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56章 四轮马车

1255再铸鼎 第56章 四轮马车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57年,三月初十,东海堡。

“这么说起来,我们种了这么久土豆,种出来的几乎全部作为种子又种回去了。等到终于有点剩余产品能上桌了,我们也不缺粮了,这岂不是完全没起到金手指的作用吗?”

东海堡的食堂里,木工组组长于雄章对着对面农业组的张国庆如此说道。说完,他又夹了一口酸辣土豆丝。

张国庆穿越前在某农业大学读博士,穿越后理所当然地被划进了农业口。但实际上他学的是克隆,专业并不算对口。好在他是农村人出身,好歹能把麦苗跟草分出来,所以仍算得上农业组的首席专家。

去年秋季,东海商社收获了差不多三十四万斤土豆,其中三十万斤今年仍然要种回地里,剩下的四万斤终于能端上餐桌了。刚开始,股东们抢着来尝这几年吃不到一次的土豆,不过没多久就腻了。现在东海商社主粮储备丰厚,四万斤吃了几个月也没吃完。

“等这一季收完,我们就实现土豆自由了。”张国庆说,“到时候有了上百万斤的土豆储备,足够几千人吃一年了,我们就不用死命种土豆,而是可以按需种植了。从人力产出比的角度上看,种土豆还是非常划算的,用土豆代替一部分粟,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用于畜牧业了。”

现在,东海商社的规模已经增长到了两千五百人,与之相对应的,是东海地区已经开发出了两万亩耕地。当然,这两万亩是指全部开垦过的土地,其中有不少收获过一季之后就种上草养起来了,现在在耕种的大约有八千亩。

自己产的麦、粟和土豆,再加上城阳区的税收,主粮供应已经相当充沛了。所以,目前统合部的规划是,在保证粮食储备和主粮供应的前提下,加大畜牧业和经济作物的发展力度。

根据劳工部农业组的测算,整个东海地区大概有五六万亩适宜耕种的易开发土地。统合部做了一个宏大的规划,准备全部利用起来,其中四分之一用来种植主粮,四分之一种植经济作物,剩下的作为牧场,饲养牲畜。

当然,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牛羊什么的还好说,劳工部和商务部搜罗了三十多头牛,二百多只羊,交给懂行的劳工饲养,也不算太费事。但是马就麻烦了,这东西和铁一样,偶尔买一两匹没问题,但如果持续大量采购,就会引发官府的注意了。

在即墨县,虽然有程从杰和毕庆春罩着,但经营城北马市的是一对蒙古夫妻,他们属于统治阶级,可不会因为知县放话了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商务部只好多番腾挪,请人代买,再去即墨乡间收购,累死累活才搜罗了二十多匹马。这些马品质都不太好,现在放在平原新村北边的区域养着,去年还生了几匹小马,也算是开了个头吧。

话归正题,今天木工组和农业组凑在一起,是为了测试木工组的新产品——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不是个新产品,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现在的即墨、胶州一带,也偶尔能见到四轮车的身影。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内,运载车辆的主流仍然是二轮车,而不是四轮车,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中式的四轮马车真的就只是四轮车而已,也就是在一块车板上固定四个轮子,这样的四轮车相对两轮车有不少缺点。

一是转向不便。四轮车并不是不能转向,只是转弯半径比二轮车大得多。古代中国城市街道非常狭窄,四轮车穿街走巷很不方便。

二是耐久度的问题。四边形是不稳定的,四轮车经过颠簸路面,或者转向的时候,四个轮子的相对位置都会发生轻微的变化,这就导致车架中产生扭力。而古代路况通常非常不好,颠簸是常有的事,所以时间一长,车架频繁受扭力,就坏得非常快。

所以虽然早就有了四轮车,但中国民间运输的主流仍然是二轮车。

不过二轮车也有它的缺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载重量低。二轮车只有两个轮子作为支点,要套上牲畜才能保持稳定。这就意味着牲畜拉车时,不但要把车向前拉,还要负担一部分货物的重量,这样累得更快。而如果是四轮车,所有重量都由车架承担,牲畜只要向前拉就行了。所以四轮车的载重量比双轮车要多得多。

