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569章 纺织与信息化产业

1255再铸鼎 第569章 纺织与信息化产业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68年,南宋咸淳四年,蒙古至元五年,东海商社登陆第14年。

阳历1月4日,阴历正月十七,中央市,市北工业区。

今年的阳历新年与上元节接近,管委会和商社系统一连放了三天假,全国上下好好欢庆了一段时间。而这段珍贵的假期过后,就又是辛劳的工作时间了——哦,这个“辛劳”的说法并不太准确。放在几年前,封冻的冬季人们只能无耐地猫冬,能赚钱的工作时间反而是宝贵的。这种观念在劳动人民中普遍形成后,至今也未有太大的改变。

观念未变,但有别的事情发生了改变。比如说,今年的市北工业区就和以往大不同,虽然水力机械因封冻而失去了效用,但厂区中升腾起的近十道烟柱,揭示着新装机的蒸汽机为工坊提供了澎湃的动力,使得终端机械在寒冬依然能运作,持续不断地吞噬着原料,吐出各类抢手的工业产品。

锅炉的余热温暖了车间,又有工钱可赚,工人们实际上是相当喜欢上班的。

但与他们不一样,有些人对这种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已经感觉有些厌倦了。

已经落成两年的工业区行政楼中,郑绍明透过玻璃窗看了一会儿窗外的繁忙景象,就打着哈欠坐回了办公桌后的软椅上。

他在市北工业区负责人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七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这里经营成了一片兴旺的轻工业区域,期间经历了两次换届依然巍然不动,可谓劳苦功高。但这么多年下来,他对这份工作的激情也大半消退了。毕竟他们这些股东大部分已经陆续跨越了而立之年,直奔不惑而去,别人有的研发(复原)出革命性的新技术,有的主导了划时代的改革,有的在战场上叱诧风云,有的在海外领地只手遮天翻云覆雨,而他依然在做这份保姆式的工作,实在是提不起劲来。

而且到了这时候,保姆工作也大部分被手下人去做了,他整天也是闲着,没事可做。

郑绍明又打了个哈欠,喝了一口黑茶,然后从桌中取出一份新来的内参,检查了一下封口之后,拆开读了起来。

内参的前段是一系列枯燥的经济和人口数据,他瞟了一眼就翻了过去。之后有一份湾口厂对于新蒸汽船的介绍和吹捧,他看了一会儿又翻了过去。最后停在了一连串政见宣传页中——明年就又是换届年了,史若云功成身退,却未有重量级的大佬明确表态参选,因此不少人又又心思活跃起来,试图竞逐一下这张宝座。

他翻着这群歪瓜裂枣的竞选纲领,一边在心里吐槽,一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正在这时,门口响起了敲门声,然后就是女秘书的声音传来:“郑总,有一位‘电信组’的张先生来访,是预约过的。”

郑绍明确实记起了此事,将内参收拾起来之后,对门口喊道:“好,让他进来吧。”

不久后,一名戴着眼镜、斯文彬彬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郑绍明认得他,他叫张乐生,是马原当年带出来的通信军官,后来转入电信项目组做事,成长成了该领域的一员巨将。可以说,他现在是商社系统的劳工中地位最高的数人之一了。

张乐生现在也是位高权重、门生遍布了,不过对于郑绍明依然恭恭敬敬地,将一份文件双手放到他的办公桌上,说道:“郑总,我来还是为了那个项目,希望能从这边调一些巧手女工去我们那边协助作业。这是管委会批准的调函,还请过目。”

郑绍明知道此事,更知道此事背后的重大意义,看过文件之后,便大度地说道:“没问题,这事我从白震那边都听说了,事关重大,我这边一定尽力协助,把最好的女工都调给你!”

