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445章 老兵的野心

宋成祖 第445章 老兵的野心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

赵桓仔仔细细,检查了山海关,这座关城不光修建得坚固牢靠,光是瓮城就有多达三层,毫不夸张讲,这就是铜墙铁壁,金汤固若。

除了牢固的防御体系之外,山海关还囤积了相当数量的粮草军需,可以用来发起进攻。

这也恰恰是长城的根本用途所在。

一条长城,足以防范小股敌兵袭扰,保护内地安全。

而一旦决定发起攻击,长城沿途的关隘又能提供兵营粮仓,包括宽阔的长城,也能起到直道的作用,传递消息,调拨物资,顺畅无比。

立在山头之上,眺望长城,俯视大海,凝望北方……山河壮丽,虎踞龙盘。

赵桓心情大好,“王中孚,这座山海关你修的有功啊!”

王中孚点头,“谢官家夸张。”

只说了这句话之后,他就不言语了。虞允文看得都着急了,“小王将军,官家的意思没明白?圣人可是要赏你的。”

“赏?”

王中孚很迟钝……赏什么呢?官职,金钱,貌似都没什么兴趣,能让官家赏自己离开吗?他也不敢说,因此就愣住了。

虞允文直翻白眼,这小子可真是个铁憨憨。

倒是赵桓,他很了解王中孚。

“你来投军,是因为宗老相公,驱逐胡虏,恢复燕云。如今老相公的心愿达成,你又不爱慕功名,不喜琐事……留在军中,着实浪费人才了。”

官家的话倒是说到了心坎上,王中孚当然是这么想的,可问题是他也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貌似还不如留在军中……

“行了,朕给你谋个出路,我出二十万贯,给你弄一个船队,可以让你纵横海上,探幽访奇,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就写信给朕……这么说吧,算朕花钱,买一双眼睛,如何?”

王中孚先是眼前一亮,可又无奈摇头,“官家,臣,臣语言笨拙,也不会写文章,只怕会让官家花钱买个睁眼瞎。”

“哈哈哈!”虞允文实在是忍不住了,“王统领,官家是让你带一个船队出去,可不是让你一苇渡江啊!”

王中孚这才想明白,连忙点头,喜滋滋接下了任务。

倒是赵桓想起一件事,“对了,传说达摩老祖一苇渡江,从天竺来到中原传法……对了,达摩祖师是什么时候的人?”

这时候德高望重的吕好问沉声道:“回官家的话,是南北朝时候,达摩浮海而来,自南向北,到达北魏洛阳安居**。”

赵桓颔首,“这么算起来,也有六百多年了……对了吕相公,我大宋立国以来,可还有天竺僧人?”

吕好问愣了一下,道:“或许有吧,只是中土佛法愈发完备,却是没有那么多外来僧人的用武之地了。”

赵桓点头,复又道:“那眼下的天竺,又是如何?和当初是否一样,佛门可还兴旺?”

连续发问,几位重臣互相看了看,都满脸为难,说来惭愧,他们还真不知道天竺怎么样了?

吕好问只能用疑惑的语气道:“或云天竺佛法已经衰败,臣等却是不敢断言。”

赵桓一笑,“朕提到佛法,却不是说朕要重视和尚……朕只想说,在南北朝时候,众多僧人前赴后继,离开家乡,前往中原传法。唐朝一统天下,大臣使臣前往各地,便是僧人也不远万里,前往天竺,求法学佛。”

“时至今日,海外僧人不来,我等也不出海,尤其重要,便是连好奇心也都没了,全然不知海外情况如何。你们说,万一有哪一天,从天竺出现一个强国,自南向北,席卷大宋,再来一场靖康耻,又该如何?”

张浚忙道:“回官家,自古以来,威胁皆来自北方,却从未有来自南方的时候,臣斗胆以为,官家过虑了!”

赵桓把眼睛一瞪,冷哼道:“是朕过虑了?还是你们太懒散了?朕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你们还不懂吗?”

张浚老脸通红,连忙道:“回官家的话,回头臣就安排人,去探查各国情形,不只是天竺,还有其他诸国,悉数在内。”

赵桓用鼻子哼了一声,“这就是了,每年都要安排专款,还有设立奖金,鼓励百姓,也悬赏外人,让他们把各种情形,上奏朝廷。只要核实了,就给赏赐,这点钱朕还是能出的。对了,也别只是枢密院,还有礼部,翰林院……尤其是只知道读圣贤书的废物,让他们出去瞧瞧,替朕好好看看,圣贤道理,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赵官家的这番表态让王中孚大喜,他的确有些迟钝,属于反射神经有点长……但他却不笨,甚至可以说很聪明……废话,不聪明哪来的中神通啊!

