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428章 大宋,父母也

宋成祖 第428章 大宋,父母也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桓神出鬼没,突然驾临,弄得这仨人面面相觑,后背都是冷汗,难不成官家真的来收拾他们了?

正在这三人撅着屁股,等候责罚的时候,赵桓又是一笑,“都起来了,快坐下。”

韩世忠、吴玠、曲端,面面相觑,当真就不敢坐!

别看都是统领千军万马,凶悍神勇,视杀入如吃饭的猛士,面对赵官家,他们就是硬不起来,没法子,这几年下来,都被驯服了,不敢不怕。

赵桓见自己说不动,就看了眼虞允文。

“三位大王,御前会议结束,官家就急忙换了常服,刚要动身,皇后又带着皇子公主过来,需要安顿住处……官家都没来得及处置,就急匆匆过来,生怕你们几位委屈了。三位大王,用不着疑心官家的。”

听到这话,老韩第一个脸红了,连忙躬身,“臣,臣糊涂,请官家宽宥则个。”

“不必……咱们都是一起临阵杀敌,过命的交情,你们是什么人朕心里有数。”赵桓含笑道:“御前会议上,说得不痛快,你们还有什么见解,挑重要的跟朕讲,朕听听你们的心里话。”

官家如此询问,几个人哪里敢怠慢,倒是吴玠,第一个抢先发言……别看韩世忠气势汹汹,曲端吵吵嚷嚷,三人当中,真正在军务上最强的,还是吴玠。

“官家,臣斗胆谏言,便是分兵三路,每一路的人马也足以和金人对战!现在的军心士气,以一敌二,没有问题。更何况兀术手里那点兵马,是他的命根子,他不敢拼,相反,臣等可以肆无忌惮。官家若是不放心,就让我们三个领兵,只要有一路败退,官家只管砍了我们三个的脑袋就是了。”

赵桓微微颔首,“你吴晋卿的判断,朕自然是相信的……朕在这里想问你几个问题,你要都能回答上来,朕就答应你们。”

三人正色,凝神细听。

赵桓顿了顿,笑道:“假如有人走露消息,兀术知道了你们的进军路线,兵马情形,又该如何?”

“这个……”吴玠的脸色变了,他想要问问,莫非说官家提前得到了消息吗?

赵桓摆手,“就是假设,不要过度联想……朕再问你们,如果粮饷不济,弟兄们吃不饱饭,饿着肚子,又该怎么样?”

这一下子吴玠的脸色更难看了,“胜算怕是连五成都没有。”

“那大石要是背盟,暗中帮助兀术,你们又不清楚地利,还能剩下多少胜算?”

吴玠无奈,“官家,要是这样,谁领兵都是必败无疑啊!”

赵桓顿了少许,突然笑道:“你们三位现在知道了吧?为什么朕一定要随军出征!”

三人几乎在同一时间,脸色骤变,一颗心嘭嘭乱跳。

懂了,如何不懂!

这仨人都是老西军的底子,按理说对宋军的糟心事是最清楚的,每一次作战,他们最需要提防的不是敌人,而是身旁的友军,还有领军的统帅。

大宋的君臣文武,已经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骚操作,实力证明,如何把必胜之战,打得跟三峡泄洪,一泻千里的。

三个人都清楚,却又集体忽略了。

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靖康元年以来,赵桓每次作战,都亲力亲为,随军出征。

只要官家在军前,就没人敢饿到官家,也没人敢泄露消息,至于什么胡乱指挥啊,推诿卸责啊,更是想都不要想。

等于是赵桓屏蔽了一切的糟烂事,让统兵将领能专心对敌,只负责战场的事情。

可别小看这一点,原本只能发挥五十分以上的将领,到了赵桓这里。直接发挥到了一百二十分。

这是何等幸运!

三个人竟然都忽略了,着实该死!

韩世忠大眼珠乱转了几下,突然想到一个可能,“官家,要不您就督兵出师算了,再来一次御驾亲征,就什么都不怕了。”

这倒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可惜,赵桓摇头了。

“正因为朕御驾亲征管用,朕才不能一直使用……尤其是燕云恢复之后,你们明白吗?”

吴玠用力颔首,“臣明白,官家身系天下,恢复故土,自然需要圣驾亲临,现在不过是扫除边患,对付一些毛贼,有大将足矣。更何况官家领兵,上上下下,都要加倍小心,动员民夫,耗费钱财,不知凡几。更何况内政烦扰,官家又岂能轻易舍弃国内事务,一心出塞远征!”

