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750章 大漠攻略

1255再铸鼎 第750章 大漠攻略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惟欲治理黄河,必先恢复晋陕;惟欲恢复晋陕,必先征服大漠!”——郭守敬。

经过1273-1274年的大战,东海军证明了自己的超绝实力,能否夺取一个目标不取决于敌人有多少抵抗,而只取决于东海人是否将它作为目标。但同时,黄河大决使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戛然而止,也证明了大自然的力量仍然是不可抗拒的。

事后,东海国的战略目标进行了调整,不再求速胜将元廷逐出中原,而是换成了更深远也更艰难的目标——决河的决策者必须得到惩罚,而且要围绕治理黄河为核心决定未来的进攻策略。

治理黄河,眼下能做的就是疏导河道、加高堤坝,但这只是治标。而治本的方法则在于釜底抽薪,减少黄河的泥沙量——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但大幅减少是可以做到的,维护良好的情况下,黄河的稳定河道通常能坚持上百年,即使泥沙量只减一两成,那也是几十年的延寿了。

要想减少泥沙,就需要恢复黄河中游段的水土,而这一段水土之所以被破坏,是因为过度的人类活动。要东海人去给黄土高坡植树造林那肯定是没那个本事,但所幸大自然本身就有顽强的恢复力,只要撤出人口,封山育林个几十年,自然就会有成果了。

但问题又来了,中原王朝往这贫瘠的西北地区移民,并不是吃饱了撑的。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就是中原大患,为了防备他们必须在边境驻军,而驻军需要人口供养,自然就需要向当地移民。这些移民繁衍生息,自然就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但你要不驻军,不就被外面打进来了吗?

所以,要治理黄河,更根本的办法是征服草原,一劳永逸解决北方边患,然后再回过头来改善西北生态。而想要征服草原,关键却不在草原本身,而是横亘在西北大地上的戈壁大漠!

……

1275年,乙亥,东海商社登陆第21年,东宋景炎二年,西宋靖安二年,元朝至元十二年。

5月6日,平滦路,滦河上。

“咣咣咣……”

一艘蒸汽小艇冒着烟发着有节奏的噪响,拖着一连串小船溯滦河而上,进入了燕山深处。

小船都是客货双载,舱底装了些粮食、铁轨、罐头、衣物之类的货物,人就坐在货物上——现在的这些乘客? 大都是穿着红马甲的东海军普通步兵,但也有一些着绿色迷彩服的山地步兵。

这个季节正是盛水期? 滦河通行能力很强,但小艇功率不高? 船队行进速度也就两三节? 在山林间随着曲折的河道缓慢前行着。他们从清晨走到了傍晚,才抵达了一处山间平地,在河东岸的栈桥上泊了下来。

平地上已经驻了好几个营地,放在别处不算什么,但在这山林深处? 居然给人一种“人好多”的感觉。

“人好多啊!”唐为先少尉自船上走了下来,一边活动腿脚一边发出了感叹。“这里就是下板城么?”

他抬头往东看去? 港区往东有一条粗铺出来的铁道? 通向营区。营区入口处有一个就地取材用原木搭出来的牌坊? 高处挂着一块横匾,上书“下板城”三字? 下面的木柱上还挂了一块竖向的牌子? 上面写着“东海国义勇军燕山旅下板城驻地”。

曾向少尉也下了船,对着牌坊周遭打量了一下:“嗯……去年刚打下这里,我就调回本土了? 没想到一年过去变化这么大啊。”

他之前在四野担任山地步兵? 自入关后一路立功? 因此被优先提拔,回本土进六艺学院读了一年速成班后升了少尉,现在回来担任燕山旅第三营的一个排长。

燕山旅是去年战后成立的一个旅,主要由山地步兵组成,顾名思义,用于镇守燕山一带。

燕山山脉深邃高峻,隔绝南北,但却并非真正绝地,山林之间有好几条小道可以通行,故还是有外敌入侵的可能的,自然也就需要防守。后世明朝为防边患,修建了横亘燕山的长城,现在东海人既没那个工期,也不想修长城,所以就专门组建了一个山地旅驻燕山各要点防守。

这下板城就是燕山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位于后世承德市下板城镇,既是燕山之中一块难得的山间平地,又紧邻着滦河,还联通着其它几条山间通路,堪称交通枢纽,地位重要,因此燕山旅旅部直接驻在了此地。

很快,牌坊里面有一队兵走了出来,检验这刚到的船队上的人和货,曾向和唐为先也召集起自己的部下,取出证件,接受查验。

事毕后,唐为先对曾向一抱拳,说道:“曾兄,那你我就此别过了。前面滦河凶险,多珍重,若有机会,别忘了写信!”

曾向也回礼道:“定会的!”

