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535章 农贸市场

1255再铸鼎 第535章 农贸市场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66年,8月12日,莒州,诸城县。

“西瓜,保甜,不甜不要钱!”

“上好的韭菜啦!”

“刚杀的猪,全是肥肉,只要五分一斤!”

“徐家榨坊出品,上等豆油,喷香豆渣饼,牛马吃了,一日走百里不停歇!”

通往西南地区的西南大道从诸城旧县城东南经过,大道另一侧与旧城正对着的就是东海商社修建的“诸城新城”。新城格局与城包人的旧城大相径庭,主体是一个六棱形的棱堡,面积狭小,只能容纳驻军和学校、医院、法院等机构,大量的一般设施和居民区散居城外。这些一般设施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巨大的农贸市场,今日正逢集,周边的农产品在此汇聚,叫卖声时刻不歇,附近停了大量马车,临近的小孩子们背着筐子在路上捡粪,看上去实在是兴旺发达。

诸城原本是密州的州治所在,但63年改制时密州这个编制被肢解,安丘县划进了潍州,诸城并进了莒州,现在也就是个普通县城了。不过话说回来,自从各县进入了自治状态,州这一级的行政区的重要性也大不如前了,仍然保留州级区划只不过是出于历史惯性罢了,现在也就司法系统还在按州设立中级法院,别的部门基本都在以县为单位考虑政策了。

诸城是连接中央与西南地区的枢纽之地,自从西南大道修了过去,此地也受益于经济发展,渐渐旺盛了起来。不过相比于其他地方,这里却有一个显著的缺陷,那就是没有水路与核心区直接相连。离核心区更远的莒、沂,都能通过沭水入海前往东海湾,虽然距离远,但是运输成本却要低多了。而诸城虽然近,临近的潍河却是向北直达莱州湾的,到不了核心区。如果将来胶沂铁路修到了这里,想必这一点会大大改善,但现在还刚开始规划呢。

现在,诸城和外界之间,人员和小商品的交流比较旺盛,而大宗货物的交流就要弱上一些了。别的还好说,主要是在诸城收取的税粮运回去的成本比较高,也不是不可接受,但损耗大了总归是不爽。因此,东海商社干脆就在这里设立了一处食品加工厂,就地把粮食加工成耐储存易运输的干粮、饼干、腌制食品、酿造食品等,以提升附加值、节约运费。

这座食品加工厂就设置在新城西一处小河边,由总后勤部监督,若干商人合作运营,分为了若干独立车间,大量吞噬着周边的农产品,输出各类罐头和袋装食品。

食品加工厂的运营不仅向外界输出了高附加值产品,还对周边的其他产业产生了带动作用,尤其是促进了蔬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外面那个巨大的农贸市场,就是因为它的带动而产生的。

农业社会给后人的印象往往是辛劳和贫穷,但实际上即使是纯粹的手工农业生产,上下限差距也是非常大的。种一亩地和种一百亩是两个样,人力和畜力是两个样,锄头敲和重犁拉是两个样,挑水和水利工程灌溉是两个样,单打独斗和群体协作是两个样,种出来的粮食是老爷的还是自己的又是两个样……种种条件组合下来,最差组合和最优组合之间能差百倍。

而就诸城的情况来看,农业生产情况本来在这些排列组合之中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每家农户除了自己吃的,一般也就会种几亩菜、养一两头猪、牛、马或者少量的羊,零散而不成规模,向市场供应不了多少产品。

生产量如此之低,不仅是生产力的问题,也是生产关系的问题——并不是说农户养不了更多的牲畜,而是养了也卖不出去,所以不会养。而之所以卖不出去,除了消费力不足,还有时效性和市场波动的问题。