之前,木工组制造的“自由轮”独轮车和双轮车在50-100公斤级别的运输上非常好用,为东海商社的运输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随着事业的发展,大批量运输的需求逐渐显现,自由轮不太够用了,因此四轮马车的研发就提上了日程。

农业组需要运输大量的农产品,对四轮马车的需求最急迫,所以木工组做出第一辆样车之后,他们也参与到了测试之中。

于雄章和张国庆吃完饭,走出东海堡,在东边的空地上一边聊天一边等着。不一会儿,一头小毛驴拉着一辆四轮“马车”晃晃悠悠地从南边过来了。

木工组的秦晋从驾驶座上跳下来,刚打了个招呼,张国庆就兴冲冲地跑到四轮车旁边,上上下下看了起来。

“老于,老秦,你们这车,不就是两个双轮车拼起来的吗?”看了一会儿,张国庆从地上站了起来,拍掉手上的灰,对着他俩说。

他刚才趴在车底,看出了点门道。

这辆四轮车实际上是两辆双轮车拼在一起组成的,前后两对轮子,中间用一根粗大的木梁连接起来。木梁后端与后轮的车轴是固定在一起的,而前端有一个竖向的通孔,与前轮车轴上的一个立轴连接在一起,这样前轮就可以左右转动了。再在这根大梁上固定一个车斗,这整辆马车就成型了。

“嘿嘿,我们当初也想做个四轮独立悬挂的承载式结构啊,”秦晋抢先说,“不过统合部不给批钢材。再说了,就算真用了钢,现在那些钢也不一定能满足疲劳强度的要求。所以就只能仿照欧洲人的做法,用这种两截的非承载式车身啰。”

承载式和非承载式是汽车行业的术语,前者意味着车厢和底盘是一体的,而后者意味着车厢与底盘分离,底盘可以独立行驶。

木工组最初的想法是给一个车厢加上四个用钢制簧片连接的轮子,簧片可以产生形变,这样既能减震,又能吸收四轮位移时对车厢产生的扭力。但是这种设计对钢材的质量要求很高,否则就会在反复的弯折中很快疲劳断裂,现在武备组产的钢很明显满足不了需求,所以这个方案只能搁置了。

现在用的这种马车结构,是历史上比较成熟的设计,前后轮分离,车厢与车架独立。如此一来,颠簸时就不会形成太大的扭力,即使有也会被大梁承受,可靠性好了很多。而且马匹直接带动前轮转向,灵活性也很好。当然,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摇晃会很严重。不过现在紧要的是解决有无问题,舒适问题等等再说。

张国庆和于雄章跳进车斗,秦晋赶着小毛驴,摇摇晃晃进了东海堡,走到粮仓旁边。张国庆已经晃晕了,下车后走了几步才正过来,然后他跑去旁边财政部,找人来开仓领些土豆出来。

“七……八……,老秦,这都二百公斤了,还能接着装?”几人轮流把二十五公斤一袋的土豆搬到车上,张国庆一看都八袋了,有些担心。

“没事,这车额定载重可是有一吨的,最大装一吨半都没事,这才多少啊。”秦晋又抬了一袋土豆上去,很自信地回答说。

张国庆看了看前面的小毛驴,说:“不是,我是担心你这小毛驴。这车这么宽,不是设计给两匹马用的?一头驴能拖得动吗?”

“呃,”秦晋心算了一下,“起步可能困难点,走起来问题就不大了。不过也是,今天先装五百……四百公斤试试吧。”

说话间,几人已经装好了十六袋土豆。秦晋给小毛驴喂了一把豆子,又坐上驾驶座轻轻抽了一鞭子,小毛驴叫了一声,开始吃力地向前走,车子挣扎着动了起来。

张国庆和于雄章见状,赶紧上去帮忙推。车子加速到步行速度,小毛驴似乎轻松了一些,缓步匀速拉着车向前走着。这台驴车虽然结构很原始,但是采用了先进的石墨轴承,只要不上坡,行驶起来还是很顺滑的。

“哈哈,老秦,你该找个胡萝卜挂在前面。”于雄章一边走着一边说,“对了,我一直没见到过,这时候有胡萝卜了吗?”