唐为先并非燕山旅的山地步兵,而是第一野战旅的普通步兵军官,会在下板城营区暂驻几天。而曾向要继续沿滦河向西北前进,去其它地方驻守。

两人就这样分别,唐为先带人去了东边的一野驻地报道,而曾向带人卸下了一部分货物,住了一晚后,继续出发。

……

5月7日。

今天曾向随船队沿滦河继续向西北进发,最初的一段航程还算易行,但到了下午,进入燕山真正深处后,河水陡然急了起来,且在崇山峻岭间不断拐着弯,河底还有危险的石滩,真正的挑战就来了。

曾向看着一片树叶落到河里,然后随着激流快速卷向了下流,又回头看看前面的拖船,在逆流中干吼却几乎不动,不禁咽了一口口水。“这,这,这么难走的路!”

前面的中尉祝明秋回头看了看他,摇头道:“这才哪到哪呢,滦河在这大山之中绕啊绕的,想想就该知道不好走。知足吧,能有条水路就不错了,西北那边想求都求不到呢。”

曾向又问:“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也划桨帮一把?”

祝明秋又摇了摇头:“不用,等着吧?”

“等着?”曾向一头雾水,但很快就明白了——一艘小船从前方河弯处的一间小房子旁离开,顺流飘到了船队旁。“但是……这一艘小船有什么用?”

过了一会儿,他才发现了端倪,原来这小船是牵引着一根钢索过来的。前面拖船上的人把小船与拖船连在了一起,又鸣了两声汽笛作为讯号,然后,绳子开始收紧,整条船队被一点点地往上游拉了过去。

这时祝明秋才开始解释道:“过去,在这几段险要处,元朝都是用纤夫将船拉过去的。最初我们燕山旅沿水路攻过去的时候也是靠人力,但这一年来陆续从后方运来不少设备,在难行的地方设置了牵引站,用蒸汽机替代人力拉纤,效率就好了许多。看见那小屋子了没?正在冒烟呢,蒸汽机就在里面。”

“这个,有些厉害啊!”曾向感叹道。

祝明秋也叹道:“滦河航路就是这么艰险,可也就是这么重要,毕竟,它是现在我们唯一一条能向草原大批量输送物资的通路啊!”

去年,东海军已经夺取了居庸关和关外的顺宁、隆兴二府(大致相当于后世张家口市的辖区),取得了通向草原的陆上通路。但是,这条路有军都山阻隔,即使能通行,运力也很有限,难以支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相比之下,滦河航路虽然曲折,却能大量输送物资,是东海军赖以攻略草原的生命线。

过了一阵子,船队被牵引到了河弯处,给牵引站放下了一点煤和生活物资。然后第二个河弯处的牵引站又把连着钢索的船放了下来,拉着船队继续前行。如此拐过了七道弯,船队才驶出了急流区。

之后的河道相对平缓,船队靠拖船的动力继续前行。等到了下一处急流,天也差不多黑了,他们在牵引站就地歇息了一晚,明日继续前行。

如此走走停停,克服险阻,又行了两日,待到5月10日的上午,船队便驶出了山区,进入了开阔的草原地带。

视野豁然开朗,压抑的心情终于得到释放,船上不少士兵当即就拉起了歌。

曾向站起身来,看向北方远处逐渐显出身形的城池,激动地喊道:“那里便是开平了吧?”

祝明秋点头道:“没错,开平,元国的上都……现在是我们的城!”

开平位于漠南漠北的分界处,前往辽地也不麻烦,又有滦河通向汉地,可谓草原上的通衢之地。当初忽必烈选择在此地开府,自然也是看中了当地的卓越地位。如此重地,自然在去年的大战后被东海军占领,成为了他们在草原上的主基地。

当时东海军风头正劲,防守开平的虎贲亲军不敢试其锋芒,主动带着开平一众大员撤往了西北边的桓州,开平城随后和平解放。

那时候黄河大决还没过多久,入城的先头部队战心高涨,可惜当时滦河补给线尚不完善,没法深入草原,也就没前去追击,只小规模交手了两次,然后就专注于稳固后方了。直到现在,开平的东海军还在与桓州的元军遥相对峙着。

如今时间逐渐进入夏季,草原上生机越来越旺盛,鲜草在日头下茁壮生长、随风飘扬,成群的马和羊在大快朵颐着,开平城周边的农田也进入了种植旺季……往年得开平城同样有这般景象,但今年却有一项事物格外与众不同——一条铁路自滦河畔出发,一直延伸向了西北方!

曾向他们的船队泊入了港区,将货物卸了下来。而这些货物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预制的铁轨分段,它们将沿着已修成的铁路往西北桓州的方向运过去,然后将这段铁路延伸过去……

咪咪阅读

曾向看着草原上冷冰冰却又别有生机的铁道,赞叹道:“铁路所至之处,便是东海国土!”

自古以来,中原政权攻伐草原,所怕的从来不是正面战斗,而是漫长的补给线、陌生的环境和敌人的神出鬼没。而这条铁路,将把这些都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祝明秋也感慨道:“快了,快了……有朝一日,定要让那些战争犯都付出代价!”

(sdingdiannn/ddk248666/202005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