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223章 赵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宋成祖 第223章 赵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有吗?

有也不敢说了。

吕颐浩的这番话,着实太厉害了,任何妄图缓一缓,或者暂时议和的,都成了奸佞国贼,谁还敢找死,更何况官家的态度也摆在那里,就更没有自取其辱的必要了。

见众人长久无言,赵桓轻咳道:“大家伙不愿意说,那朕顺着吕相公的意思,说几句……为什么朕一直不敢在议和这件事上松口,实在是朕惶恐担忧。说于民休息,积攒国力,卧薪尝胆的,这些话乍听都没啥错误,可朕要问大家伙,问你们每一个人,自从太宗皇帝以来,号称藏富于民,藏了一百多年,为什么朕刚刚加了点赋税,就哀鸿遍野,都说活不下去了,钱哪去了?藏在哪里了?是真的藏富于民?又或者,一些人嘴里的民,和朕想的不一样?”

赵桓声音越来越高,“别的例子不说了,汉初高皇帝败在匈奴之手以后,历经几代皇帝,到了武帝之时,方才靠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笼络了人心,收帝王大权于一身,反击匈奴……汉承秦制,不缺能战猛士。唐初的时候,也被突厥欺凌,唐太宗休养生息几年的光景,就扬威大漠,把突厥打得抱头鼠窜……靠的是什么?是自从北魏以来,保持的军事体制,有府兵在,有开国猛将强兵,稍微筹备一下,便可以反杀突厥。”

“到了咱们大宋,朕想问问大家伙,朕有什么?大宋有什么?”赵桓声音陡然提高,“朕没有文景的积累,却有百年积弊。朕也没法罢黜百家,不管是哪一派的儒学,能告诉朕该怎么强国?新党旧党,几十年的倾轧,你们谁能说清楚是非对错?”

“朕要是休养生息,结果会是怎么样?官员互相倾轧,党争不断,老百姓会变得富庶吗?三年五载,朕还能练出几十万精兵吗?只怕连眼下的御营都会土崩瓦解!”

“我朝没有唐朝的本事,没有均田、没有府兵,朕只能以战养战,第一次是新兵,第二次就是老兵,拼个一年下来,只要不死,就是精兵!这就是朕的御营由来……自从开战以来,我们损失的兵马至少在五十万以上。可谓损失惨重,但另一面呢?当下的御营,至少有了十五万以上的可战之士,韩世忠、岳飞、吴玠,这都是朕可以仰赖的名将,他们每个人都有击败金兵的战例。”

“这就是大局!”赵桓声音再度提高,“朕为什么要议和?为什么要放松?朕就要借着跟金人作战之际,对外收回燕云,一统九州。对内涤荡百年积弊,再造皇宋。”

“朕知道,有人又会说,下面官吏贪鄙,残害百姓,朕加了一点税,下面就会变成十倍,百倍,逼得民不聊生。那好,朕也把话说清楚了,省得胡思乱想。一亩田能产多少,不是什么秘密。朕必定落实土断,把田亩土地弄清楚……朕可以在这里做一个表态,朕要让最穷苦的一群人,得到一小块能安身立命的土地,要让普通农户的生活水平不降……至于缺口要谁出?不需要朕多言。”

“朕还知道,这么干朕势必会遭到天下反对,士绅名士不会说朕的好话,只怕朕要成为比秦始皇还残暴的暴君,囚禁生父,压榨百姓,穷兵黩武……朕是半点好名声也落不下。可朕不在乎,朕早就想通了,朕也希望大家伙都想通。”

“两河丢失了,金人打到了咱们家门口,开封几乎失守……到了这一步,咱们君臣都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灭掉金国,洗刷耻辱!”

“这话和前几天御宴上一脉相承,朕还要多说一句,光是说清了道理还不行,朝野上下,必须做出改变……咱们整个官制要调整,要彻底转入战时制度,要一切围绕着打仗来运作,确保把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

赵桓说到这里,看了眼吕颐浩。

“吕相公,你有什么安排,就只管说出来吧!”

吕颐浩立刻点头,此刻他是心绪飞扬,终于到了扭转乾坤的时刻……毫无疑问,今天的御前会议,必定会载入史册。

从此之后,大宋不一样了,整个华夏的走势都不同了。

“官家,臣以为当收拢大权于政事堂,以首相总领一切军民要务。”

赵桓颔首,“说下去。”

“遵旨。”吕颐浩朗声道:“从今往后,政事堂设首相一人,副相两人,枢密使两人,三司使一人,御史中丞一人,六部尚书各一人,一共十三位宰执重臣,皆挂同平章事衔。”

“其中首相纵览全局,两位副相,一人辅佐首相,一人担负宣扬教化之责……也就是负责邸报宣传。两位枢密使,一人掌军务,一个负责军略,三司使专职军需,御史中丞监察百官,六部分领政务。自上而下,全力负责对金用兵事宜,从今往后,一切皆以军务为先,朝中百官,升赏奖惩,也都看是否有功战事。”

吕颐浩昂然道:“自此之后,百官皆要清楚使命之所在,上下一心,全力以赴,不灭金贼,誓不罢休!”