“谁知道呢,”张国庆又加把劲推了一把,“既然是‘胡’萝卜,那想必是外面传进来的吧,也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事。嗯,你们这车倒是挺结实的,不过动力不足啊,也亏最近把路给修了,不然遇到个小坡不就上不去了?”

秦晋抽了一鞭子,说:“我出发的时候也没多想,这几天都是用这头驴测试的,挺听话就直接赶过来了。让它一次拉整辆车加上这么多货确实过了点,等下午再加一匹,应该拉一吨也没问题了。不过关键还是得修路,路不好就是一半量都拉不动。”

“已经不错了,”于雄章说,“如果这车是二轮的,这小驴子拉个二百公斤也就差不多了,现在车重和载重都翻倍了,却依然能勉强拉动,说明我们的设计很成功啊。”

“或许我们可以做个小号的四轮车出来,三百至五百公斤载重,一头驴甚至两个人就能拉动,可以用于小批量快速运输。”秦晋的思维发散开来。

于雄章眼前一亮:“是个好主意啊。嗯……不过缩小比例,轮子也得缩小,那么离地间隙就小了,对地形要求更高。而且材料也未必能减半。唔,反正在修了路的东海地区应该是够用了,到时候大车用于定点运输,小车用于小规模运输,非常合理啊!等回去就做一台试试!”

两个人兴奋地讨论起小四轮的技术细节来,张国庆不时插一句,二十分钟后,便到达了目的地——半岛区的土豆种植区。他们把土豆运到农田外围的一处小屋里,土豆将在这里切块发芽,然后种进地里。

卸完货之后,让小毛驴喝了些水,他们又坐上车,前往平原新村北部的牧马场。虽然名为牧马场,但牛、驴之类的也养在那边,他们准备再去领一头驴,测试一下双驴牵引的效果。由于是空载,速度比刚才快得多,五公里的路用了十几分钟就走完了。

牧马场相当简陋,北边靠近鹤山的地方建了一排马厩,用高栅栏围了起来,白天近百匹马、牛、驴就放养在外面的草场上。

这个时候,十多个义勇队的预备骑兵正在草场练习骑马,一个个都很笨拙的样子,三人一边看着他们,一边走进了栅栏内。

他们很快办好了手续,领到了一匹体型和现在的小毛驴相当的驴,不过颜色要黑一些。秦晋把牵引具换到小黑身上,让小灰休息一会儿,又驾车去了半岛区的工坊,去换装两匹驴使用的牵引具。

双驴的牵引具要比单驴复杂的多,要先给两匹驴分别套上束缚用的“轭”,再用一根横木“衡”将两个轭连接起来,用于平衡两匹驴的拉力。由于是四轮马车,还要用两侧的木杆“辕”把衡和车前轮轴连接起来,使得它们能带动前轮转向。可见,一辆车上的各种组件,真是贡献了不少汉字出来。

秦晋左手拉着两根缰绳,右手拿着鞭子,勉强将驴车赶到东海堡,又一口气直接装上了四十袋土豆,也就是一吨。

这次双驴拉起来可就比单驴轻松多了,虽然载重增加一倍,但驴车本身的重量没变,平均负载降低了,不用人助推就轻松拉走了。之前二十分钟的路程,这次十多分钟就走完了。

之后木工组检查了车辆情况,一切正常,显然达到了设计目标。

木工组干脆直接把这辆试验车移交给农业组使用,几天下来,都很好地完成了运输任务。于是他们就给统合部写了报告,申请调动资源开始量产。

木工组人手不是很充裕,不过马车的部件制造起来技术难度不高,后来他们仿照城阳工业区的外包生产模式,把各个部件画成图纸分包给附近的木匠,再运回东海组装,生产速度得到明显提高,成本也控制在了20贯以内,可算取得了大成功。

此后,他们又制造出了载重350公斤的小型四轮车,由于只需要一头驴就能拉动,小巧方便,很快受到了欢迎,产量超过了大型四轮车。

最终,东海区域有了四种级别的陆地运输工具:100公斤级的单人独轮/双轮车“自由轮”,350公斤级的单驴小型四轮车,一吨级的双驴/单牛大型四轮车,还有用马牵引的快速客运四轮车。

这些车辆大大增加了东海地区的经济活力,也倒逼东海商社修建更好的道路,并且设法增加牲畜数量。但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29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