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396章 交替

1255再铸鼎 第396章 交替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另一边,季国风从中央市离开后,乘船入海到了海州,顺路去拜访了一下当地的淮海工作组。

去年战后,东海商社在西南方向一下子多了一大片地盘,不过并没有余力照顾到那么多,目前大部分新得地区仍然处于体制化进程当中,只有煤铁基地莱芜和地广人稀的海州两地首先经营了起来。

季国风是莱芜的特派专员,而淮海专员是原建设交通部的陈龙。由于他俩级别高,有时也兼顾协调周边地区政务的任务,所以不能同时离岗,只能一先一后地休假。这次季国风前脚到海州,陈龙后脚就要离开了,所以趁着会面的功夫先交流一下工作。

两人随意聊了一会儿之后,陈龙开始谈到了海州的开发问题:“……我把州城周边的一圈都划成了社营农场,省得以后城市化了再有产权纠纷。不过圈这么大片地也没法同时开发,我准备组织兵团从外围开始耕耘,等到退役就直接就地分给他们。”

去年战后,前线的军事压力降低,他就趁机跟大会要了八百义务兵过来,在海州组建了一个生产建设兵团,开垦农场、修建道路。目前进展顺利,预计这些兵有很大概率在退役后就地留在海州,再娶妻生子就是好几百个家庭,以后他们就是海州复兴后的第一批居民了。

季国风点点头,说道:“好啊,我觉得你们初期发展畜牧业的决策还是很正确的,最好多产点羊毛,以后钢铁从海州出口的时候正好轻重搭配装船。对了,关于莱芜-海州段的运输,你有什么想法?”

陈龙对此早有想法,起身拿了一张地图过来,展开指着上面说道:“我之前把赵浩初要了过来,我们考察了一阵子,还是觉得走水路,‘分沂入沭’这个方案最靠谱,也就是挖一条运河把沂水和沭水连接起来。好消息是,北宋和金朝曾经开辟过类似的运河,只是现在荒废了,重新疏浚一下就能用起来,成本并不高,甚至可以用沂州本地的徭役和税收解决,本土稍微支持一点就行了。”

沂水和沭水两条大河的干流呈“儿”字形走向,虽近却没有直接相连,导致相互之间的交流很麻烦。如果能开挖一条运河,将两条大河连接起来,不但可以导通水路,还可以在洪涝季加强排水,一举两得。淮海工作组现在除了移民种田,工作重心就是在这条运河上了。

这对于季国风来说也是利好,运河修成后,莱芜的钢铁就可以顺蒙水进入沂水再转沭水直接出海了,运输成本低了一大截。因此他露出高兴的表情,说道:“这个好!这样的话,莱芜一直到海州的水路就通了……只是,走沂水的话仍然要向南绕一个大弯,你不准备截弯取直,导通沂水和大沙河,直接在海州北边走最短路线入海吗?”

海州城北有一条大沙河,东西走向,从地图上来看与计划开挖的运河正是一条直线,但却不与沭水直接相连。如果能够再开挖一条运河,将沭水与大沙河导通起来,那么又能节约一大段水路。

陈龙摇摇头:“这是‘导沭入海’方案,我们也研究过,不太乐观。这个工程看着不大,但是难度不小,要开山爆破,而且大沙河的水文情况也不好,还不如走沂水绕弯呢。虽然沂水路程长了点,但顺流而下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还能促进沿途开发,等到以后技术力提升了再考虑导沭入海吧。对了,说到这个,鉴于以后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上下运力不平衡的现象,我建议你们莱芜引进一些造船业,就地取沂蒙木材造船,载着铁矿顺流而下一去不回头,综合运输成本还能降低不少。”

季国风一笑,说道:“有意思,我会考虑的。听说北清河船场有不少当初没跟我们过来后悔的,我看能不能再挖点去我那儿。好,这个分沂入沭方案很好,你尽管报上去,有什么需要我这边协调的不用客气!”

既然达成共识,气氛轻松起来。大方向谈完,细节自然有下面的秘书们去协调,也不必再多说,两人又安排了几件一般事务后,陈龙便告辞收拾行李去了。

季国风倒是不急,他还得在海州宿一晚,明天才启程,现在乐得清闲,拿出一本笔记本翻着看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在上面标记着。

“通风量……需要一个25立方米的预热室……这个热流量,不用煤气不行么……”

“咚咚!”正当他奋笔疾书的时候,门突然敲响了。

“请进!”他放下笔抬起了头,见到来人有些意外,站起了身来,“老孔,可有段日子没见过你了啊!”