赵桓连连颔首,“晋卿这话说得明白,朕这一次过来,就是想提醒你们一件事,从今往后,用兵打仗的规矩变了,不能用老脑筋了,你们也要跟得上变化才是。”

官家亲临,没有降罪,没有呵斥,仅仅是耐心讲解,说了一番道理。三人都不是傻子,天恩如此,当真是始料未及。

说句不客气的,为什么很多皇帝都喜欢屠戮功臣……还不是功臣自恃功高,就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日积月累之下,双方矛盾爆发,谁也不肯退一步,既然如此,那就只有物理毁灭了。

事实上这一次争吵,完全可以视作文武之争……如果心稍微黑一点,就可能怂恿彼此争斗,杀个你死我活。

等两边都在争斗中,满身泥水,把柄无数……皇帝就可以断然下手,除掉一方,然后再扶持新人,继续斗下去。

这不就是所谓帝王术的核心要义吗!

赵桓是真的不想走到这一步,他也懒得耍弄这些。

“朕执掌江山也有八个年头了……或是偏重用兵,或是偏重文治……这就好比锯木头……有时候向前,有时候向后……但总体上是向深入发展。你们几个用不着担心没事可做,成了摆设……不过……”

赵桓神色渐渐凝重,语气也森然起来。

“不过你们要是耐不住寂寞,想联起手来,给朕搞点事情……朕可以原谅你们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可总有一个头啊!你们说是不是?”

三人脸色惨白,如何还不明白,官家到底是生气了,其中最惶恐的就要数曲端了,他跳得太高,太不知道分寸,这一次显然是个警告。

“官家,臣等晓得了。”

赵桓又略坐了一会儿,这才离去。

韩世忠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比打一场大战,还要吓人哩!曲端啊,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我现在年纪大了,孩子还小,要小心照顾,往回有什么破事,你也别找我了,告辞!”

韩世忠直接走了,剩下了吴玠,老吴长叹连声,“官家果然高明,天子圣睿,臣子尽职……老曲啊,咱们没事也少凑热闹。”

果不其然,曲端混成了孤家寡人。

面对这俩混账东西,曲端简直想喷死他们。

你们这俩混球,要是没有你们撺掇,我怎么会冲在最前面……曲端思量再三,虽然满肚子气,还是要化解倒霉的处境。

三天之后,曲端又提交了一份新的计划,这一份计划删掉了三路进军的内容,只是建议长城一线,严防死守,小心应付金人南下,随后给临潢府的大石送信,让他注意对付兀术。

大宋这边抽调一万五千人,外加三百艘船只,扶持高丽复国,从东边牵制金人。

这个方略送上来,非常符合政事堂的胃口……花钱不多,主持公道,加恩藩属,牵制敌人……一举四得,简直没有理由反对。

“现在还有一件事了,就是让谁领兵?”

张浚和刘子羽互相看了看,刘子羽道:“赵相公,副总兵张俊为人精明干练,处置高丽的事情,正合适,还有刘光世,此人将门出身,虽然打仗的本事弱一点,但应付藩国,也能手到擒来。”

赵鼎点了点头,“好吧,我把这俩人都递上去,请官家圣裁。”

政事堂递上去了两个名字,奈何批回来之后,却不是他们两个,而是曲端!

赵桓让曲端领兵,负责恢复高丽。

接到了批复,赵鼎微微凛然,毫无疑问,刚刚经历一场文武交锋,以韩曲为首的武人是吃了亏的,官家亲自去看望三个人,又让曲端领兵,给他这么大的彩头儿,还是证明官家不愿意看到诸将吃亏,或者说,官家也在小心维持着朝局的平衡,不会允许文官乘着士气正盛,一举压垮武夫,把戎政的决策大权都拿走。

赵鼎也意识到,武将凑在一起,固然可怕,但是文官众口一词,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尤其是当下的政事堂,权柄太重了。

这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原来的御史台已经被打压的不剩什么了,御史不能参与决策,根本掌握不了朝廷政策。

一旦随便上书弹劾,还会认为是空谈误国,要多憋屈有多憋屈……也幸好赵桓早早取消了“辱台钱”,诸位御史才不会因为业绩不佳,被罚得没了裤子,也算是官家天恩吧!

该恢复御史台,监督百官,避免权柄集中于一人之手了,赵鼎思量妥当,就准备去面见赵桓,提出自己的设想。

只不过在他之前,来了一个人!

郑知常,高丽国丞相兼枢密使。

总揽文武大权的第一人。

“大宋者,父母也!高丽者,孝子也!上国恢复之恩,再造之德,必定铭刻肺腑,旦夕不敢忘怀!”

说完之后,涕泪横流,不停磕头。不出意外,赵桓又多了个儿子。

(sdingdiannn/ddk265256/20599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