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687章 自走机(加更)

1255再铸鼎 第687章 自走机(加更)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73年,7月5日,金口市,中央蒸汽动力工坊。

郑绍明一行人出了新火炮产线,循着声音来到了隔壁罗氏动力机械的厂区。

罗氏动力机械是一家新兴的生产蒸汽机及相关设备的民营企业。虽然是民营,但大股东罗氏一族在东海商社创立初期有重大贡献,家族产业深植于东海体系,早已被视作“自己人”,因此才能第一批涉足这种国之重器的制造领域。

不过说实话,现在的蒸汽机结构简单,实在也没什么需要保密的,能做出来的就是藏着捂着也能做出来,做不出来的就是手把手教也做不出来。

这一行业真正的关键,并不在明面上的机械结构,而在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测量和标准化体系、加工精度、公差配合、工匠手艺、市场化等因素。这些可不是掌握了一点“机密”就能复制出来的,而是必须以科学技术为魂、以人才为根基、以利润为养分、以竞争为驱动力才能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因此,股东们非但没想着垄断蒸汽机的制造,反而还打算重组拆分现有的社营相关企业,并且再扶持几家民营企业出来。

当然此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罗氏动力没感受到太多的竞争压力,方兴未艾,红火得很。

这家企业作为重工业企业,严重依赖于机械生产设备,因此主厂区就设在中央蒸汽动力工坊内,正好就在第一铸造厂的新火炮产线隔壁。今天他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闹腾得这么欢快。是老板发奖金了,还是食堂加肉了,又或者是少东家娶媳妇了?

进门前郑绍明心里猜测了好几种可能,但进门之后看到了那家伙,还是吓了一大跳,眼睛都瞪大了,心情之激动甚至还超过刚才看到夔牛-100时的情形,因为他本以为此生再也不会见到这类东西的出现了……

“你们这是搞了什么东西出来,拖拉机??”

在罗氏厂区的空地中,赫然正是一台粗笨的“拖拉机”正在行走着!

它主体是一台黑色的卧式锅炉,架在一辆看上去像四轮马车的底盘上,烟囱中正腾腾冒着烟。锅炉蒸汽驱动着后部一台小型蒸汽机不断运转,而蒸汽机又将动力接驳到了巨大的裹着古塔胶皮的钢制宽面后轮上,驱动整台车以慢如牛的速度前进着。

机器前后还有好几个人在伺候着,其中一人在中间盯着锅炉,一人在后面控制着蒸汽机的运行,两名壮汉在前头一左一右扳着一根连接前轮的横梁以转向,前面有一人在引领指挥,旁边还有几人在观察着运行情况以防意外。外围更是有一大堆工人在围观着,欢呼声就是他们发出来的,看来他们对本厂搞出这么一个好家伙也是与有荣焉。

这套机械简陋而笨重,放在后世根本不值一提,但在现在却是闻所未闻破天荒想都不敢想的黑科技……天哪,居然不用牛不用马,单靠它自己就能行走起来,这怎么可能?!

不光郑绍明看傻眼了,旁边几人也都被这黑科技吓到了。

王大龙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没看错吧,这铁牛自己跑起来了?”

乔达倒没那么紧张:“哦,是蒸汽车,居然真的造出来了?”

他平时看书看报比较多,实际上自从蒸汽船出现之后,就不断有人设想把蒸汽机装到其它器械上去发挥动力。其中不光有蒸汽车,甚至还有人设想以蒸汽机扑翼飞上天的,那才真叫异想天开呢。

不过罗氏动力搞出这台蒸汽车,倒不是一开始就奔着这条路去的。

罗氏动力自知在大型和先进蒸汽机领域没法与老牌的澎湃动力竞争,因此业务专注于方便而廉价的小型蒸汽机上,为此还提出了一个“快速部署”的概念,也就是机器运到了当天就能用。这个理念不但受到了工厂主的欢迎,还受到了下游机械制造商的欢迎——他们购入罗氏的蒸汽机,简单改装就可以与自己生产的提水机、纺织机等应用机械组装在一起,打包卖给终端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比分开卖更方便也更有利润。因此,罗氏动力主打的“虎啸”系列蒸汽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功之后,他们自然就更加坚定地走了下去,不追求功率多大多么省煤,而是专注于轻便和易部署。之前罗氏生产的“虎啸-3200”就是一个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型号,它的功率虽然只有3kw,但是整套系统集成在了一辆特制四轮车上,只要把这车拉到位固定好,便可以直接在车上生火烧锅炉输出动力,非常方便,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就连澎湃动力也买了授权去研发类似的产品。

但3200毕竟功率太小,很多场合不够用,因此罗氏又逐渐推出了更大的版本。稍大一点的级还好说,但大到10kw以上之后就出现麻烦了。

比如去年他们推出的“虎啸-4500”,虽然功率不小,但整套系统加起来超过了三吨,远远超出一般载重马车的水准,普通的马都拉不动,运输起来麻烦得要死!要是平地上走走倒也不是不行,但只要稍有点起伏坎坷,拉车的马就得罢工不可,这就真是头疼了。

“……当时罗秉生和他的工程师们第一反应是‘加马’,四匹马不够就换六匹,小马不行就换大马……他们甚至还动过商社新引进的泰西巨马的主意,但无奈这种进口马数量太少必须留着育种,就算有多的也只能优先供应军方,最后只能算了。

后来,还是一个工程师不知道怎么突然来了灵感——这台虎啸4500可是有12kw的功率,相当于二十匹马了,既然马拉不动,那让它自己拉自己不就行了吗?

