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546章 坤甸

1255再铸鼎 第546章 坤甸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月29日,婆罗洲,坤甸

一艘星火级挂足了帆,正在向东航行。但这片热带海域中风力微弱,船即使满帆也只能慢慢地飘,过了老半天,才泊入了坤甸岸边的临时营地中。

坤甸就是后世印尼的坤甸,位于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的西部海岸上。坤甸这个名字并非土语音译,而是汉语,指的是广西出产的一种优质树木,华人下南洋来到此地,发现这里也盛产同样的坤甸木,因此给起了这个名字。当年,哦不对,是后世清朝时期(1777),著名的罗芳伯就带领一帮华人在坤甸成立了著名的兰芳公司,“国之大事,皆咨决众议而行”。

这个时代,当然没有兰芳公司,坤甸本地也几乎没有什么居民,只间或有一两个村落,偶尔有唐商或大食商人来这边落脚。此地之所以被东海人看中,是因为海洋部想在赤道位置设立一处天文台,这条线上的选项并不多,最后就选中了这个坤甸。此地虽然距离龙牙门远了点,但走水路还算方便,水土条件要比苏木岛(苏门答腊)那边好一些,还有热带硬木等特产,又有江河交通内陆,沿江处有一些沙土地,有利于防蚊。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对于北方人来说肯定是谈不上宜居的,只是勉强能生活罢了。

龙牙都护府本来也有意对婆罗洲展开探索,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各自出人组成一支探险队,这次就随着远洋舰队一起南下了。探险队配了两艘星火级,到了龙牙门之后,载上一些本地向导,没休整几日,就来到坤甸了。

他们的营地搭在一处河边高地上,只是随意用铁丝网围了两圈,没怎么建设,因为仍需寻找建立天文台最佳的地点,现在在这里只是临时落脚。

探险队扎营之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留在营地附近探索,另一路乘船在周围转悠,看看附近有什么人在。今天这艘星火级,就是海外探索完毕归来的队伍。

“南洋的天气,还是这么见鬼,难怪赤道在这呢!”

武新知等人从星火级上下来,热得不行,满嘴抱怨。但他们还是不敢怠慢,老老实实用纱罩遮住皮肤,才敢下到岸上,进入了营地,直到进了里面一个大帐篷中,才脱了下来。

里面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男子正在摆弄一台巨大的望远镜,其中一人见武新知他们回来,打招呼道:“哟,武中尉回来啦,可是辛苦了啊。”

他是崂山学宫天文系的一名教师,名叫别一峰,原先也是那里的学生,因为悟性好,学成后被王闻之留下继续深造兼任教了。这次就是他带着几个有志于此的学生来这里主持天文台工作。

天文系与海事学院有着密切的交流,武新知读书的时候就曾经受教于别一峰,现在见了他,立刻恭恭敬敬地行礼道:“见过别老师。”然后又指着望远镜问道:“怎么这就装起来了,不等天文台修好再说么?”

别一峰摆摆手,说道:“这颠簸了四五千公里过来,得先看看坏没坏。还好,没坏。再说了,我觉得这地方其实就不错了,先扎下来,准确的赤道点慢慢找吧。对了,你们在南边发现什么了没?”

武新知拿出一个本子和一张地图,递给他,说道:“我们在南边找到两个城镇,一个离我们约75公里,叫‘万年屿’,另一个更远,叫‘苏门榜’。再往南走了一段,没发现大规模的人烟,我们就回来了。路线和坐标都记录在上面了,过了坤甸,果然太阳就在北边了啊,世界真是神奇。”

别一峰翻看了一下这份记录,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路线和负数的纬度值,开心地笑了出来:“好,好啊,终于看到南纬了。南边还有一个爪哇岛,那么再南边又是什么?若是行驶到南纬三十度以南,会不会又有一片如中原般宜居的土地呢?真想去看看啊。”

武新知憧憬而坚定地说道:“会的,不单是那里,整个地球都必将展现在我们眼前。”

“好啊,”别一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这几天也有点发现。附近有两个村落,里面的土人不是蛮子,是知道以物换物的,赵星他们换了不少东西回来,其中有些挺有意思,你来看看吧。”

武新知跟他走到一个架子前,观看起这些土特产来。其中,有两个用鲜艳羽毛扎成的头冠,旁边还有两枚硕大的蛋,不知道是什么鸟类出产的。又有几件粗糙的木制品:一个人偶,四肢近乎球形;一个两头粗的哑铃状物体,摇一摇可以发出声响;还有几块不规则的木片,都是用本地硬木雕刻的,很是粗糙,没什么价值。其余部位放置的也是些杂物,比如一柄石斧,刃处颇为锐利,还有一些木薯之类的果实,已经被吃了一部分。

一边看着,别一峰一边又补充道:“土人那里还有些铁刀、硝珠之类的东西,他们拿着挺宝贝,但都是外面来的不值钱,我们也没看中。这些东西都没大用,不过他们肯拿出来换,就说明是知道劳有所获的,我看以后可以设法收买他们帮着伐木。除了这几样,还有些真正的好东西,你看。”

说着,他从旁边搬过来一个小木桶,用力把垫了布的盖子一拔,把里面露出来给武新知看。

武新知凑了上去,只见里面是一些奇怪的乳白色液体。“这是什么?”

