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625章 中途城

1255再铸鼎 第625章 中途城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70年,8月2日,占城,宾特罗。

“喂,快起来,财神来了!”

“哪里哪里?哦,看到了,哈,是东海船,这下子发达啦!”

宾特罗江口,东南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大群挂着东海旗帜的船只,一艘占城国的巡逻船发现了这一点,上面的船员非但不惊惧,反倒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宾特罗位于中南半岛东南角,是南洋海路中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各方海商经常来往,自然也包括东海国的船只。这些年来,当地人对这些形体优美的大船也很熟悉了,它们每次来这里,都会放下新奇的中国商品,收购本地特产。这就意味着大量的财富流动,而他们这些引路收泊费的巡逻船多少也能分润一些。所以他们现在看到东海舰队,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反而觉得财神又来了,主动迎接了过去。

东海舰队中,驱逐舰“青衣江”也发现了这艘巡逻船,加速离开船团向它迎过来。巡逻船上的占城水兵见到这种新式舰船后,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嚯,那是什么船,怎么冒起烟来了?”

“是不是失火了?唉,可惜,这么大的船,里面得有多少货啊……”

青衣江号上冒出了黑烟,虽然是从烟囱中冒出来的,但是普通人远远看着也看不真切,怎么会想到船上居然装了烟囱还在烧火?所以只能判定为着火了。

船上的二十多个水兵好歹还有些良心,见起了烟,就主动划桨往那边赶过去,看能不能救上点人来——这在后来成为了他们的一大际遇——不过出乎他们的意料,在黑烟滚滚冒一阵子之后,这艘船非但没沉,反而以更快的速度主动向他们迎了过来。

青衣江号是去年派驻龙牙半岛的两艘江级驱逐舰之一,龙牙都护府需要在海峡设卡收税、打击走私,最需要这种能无风自动的快船了。由于西洋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可以进行设备维护,所以青衣江号和吴淞江号一样,配备的动力单元都是高功率的版本。现在她锅炉全开,加上风帆助推,航速很快超越了十节,直奔十三节极速而去,刚过半个小时,就与占城巡逻船打上了照面。

呵,青衣江号虽然只有二百吨的排水量,但是水上部分足有四十米长,又有高舰桥,看上去很是唬人。当它来到巡逻船近前的时候,还真是把上面的人吓了一跳,等到收了帆却依然稳定自如前进,更是让他们议论纷纷。

没一阵子,青衣江号便准确地停到巡逻船旁边,舰桥上有几人走出来,其中一名水兵扯着嗓子问询道:“你们是宾特罗的水师么?”

巡逻船要与外来海商打交道,船上标配了一些外语人才,其中便有一人是唐商后裔,会说汉话。这时候他就结结巴巴地靠到舷边,对青衣江号上问道:“敢问,诸位船上可是失火了?需要我们帮忙吗?”

水兵听到这个问题,忍俊不禁。不过旁边的舰长吴风平少校听了后倒起了兴致,从舷边探出头来,说道:“你们是为了救火而来的?那可真是谢谢了。不过不用担心,只是舱里生火而已。对了,这位兄弟,你汉话说的不错,叫什么名字?”

舱里生火是什么鬼?这人腹诽着,但还是老实答道:“在下汤三,现在在宾特罗城补由城主手下做事。先生可是要去城中停泊贸易?按规矩,我们可为船队领路,只要按规纳了水费便可。”

吴风平听了哈哈一笑,说道:“不了,这次就不交了,我们不是来贸易的,而是来宣战的。对了,既然你给补由做事,这份战书便帮我们递进城去吧?”

说着,他就命人将一份装帧精美的文书送到了巡逻船上。

“什么?”汤三瞬间感觉自己耳朵瞎了,“宣宣宣战??这,这,这怎么了?占城国应该没有得罪东海国的地方吧?”

吴风平又哈哈一笑:“没得罪,但你们是蛮夷啊……对了,你们的船太慢了,要不要我拉你们一程?”

……

东海舰队突如其来的宣战对统治宾特罗的占城副王补由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这祸从天降,可怎么办?

实际上他手头为了防御西方的真腊国,是有不少兵力的,但这些兵力大都分散在西部的高原和山区地带,宾特罗城中只有少量维持秩序的卫队和后备兵员,这关头能顶个屁用?

东海人的威名这些年来可是越传越远,他也知道不少。宾特罗三面环山,若是从陆路攻来的话,他很有自信把他们挡在外面,可是他们居然从海上过来,这可太不讲理了!

