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906章 戡乱

1255再铸鼎 第906章 戡乱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华夏五年,2月5日,泉州。

自唐朝开始,官府便令来往广州、泉州等海贸重镇的蕃商集中居住,以防他们散布在民间生事。到了现在这时候,泉州城北的蕃坊已经聚众数万人,占据城市的相当一部分。其中真正来自海外的反倒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在泉州土生土长,但蕃坊之中由蕃人自行理事,自定法度,自相嫁娶,自建庙宇,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异域气象,仍然与外面有很大区别。

这种区别是特色,也是纽带。在这夏兴宋亡、天下大乱之际,泉州各界人士各怀鬼胎,有想投靠新朝捞点好处的,有想为故宋守节赚些名声的,有想趁乱世发财的,更多的只想守住家业安生渡过这场乱局。因为心思各不相同,一般泉州人很难在这混乱时刻联合起来,反倒是蕃坊众人因为有类似的文化背景,更容易统一行动。

蒲寿庚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捏合了蕃坊力量,一跃而成泉州的一大势力。但毕竟只是顺势捏合而成,并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一旦出现偏差,就很容易走向失控。

现在,就连蒲寿庚本人也对这种失控感到惊讶无比,甚至有些懊恼。

“唉,海云公,事到如今也别多想了,过来喝酒吧。”

嘈杂的蕃坊一角,一栋石质的高楼上,陈永昌举起酒壶,对正在凭栏远眺的蒲寿庚如此邀约道。

此楼是蒲寿庚家中的一处建筑,楼高五丈,虽在城中不算最高,却也能将远至城墙的一大片城区纳入视野之中。之前他决定拼一把,便把陈永昌软禁在了这里以防走漏消息。后来消息的确没走漏,但事态的发展却失控了,如今蒲寿庚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又来找陈永昌商议,但也议不出个结果来。

话不投机,蒲寿庚没有理会他的邀约,继续朝着四周看过去。

如今城中浓烟四起,街巷之中遍溅鲜血,有多少宗室被捕杀了,又有多少普通人无辜丧生?他并没心思去关系一般人的生死,心思急转,只是为了考虑未来的出路。

如何把自己的干系撇清,又如何向夏人邀功?……林林总总,但他脑中一片浆糊,思索不清。

突然间,他注意到城西和城南的方向突然有了些异常的动静。他取出望远镜看过去,不久后就大惊失色——竟不知从何处来了一批军士,进入城门占据了城墙,不久后,竟又在城头升起了“宋”旗!

“宋军残党!”蒲寿庚惊呼起来,“他们是从哪冒出来的?!”

“宋军残党?”陈永昌也来了兴趣,起身走了过来朝外看去,“还真是宋军,莫不是文公的部属?”

然后他玩味地看着蒲寿庚:“海云公,你准备如何应对?”

蒲寿庚苦笑道:“能有什么办法?闭门自守,等夏军来救吧!”

……

“混账!”

泉州城西门城楼上,文天祥看向城内的混乱场面,气愤地一拳砸在城砖上。

“趁火打劫,生灵涂炭,这些蕃人与禽兽何异?”

他没有太多感慨的时间,立刻挥手道:“传令下去,各连分头行动,入城清街,再有暴乱者,格杀勿论!”

他乘船随着第五步兵营和水兵营亲至泉州,水兵大部分要去征收船只,只拨出一个连来控制城门兼做护卫,其余步兵皆派到了城里去镇暴。

原本城中的乱象愈演愈烈,毫无平息的迹象,少数敢于反抗的青壮只能守坊自保,无力去援助他人。但在中江军加入后,正规军与乌合之众之间战斗力的差别迅速展现出来。中江军都不需开枪,只要提着刺刀结阵沿街巷推进,原本无法无天的暴徒便会被瞬间击溃。

唯一的缺憾是中江军人数实在太少,没法全面铺开,经常被暴徒逃走,只能一个街坊一个街坊清理过去。

但值得欣慰的是,每当中江军解救出一座街坊,坊中便会有一部分愤怒的市民加入他们的队伍。即便他们的组织度不如正规军,但同仇敌忾之下,也能分工把守路口、围捕暴徒,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就这样,原本孤立在一个个街巷之中的反抗者被中江军组织到了一起,如雨点积成水流,如雪球越滚越大,终究汇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如洪流一般,冲刷过燃烧的泉州城,将其洗涤干净。

最终,当后续的两个步兵营急行军赶到泉州城的时候,城中已经聚集起了数万人的武装市民。他们有的跟着中江军一起行动,有的守在各路口和要点,有的帮着清理废墟、收敛尸首,但最多的,还是怀着愤怒的情绪,去了城北,将偌大的蕃坊团团围住。

文天祥在城楼上整顿了新到的两个营,然后指派他们加入城中的镇暴活动中。

“城内大致已经稳了下来,十三营去南外宗正司,看有多少宗室幸存,把他们护起来。七营去蕃坊,跟里面的五营一起,进去把罪魁祸首蒲寿庚抓捕起来……注意约束民众,莫要让他们意气生事,闹乱了场面!”