……

1月8日,中央市,五角堡,中央塔。

中央塔作为当年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光报”系统的中枢,现在依然是升级换代之后的电报系统的中枢。东西南北的电信号在此汇聚,然后才送到市内的管委会大院中,比起大院,这里才更像是国家的中心。

在某种意义上,这里还是另一个中心——新兴的电信技术的中心。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在这里完成和实验,然后再扩散到各个网点,可以说是国内最活跃的智慧中心之一了。

黄经纬等十名纺织女工,就是怀着一种朝圣的神情,进入了这个新技术中心。

黄经纬,也就是历史上的黄道婆,在四年前被狄柳荫发掘出来,当年就与本土选出的其他一批纺织女工一起,送去印度古里“留学”了两年。她在那里学习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去年才跟着符凯伟的第一舰队一起回来。她果然也不负股东们的厚望,不但在印度把人家的技术学了个底掉,还融会贯通,自创了不少技法,回来之后明显地提升了本土的纺织业水平。她本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看她穿的这身白底金边的制服,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四级工程师了。

也正是因此,当电信组请求郑绍明派人协助的时候,他首先就将黄经纬送了过来。

中央塔名为“塔”,实际上却是五角堡内一处独立的三层八角形建筑,中央竖着一根钢木结构的高塔。建筑内部使用了最高规格的装修,白泥抹墙、大理石铺地,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味道和滴答声,令初次进入这里的女工们目不暇接。一帮平日叽叽喳喳的小女生这时被镇住不说话了,只有黄经纬仍然好奇地四处看着。

“黄工,”接待她们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名叫杜兴言,是张乐生的弟子,“张总工今天不在,我来接待诸位,请跟我来这边。”

女工们平时也很少被人这么客气对待,更别说是这么个俊俏的后生了,纷纷红着脸跟着他向右边的长廊走过去。

黄经纬好奇地问道:“杜秀才,这次喊我们过来,说是要做什么精细的手工活,我带来的都是手最巧的姑娘,还都是识字的,可是你们这边到底是要做什么东西?”

“一看便知。”杜兴言拉开了一个门,带她们走了进去。

这个房间面积不小,南墙上装备着珍贵的玻璃窗,光照很充足。屋内整齐排列着二十四张工作台,其中一部分工作台上放置着一些木制框架、金属管和几个盛有细碎金属零件的木盒子。

杜兴言走到一个工作台前,拿起上面的东西对她们讲解起来。

原来,工作内容就是按照图纸给定的顺序,把这些零件安装到木框架里面。安装过程并不难,只是需要细心,不能选错,还要从公差各异的零件中选出最合适的,有时候可能还要手工修一下,保证组合后的机械运转顺畅。

工程师们做这活不是不行,只是人手宝贵,耗费在这上面不值得,因此就从外面调人过来,而一般人毛手毛脚不一定做得好,于是特意去请了纺织厂的女工。

按照杜兴言的指点,不久后黄经纬就带着女工们装配出了一台,似乎不算太难。杜兴言上去检查了一下结构,在底部几个旋钮上随意拨弄了几圈,内部的齿轮就随之转动起来,顶上的几个刻有数字的轮子停到了特定的刻度上。

他看着那几个数字验算了一遍,似乎结果正确,于是高兴地说道:“好,不错。就这样,各位再练习一下吧。过阵子还有更复杂的机械需要装配,那时候还要再劳烦各位了。”

女工们应了一声,就领图纸埋头工作去了。黄经纬却看着这台机械,眼神熠熠发光,对杜兴言问道:“杜秀才,这台机器是作什么用的啊?”

杜兴言随意说了一串几近绕口令的话:“是用来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装置。”

这台机器实际上是第二代电报机的一部分,相当于一个调制单元。第一代电报机比较原始,靠电路的开闭来传递摩尔斯码。但熟记汉字与点划线对应关系的发报员可不好培训,于是电信组就搞出了一套新编码,用十进制数来给汉字编号,又研制出了这种第二代发报机。这种机器发报时只需要在机器面板上旋出对应的数字,机器内部的机械结构会自动将其转化为二进制编码,然后摇动发报手柄,电刷就会依次在表示二进制编码的机械结构上滑过,输出高低电平信号,加载到电路中,通过线路送往远方。

不过,后来这种电报机被第三代的十六进制编码发报机取代。十六进制就是用EF来表示数字的方案,每位数字直接对应四位二进制编码,相互转换所需的机械结构更简单。最新的《GB-4096》标准用三位十六进制数字编码四千余基本汉字和基础符号,发报员直接在键盘上按下按钮就可以输出对应的二进制字符,操作更简明,内部的机械结构也大幅化简。熟练的发报员用这种新机器发报,甚至可以一分钟输出一百五十字,不但大大提升了发信速率,也为形式更高级的信息传递打下了基础。

