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78章 第三产业

1255再铸鼎 第78章 第三产业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58年,四月廿五,即墨。

……

“嗯,到了?怎么样,二牛,费力吗?”

正午时分,白洛、于雄章等一行人乘着车船顺理到达了东海集的码头。白洛正翻着一本《刑法通则》,对里面的发财手段看得入神,发现已经到岸之后,转身对张二牛如此问道。

张二牛擦擦汗,憨厚一笑,说:“比摇橹要废力些,不过蹬起来之后就好了。这船可真快啊。”

于雄章点了点头,这和他的预期相符。其实按照做功效率来讲,车船这样的明轮传动是不如划桨和摇橹的,不过能发挥出腿部力量,而不单靠手臂,巡航速度比后两者要快一些,对于墨水河渡船这样载人为主的轻载场景更合适。如果是货船,还是慢慢摇橹更好一些。

船上的乘员陆续上了岸,活动了一会儿,木工组的人开始检查起车船来。

白洛对南边迎过来的东海集负责人席志明招了招手,然后转身对张二牛说:“那好,你再载着木工组的同事回墨水湖吧,他们还要在那边检修一下,等明天我回去安排船期。”

这时候南边的集市上传来一阵酒肉的香气,张二牛动了动鼻子,见状,白洛又补充了一句:“嗯……那你们吃了饭再回去吧。”

“谢东家!”几人大喜,拉帮结派往南边去了。

白洛和于雄章等在船边与席志明汇合后向北进了即墨城。南门的士卒见是东海人,也没敢收税,点头哈腰就让他们过去了。

一进南门,就看到右前方不远处有一栋两层的砖石小楼,挂着“东海酒楼”的布幡,门口有不少客人来往,很是热闹。三人倒是没进这东海酒楼,而是拐进旁边的小巷,朝东边紧挨着酒楼的一处院子走去。

院子门口,坐着一个穿着蒙古服饰的红脸汉子,正拿着一个酒袋小口嘬着,看到席志明过来,连忙起身招呼:“席安答,你过来了啊!”

席志明似乎跟他很熟,上去一抱,捶着他的肩,说:“哲布啊,大白天的就喝酒,被你老婆看到又要骂了。”

这个哲布哈哈大笑,吹牛说:“她敢,看我不回去打死她!怎么,你们今天过来有事?”

“嗯,我们来算下账,顺便看看器械的情况。”席志明回答道。

哲布赶紧把门拉开,说:“对对对,是该好好算算,不然分到的钱又少啦!”

三人进了门,院子里到处是喧哗吆喝声,还有一堆稀里哗啦的声音——这竟是一处赌坊!

呃,这处院子就是当初史若云和韩松“占领”即墨城后,花一百贯买下的一处据点。一开始只做在即墨城采购和出售物资的临时仓库使用,后来,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商务部试图把这个据点开发起来,搞搞商业补贴一下财政收入。

但那时的东海商社并没什么拳头商品可以出售的,所以只能发展一点第三产业。参考了一下孔嘉谊和饶文辉等宪政派编写的《刑法通则》之后,商务部决定在即墨城开个赌坊。毕竟东海商社中女同胞占了一半,“黄”她们是肯定不同意的,而“毒”这东西东海人既不想搞也没能力搞,于是就只有赌了。

由于他们已经与即墨官府达成了肮脏的交易,又掌握了武力,所以很快摆平了即墨城的黑白两道,成功把赌坊开了起来。借助于后世的先进经验和精确的概率计算,这个赌坊很快就成了月入数百贯的吸金窟,为当初商社贫瘠的财政贡献了不少。

但商务部也知道独食吃不久的道理,于是又给了程从杰和毕庆春一些干股,换取他们在明面上的照应,毕竟义勇队不可能常驻即墨城,遇到有人闹事的时候还是得请官府衙役来镇压的。官府得了好处,果然尽心尽力,为赌坊保驾护航,让它日益兴盛起来。

不过有些人是官府也搞不定的,那就是蒙古人。

蒙古入侵中原后,大多还是按照以往的习惯,将一大片良田划为牧场,然后按部族聚居,继续过着放牧的生活。但也有少量散居在各地的蒙古人,他们大多是上了年纪或者有了残疾不能上战场,又在部族中没什么地位,不能或不愿意居住在蒙古聚居区,才跑到汉人的地盘落脚的。

