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669章 临安事变 十一 星雨

1255再铸鼎 第669章 临安事变 十一 星雨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73年,4月15日,6:00,临安,凤凰山。

“海军的人还真是会享受。”

王雷少尉感叹了一句,然后对着手中的海菜饼咬了起来。

这是燎原级真炎号厨房提供的一份简易早餐,用海菜鸡蛋和面之后油煎而成,虽然简单却香味扑鼻,让山地步兵出身的王雷食指大动。

这种油饼若是以民间小吃的标准评判,也不算什么,但以野战食品的标准来看,无疑算得上美食了。相比起过去出任务时只能啃干饼嚼干肉的苦日子,现在能吃到热食,简直算得上享受了。

王雷三口两口将海菜饼塞入胃中,又意犹未尽地看向江上的真炎号。她现在并未挂帆,烧了一台锅炉以怠速在江上巡游,损管组昨天已经把侧壁上被炮弹砸过的地方换了船板,看上去斑斑驳驳的,但也增添了一份成熟的味道。

昨天,王雷正是搭乘这艘船来到了临安,又与战友们一起潜越进了临安城南的凤凰山,一路夺取了制高点。

凤凰山位于内外城之间,内城的西南城墙就有一部分依山而建。在此山的制高点上,王雷他们不但可以监视内城的西北门,防止内部有人往西湖方向逃窜,还可以随时夺取山北的城墙,再顺着城墙打进去。

虽说如此,但昨晚他们还很是心虚,因为他们毕竟就这么点人,又人生地不熟,万一监视对象真从哪个偏僻角落跑了,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及时发现。

但是,一晚过后,到了今天,情况又不一样了!

“嘟——”

真炎号鸣响了一声作为欢迎的汽笛,而在她的前方,数不清的冒着烟柱的蒸汽舰船出现在了钱塘江上!

……

“噫……我早该想到的!”

临安城北的艮山门之上,张世杰看着数不清的东海士兵从新到的船上下到地面,脸色苍白。这不仅是因为这危急的局势,也是因为他右肩和后背上的两处伤势——昨天两艘燎原级用榴霰弹炮击港区炮阵,张世杰也被流弹击中,被部下抢出了战场。还好伤势并不致命,今天他还是挣扎着上城继续指挥了。

昨天,张世杰经历了难忘的一天。东海军真正向他展示了什么叫“难以想象”——那神奇的无风自动船,射程极远的火炮,会爆炸的炮弹,又快又准的火枪,都让他见识到了想都不敢想的真正力量。但毕竟就那几艘船千把人,洒在巨大的临安城里很快就没了,想真的威胁官家是几乎不可能的。若不是朝廷要和谈不让他大举动作刺激东海人,说不定他谋划一下分割引诱就把他们给赶出去了。

但是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夜,就有更多的东海军再次抵达了临安!

这当然出乎了宋人的预料,但真仔细想想的话也在情理之中。既然人家有本事送八艘蒸汽船过来,那么怎么不可能再送八十艘过来呢?

确实如此。在第一批机动舰队出发之后,管委会紧急征调了一批航速可达八节的蒸汽船,将差不多一个旅的兵力送上了路,他们紧赶慢赶,终于在今天凌晨抵达了临安。现在新来的这批船并没有八十艘,也就二十多——本应有更多的,但几艘船夜里走散或在江口搁浅了,没能及时抵达,很是可惜,但剩下的也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了。

由于昨天东海军在港区占领了一个据点,所以今天他们的登陆行动非常顺利,各艘新船有秩序地靠上码头,然后把密集的兵员、装备乃至高头大马送上了岸——这难道是不准备走了?

局势危险了!

张世杰倒吸了一口凉气,又狠狠拍了一下墙砖,召来一名亲兵,懊恼地对他说道:“快,带几人赶赴皇城,通知贾相和官家,速速撤离临安,我派人去清波门和钱湖门一带接应!”

他所说的这两个城门位于城西偏南的地方,离内城最近,出了门就是雷峰塔和西湖,平日为了赏景,沿途道路修缮得不错,只要出城进了贾丞相的后乐园,再往哪跑就都容易了。现在临安城北有今日登陆的东海大军,南有昨日登陆的精锐尖兵,向东又是钱塘江,那么就只能往西跑了。

亲兵刚走,张世杰就又继续调兵遣将起来。说是要接应,但他也没派太多兵力南下,只让心腹白虎将选了一部人马沿城墙快速运动过去,毕竟昨天派去内城守御的新军已经够多了,再多也只会添乱。

……

9:00

“不好,他们要跑!”

王雷身处凤凰山制高点,很容易就能俯视到内城之内的动静。现在里面一片混乱,人员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各种轿子马车都汇聚了起来,这不是要跑是什么?

