是十秒钟的事,但军阵的行动可没法跟个人比,就算敌军不动,保持阵型走过去也得一分钟吧?更别说对面还在逃跑呢。

于是下达完这轮射击命令后,林宇就飞快地策马从战线的左翼赶到中央谢光明所在的位置,与他协调后又奔了出来,对着各营长呼喊着:“停火,停火!装填后重整队形,跑步前进!顶着鼻子射击,然后自由追击!”

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军官和士兵们听到这样的命令,人人欣喜。刚刚射完一轮的乙行急忙开始装填,甲行则匆匆穿越他们在身前列队,做好的进击的准备。洪亮的声音甚至传到了对面蒙军阵中,也不知道他们听明白了没有,反正是跑得更快了。

然后,紧随着他们,东海军战列线也开始小跑起来了。

像现在这样细长的两行横阵,要是跑起来的话,再想保持整齐是绝不可能了。但现在也没必要保持整齐了,所以各营干脆把指挥权下放到连排,让他们自行决定前进速度。

于是,一时间,各连排闻战则喜,争先恐后向前跑去。长长的战列线被撕裂开来,但是细节上仍然保持着秩序。

对面的蒙军见状更加惊慌,也拼命向后挤了过去,甚至还有人用刀劈砍起了战友试图抢出一条路来。

不过蒙军的军阵厚重,后面还有一道三个千人队的战线,这三队人刚刚挨过两轮炮击还在懵逼着,结果瞬息之间前面就溃逃了下来,这下他们就不知道是该跟着一起跑还是要向前弹压了。于是两道战线便轰然撞到了一起,大部分溃兵的生路就因此被堵滞了!

am.

“大都督,快跑吧!已经无力回天了!”

郭侃一把拉住马缰,将仍在试图组织反击的史权拉了回来。

太可怕了,短短几十息的时间,都还没真刀真枪地干上一场,几千人的前军就被数量不足一半的东海军给打崩了!虽然他和史权之前都见识过缴获的火枪的威力,但没想到到了战场上,这东西一轮轮的打来,造成的伤害和恐慌居然比想象的还要强大数倍!

史权双眼通红,仍然不愿接受如此惨败的事实,执拗着不肯回头,仍然在大呼小叫着弹压溃逃的士卒,但是没什么起效。

正在这时,中军大营处的鼓声突然一停,然后就传来了清亮的铜锣声。两人先是一愣,然后郭侃激动地说道:“大王鸣金了!此时正该退却了!”

史权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脸上仍然是一副不甘的表情,转头看了看后方,指着呈凌乱队形已经追到身后不远处的东海军说道:“贼军欺我,竟以这样的散阵追击,要不是此时弹压不住,回头一冲他们不就破了?可惜……罢了,但即使此时要退,也得把他们挡上一阵才行,仲和,你带兵先退,我带人在这里拦他们一拦!”

am.

“哟,还能组织起反抗?”

谢光明跟着第三营一起追了过来,到了几乎接战的距离,却惊讶地发现对面这时候居然有不少人转了回来,手持武器呼喝着,似乎是还能一战的样子。

不过这无所谓。

谢光明把指挥剑一抬,发出了战术指示:“轮射预备——”

整个第三营和右边的第二营依次停了下来,更远处的三个营不知道是听见了他的命令,还是自行做出了类似的判断,总之也逐渐停住了。此时几个营距离敌军也就十几二十米,各连排参差不齐,已经不再成战列线了。

不过这无所谓。

各级军官纷纷发布预备命令,兴奋的士兵们下意识地按肌肉记忆做出了动作,前排抬枪预备射击,后排握枪警戒,根本不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就是——

“——放!”

从谢光明开始,各级军官不约而同地发布了射击命令,前排的士兵们在立刻扣下扳机的同时,也由心而发齐声喊出了东海军标志性的战吼:

“杀!”

硝烟立刻在战场上升起,瞬息之间,上千枚铅弹就这样跨越短短十几米的距离,射入密集而混乱的蒙军军阵中。

这样的距离下,是真正的弹无虚发!几乎每一枚铅弹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目标,即使从缝隙中飞了过去,也会在不久后撞上前面的另一个倒霉蛋!

一瞬间,蒙军就倒下了不知道几百人!如果在平时,单是这一轮伤亡就足以让他们溃散,然而还没等到剩下的人反应过来,几乎就在一个吐息之后,东海军阵中后排士兵越过前排,即刻抬起枪来,然后就是又一声震破天际的怒吼:

“杀!”

又是上千枚铅弹激射而来,造成了又一轮惊天动地的伤亡!

所有敢于反抗的蒙军几乎被一扫而空,而做了逃兵的那些,只要跑得慢了一点,也同样逃不脱铅弹入体的命运。蒙军的后排瞬间空了一半,剩余的蒙军在数量上都敌不过东海军了,更不用说武器和斗志!

从第一轮集体射击到现在,也不过过了短短的一分钟而已。

就在这一分钟里,东海军手持他们引以为傲的东海05式标准前装击发火枪,通称“风暴”,打出了疾风暴雨一般的效果,近一万五千枚铅弹横扫战场,以极其有力的杀伤效果向世人大声宣告着火器时代正式到来!

在这场战役中,滑膛枪第一次被大规模用于战斗;也是在这场战役中,滑膛枪被用到了空前绝后的极致,“风暴”和东海军之名将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

谢光明把剑往前一指,他身边的近卫兵适时取出一把唢呐吹起了冲锋号,在嘹亮的的号声中,他大声地呼喊了出来:

“东海军,冲锋!”

刚刚放完一轮枪的士兵们紧接着就把火枪握到手中,刺刀平举,向前方溃不成军的蒙军冲了过去,同时口中发出了令泰山也为之回应的怒吼:

“杀!”

(sdingdiannn/ddk248666/181069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