他考虑得很周全,但很无奈,像之前暴乱的肇因一样,人一多是很难管理的。

虽说中江军指令召集而来的民众不要自行其是,要听从指挥,但他们毕竟只有这么点人,根本没法有效约束几十倍的市民。这些市民今日骤然遭遇暴乱,本就愤怒无比,如今仇人就在前面的院子里,岂是说忍就能忍住的?

就在文天祥训话的同时,不知道受哪个契机引发,蕃坊周围的市民骤然狂躁起来,也不顾中江军的阻拦了,蜂拥冲入蕃坊之中——其实中江军的士兵们也没怎么拦,他们亲眼见证了城中暴乱后的惨状,同样憋了一肚子火,这时候还有什么大局好讲?

文天祥转头看到这个场面,先是惊讶欲调人去制止,但转念一想很快又放弃了这个想法:“都事到如今了,还何须故作妇人之仁?”

他简单一挥手,让苗再成和杜浒带着两个步兵营去城中帮忙,然后就站在城楼上静静地看着浴火重生的泉州城。

城下,马之石正在接待一批泉州父老。这些人劫后余生,得知是北边来的文制置搭救了他们之后,痛哭流涕,箪食壶浆带着金银过来犒军。

看着他们,一股欣慰自文天祥胸中油然而生。

这段时间来,他带着中江军一路丢盔卸甲,狼狈逃亡至此。虽说匡扶大宋的立场始终未变,但在心志上他是有不少动摇的。独自一人时他时常在想,宋亡夏兴的天下大势真的能逆转吗?自己这么苦苦支撑,送了不知多少好儿郎的性命,真的有意义吗?

直到今日,中江军豪气入泉州,镇服了一场暴乱,赢得了泉州父老真心实意的感谢,他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所作的一切努力并非白费,终究是有意义的。

“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千古兴亡何限错,百年生死本来齐……”

文天祥轻轻拍着城砖,诗句斟酌着吟诵出来,脸上出现了长久未见的轻松神色。

如今他在泉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也该有一个新的开始了吧?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快,就有新的消息打破了这难得的平静。

一封急报从南安县匆匆送来,直达文天祥的手上。文天祥读过后,轻松的情绪瞬间被驱空,心再度沉到了地底里。

“尤溪县城失陷……是陆君实的部队?”

当初文天祥率中江军入福州,正好遇到陆秀夫也率夏军泛海而来,两军就在福州打了一仗。中江军自然不是夏军的对手,文天祥稍一交手见不敌便带队撤离了福州。之后他判断局势不利,决定率军去南外宗正司碰碰运气,就走尤溪水路来了泉州。

这期间,陆秀夫也没闲着,稳定福州局势后,就率军沿闽江向西北的南剑州攻过去,试图切断文天祥的后路。如今尤溪县城失陷的消息从后方传来,显然是因为夏军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文天祥眉头深锁,算了算日期。尤溪县城失陷的日子是四天前,如果夏军之后还有心乘胜追击的话,这时候差不多就该到泉州北方的永春县了。永春县顺流而下不远就是南安县,然后就是泉州城……这样一看,陆秀夫离自己也没几天的路程了!

即便他追得没这么急,也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夏军可能会把兵力主要用于南剑州。而中江军兵将包括他在内的家眷和军资大部分都在南剑州,若是那里沦陷,泉州的这几个营可就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

想到这里,文天祥不由得仰天长啸:“天哪,难道大宋骨血真的要葬送在此了吗?”

城下的马之石听到他的声音,察觉到异状,上城前来询问。

了解详情后,他也唏嘘不已,不过思索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道:“文公,其实如今尚有一条出路可走。”

文天祥抬头问道:“尚有出路?”

马之石吸了一口气,指着东边的大海,说道:“出海!”

(sdingdiannn/ddk248666/204672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