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126章 平夏之战

宋成祖 第126章 平夏之战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桓亲自统御大军,汇合了姚平仲部之后,总兵力逼近四万人,加上各地民夫青壮,如果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对外宣称十万之中,当得起声势浩大四个字。

这一日前方就是渭州,再往前就是之前宋军固守的镇戎军。

正在赵桓打算继续前行的时候,突然有一员年轻将领自北而来,拜见赵桓。

“臣名叫吴璘,官居宣赞舍人。”

赵桓微微一顿,“吴璘,朕大军马上就要进入渭州,经略相公王庶已经在恭候朕的到来,你却绕到了文武诸臣的前面,有什么要紧事情?”

吴璘没敢抬头,只是道:“臣,臣奉命报捷!”

“奉何人的命令,来报什么捷?”

“臣奉了都统曲端的命令,向官家报平夏城大捷。”

听到这话,还没等赵桓开口,身后的老将杨惟忠立刻凑上来,面露惊喜,“吴二小子,平夏城拿回来了?”

不愧是西军的老古董,杨惟忠的一句话,让吴璘大喜,连忙用力颔首,“好教杨老太尉得知,我兄长吴阶已经袭取平夏城。”

杨惟忠一听喜得眉开眼笑,扬天长叹,“果然回来了。”

一转头,对着赵桓竟老泪横流。

“官家,实不相瞒,这个平夏城还是当年老臣修的,彼时老臣还是青春年少,雄心万丈,以为修了平夏城,扫灭西贼指日可待。老臣的一辈子功名,九成都在这座城池上了。”

赵桓对这些事情只能说一知半解,此时吕颐浩也赶了过来,一文一武两个人,算是把事情说清楚了……北宋和西夏之间,除了仁宗朝后期太平了二十年左右,基本上都处在战争之中。

尤其是王安石变法之后,对西夏用兵,就成了新党的重要主张。

其中平夏城就是吕惠卿主持修建的。

这就有必要说下平夏城的位置了。这座城堡矗立在石门峡江口,好水川以北,横山以南,前行不足百里,就是萧关,出了萧关,翻阅兜岭,便是一马平川的西夏腹地。再无任何险阻可言。

最妙的是这条进军路线,全程沿着葫芦河川进军,而进入西夏腹地之后,又能依靠黄河进军,简直就是老天爷送的平夏之路。

只要向前平推,攻破兴庆府,全取河套之地,灭了西夏,易如反掌。

正因为知道平夏城的威胁,西夏前后两次集结兵马,最多的一次,居然起兵三十余万,号称百万大军,太后小皇帝都亲自上阵,发誓要拿下平夏城。

只可惜被被章惇的族兄章楶抵挡住,惨败而归,杨惟忠就是这两场战斗的亲历者,而且还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得不说,那时候的西军,绝对是巅峰。

种朴、王恩、郭成、折可适,彼时就连后来号称天生神将的刘法都排不上号,几乎每一支兵马,都处于巅峰状态。

几十万西夏兵马,让大宋打得屁滚尿流。

大宋趁机在横山南侧修建了几十座各种各样的堡垒,使得横山天险荡然无存,西夏也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同时还有辽阔的农业区域。

坦白讲,如果继续坚持下去,西夏亡国在即。

西夏国主都不得不给辽国下跪,祈求帮助。

可接下来出了一件事,救了西夏,那就是哲宗英年早逝,换了个轻佻不靠谱的东西当皇帝。

章惇罢相,朝中胡乱折腾,让西夏缓了一口气。

这还不打紧,金人居然在这时候崛起,赵佶又把目光放在了辽国身上,弄出了海上之盟,结果生生把自己给玩死了。

几代人的努力,无数将士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战果,就这样荡然无存了。

杨惟忠轻叹口气,“官家,你说当年修平夏城,用了多少时间?”

赵桓沉吟道:“一座能屯大军的城池,如论如何,也要一两个月时间吧?”

杨惟忠摇头,“只用了二十二天!而是还是足足两座城池!”老头提到了这里,仿佛回到了昔日的青春岁月,整个人都亢奋起来。

当时他们准备充分,各种材料都囤积好了,彼时吕惠卿下令四面出击,牵制西夏兵力,吸引注意力。

随后启禀突出,就在葫芦河畔,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修了平夏和灵平两座城堡。等到西夏发现之后,不由惊呼:“夺我饭碗!”

盛怒之下的西夏倾国之兵前来攻击,结果平夏城屹立不倒,据说气得梁太后把脸皮都抓破了。

赵桓又能说什么,把大好局面败坏的人,正是那个在龙德宫躲着的赵佶。

你要是知道他干了什么混蛋事,真想把他揪出来,千刀万剐算了。大宋老百姓怎么就这么倒霉,摊上了这个官家!

说了这么多,赵桓也明白了,平夏城是西夏命脉所在,已经让他们头疼了几十年,趁着宋金交战,他们趁机把平夏城拿到手,就可以暂时高枕无忧了。

既然如此,曲端又是怎么夺回平夏城的?

“吴璘,你说曲端究竟是怎么轻取平夏城的,你要仔细说清楚!”