话音未落,他的上司徐成济上尉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得赶快通知指挥部!”徐上尉说着就掏出了一枚信号弹,冲天举起来正要拉火,手指都搭到扣环上了又停了下来,“不行,这焰火太明显,会打草惊蛇。王雷,你找两个腿脚快的回去报信!”

“是!”王雷毫不犹豫,随手就点了两个人派了回去,然后转身对正在拉枪栓的徐成济问道:“上尉,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徐上尉脚步比声音还快:“走,这边也没时间等后续命令了,我们直接去抢门!王雷,你功夫好,带三连和四连走林子包抄西北门,我带余下的从城墙上攻过去!你动作快点,我这边只管推进,到时候你看准时机,内外配合拿下皇城西北门!”

他们现在兵力还算充裕。今早援军抵达后,东南两面的压力减轻,林宇就把更多的山地步兵调到了山上,现在徐成济手头差不多有四个连三百多人,足够进行一次军事冒险了。

“收到!”王雷也不二话,直接点齐人手,顺着山坡就向下俯冲了过去。

这些山地步兵都是走惯了山路的,凤凰山这处人工痕迹浓郁的皇家园林根本不在话下,借着重力势能辗转腾挪,跑得几乎比在平地上还快。

他们的绿色迷彩服与山林融为一体,在远处根本察觉不到有一支军队在如此迅捷的移动。内城西墙之上的守军浑然无知,还在紧张地盯着东方或北方的动静,直到另一支绿色步兵的突然出现。

“快枪队跟我上!”徐成济大吼一声,用手中的步枪将城墙之上的一名宋军一枪放倒,紧接着把枪栓一扳一退一进换上新子弹,然后攀着树枝一跃,跳到了城墙之上。

这里是他们早就盯上的一处“登陆点”。临安内城城墙的西南段沿着凤凰山修建,这固然有利于防御,但也使得攀爬不易,老爷兵们不愿意上来,经年累月之后山上的部分就维护的很不好,草木都长到了城墙边。这么一来,想找出合适的地方借着树木攀上城墙就很容易了,而徐成济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上墙之后,徐上尉和周边的一部分精锐用准确而迅速的射击清除了附近的守军,便招呼后续部队一拥而上,沿着城墙向北推进过去。

在开阔的城墙上,零散的守军绝敌不过他们手中的精准步枪,往往一个照面就败退下去。但是很快,他们也遇到了难题——一座位于八蟠岭城墙拐角处的城楼!

这座城楼位于城墙交接处,楼高数层,堵住了东海兵前进的通路。之前的枪声已经惊扰了城楼之上的守军,而当他们警戒起来之后,事情就有些难办了。守军位于高处,又有女墙遮蔽,使得只有轻武器的山地步兵们优势骤减,即使上面只能用滑膛枪乃至弓弩反击,也能给他们造成不小的麻烦。但是没办法,这里不但是他们的必经之路,等后续援军到了也得从这里过,这个城楼是非拿下不可了。

徐成济稍一观察,便立刻做出了决断:“快枪队压制城头,二排攻进去,把手雷都拿上!”

他身边的都是老兵了,立刻领会了他的意图。所谓的“快枪队”十多人立刻往两边一让,又错开了一定的距离,然后或蹲或站,用手中的步枪对城楼顶部快速射击起来——明明就这么十多人,但枪声却噼里啪啦连绵不绝,好像有几十人在打一样!

如果有内行人在这里观战,就能立刻看出他们手中的步枪与真·陨星又不一样了,打完一发后不需要自己填装子弹,只要拉着枪身右侧的手柄一来一回,立刻就能打下一发,难怪能打出如此连贯的弹幕。

没错,这就是总装备部正在评估的下一代单兵武器——真陨星是用旧枪改装的,而旧枪不是无穷无尽的,在用完之前自然要研发新枪了——代号X502,是一款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也就是俗称的栓动步枪,几天前正交由徐成济等人测试,这次顺手就带上了。

新枪的设计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军工部门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历史经验“早已”证明了,在自动武器成熟之前,最合适的单兵武器就是栓动步枪。

所谓栓动步枪,就是枪机像个门栓一样是个带手柄的长棍,内部有击发机构,靠这根长棍的前后移动来完成待击和上膛等动作,靠左右转动和手柄的卡位来完成闭锁。这种结构简单可靠易制造,或许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它的技术难度并不高。早在年代,德国人德莱赛所发明的新型步枪就采用了栓动结构,而正是这一款型号为m1841的步枪,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后膛枪时代。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单兵武器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涌现出了大量各不相同都有独到之处的枪械设计,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但最终还是以各国普遍列装栓动步枪结束,无言地说明了这种设计的旺盛生命力。而栓动步枪一向以耐操闻名,即使粗制滥造、泥里滚水里爬也照样能用,以东海商社如今的工业能力,制造出来还是不难的。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上栓动就行了!

