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430章 北上:造船业

1255再铸鼎 第430章 北上:造船业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63年,7月13日,立秋20日,莱阳县城。

莱阳县是东海人早就控制的县城之一,在当地经营得颇深入,交通处的驿站就设置在县城内部。不仅有驿站,还有旅馆、储蓄所、食堂和商站等设施,都聚集在了一起设点,也是城中比较繁华的所在了。

张信赶在天黑前进了城,在东海招待所的通铺睡了一晚,今天一早去驿站交了回执换到邮费,便准备继续上路,前往蓬莱。

他刚要出站,就见到了昨天去过莱西堡的那辆豪华的云中牌马车。它和东风速递的邮车一起,在几名近卫骑兵和交通警察的护卫下,出了站之后直奔东门而去,看方向应该也是往蓬莱方向去的。

张信跟着他们出了东城门,又转向东北踏上了去栖霞的道路。当他确定他们确实是同行去蓬莱之后,就策马跟了上去,远远地在马上举起了右手以示无敌意,对着落在后面的两名穿着干练的红黑色制服的交警喊道:“嗨,同志,我是去年从炮二营退伍的张信,现在也往北边蓬莱去,能不能同行一阵子?”

与之前平坦安全的路段不同,莱阳以北一直到蓬莱这段,新修道路尚未完工,大部分路段只是将既有路线清理了出来,没有硬化路面;而且沿途多山林,虽说大股的贼匪山寨已经被东海军清理掉了,但零散的猛兽和强人却搜刮不尽,所以走起来并不安全,最好还是结伴通行。所以独身的张信就想着借他们的东风,顺路走上一程。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东风速递和交警经常顺路护送商旅一程,甚至还提供收费护送服务。不过这事也不好计费,若是只是远远跟着邮车队伍吊着,虽说客观上受到了庇护,但他非要说只是同路能有什么办法?所以一般只会对拉车的商旅收些小费,像张信这样的路人就随便了。

两名交警都是退伍骑兵出身,虽说当时在军中总是看低别的兵种一眼,但现在退伍后见了有相同经历的战友还是很开心的。两人与张信聊了几句,确定他确实是退伍兵而不是装出来的之后,一人正要点头同意,另一人却止住了他,对张信说道:“张兄弟稍等,这次车上有东家在,我得先去通报一声,省得他不乐意。”

这也是应有之理,前面那云中车如此扎眼,显然上面是有大人物的,不可怠慢。于是张信放慢马速,抱拳道:“那便有劳这位钱兄弟了。”

这位姓钱的交警策马向前,与云中车旁一个近卫兵说了几句,近卫兵便贴到车窗边,低头与里面的人汇报了一下,稍后便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又一级级传了回去。于是张信就加入了车队,与两个交警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车队行动迅速,在中间的杨础站稍作休息后,便继续赶路,在当天到达了栖霞县。栖霞地域狭小、人口不多,不过却是关隘之地,又是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出生地,也是全真教的圣地,所以颇有些风光可看。于是张信便改了主意,决定多在此地逗留几日,便告辞了车队,留在了这里。

而车队则不改计划,于次日出发,又是一日急行两站,当晚便到了蓬莱。

……

立秋22日,蓬莱造船厂。

蓬莱造船厂位于蓬莱城北部的水城区域,水城前身可上溯到北宋时期修建的“刀鱼寨”,是利用蓬莱此地天然存在的一处狭窄海湾修建成的,是一处著名的军港。不过近百年来这里几乎没发挥什么作用,直到落入东海人手中才开始修建完善,先是把这里建成了第二舰队的重要母港,后来又筹建了一个修船厂,再后来发展成了正式的“蓬莱造船厂”,在补充入了一部分来自北清河船场的移民之后,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

海洋部长梁恩昨天乘车到达蓬莱之后,今天一早便带人来了蓬莱造船厂“视察工作”,给了船厂工作人员一个突然袭击。

蓬莱造船厂的厂长叫吴大庆,是最早加入东海商社的劳工之一,原先是龙王寨的船匠,后来一路升迁,现在已经能独掌一面了。不过蓬莱这地方庙小神仙多,张正义和海军的许嵩涛等人都就近坐镇,一只眼就盯着造船厂呢,他这个厂长其实也做得并不自在。现在他战战兢兢地陪着梁恩在厂内到处走动,一边主动介绍着厂里的成就,生怕哪里又出了纰漏。

“梁总请看,这里是我厂的四号工位,由三级工程师林中旻负责……”

蓬莱厂的生产模式沿用了阔马厂成熟的固定工位 流动工组的模式:多个工位同时开工,但进度不同,而一个工组只负责造船流程中的特定工序,轮流去各个工位上工作;同时,每个工位都有一部分工程师和工人固定在此工作,负责把控造船的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

梁恩看过去,这个工位上正在建造的是一艘星火级,采用成熟的标准化双桅和圆底设计,看着体型属于偏小的那一等,现在船壳已经大部铺好、接近完工了。他上去看了一圈,做工用料都还算扎实,没挑出什么问题,便表扬了一下本工位的负责人、年近五十的济南籍“工程师”林中旻,继续往东边的木料厂走去,一边走一边对吴大庆问道:“现在你们的木料都是从哪个渠道来的?”

