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452章 新的历法,新的未来

1255再铸鼎 第452章 新的历法,新的未来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锡兰岛中央是高耸的山脉,高处海拔达两千米以上,是再显著不过的地标了。

当日追云号的水手观察到锡兰山后,军官们根据之前测量的经纬度、航海里程和与锡兰山的夹角计算出了当前的位置,又向西南转向,避开近海危险处,继续航行了一夜后,于小寒27日上午到达了锡兰岛南部港口僧加剌(后世斯里兰卡加勒港附近)。

僧加剌港是个天然港湾,口向西南开,东部是高山,西部有个向南伸出的半岛。港湾入口很大,但是由于东部有不少暗滩和珊瑚礁,难以通行,所以只能从靠近西部半岛的方向进入,港口设施也是建立在这个半岛上。

从狭窄的水道小心翼翼地进入港湾的时候,韩松看着西边的半岛不禁发出了感想:若是在这里建立一处炮台,整个海湾不就被锁住了?

实际上,他的想法和后世葡萄牙殖民者不谋而合。他们来到此地之后,就是在这个半岛尖端建设了一处棱堡,控制住了这个港口。这个棱堡直到后世都是加勒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僧加剌港面积不大,不过也有不少人气,远洋舰队甚至在这里遇到了不少中国老乡。但确实如同汪然所说,这里周围大都是山地,供养不了太多人口,所以可供贸易的商品不多,舰队在这里停留了一天,便跟着老乡们一起,北上去了更为著名的港口高郎步(科伦坡)。

高郎步是个河港,不愧是整个锡兰最大的港口,明显要比僧加剌繁华太多了。开来河(凯勒尼河)上可谓千帆云集,其中有大量的中式货船——这不仅是因为来往的唐商多,还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极为重要的两个节日立春和元旦即将到来,所以他们都安心地停留了下来,准备在异国他乡度过佳节。(旧历法中,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

今年是癸亥年,明年就是新的甲子年了,而在这干支轮替之际,阴阳历也发生了奇妙的交汇:作为节气之始的立春就在癸亥的腊月二十九,隔了一天就是甲子年的元旦了。

所以说,这段时间,可谓“三新”之时:年新、节新、甲子新,对于华夏子民来说是多少年都遇不到一次的重大交节。而海商们又正好是有钱的,因此即使在海外,也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仪式,一连好几天,夜夜烟花盛开,日日舞龙舞狮,把高郎步城弄得好不热闹,简直就像回了家一样。

还好,锡兰狮子国是佛教国度,与唐人信仰相通,所以容忍并欢迎他们这么做(其中唐商大肆对临近的寺庙进行供奉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要是换了西边的某些地方,现在他们早就上火刑架了……

远洋舰队自然也热情地参与到了这场盛典之中。

他们泊入港中后,在临近的港区租住了一处院落,准备在此修整并交易一段时间。

商务口的人去附近拜访唐商和本地坐商,后勤口的人买来各种鸡鸭鱼肉,做出节庆菜品,请船员和一些本地雇工们一连吃了好几天流水宴。

水兵们从船舱中就地取材,把硝石、硫磺和木炭配置成低威力的助兴火药,又从当地买来彩纸,制造出了不少礼炮和鞭炮,一时不停地燃放起来。

在这样欢乐的节庆气氛下,船员们忘记了前不久航行的苦闷和上级的欺压,终日乐呵呵的,相互道喜相庆,感情逐日加深。自然,也免不了的,在夜深人静之时,被牵动了思乡之情。看那潸然泪下的样子,要不是知道他们不过出航了三个月,还以为已经离家好几年了呢!

……

1264年,甲子,南宋祥兴二年,蒙古至元元年,东海商社登陆第十年。

阳历一月(立春)三日,阴历一月一日。

锡兰,高郎步,开来般若寺。

两个班的海军陆战队排成整齐的两行,在开来般若寺的门口左右列起队来。

在他们身后,一连串本地雇工抬着红纸包裹的大包小包,虔诚地进入了寺庙宏伟的大院中。

狄柳荫和章恺在几个在本地坐港的唐商的陪伴下,也进入了寺院中,在对迎接的僧侣合十行了一礼后,命人将礼物打了开来。

这些大大小小的礼包中,最大的是一座半人高的观音坐像,体积并不算太大,但珍贵的是用白瓷烧制而成,在锡兰尤为令人惊叹。其余的是几尊大大小小用黄铜铸成的罗汉像,虽然只是铜的,但看上去金光闪闪,并不比真正的金像卖相差上多少。

僧侣们见到这些华贵的供奉,立刻脸上堆满了笑,对着狄柳荫等人不断说起了祝福的话语。狄柳荫也笑呵呵地回礼,然后在僧侣的指引下去拜了寺中供奉的佛像,又收下了他们回赠的几件护身符和木雕念珠,一时间宾主尽欢。