吴璘哆嗦了一下,连忙伏身道:“回官家的话,臣不敢隐瞒。曲都统把萧合达给抓了。”

“那个西夏使者?”赵桓叱问道。

吴璘咧嘴,“就是他,然后让我兄长吴阶率领三百人假意护送萧合达回归西夏,随后还弄了上百的马车,说里面装着大宋给西夏的岁币,就这样骗过了平夏城的守军,拿回了城池!”

“荒唐!”

没等赵桓开口,吕颐浩勃然大怒,这个曲端简直在作死。

他眼中还有没有王法了?

大宋不是没有往西夏派遣使者啊,秦桧还在那边等着呢!

你抓了萧合达,人家会不会拿秦桧出气?

更何况两国交战,堂堂正正之师,挟持使者,偷袭城池,万一惹恼了西夏,逼得西夏倾尽全力,跟大宋决战,那可就坏事了。

吕颐浩已经隐隐猜到了赵桓的心思,仗是要打,但必须干净利落,还要控制规模,这次打仗可不是为了灭西夏,而是为了争取西夏,能够参与到抗金大业之中。

结果让曲端这么一掺和,整个大局都有破坏的危险,这如何能忍!

“官家,既然杨老太尉当年修筑平夏城,他经验丰富,让他立刻带兵过去,擒了曲端,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李若水也站出来,“臣附议。”

张所也跟着道:“此人狗胆包天,竟敢假传圣旨,岂止无法无天,断然不能留了。”

顷刻之间,全都喊打喊杀,曲端的脑袋眼瞧着保不住了。

赵桓眉头紧皱,突然道:“西夏有多少兵马?”

这下子把人问愣住了,片刻之后,杨惟忠道:“当年小梁后举倾国之兵,攻击平夏城,不过三十万出头。以老臣估算,他们常备兵力也就在二十万不到,而且前几年因为援辽,损失了数万精锐铁骑,大伤元气,至今还没有恢复。”

赵桓思忖了一会儿,又道:“那,那现在西夏的兵力部署如何?”

杨惟忠道:“西夏向来很有忧患意识,别看他们名义上和金人联手,实则必定驻重兵防备金国。“

吕颐浩也道:“官家,老臣听闻耶律大石带着二百人,逃到大漠之后,聚集各部蛮王,得到了一万多精锐,契丹残部死灰复燃,便是西夏也不能不顾后方安全。”

赵桓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总结道:“金国方面,至少要分五万以上的兵马,草原方向,也要一两万人,还有河西走廊,如此算下来,西夏能投入大宋的兵力,不会超过五万了?”

杨惟忠用力点头,“官家,现在的情况的确如此,可若是再给西夏十天半个月,他们就可能抽调出十万兵马来!”

赵桓无奈颔首,貌似任何一个国家,暴兵的效率都比大宋高多了,能跟一堆怪物博弈这么长时间,也算是大宋的本事……

赵桓甩了甩头,突然又问吴璘,“这次攻击平夏城的主将如何?”

吴璘忙道:“回官家的话,是李良辅。”唯恐赵桓不知道此人,便又补了一句,“就是他领兵援辽,结果被娄室大败,三万精骑,损失殆尽。”

听到这话,赵桓简直喜出望外,一个大胆的计划终于成型。

“杨卿,假如趁着曲端击溃李良辅之际,投入兵马,突袭西夏,能否得手?”

杨惟忠吃了一惊,这种荒唐的想法几乎第一时间就否定了。

可再仔细想想,西夏的兵力的确不多,似乎真的有可能。

“官家,老臣唯恐把西夏打狠了,他们会彻底倒向金人啊?”

这时候吕颐浩摇头了,“杨老将军,西夏不傻,金国的威胁远胜大宋,他们还真没有彻底撕破脸皮的本事!”

赵桓欣然点头,“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平夏平夏,就是要平了西夏!”

赵桓随即扭头,看向了刘晏和李世辅。

“朕让你们合兵,归曲端指挥,替朕痛击西夏,夺回横山!”

两个人立刻点头,“臣等领旨!”

这时候吴璘一愣,眼神之中,甚至露出了惶恐之色。

怎么会?

官家没有处罚曲端,反而委以重任,这样岂不是得罪了曲端,自己和大哥处境堪忧啊?

想到这里,吴璘猛然道:“官家,曲端狂妄跋扈,之前虽有战功,却也侵夺了李庠的兵马,以此人为帅,只怕会坏了大局啊!”

赵桓微微一笑,“朕知道了,李孝忠,你把铁象迁来,让吴璘带回去交给曲端。就告诉他,朕不是三岁孩子,拿一匹马就想博个荣华富贵,甚至还打算割据西北,当个土皇帝,他把朕当成了什么?把大宋朝的诸公当成了什么?”

“还有。”赵桓伸手,从李孝忠手里讨了一把刀,一起给了吴璘。

“横山,或者曲端的脑袋,让他自己选吧!”

吴璘双手发抖,接过了刀,拜别赵桓之后,毅然翻身,骑上了铁象,飞驰而去……

(sdingdiannn/ddk265256/192542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