但是没办法,就只能匆匆应战了。

相比之下,东海人的准备要充分得多。这一次他们是三方联合行动,广南工作组出了一个营,龙牙都护府出了一个营,又征召封建南洋的士大夫们再出了一个营。这些陆军再加上开船的海军,差不多有两千人的兵力,可见东海人对这座位于南洋航线中途点的重镇可以说是势在必得。

宾特罗城与当前的大部分海港一样,虽近海却不靠海,而是个内河港口,依赖于从城边流过的宾特罗江与大海联系。此江发源于西北山区,向东南曲折流入大海,实际上对于东海军来说,这次行动最大的困难与其说是作战,不如说是如何把船逆江水开到宾特罗城边的码头上。而在青衣江号开着蒸汽机灵活地清理掉江上的少数占城战船之后,这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舰队除了青衣江号,剩下的都是普通的风帆船,乘着南风逆水艰难地溯江而上,所幸码头离海岸也就十多公里,挪了两个小时也到了。

此后,他们轻松地占领了码头,一队队的士兵从船上有序地下到了陆地上,以三个营的兵力将宾特罗城包围了起来。

……

“怎样,王子以为如何?”

烈焰级“霜寒”上,杜松林指着前方的景象,对同行的安南王子陈国峻问道。

此时,战场上正有一队占城弓箭手对上了广南营中的潮州连。双方一开始拿着远程兵器相互对射,局面尚能僵持,可潮州连端着刺刀发动冲锋之后,占城兵便一触即溃了。

陈国峻“略通”武学,看到这副场景,立刻佩服地赞叹道:“东海兵器锐甲坚,又守纪敢战,实乃天下强兵也!”

实际上,陈国峻对于军略之学绝非“略懂”,而可以说是天才级别。他是越南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如果历史未曾改变,十五年后统一了南宋的元军会再次入侵安南,而安南正是在陈国峻的带领下挫败了他们,维持住了独立的地位。后来,陈国峻获封“兴道王”,在后世成为越南的民族英雄之一,钞票上都印着他的头像。

不过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他的军事天才尚未显露出来。之前蒙军入侵之时他也曾领军出战,但却没有出彩的战绩。在安南国内,他更多的是作为纨绔子弟而出名,名声可以说差得很。

当下,安南由陈姓统治,对外称王,对内称帝。陈氏安南的政制说来和日本的院政倒有些像,开国皇帝陈煚至今仍然在世,将皇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却作为太上皇仍然掌握着安南的大权。

而这个陈煚有个兄弟,即已故的安南安生王陈柳,陈柳的嫡子便是这个陈国峻。所以说,陈国峻是太上皇的侄子,陈朝顶级宗室之一,可以说位高权重了。

不过他这人太过轻浮,当年曾做过一件臭名昭著的混账事。当时陈煚要把女儿天城公主出嫁,都送到婆家了,结果陈国峻潜入了进去,把自己的这个堂妹给**了。后来陈煚没办法,只能把天城改嫁给了陈国峻,但他会如何看待自己这个侄子可想而知。

再后来安生王去世,陈煚本来就与自己这个兄长有隙,所以干脆就没让陈国峻袭爵,现在国峻只能挂着“王子”这么个没实际意义的名头闯荡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朝虽然尊儒,但对于伦理纲常实在是不怎么看重。而且陈煚本人其实也是个混蛋,抢了陈柳的妻子为妻,两家之间早有冤仇。总之安南陈朝创立之初的各种混账事实在太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找。)

广南工作组一早就与安南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远隔五千里没什么利益冲突(至少安南人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相处起来很融洽。聊聊天扯扯关系,互相交易一些贸易品,符合双方的利益,关系进展得很快。

有意思的是,现在陈朝的王族陈家是安南即墨乡人(当年秦军入交趾,以中原大城给当地命名,这个即墨乡的名字就一直传承了下来),而东海人当年第一座控制的城池就是即墨,所以意外地找到了共同话题,拉扯关系更容易了。

而最近一段时间,东海商社对于中南半岛有了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现在,东海商社作为一个海洋势力,已经可以说相当成功了。他们的势力范围从东边的此岸郡跨越上万公里一直到达西边的澳门岛,从北边寒冷刺骨的黑龙江一直到南边炎热潮湿的坤甸,庞大无比。如果他们脸皮厚一点的话,足可在地图上把大片的土地染成自己的颜色,国土面积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虽说这庞大的势力范围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却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那就是很少有适宜居住的土地。算起来,只有此岸郡那一点关东平原算得上不错,其余地方要么太冷要么过于炎热,要么太干要么太湿,要么已经有了大量的人口和成熟的文明,绝不适合来自中原的农耕民族居住。