吴大庆见梁恩没挑刺,松了一口气,答道:“大部分还是从南边山上采的,不过这蓬莱附近的早就被砍过一茬了,现存的大都是些松木,没什么好料;做骨、胁的料都是从周边,比如黄县、福山那边收来的,那边山多,还有些柞木、榉木之类的好料,不过也不便宜;这段时间,还有些从辽东、高丽过来的大木,那些倒真是不错,不过我们这边也没留下几根,就都给本土送过去了……”

梁恩对他的抱怨笑了一下,说道:“又不是白拿你的,不是还给你拨了些阴干过的柞木来吗?不然你这龙骨怎么做?行了,我去看看烘干车间。”

说着,几人就穿过整齐堆放着木料的仓库,来到了东边的烘干车间。

蓬莱厂历史不长,自然没法乖乖等待木材阴干,从一开始就是用烘干法上马的。好在现在的烘干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经过严格工艺控制烘干出来的木材经过了实战检验,并不就比阴干木材差多少(当然,这点仍然存疑,毕竟东海造船史也没几年)。

不过“烘干”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木材实际上并不是用火烤干的,而是用水蒸气将木材细胞结构内的吸着水“解吸”出来。这个过程中需要锅炉来产生蒸汽,也正是因此,木工组才会对锅炉的研发颇有心得。

烘干车间内,三台“火山-0”式锅炉排列开来。这是木工组早先开发的一种型号,结构很简单,没有热回收装置,当初并没有给定型号,直到更先进的“火山-1”出现后,人们才回头把这种原始锅炉叫做“火山-0”。车间内没有多少傻大粗黑的钢铁气息,反而到处都是砖块——锅炉外面包裹了厚厚的一层砖块进行保温,而产生的蒸汽,也是通向砖块砌成的干燥室中,对里面堆放的木材进行解吸。

干燥室是长长的隧道形状,里面大致分了三段:蒸熏段、释放段、稳定段。其中,蒸熏段自然就是用蒸汽加热木料的工段;当压力和时间达到一定标准后,就将蒸汽和木料运输至释放段,在这里,蒸汽会逐渐排放出去,同时也带走木材中的水分;最后再进入稳定段,将含水量与形状调整到最合适的程度。之后,木材再放去仓库静置几十天,便可以使用了。这个烘干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木焦油,此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会仔细地收集起来,然后高价卖给工业部,工业部也会将从中提炼的一部分沥青返卖回来。

梁恩顶着热气在车间里仔细地巡视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纰漏,还算满意。“这煤烟味……你们烧的是煤吧?”

吴大庆连忙答道:“是煤,光靠木粉和下脚料可不够烧,木炭又太贵,所以从黄县买了煤来烧。不过这火山-0还是耗煤了些,下次扩产就全上火山-1。”

梁恩想了一下,这黄县确实是产煤的,产量还不小,据说工业部有计划在那边也新设一家钢铁厂,就地利用煤炭和从临淄、辽东、高丽、平滦等地运过来的铁矿。这样的话,有金口、黄县、莱芜三个钢铁基地,就足以对全国进行覆盖了。这对于船厂也有好处,因为钢产量上去了,船中就可以应用更多的钢结构了,只是……

梁恩突然想起一事,对吴大庆问道:“你这边经手的闪光级比较多,我听海军的人抱怨,说铁骨的闪光级不如木骨的耐用,你这边有这情况吗?”

吴大庆一愣,回想了一下,说道:“好像还真是……铁龙骨自己倒没什么事,就是周边的木料烂的快了些,来这边修的基本都是这个原因。”

最初的一批闪光级用的都是铁龙骨,强度高、重心低、更稳定,但是后来随着生产量的加大和生产厂家的下放,也出现了木龙骨的版本。没想到一两年后,铁龙骨的版本纷纷出了问题,主要是龙骨周边的木材腐蚀严重。这一方面是因为铁和木的膨胀率不同,在长期的使用中不断收缩膨胀,导致了疲劳损伤;另一方面是因为损伤之后,水渗入木材之中,与金属接触,便使得木材的腐蚀进一步加速了。闪光级本身成本低,这点问题还不算大,也就换几块木板罢了,但这对造船部门将铁骨放到更大级别船上的计划无疑是一记迎头重击。

梁恩叹了口气,说道:“还真是啊,当时觉得铁龙骨性能好,没想到这么快就暴露出问题了,果然新技术还是得长期验证才行啊。算了,还是一步步来吧。吴厂,你这边做得不错,也不用紧张,我就是路过看看。过几天我还要去北边辽东郡一趟,现在我们最头疼的就是木料了,得赶紧去那边给我们搞个稳定的木材来源才行啊!”

(sdingdiannn/ddk248666/189164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