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428章 北上:邮递业

1255再铸鼎 第428章 北上:邮递业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63年,7月12日,立秋19日,莱阳县,莱西镇。

莱西镇是位于莱阳县城西南约五十里处、大沽河南岸的一处小镇,不干涉本地区既有的行政职能,是纯粹出于商业目的而兴建的聚居区,属于东海商社营造的“新城模式”的典型之一。

莱西镇周边地形平坦、水脉交织,自然有着发达的农业。最初东海商社在这里设了一处仓储基地,收储附近的税赋和收购来的农产品,再根据需要转运出去;后来为节省运力,又设立了一处水力磨坊,用来磨制面粉、榨油,之后规模便不断扩大,不但处理商社自己的东西,还向周边居民提供服务;再后来,陆军在这里设置了一处营房,开始兴建堡垒,用于保护附近的安全,顺便就地吃粮也省了一些运输的麻烦;治安提升之后,又吸引了不少来往莱阳的商旅在此落脚,其他产业也渐渐聚集过来。

到现在,莱西镇已经是个颇具规模的小城了。

东海国的统治渐渐稳固之后,管委会也开始重建连接各地的邮政系统——驿路。

在目前的规划中,东海邮政和道路网络将以“两横一纵”为骨干。“两横”分别指的是“潍坊-蓬莱-威海”和“东海-日照-临沂”这两条驿路,一北一南,沿山东半岛的两道海岸线铺展;而“一纵”则是从胶西县到蓬莱郡,将两横连接起来。

鉴于道路修建无法一蹴而就,而“两横”又可以被海运在相当程度上补足,所以“一纵”反而是优先级更高的。在“一纵”的路线图中,有胶西-中央-即墨-华山-莱西-莱阳-杨础-栖霞-辛店-蓬莱共十个节点构成的干线,此外还有若干条支线连接沿途的其他城镇,每两个节点之间相距20-30公里,正好是步行一天的路程。寻常商旅可以用五到十天走完整条路,而加急快报一路换马的话,甚至一天内就可以将消息从一头传到另一头。

其中的莱西镇无疑将成为这条驿路的一个重要节点,毕竟就在大沽河旁,有水路加持,天生就比纯陆路有优势。

得益于近年来的道路建设,莱西镇有了一条向南直达即墨县的高标准三合土大道(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是高标准),陆路便利;同时又通过大沽河连接到中央市、胶西县、莱阳县,水路通畅;在远期规划中还会有一条公路连接到北边的招远县,未来可期。显然,此镇可谓标准的通衢之地,将来自然是会有大发展的。

莱西镇的结构和传统城池并不相同,并没有建一道长长的城墙将整个小镇围起来,只有一个标准的六角棱堡,里面设置着国家设施和社营机构,比如粮仓军营驿站招待所什么的。居民和商人们自发兴建的房屋都散居在棱堡东边,除了自家的院墙没什么保护措施,不过驻军夜间会在周边巡逻,所以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如今,正是一年中最舒适的秋季,也是商业最发达的季节。莱西镇边大沽河的码头上停泊着密密麻麻的大小货船,南北两边的道路随时都有各类马车来往,临近镇子的路段甚至都出现了堵车的情况。周边的村民们挑着扁担、推着小车,当然也有赶大车的,将草料送去镇外的停车场里,换回马粪拉回去堆肥。除此之外,自然也不缺将各类蔬果鱼肉柴火运到镇上换钱的,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时值正午,一列车队从南而来进入了莱西堡,然后便解散了队形。其中一辆云中牌马车停到了招待所旁边,而其余的隶属于“东风速递”的邮车则去了靠近东门的驿站里。几个在驿站旁边吃完了午饭正在聊天打趣的青年见状,立刻围了过去,等待驿站分发邮件。

目前东海国的邮政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运营各地驿站的公安部下属机构“交通处”,另一个是原建设交通部下属、现独立运营的“东风速递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处表面上看起来与传统的驿站类似,在各节点设站饲养一批乘用马,此外还有一批信使,骑马在各节点之间传输急报,必要时可以换马。但传统的驿站还提供住宿服务,而交通处没有,那是邻居招待所系统的职责。