所以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他们发现现在能够到的真正有开发潜力的地方,也就湄公河三角洲这一带了。这片区域农业条件很好,水稻一年三熟,而且人口不算太多,如果进行充分的开发的话,是有望成为华夏文明的又一处发光点的。而作为开发湄公河三角洲的跳板,宾特罗城这个要点是无论如何就要拿下的了,这就需要与占城国开战了。

开战倒没什么,可问题是,打赢容易,占领很难。毕竟占城国也是有长久历史的古国,而东海人能投入的兵力有限,要是占城人不正面跟你打,而是在边边角角随时骚扰,那就只能难受至死了。所以,最佳策略应该是攻城之后逼迫占城政权承认战败,收兵罢战,好安心治理,而这就需要一些技巧了。

所以朱龙草、杜松林、张正义等在这一带话事的大佬讨论之后,决定把安南国拉上战车。安南自北方走陆路南下,东海自南方走海路北上,两国南北夹攻占城,各自撕下一块肉来,然后逼迫占城和谈,夹在中间做个人畜无害的缓冲国,最后岂不是皆大欢喜?

后来张正义把这个议题送到安南,安南太上皇对此也很有兴趣。

陈煚一直对占城国的乌、里二州(也就是后世的顺化地区)垂涎三尺。此二州位于两国边界,若是纳入治下,安南便可把国境线推进到横亘于山海之间的天险白马山上,之后对于占城便进可攻退可守了。

十多年前,他也曾试图发动战争夺取此地,但是被蒙古人的入侵所打断。如今算算也过去十二年了,安南休养生息完毕,是不是该动手了呢?

或许本来他还下不定决心,但现在有了东海人的怂恿,决策的天平一下子就倾覆了过来。当然,陈煚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个老狐狸,不会任由东海人一游说就出兵。他立下盟约,若是东海人从南边先开始进攻,那么他也会出兵,不然就作罢吧。而陈国峻就被他派到了东海军中观察战况,如果一切顺利,那当然要趁火打劫,否则的话盟约也就只是一张纸而已。

而现在看来,东海人的力量远超陈国峻最高的预期,看来安南国不日便要打到白马山下了。

杜松林听了他的恭维,哈哈一笑,摆手道:“这不过是我东海军中最弱的一部分,算不得什么。不过,今日的攻城只是开始,之后占城军会被我们吸引到南边来,届时就是你们进取的时候了。对了,我们在新安府的商站,还要请王子多照应啊。”

东海商社结盟安南,另一个重要的战略意图便是扩展在安南的商贸,尤其是重要的煤炭贸易——在蒸汽船如饺子一般下水的现在,航海业对煤炭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本土已经有成熟的煤炭产业倒是顺理成章,可在南洋就是个难题了。而安南就正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就是后世著名的鸿基煤矿,靠近海岸,采掘容易,品质极佳,正能补足这个短板。如果换个场景,东海人说不定就出兵打过去了,但现在他们对安南并没有什么领土野心,而且陈家人很识相,在商务上大开方便之门,所以各相关部门更倾向于通过商业手段解决问题,直接买买买就行了。

当然,安南毕竟是封建社会,就算是买买买,也需要上面有人照应才行,而现在东海人就看陈国峻很顺眼,把这个照应并且能赚很多钱的职责交给了他。而陈国峻虽然是天才,也意识不到煤炭的重要作用,只是当作普通的商品,随口就答应了。现在,他眼睛放光看着东海人搬出来的形形色色的火器,显然他对这些东西要感兴趣得多。

在占城军败退城中之后,海军们便把船上的火炮搬了下来,对着城墙和城门一顿猛轰,又有士兵用步枪瞄着城头守军逐个点名。这办法虽然老套但确实有用,不久后士兵们就冲了进去。

此时,城内的内应们也适时发动了攻势,将士兵们引向补由的王宫,并且开始安抚起了城内的秩序。话说,这些年来,东海人逐渐在航路各港口建立了商站,修筑围墙建立防御,在内自行管理,在外与本土势力结交。有这些商站为依靠,他们相比当初人不生地不熟的境遇好了许多,进可攻退可守,随时能派上用场。

杜松林看着这座朝思暮想的城市终于落入了他的手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很好,这里从此永远是我们的了……既然是航路的中点,那就叫中途城吧!”

(sdingdiannn/ddk248666/199279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