“树胶。”别一峰拿着一根小竹签从桶里挑了一点,液体粘在棍上粘稠地流淌着,“当地有一种树,土人叫什么‘古塔波察’的,砍了之后就有这种树胶,唔,就叫它古塔波胶好了。土人把这种胶涂在衣服和屋顶上,可以防水,我估摸着应该和杜仲胶类似。古塔波树在这边不少,我们可以收集一批,明年送回本土,希望真的能用吧。”

“真的?”武新知听了大为惊喜,“要是能替代杜仲胶,那可就大有前途了啊!”

杜仲胶是中国的一种特产,提取自传统中药杜仲,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实际上,杜仲胶和天然橡胶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都是聚异戊二烯,但是分子结构不同,天然橡胶为顺式,杜仲胶为反式。这就导致了杜仲胶的性质与天然橡胶有很大差异,后者在自然状态下是易形变有弹性的橡胶体,而前者则是硬邦邦的固态物质,更像是塑料,只有加热到60度以上才体现出弹性。

这样的特性使得杜仲胶无法替代橡胶的作用。这一度让工业部的股东们大失所望,他们曾通过商业渠道购入一些杜仲提取杜仲胶,寄希望于这种本土特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橡胶特性,这样就能提前解锁一些黑科技,比如高压密封件和绝缘导线。但最后还是不行,这两个东西差得实在是有点大。

但是,杜仲胶无法替代橡胶,不代表它就没有用——即使只能当作塑料来用,但塑料也是东海商社紧缺的啊!

后来他们开发出了杜仲胶的不少用途。它和橡胶一样可以用硫磺来进行交联,使得性能相比最初的胶体有了很大的进步。硫化后的杜仲胶可以用来制造防水层、绝缘体,不过由于无法形变,这些产品只能是硬质的。但杜仲胶相比橡胶有个好处,就是它不怕海水腐蚀,可以用于特殊场合,尤其是海船上。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制造轮胎,虽然弹性不佳,不能与橡胶轮胎比,但比起原始的木制或铁制轮胎还是要好多了。

所以说,杜仲胶是东海人现在能获得的一种珍贵的材料。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它太“珍贵”了,十斤杜仲能出一斤胶就不错了,而且东海还不产这东西,是关中那边出产的,只能进口,又贵又少。因此,它的使用非常受限制,当前基本只有科研机构在用。

可想而知,如果坤甸发现的这种古塔波胶能替代杜仲胶,那将是多么大的一次进步!不仅工业和其它部门会收益于此,对于南洋地区的开发也会大有助益——开设种植园种胶不比种甘蔗香料什么的有意义多了?

……

另一边,西洋郡。

西洋郡地悬海外,无法得到本土工业体系的有效支持,发展速度比起国内的城市要差了一大截。但是,经过朱龙草等人几年的经营,现在的西洋郡相比最初的罗卫城还是进步了不小,已经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市政府仿照商社早年的发展路线,在临近的山中开山取石、挖窑烧炭,再用上一些从本土运来的建材,在这里建设了一处码头、一个高大的牌坊、一条贯通城区的石板路、一个独立于城区的石质小型棱堡还有其它的零零星星的建筑。

市内的秩序经过整顿也好了不少。在鞭子与罚款的督促下,各家商铺居民收拾好了自家附近的卫生,栽花种草、填平水坑、定点投放垃圾、养猫养狗,大大改善了环境,减轻了疫病和疟疾的威胁。看到环境确实改善之后,原先一肚子怨气的居民也认可了这些新举措。

虽说人口与经济规模仍未拉开差距,但西洋郡无疑已经成为临近地区中“文明”的代表。

而现在,这些“文明人”就要把“文明”散播出去了。

关税同盟号和暴雨、冰封三艘烈焰级卸掉货物后轻装上阵,十几艘各式武装商船紧随其后,搭载着上千名士兵和数十门大炮,气势汹汹地向南杀了过去。

(sdingdiannn/ddk248666/19626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