他们听到这个主意后便都沸腾了,认为自己发现了一项足以改变世界的大事。在用小型机器简单改装,验证了机动力确实可以传递到轮轴上之后,他们便开始辰时上工戌时下班,每月只休一日,在如此刻苦奋斗下,终于搞出了这台‘象’型自走机……”

张云飞娓娓道来,终于把这事的前因后果讲了个明白。

郑绍明听着直点头,不过最后还是问道:“等等,老张,你还没说你是为什么来这儿的呢?”

这张云飞却不是跟着他的代表团一起过来的,而是一开始就在人群里,见到郑绍明他们之后过来打了个招呼,聊了几句之后便自顾自地给他解说起来,这才让郑首席知道了前因后果。

张云飞略带得意地耸耸肩:“没什么,这台‘象’也有我的一半功劳,我当然也得跟着看看嘛。”

郑绍明有些惊奇:“原来是你小子搞的,这么大事我怎么一点风声也不知道呢?”

“您老日理万机,哪里顾得上这点边角料啊。”张云飞调侃了一下,“实际上这个项目不在工业部的规划里,也确实算不上能进内参的大事,我也就是看到了有些兴趣,顺手帮了一把……”

张云飞当年以轻武器研究起家,从设计到制造都颇有心得,后来以此为基础主持创建了莱阳钢管厂。

影响火枪效能的一大因素是气密性,钢管厂一系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经验,而这些经验正可以用在锅炉和管路的密封上。因此蒸汽机产业兴起后,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把业务扩张到了上游领域,生产自有品牌的高端锅炉,还提供部署蒸汽管路的一条龙服务。

这可真是货真价实的高端产业了,逼格比起军火可高多了,整个东海体系几乎可以说难觅竞争对手。自然,他们也就成了生产蒸汽机的罗氏动力的重要合作伙伴。

张云飞有一次带队去他们厂里帮忙解决问题,结果顺便就看到了他们在焦头烂额地折腾那台自走机的原型机,当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就参与了进去,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问题。

“等等,”郑绍明听他讲解前因后果,突然察觉到什么不对,“你还懂蒸汽拖拉机?我记得你学的不是这个啊。”

张云飞看了他一眼:“不学就不能懂了么?俗话说得好,枪车球不分家,我懂枪又懂球,怎么就不能懂车了?呃,当然,真搞起来也不简单,把机器连上轮子让它动起来是一回事,真正做成想走就走想停就听转向遛弯操纵自如的实用机械又是另一回事,两者之间可是有着天壤之别,好多机械结构等等都得从头做起,可是费事了。”

郑绍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这么麻烦?我看这不就是个脱离铁轨的小火车头嘛,去找陈文他们照搬不就行了?”

张云飞叹了口气:“有些相通之处,但还是大不一样的,就比如说火车上没有差速器,想搬到平地上,还得重新设计一套。”

差速器是大多数陆地自行机械的必备机械结构。多轮机械在转向的时候,内圈行驶距离短,外圈距离长,如果一对轮子连在同一根传动轴上,就会产生转向难的问题。差速器就是把一根传动轴变成两根半轴,把发动机的动力根据需要传递到两根半轴及相连的轮子之上,解决差动问题。

“什么,火车上没差速器?”郑绍明表现出吃惊的样子,“那么它是怎么转向的?”

张云飞无奈地比划起来:“就是那个,车轮跟铁轨的接触面不是平的,而是个斜辊,这样转弯的时候略有漂移,一个轮子半径增大,另一个减少,就顺利转向了。很巧妙的设计,但是自走机用不了,只能上差速器了。不光这个,还有转向机、离合等等结构,一个个加上去,原本简单的机器也麻烦了。”

“是这样啊。“郑绍明对此倒是无所谓,反正加班画图的又不是他,反倒是对此物可能引发的前景大为兴奋,“但不管怎么说,这可都是个大飞跃啊,要是能用蒸汽拖拉机替代畜力,那我们可真是跑步进入大工业时代了。”

张云飞又苦笑了一下,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头儿,你还是别太乐观了。你想想,这东西为何工业部没有规划,反倒是罗氏先做出来了?是老左老季他们想不到吗?不,实在是实用价值有限啊。自走机虽然功率不小,但功重比太低,大部分动力都要用来牵引自身,向外输出不了太多。而且成本高昂,虽然煤用不了几个钱,但本身机器太贵,还要配上一套后勤维护系统,一般人用不起。真造出来了,也动不动就坏了,如果加上对公路的破坏,那就更没边了。综合算下来,还不如马拉合算呢。”

郑绍明眉头一皱:“机器还不如马?很不像你们工业口的人说的话啊。不过,现在是这样,未来技术再发展了,也未必吧?”

张云飞摇了摇头:“别说我们这点三脚猫水平了,后世直到二战,德国人还用一堆马车运输补给呢,我们能比得上他们?所以这事,象征意义和科研意义不小,但是实用价值不大。未来很长时间内,我们还是专注铁路轮船吧,公路运输还是得依赖畜力。哦,除非不搞蒸汽机,换更高级的。”

听他这么一说,郑绍明不免失望了下来:“这么说,也就是个大玩具了?”

张云飞嘿嘿一笑:“哈,玩具也不错了,就算当玩具玩,不也比喝酒赌钱逛青楼强?而且也不是完全没用,它的缺点不就是超重嘛,我看将来大可以往压路机的方向研发,那个不但不怕重,而且是越重越好!”

郑绍明点点头:“嗯,没错,这就好,基建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有点进步自然是好的。”

一行人又看了一会儿,正欲顺便去罗氏的厂房视察一番,郑绍明的一个秘书却匆忙分开人群循着声音找到了郑绍明,把一份加急电报送了过来。

郑绍明慎重地打开,露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神色:“哦,贾似道终于露头了?”

1603357302

(sdingdiannn/ddk248666/20077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