去天竺瞧瞧,貌似也不错。

那些僧人能跑到中原传法,中原为什么不出海传教呢?

没准还能在天竺成立道门,宣扬道儒……没准还能在天竺弄出来个三教合一……王中孚想到这里,甚至忍不住笑出声了。

大家伙看了他一眼,却还是把目光放在了赵桓身上。

“朕在这里,要说的无非是两件事情,其一,要经营好长城,看住国门……第二,放眼四海,弄清楚天下大局。唯有如此,才能从根子上断绝再来一次靖康耻的危险。身为朝臣,万万不可失职!”

众人齐齐点头,还是那句话,摊上了积极进取的天子,大家伙谁也别想糊弄日子,该忙活起来了。

从山上下来,赵桓再度返回了关城,这一次赵桓传旨,请来了足足八百多名将士。

就在城中的空地,摆开了酒宴。

毫无疑问,他们都是需要去掉军籍,解甲归田的老兵。

针对安顿将士的问题,赵桓已经处理很多次了。最早的时候,自然是大力抚恤,发放硬通货,给银子。

再后来,推行授田,给将士们土地。

再后来,赵桓推行功臣返乡,让老兵在乡下发挥重要作用。

一直到了现在,很多过去的办法已经不合用了,赵官家还能怎么办呢?

“朕在这里请客,朕知道,有不少人的心里,一定琢磨着,朕这是要卸磨杀驴,要把大家伙逐出军中,朕想问你们,是不是有人这么想的?”

众人闷着头,哪敢说话啊!

赵桓看了一眼,随手指了指最近的一个老兵,正是那个“七爷”。

“说,朕不想听假话。”

七爷顿了顿,却是把心一横,“回官家的话,拿惯了刀剑,确实是心里头有怨气。可见到了官家,就什么怨气都没有了。官家能来看大家伙,就是心里有弟兄们……就凭着这一点,别说让咱回家了,就算把这条命给官家,都愿意啊!”

老兵的话,披肝沥胆,直指人心,许多人都深有感触。

但是却也有人想法不同,借着热闹的场面,他们把心思说了出来。

“官家,让咱们杀敌,就算战死了,也心甘情愿。可让咱们回乡,咱啥也不会,跟个废物一样,还活着什么劲儿?”

“是啊,我们不怕死……我们也不老,还能给官家卖命……官家不能不要大家伙!”

……

这种声音出来,立刻也引起了一批将士的共鸣,大家伙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急得哭了起来,委屈得像是被抛弃的孩子。

赵桓连连点头,“大家伙的心思朕都知道……可朕这里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果不让一些人离开军中,要么就是兵马越来越多,再度弄出八十万禁军来……要不就是军中都是老人,早晚有一天,大家伙会拿不动刀枪,打不了仗的。”

“所以无论如何,这一步都必须要走,裁汰将士,新陈代谢,是唯一的办法。”

“只是朕也清楚,大家伙都是对国家有功的,直接回乡,也确实生活艰难。所以呢,朕有个打算,便是在长城沿线,你们可以挑选地方,准许建立田庄,每个老兵最多可以申请三千亩。而且朝廷会酌情减轻税赋,最多可以免税。”

这个方略之前也提出来过,主要是针对收复的土地。

而如今赵桓公然宣布,毫无疑问,这是要落地了。

最高三千亩,还能免税!

我的老天爷啊,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

许多老兵的怒气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之所以会不满,实在是因为军饷够丰厚,纵然有生命危险,也值得一搏。可回乡之后能干什么?

均田之后,也不过是几亩薄田,饿不死而已,他们毕竟是出生入死的老兵,不是普通人……有些更是杀过人,立过功,不说人均兰博,也差不多了。直接把上过战场的老兵,扔到社会上,而不加任何措施,那是匪帮才干得出来的犯罪行为。

可是当三千亩田拿出来之后,情况立刻就不同了。

让我混吃等死不行,可让我当个小地主,却是没问题的。

众人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却还是那个七爷,他突然仗着胆子道:“官家,俺,俺不要田。”

“不要田?”

赵桓诧异道:“怎么,你怕辛苦?”

七爷忙摇头,“官家,死都不怕的人,还在乎辛苦?俺,俺是想弄快草场,专门养牲畜,那个挣钱多!”

赵桓点头,却又道:“可这样一来,你就要在长城以北了,失去了庇护,万一金人来了怎么办?”

七爷把眉头一挑,傲然道:“当初在临河堡的时候,俺可是差点就杀了兀术!怕他们干什么?再说了,金人太多,俺还能赶着牲畜往南跑……这可比种庄稼方便多了。”

(sdingdiannn/ddk265256/20653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