开来般若寺是高郎步最大的寺庙之一,深处开来河上游,位于半山坡上。由于选址巧妙,访客走到山路的特定位置时,恰好可以看到寺庙与东方的佛山重叠的景象,某些天气还能看到佛光照耀,因此流传出了大量神话和传说,为周边居民所敬重。

狄柳荫今天供奉的礼物,是上船的时候就带来的。这倒不是特地为开来般若寺准备的,而是因为他早就知道锡兰是个佛国,佛教在居民生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比世俗政权还要重要,所以提前备好了礼物,等到了就找个地方送过去,再顺手宣扬一下,好博取当地人的好感。这次来了高郎步,他觉得当地条件不错,以后可能会常来,于是就跟刚认识的唐商打听到了这个般若寺,把东西送了过来。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有般若寺的“护身符”,以后他们在当地开展活动就轻松多了。

事情办完,他们顺路游览了一下般若寺附近的风光,便启程回城了。

在城中舰队租住的小院中,韩松等人已经在准备宴席了。船队里的厨师们风风火火地烹制着各种菜肴,水手们一部分在麻利地布置桌椅,另一部分无事可做在旁边聊天。甚至还有人搭了个戏台,赢平唱了首歌过后,潘学忠上去讲起了荤段子……

等到狄柳荫他们回来,门口就燃放起了鞭炮,庆祝新年。

狄柳荫听着噼啪的爆响,看着满地的红纸,感慨道:“又是一年一月一日……”

他身边的章恺纠正道:“不,是一月三日了。”

狄柳荫一愣,然后更感慨地说道:“对啊,是一月三日了。”

值此三新之际,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历史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那就是一套新的历法正式开始实施了!

这套历法,便是《新明历》,也就是“新修大明历”。这个“大明”不是后面那个大明朝的“大明”,而是太阳的另一种称呼,顾名思义,这部新历也就是一部纯粹的太阳历。

这套《新明历》,由秦九韶主持编著,以沈括曾经提出的“节气历”为基础,摒弃了拟合月相的阴历置月法,而以节气周期置月。其中,立春日为一月一日,惊蛰为二月一日……小寒为十二月一日。

由于摆脱了月相的束缚,这套历法非常简单明了,没有不可捉摸的大小月变化。除一月外,恒定为单月31天、双月30天,而一月比较特殊,常年30天,闰年多一天。置闰规则也非常简单:每四年增加一闰日,甲子当年即是闰年,也就是逢子、辰、申置闰,每双甲子不闰。这样,在120年中设置29个闰日,平均周期天,比标准回归年略短,约两千年会产生一日的误差——这比后世通行公历的精度略差,甚至还不如当今一些先进的历法,但是胜在置闰规则简单,至于两千年一日的误差也不算什么,大不了两千年后再钦定新增一个闰日呗?

这套历法简单、明了、先进,但在传统观念中,无疑是离经叛道之举,若是平时推行,一定会招致巨大的反对声浪。但是,它的推行者是宋世祖。

宋世祖生前念念不忘的事情有三:一是生个儿子;二是收复东京;三是封禅泰山;四就是推行新历、革故鼎新了。

前三件事,他都没法做到了,所以就对唯一能做到的第四件事特别上心,在临终时仍然念念不忘,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临终了才特别念念不忘。而且今年正是三新之交,是多么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啊,所以他把改历的事写到了遗诏里,强烈要求推行。

中华传统,死者为大,更别说是死皇帝了,还是一个以“祖”为庙号的皇帝。所以遗诏一下,命令一出,上上下下,愣是没有敢反对的,这事就这么做成了。

而且宋世祖也没把事情做绝,没有要求废止旧历,只是要求两历并行:传统节日,只要不是与节气相关的,都按旧历进行,各种祭祀也按旧历来;只有农事、科举、朝廷事务,才按新历进行;目前仍是一团乱麻的旧历重修工作也在继续进行,而且有了新历为骨干,修订难度其实是下降了。

而东海人早就在开始试着制定一套纯粹的太阳历了,这套《新明历》的出台,其实他们也是给了秦九韶不少“灵感”的。所以他们也是这套历法最坚定的鼓吹者之一(另一个是贾似道),身体力行地一转年就开始实施了。这甚至骗到了不少旁观者,还以为他们对宋世祖忠心耿耿呢!

而这套在历史上从未砸起过水花的历法的横空出世,也预示着历史完全拐入了新的轨道,以后的未来,已经不能参考旧有的历法来记录了。

这是全新的未来。

(sdingdiannn/ddk248666/190805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