吕颐浩的这番官制改革宣言,等于彻底打破了大宋立国以来的权力分割,相互制约的模式。

甚至说已经超越了唐代的三省六部,首相之权,直追西汉。

这么大的手笔,没有官家点头,是肯定行不通的。

众人这才意识到,吕颐浩跟着赵桓出战关中,前后几个月同吃同住,不光是筹谋战事,更是要对整个大宋进行改革,所图之大,简直恐怖啊!

前面李纲接掌首相的调整,放在这次剧变面前,只能是和风细雨的小场面了。

“吕卿所言颇有道理,既然如此,朕就封你为平章军国重事,昭文馆大学士,录政事堂事,总百揆,辅佐朝政。”

吕颐浩五体投地,老泪横流。

首相和首相,终究还是不同的,赵桓给他提了一级,授予平章军国重事衔,而且还用了一个吓死人的“录”政事堂事,这可是比“领”还高出一级的头衔。

至于总百揆,辅佐朝政,干脆就是权臣的标配了。

这么干不会造成权臣侵夺皇权吗?

或许会吧,但是在灭金之前,赵桓是不会在乎的。

他就是要告诉天下人,一切以抗金为重,不是一句空话,唯有主张抗金,才能登上权力之巅!

而在吕颐浩之下,两位次相落在了张叔夜和刘韐身上,张叔夜不消多说,担任枢密使有功,刘韐在河北主持勤王,他的儿子刘子羽在岳飞手下,也立了大功,这一次升任刘韐为次相,主要负责宣传事宜,鼓励军心事情,也算是人尽其才。

在他们之下,两位枢密使就比较有趣了,掌管军务的枢密使落到了赵桓心腹李若水的头上,至于负责军略的,则是曲端!

没错,曲端终于光明正大得到了同平章事的加衔,以枢密使之尊,强势挤入朝廷大佬的行列,而且还排名第五。

说实话,尽管有所准备,可这货还是手舞足蹈,乐不可支。

老子真的成了曲相公!

老子没有做梦!

曲端之下,三司使是张悫,御史中丞是陈过庭……这俩人的存在,很有维持稳定的味道。

再之后就是六部尚书,诸如刘韐、张所、赵鼎,叶梦得等等诸公,构成了朝中新贵。

值得一提的是,李邦彦和吴敏都没有进入这个名单,李邦彦是无意掺和,他只是一心在陪着赵桓就好。

而吴敏却是地位不合适,诸如赵鼎这种潜力很大的人才,居然是出自吴敏的推荐,如果他执意入政事堂,赵鼎必然被排挤下去,不然的话吕颐浩就没法总领百官了。

因此吴敏和李邦彦一起,进入赵桓的幕僚群,属于给皇帝提供咨询的重臣……而同样得到这个身份的,还有张邦昌、李棁、耿南仲、王孝迪等人。

赵桓虽然没有动刀子杀人,但这一手霹雳天惊,直接扫除了障碍。谁还敢阻挠变法,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澄清之后的朝廷,不能说上下一心,和衷共济,却也可以算目标明确,态度坚定,不会出现摇摆的问题。

目睹了这一场新旧交替之后,金富辙陷入了强烈的震撼之中。

不由他不怕,稍微有点脑子的都清楚,一口气解决那么多位重臣,又提拔那么多位新人……怎么保证权力的平稳运行,简直是没法想象的。

这要是放在金国,至少要杀一半的人。

放在高丽,想也别想了,要是他们能有如此大魄力,也不会两班纠缠,一直斗到了后世,要知道他们清算总统的传统,就是从两班延续下来的,根本无解。

赵桓统一思想,除故布新,看起来轻松无比,可里面不光有他的智慧,也有千百年中原文治的传统,这东西是很多国家羡慕不来的事情。

“金富辙,你不妨去告诉金人一声,我大宋上下已经做好了准备,双方之间,你死我活,绝没有其他结果。朕不日就会提兵北上,若是有兴趣,大可以和朕会猎黄河畔!”

又要开战了?

众人忍不住心惊肉跳……

(sdingdiannn/ddk265256/198454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