一个城市或许有五百吨的消费力,但是并不一定总是稳定在五百吨的水平上,可能有时六百,有时只有三百,而此时的农户承受风险的能力太低,若是产了五百却恰好碰到了消费低谷,东西卖不出去又无法保存,那么说不定就要破产了。所以长期来看,他们只会生产三百这个最低水平以规避风险。这就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农民的生产量低,也就意味着他们能赚的钱少、消费力低,这反过来导致了城市居民无法向他们销售更多的手工业产品来提高收入,使得市民的消费力也无法提高。双方的收入陷入了死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

而食品加工厂的存在,不仅是提供了一个大规模的市场,更是对市场产生了托底效应。屠户可以放心大胆地一天宰一头猪,卖不完大不了把剩下的处理给加工厂就是了。如此一来,供应量可以更逼近真实需求,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上下游的生产量和消费能力,使得经济体系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同时,东海国这些年来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体系,使得农户既不需要担心战乱和匪徒,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劳动成果会被老爷们无故侵占,因此可以放心大胆地将剩余收入投入到购置牲畜农具、整修农田等积累生产资料的行为中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长远来看,这种发展也是有上限的,也就是市民和农民都进入了全力生产而充分交换的状态,这时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生产技术的进步了。但现在尚未到那种时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发展空间仍非常大,任何一点工具改进和生产方式改良,对土地和畜力进行充分利用,也都能明显地提升生产效率。而诸城附近良田众多,陆路交通也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改善,正符合这个条件,稍有推动,便迸发出了强烈的生命力。

因此,围绕着这个食品加工厂,一个大规模的农贸市场便形成了。发展到现在,其中最终供应食品厂的农产品只占了一小部分,其余的大部分都向外销售出去了。来往这里的商人,最初多是稀里糊涂一把抓的个体户,后来就产生了坐商和行商的分化,市场可以说有了自己的生命。如今,这个农贸市场人流密集,已然成了诸城的标志,围绕着这个市场,一系列上下游产业也向外延伸了出去。

在市场边缘,有一条连接到西南大道的支路,路两侧陆陆续续汇聚了一个接一个的小餐馆和小食摊,形成了“餐饮一条街”。许多来往于此的客商或行人,没带或不愿吃干粮,就在这里吃上一餐。

其中有一家店,是新修的三层砖楼,临街墙上高高挂着“朱旺升速食记”布幡,相比周围一片矮屋甚至是窝棚的小店可谓是鹤立鸡群,因此吸引了最多的食客。如今正午时分,屋里屋外坐满了人,小二端着硕大的餐盘上下乱窜,一个说书先生在嘈杂的环境中昂扬顿挫地念着报纸,真是好不热闹。

“哟,周掌柜,过来了啊!”

“哈,来了,还有位置没?”

“有,有,二楼请!朱滨,过来领周掌柜几位过去!”

“不必,我们自去即可……朱滨,还是照例,红油牛肉面四碗,再烤只鸡来,上两份时令菜!”

“好嘞!那我荐您用这份如意丰享套餐,正好一只鸡、一份酸辣土豆丝、一份菠菜、两碗面,还打了八折,再点两碗面即可,如何?”

“哦……甚好,就这样吧。朱东家,我们这便上去了!”

“慢走!”

转眼间,老板朱旺升又迎完了一批客人,转身回到了门口的柜台内,继续与一名给他供菜的商人商谈了起来。

“郑哥儿,今年天候好,这几样菜可上市了不少,你怎么也得给我让一成价吧?尤其是这土豆,前几年还新鲜,可现在谁都知道,一亩地随便产几百斤,根本卖不上价去。”

“哎呦,朱兄,您这生意这么火爆,还差我这点小钱吗?我一家子几十口,可就指着这么点钱养活了呢。”

“哈哈,郑哥儿又说笑了,你族里上千亩地,又有好几个公民,岂是我这种小户能比的?咱一码归一码,如今东西南北地里的东西都不断冒出来,今日上午还有家安丘商人过来推销呢,他给的价可实惠多了,要不是咱哥俩交情深,我可就把份子都给他了。”

“……说得是啊!随便买外人的东西,就不怕他们以次充好么?呃,那这样吧,咱还是这个价,但是每买十斤,我便赠你一斤如何?”