最初试制的东海版栓动步枪仍然是单发的,小批量投放军队之后评价不错,虽然射速并没有显著提升,但操作比真陨星更顺手,可靠性更好,生产性也不错。毕竟有了金属定装弹就不需要担心漏气,只需要考虑闭锁就行了,结构已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甚至比起真陨星也没复杂到哪去。但总装备部得陇望蜀,又不满足了。后世栓动步枪之所以大行于世,除了结构简单闭锁牢靠,还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它“自动化”的好处——这一拉一推的手动动作可以顺便作为抛壳和上弹的动力来源,从而实现连发射击。因此,在单发栓动步枪的基础上,他们又想办法加了一个弹匣和相应的抛壳钩、上弹弹簧等结构,将它变成了一把可以迅速射击的连发枪,也就是徐成济他们现在用的X502。

这把X502栓动步枪一上来就采用了很成熟的设计,枪机结构模仿经典的毛瑟枪机,同时具有抛壳和自动上弹功能,弹仓之中可容纳五发子弹,只要一拨一拉一推再拨回去就能完成换弹动作,射速自然比只能单发的真陨星是要强多了。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它用的仍然是与真陨星相同的12mm口径,这使得它的性能未能发挥到极致。因为这个口径的弹头想减重到足够轻以获得高初速的话只能做得又粗又短,在飞行时很容易衰减,远距离威力不足。

但也没办法。总装备部还曾青睐过一款采用了极端的8.6mm小口径的X501型号,它的弹道要好得多,但因为口径小,为了容纳足够的发射药只能把子弹做成现代化的瓶型,加工起来更复杂,成本高昂,所以还是退回了成熟的12mm口径。这个口径由于够粗,只要一个65mm长的直筒弹壳就能装下所需的发射药,制造简易,每枚成本可以压缩到两银分以下,只有8.6mm子弹的1/5,甚至比纸壳弹的综合成本还要低。也难怪总装这么选了,一枚小口径子弹就是再厉害,难道还能抵得过五枚大子弹?而且现在东海军也没有同级的敌人,并不需要把射程拉那么远,有个一千米的最大射程也就够了。

当然,X501也并未就此放弃,而是作为精英装备被继续研究着,不过这就是后话了。而X502在这个时刻,正展现出了它的光辉!

在十余杆栓动步枪不间断的射击之下,城楼之上的守军被压制得不敢露头。徐成济见状称赞道:“好,连片火光便如星闪,扑天弹丸有若暴雨,正可谓‘星雨’!”

而在逐渐变浓的硝烟之中,后续的二排山地步兵们悄然端着上了刺刀的真陨星枪冲到了城楼墙下。到了这里,他们便不用担心来自头顶的袭击了,可以轻松地在木门缝隙里塞进去一枚手榴弹,然后轰然引爆——

轰!

随着一声爆响,步兵们一脚把木门踹开,看也不看直接朝里面开了一轮枪,然后端着刺刀就冲了进去。

里面几个守军当场吓傻,被轻松缴了械。

然后徐成济留下一个排的兵力清剿并留守这座城楼,自己率着其余兵力继续向北前进。途中他们又遇到了三个城楼,但只有第二个有一队宋军坚守,其余两个都望风而逃了。徐成济如法炮制,占领了这三座城楼,终于到达了内城西北的西便门附近。

西便门并非正门,但却是内城最重要的门户之一,因为出了这个门,再过了西边的万松岭,就是天下胜景西湖了,官家们少不了出去玩乐。今天骤然生变,皇族们想要逃亡,也必须从这个门中经过,现在城门两侧的城楼上已经由新军牢牢守住,而之前南边传来的枪响也惊动了他们。既然有了警惕,那么想偷袭是不可能的了,必须得经过一场硬仗才行。

徐成济掏出信号弹向天上打出了一道绿色的焰火,告知指挥部自己已经到这里了,同时也是召唤王雷他们现身。

果不其然,焰火亮起来之后没多久,一众绿衣士兵就从万松岭上茂密的树丛中钻了出现,来到了门前的道路上,大咧咧地让守军看在眼里。

一边是侧翼的敌人,一边是突然出现在背后的敌人,这让守军们顿时紧张起来。他们有的入城报信,有的准备工事,有的操纵起了火炮对准了城下的山地步兵们……

“砰!”

徐成济抬手就是一枪,打死了正在运炮的一名炮手,然后上弹又是一枪。周围人也跟着打了过去,这个炮位很快一哄而散了。

“唉,家国不幸啊。在收复长安之前,没想到是先打进临安了。”

徐上尉干脆又瞄准几个露头的宋兵把子弹打空,然后换了一个桥夹,又单独往膛内压了一颗子弹。给枪口上了刺刀后,他把枪往上一举,说道:“宜早不宜迟,现在开始突击,夺下左城楼!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时候到了!”

(sdingdiannn/ddk248666/20036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