来人是孔嘉谊,他前年与史若云竞选失利后就低调了许多,一直没什么动静,待在储蓄所的位子上也没有太大的作为,年初更是跑到了海州来加入了淮海工作组,不知道在打些什么主意。

孔嘉谊看上去晒黑了不少,先是打招呼道:“是啊,这段时日我可在田间地头跑了不少,上次木云心来找磷矿,我可也是陪着他们钻山呢。怎么样,小雅和小珥她们都还好么?”

“都好,都好。”季国风看着孔嘉谊拿了一个棋盘过来,意外道:“老孔,你这是?”

孔嘉谊微微一笑,说道:“咱俩也好久没见了,该交流交流嘛。”

毕竟是同届做过管委的,季国风也没拒人于千里之外,帮着他把棋盘放到桌上,又摆出了棋子,重新冲了一壶茶。

两人随意聊了一会儿,从海州事务聊到山海风光,又聊到股东们间的家长里短,以及钓鱼养花的技巧……正当季国风怀疑这老孔是不是想退休了的时候,孔嘉谊却突然说道:“老季,你对分权和集权的关系是怎么看的?”

季国风刚拿起茶杯,闻言一愣,可算是进入正题了,但这是什么意思?他一埋头干活的,对大会上这些大而空的争论一向没什么兴趣,只能按照常见论点,中平地说道:“从总体的角度来说,各有特点;但是,从我们这二百人的角度来看,过去力量不足只能下放权力,但以后为了对抗蒙古人,应当尽可能把力量集中起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孔嘉谊,这老孔当年一直是喊着“**”的,这次又会拿出什么话来?

没想到,孔嘉谊却是一直点着头,直到最后,才说道:“其实,不矛盾。”

季国风一愣:“什么不矛盾?”

孔嘉谊说道:“封建时代,分权和集权是一对矛盾,合则腐朽,分而混乱……这主要是时代特色决定的。也就是说,古典时代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农业和冷兵器,物资交流很困难,国家要强大就要有很多强壮的武士,为了养这些武士就要给他们提供土地,也就是所谓的‘封建’。而封建之后,武士有了自己的土地,就必然会有离心倾向,为了约束他们,统治者又要压制他们的武力,这就会导致衰落……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就是古典国家的兴盛衰落。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进入了商业时代,这个矛盾就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商业时代的主要力量来自于金钱和热兵器,对兵员的要求大大放低,可以说只要有钱有枪,军队很快就能扩充几倍。与此同时,社会生产的主要单位从封建庄园转变成了商行和工厂。对于庄园来说,你若是给他们太大的自主权,他们会不服管听调不听宣甚至武力造反;但对于工厂来说,你大可以放手让他们自主经营,到了需要的时候,只要给够了钱,就能完全调动他们的力量……也就是说,在商业时代,分权和集权是不矛盾的,因为这个‘权’不是行政权力,而是掌握金钱的权力。

实际上,一个封建时代的大型国家,即使再集权,也很难调动多少力量,‘我大宋’的惨状还在眼前呢。而一个适应了商业时代的国家,既能放手让企业自主经营、自由竞争以发展生产力,又能在必要的时候将他们凝合起来,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他特意停顿了一下,又抬头看着季国风,一字一顿地道:“这才是我们的未来。”

季国风听他说这一席话,先是无聊,又是惊讶,然后若有所思,最后啪啪啪鼓起掌来,笑道:“老孔,感觉你变了许多,又好像没变过。说的很好,但是,你也说了,调动力量的关键是‘钱’,可问题不就是‘没钱’吗?要知道,除了我们掌控的那几座城市周边,其余地方不都还是小农经济么?我们商社产的东西,可还卖不进去多少呢。”

他想了想,又一拍巴掌:“哦,你又要说那金融改革了吧?没钱就凭空变钱出来嘛!”

这可是图穷匕见了。孔嘉谊虽说在淮海工作组帮忙,但其实东海储蓄所的所长才是他的正职。虽然这段时间他不怎么直接管事,但这次金融改革的出台,显而易见与储蓄所有很大关系,必然也是出于他的授意。那么,现在他是来找自己吹风了?

孔嘉谊摇头道:“我的确是要说金融改革,但我不跟周弘文那样掉钱眼里,我始终认为,金融只能是手段,是用来发展和利用生产力的,而不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更支持你而不是他们。”

季国风静静听着,没有发表意见。从利益关系上来说,孔嘉谊应该和积极推动此事的海商系是天然盟友才对,那么现在过来向自己示好是什么意思?

孔嘉谊继续说道:“你刚才不是说‘小农经济’了吗?我们正可以用这个手段,加速小农经济的瓦解。”

(sdingdiannn/ddk248666/186439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