既然交通处并非隶属于建设交通部,而是公安部辖下的机构,那么自然有和传统驿站不一样的地方。信使们的正式名称是“交通警察”,大多由退役骑兵任职,不但要传递信息,还起到一个在沿途巡逻、维持治安的作用。此外,调解日益繁忙的道路交通也是他们责无旁贷之职,在安全环境日渐好转的当下,这个职责甚至开始成为工作的主要内容。

交通处成立的历史也不过两年,但现在看来相当成功。不但南北的交流得到了保障,一日之内信报便可从蓬莱直达中央市,而且沿线的治安也有了很大的好转,这又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兴起,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一直默默无闻的公安部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把。

不过由于运力和编制所限,交通处的快递仅对管委会、商社和军方等国家机构开放,是不对外开放的。而向民间提供邮递服务的,就是商业运营的“东风速递公司”了。

东风速递虽然与交通处没有统属关系,但也能借用各地的驿站,在驿站派驻有工作人员,搭上了这条建立好的链路的东风。它其实也是个武力色彩相当浓厚的组织,与其说是后世的快递公司,不如说更像是古代的镖局。

它的成员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退伍士兵,装备相当精良,有盔甲和劲弩,近来还得到一些淘汰的火枪。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把邮件“安全”地送到目的地,而不仅是“送到”目的地,很多时候不但送信,还兼着一份护送商队的职责。没办法,现在的安全环境就是这样的,东海人虽然论武力说一不二,但也是不能把见首不见尾的强人一下子就清理干净的。

不过对于莱西附近这样的熟地,安全环境还是不错的,所以东风速递在这边也没大张旗鼓,大多数时候一辆邮车便足矣。只是他们的事业实际上也只是刚刚起步,覆盖范围相当有限,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在大型站点之间输送信件和邮包,而将这些邮件送到城镇之外的具体地址就需要民间力量的协助了。

这些民间快递员,有一部分是熟悉周边情况且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在驿站领了信件送去七里八乡,赚些跑腿费。但即使送一封信能拿15文,这活也不太划算,因为当下的邮件量并不大,而且极为分散,一天为几封信跑个几十上百里,显然还不如去城里打工呢。做这些事的,更多的是往返乡间的货郎、商旅,在驿站登记了之后,看到有顺路的地址,就顺手取了送过去。赚多赚少都是赚,还能结交一份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可想而知,现在邮递的成本可不低。就胶西到莱西这四站路百公里的距离,一封薄薄的平信就得65文钱。但考虑到既要长途运输、又要短途分发,最后还要把回执送回寄信人手上让他安心,那么整个过程其实也没什么利润,只不过是交个朋友罢了。

驿站的东风工作人员从邮车上取出一个大邮包,然后就在驿站的小院里分拣了起来。一人念着目的地,另一人将邮件甩入地上几个代表着不同地区的篮子里,很快就处理完毕了。然后便有不同的志愿者认领了信件,去交了押金,然后带着信件,或骑马,或赶着小车,往各地去了。

现在东海国内马匹的价格不高,而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至少在商人群体内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所以来往各地的商旅普遍使用了畜力,各类车辆的销售量也渐增,为商业网络注入了活力。

“河头店,韶窑纪员外……”

兼职邮递员张信从驿站中取回长剑,一边察看着自己分到的信件,一边牵着马走出了驿站。

去年,他与同公社的李佳儿等人一起,护送过一帮商人去过临淄,分到了不少钱。后来李佳儿返乡后回到了军队,而他却爱上了这种闯荡天涯的游侠生活,因此没有回到体制内,而是告别了家乡,继续做着这些护卫和送信之类的生计。这行赚钱有一点,但不太多,更重要的是能到处闯荡,更合他的性子。

这不,今天他就到了莱西,现在顺便接些去东北方向的信件,等送完信就直接去莱阳,在那边的驿站把回执换了钱,下一步就再北上去蓬莱。说起来,还真是潇洒呢。

出了驿站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南边的操场上有十几个小娃娃分了两队在踢一个充气猪尿泡——文化部在莱西堡中设立了一个规模颇大的小学,既从周边吸收生源,顺便也能在空闲时给驻军上些文化课,现在正是午后休憩的时候,不少精力旺盛的孩子就跑了出来踢球。

张信看了一会儿,感叹了一下现在的小娃儿长得真快,便继续出堡踏上了向东北的旅途。

(sdingdiannn/ddk248666/189009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