即墨城里就有这么十几二十个,虽然他们在蒙古人中是底层,但在汉人中可是妥妥的大爷。偏偏他们还喜欢赌两手,一旦输红了眼就闹起来,而东海人本来就鹊占鸠巢怕引起上层的注意,于是往往只能赔钱息事宁人。

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当时即墨据点的负责人席志明就想起了城北马市的哲布夫妇,动起了让他们参股的主意。

哲布夫妇是北边胶水县一个小蒙古部族的人,十几年前觉得放牧生活太无聊,就搬到了即墨城生活,在城北马市做起了贩马的营生。由于他们有廉价而丰富的马匹来源,又有超然的政治地位,所以很快就做到了马市中的头把交椅。

客观来说,这对夫妻虽然是侵略者的一员,但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性格很随和,对汉人的态度还算不错,交易时也很公平,算得上“好人”。他们在汉人的城市中生活了十多年后,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习俗也和本地人相近,要是换一身衣服,那就和汉人真没什么两样了。

当初,东海商社急需马匹,但又怕打草惊蛇,不敢跟哲布夫妇多接触。席志明接任即墨据点负责人之后,拿着东海商社蒸馏的烈酒去和哲布打交道,没几次两人就混熟了,甚至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如此一来,买马的事情就很顺利了,哲布丝毫不觉得安答多买点马有什么奇怪的,几乎每个月都能卖五六匹马给东海商社。因此,哲布夫妇也就成了东海商社体系内的一个重要供应商,商务部每个月都要拨出相当数量的龙吟酒用来和他维持关系。

所以赌坊遇到麻烦之后,席志明自然就想到了他们。哲布夫妇虽然在整个蒙古人群体中也只是个小角色,但在即墨城的蒙古圈中还算有威望的。席志明许了他们一成的干股,并且允诺哲布龙吟酒随便喝,成功将他拉了过来,在赌坊镇住了场子。自此再有蒙古人闹事,就直接被哲布丢了出去,他们也不在意,酒醒之后第二天还是来玩。其实这一成干股的分红还没哲布夫妇自己卖马赚得多,任意喝酒的条件才是吸引他的地方。

赌坊成功稳住脚跟之后,席志明干脆把西边临街的一处酒店也给盘了下来。这个酒店原先已经破旧不堪,虽然地角很好,但是仍然经营不善。席志明找了建设部帮忙,把原来的木结构拆掉,重新建了一栋两层砖楼,临街的位置经营餐饮业,后排用作旅店。

这个东海酒楼出售烈酒和重油重盐的辣味饮食,在此时相当有特色,而且卫生条件也很好,很快在即墨城打出了名气。连带着“龙吟酒”这个品牌的认可度也渐渐高了起来,赌徒们玩两把之前,经常会先买上一小瓶。同时这里作为东海商社在即墨城的脸面,也有不少商业行为,比如说著名的“海地”白砂糖就是从这里出货的。

由于成功打开了局面,席志明在商务部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现在统筹负责即墨城和城南东海集的工作。不过最近面临换届,财政部打了枪药一样到处挑刺,席志明穿越前是搞保健品销售的,对会计不是很精通,账目记得很有些模糊的地方。为此,他就请了交好的墨水湖公司的白洛过来,帮他把账目处理一下。

三人进了赌坊,里面管事的张四海和葛青山听到动静,迎了出来。见是股东们来了,当即做出一副笑脸,争相巴结起来。

由于东海商社不想让在编的劳工来这种乌烟瘴气的地方沾染些坏习气,所以赌坊的雇工用的都是收编的即墨城游侠儿。为了消磨这些恶人,商社把真正的恶人给派过来了。

张四海本来在海洋部当临时教练,做得还行,不过毕竟是龙王寨海盗头头出身,用起来始终不太放心,就派到即墨城赌坊管着一群打手。

而葛青山当初临阵投降,东海人也拿他没什么好办法,想用不敢用想放不敢放。后来席志明把他带到了即墨城,帮着处理一些黑道上的事,在赌坊干得还不错,就让他负责了赌坊的日常运营。反正在即墨城,毕庆春恨他很得牙痒痒,离了东海人的庇护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也不怕他不听话。

两个恶人在赌坊一个管武力,一个管行政,互相牵制,干得居然还不错。

不过这些人都是大老粗,账目记得稀里糊涂,中间不知道有多少小动作,看得白洛直皱眉头,把两人叫来狠狠训斥了一顿。

这样的问题最近越来越多,随着东海商社摊子的铺开,股东们已经不足以充分管理每一处细节,如何改善管理,加强控制,将是他们下阶段面临的一个难题。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31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