“嘿,郑哥儿最近算术精进了不少啊,非得占上我几分便宜。罢了,就如此吧。郑哥儿,我也奉劝你几句,看如今这行市,菜价粮价都在跌,反倒是肉品卖得不错,你家不如趁早改易,将来也能多赚些。”

“好啊,其实我也正有此意,谢朱兄的忠告了!”

“不客气,祝郑哥儿家业兴旺。那么,咱这就把这个月的帐给结了。苦瓜二百四十斤,每斤……菠菜三…………总计一百二十八贯余三百二十四文。立信行的票收吗?”

说着,朱旺升从怀中取出一个锦袋,从中取出一个皮夹子,又从里面拿出了一张立信银行的大额承兑汇票出来,放到了桌面上。

承兑汇票与寻常的纸钞又有不同,由银行发行,面额更大,但不能随时兑换成官方发行的金属货币,到期才能兑换。这是近年来东海商界流行的一种大额交易方式,用这么一张薄薄的纸取代实际的货币,省却了很大的运输麻烦。但也有人对这种新鲜事物不太接受,要么不要汇票,要么到手之后就立刻找收汇票的私人换成现金。而这就需要一定的贴现费用,大约是数额的2%,不免影响了交易的成交价。

实际上,他们的感受确实没错,因为承兑汇票本质上是银行向外投放流动性的一种方式。相比可以随时兑换的储蓄券,定期兑现的汇票能让更多的纸质等价物潴留在市场中,变相提升了货币供应。相应的,它的根基也要更“虚”一些。但是没办法,很多时候,比如社营企业支付货款的时候,只开具这种汇票,所以它在市场上的存量还是颇有一些的,为此不得不在商人之间不断转手,朱旺升不知道怎么就收到了这么一张。

郑老板眯着眼睛看了那张汇票一眼,上面的数额是一百元,到期日是今年的11月9日,不禁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还有三个月才到期,兑出来又要贴几块钱……这个,收也行,你给补到一百三吧?余下的我就不跟你算了。”

朱旺升随意地摆摆手,又从夹子里取了三枚金闪闪的方形铜薄片出来,放到了桌子上:“行行,一百三就一百三,喏,给你一百的票,剩下的我给你三个十元的钱牌,行吧?”

郑老板看着钱牌上精美的文字和帆船图案,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先是把汇票和钱牌掂了过来,反复看了两眼,又提笔在账簿上签了字,然后说道:“好!那便多谢朱兄照顾生意了!”

相比不灵活的汇票,由东海联合储备局发行的各类黄铜代币就受欢迎得多了。因为多年来这种代币一直可以在各银行网点和商社机构随时兑换成货真价实的银元,建立起了稳固的信用,而随着日本战争的胜利和发现银山消息的传来,这个信用就更加稳固了。

尤其是十元面额的大型钱牌,由于采用了黄金比例的圆角矩形设计,表面压制的图案又极为精美,看上去如同工艺品一样,因此特别受到欢迎,任谁看了都忍不住摸上两把。联储局又特意限制了它的供应量,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受欢迎的程度,甚至产生了一定的升水,相当一部分人拿到手之后并不会去把它兑换成银币,而是仔细珍藏起来。若是去逛个青楼什么的,随手甩出去一张这种钱牌,留下一句“不用找了”,立刻就能收获佳人们的热情追捧。

实际上嘛,金融系统并不屑于隐藏他们的这点小小伎俩,而是大大方方地写了一本《银行学》出来,把一大堆足以让现在的土包子吓掉下巴的金融原理公诸于世。但知道了又能如何呢,难不成就能不用了?恰恰相反,当这些票据和代币的使用者知道了其中的原理,明白了发行方能从中获利之后,反而会更加信任它们。因为可赚钱便代表着可持续,可持续就代表着不会随时跑路啊!

(sdingdiannn/ddk248666/19559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