现在,这种新电报机已经完全替代产量不大的十进制发报机。但是,十进制系统更符合一般人的数学常识和直觉,在常规计算上很有价值,因此仍然继续制造和发展着。

这类基础原理并不复杂,但组合后可以产生极为神奇的效果的电-机械自动计算装置,就是当前东海科技最前沿的领域之一——信息化产业。

这个产业同时涉及数学领域、电力学领域和机械领域,全体大会为之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和大量的人才,但一般人看了之后只会摸不着头脑。

杜兴言只是随意一答,并未指望这个女纺织匠能听懂。

但出乎意料,她还真的听懂了:“二进制?你是说用1和0表示数字的那种两仪数?”

他吓了一跳:“黄工,你学过这个?”

黄经纬不好意思地一笑,说道:“之前补文化课的时候,数学课提到过,我就记下了。别人对这些东西打哈欠,我却觉得挺有意思的,和纺织术似乎也有共同之处。对了,秀才,你说这机械拨一下,就能把‘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是什么道理?”

杜兴言饶有兴味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其貌不扬的女工程师,露出十分惊奇的神情……这些东西很多男人都学不明白,她这一介女辈却居然如此有悟性,真是了不得啊。

他转念一想,觉得给她把原理讲明白了,对接下来的工作也有帮助,于是说道:“这个机械结构实际上是用寄存器实现了加法器的功能……呃,你看这个吧。”

他从盒中捻起了一个齿轮,上面边缘处刻上了0-9十个数字,拿在手里一边转动着一边讲解道:“比如说这么一个齿轮,一开始在0位上,我先转一个刻度,那么就是1了对不对?我再转两个刻度,那么就是3了对不对?1 ,你看,这通过机械的转动,是不是就实现了一次加法计算?”

换了别的俗人,可能会对这种脱裤子放屁的算法嗤之以鼻,但黄经纬是什么人?

她立刻理解了这种机械运算的意义和美感,眼睛放光地说道:“对啊!这还只有十个刻度,若是有一百个,就能进行大数计算了啊!哦,不对,这样太细了……啊,有了,和另一个大齿轮结合在一起,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转一格,不就能实现两位数的运算了?咦,说起来,这是不是和算盘差不多?只是算盘得靠人手去拨,齿轮只要转起来就自动进位了……”

见到她立刻举一反三,杜兴言惊得嘴都大张起来了:“你是天才啊!没错,就是这么个道理,多个齿轮结合成齿轮组,就能实现多位数的运算!进制转化也是同样的原理,你看,你刚才拿的是十进制齿轮,这还有二进制的齿轮,只有两个刻度,小轮转一圈,大轮转一格,如此就能表示二进制数……我们现在有一个二进制齿轮组,又有一个十进制齿轮组,只要把两者接驳起来,让个位数同步,那么在下面旋出一个十进制数,上面就得到二进制数了!”

黄经纬瞬间沉浸在这种机械与数学完美结合的美丽之中,感觉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对啊,太有道理了,居然如此神奇精妙!天哪,秀才,你可真厉害,是怎么想出这些东西的?”

杜兴言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不是我一个人想的,是好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倒是黄工你居然能这么快就看明白,即使男子中也没有多少能如你这般聪慧的啊,可真是女中秀才,哦不,可算是状元了。”

黄经纬脸上一红,捏着衣角说道:“不,只是看着稀奇罢了……说来,这些机械和织机也颇有共同之道,都是按照一定规则让机器自己‘变’一个结果出来。啊啊,唐突了唐突了,我们这些下人摆弄的东西,怎么能跟你们学问家的用具比拟呢?哈哈,我是不是很奇怪?从小就喜欢摆弄这样的器械,人家都说我不像个姑娘家……”

杜兴言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在旁边的一片起哄声中说道:“莫要妄自菲薄了,你这样的资质,多少男子都没有啊!我看,你也别在纺织厂那边做了,我去跟上头打报告,就把你的编制调到我们这边,专门负责这个组装部门吧!”

(sdingdiannn/ddk248666/197260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