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457章 烟消云散的西夏国

宋成祖 第457章 烟消云散的西夏国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西夏之地,自然是中原王朝所有,人们都在等着,等着赵官家何时发兵……只不过此刻的赵桓却丝毫出兵的意思没有,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替自己选坟地上面。

没错,就是挑选永远的家。

任何一个皇帝都要早早修建皇陵,一座合格的陵墓,至少要几十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庞大的地宫,还有地面建筑,又要防范盗匪破坏,其中的花费不可以道理计。

这不,赵桓带着首相赵鼎,在燕京四周,到处选坟。

“我说赵相公,你记着啊,等朕有嘎嘣的那一天,一定什么都别准备,随便把朕烧了,骨灰撒到大海里,就算想盗墓也不可能了。”

赵鼎看了看赵桓身形矫健的模样,再看看自己,气喘吁吁。他决定不说话,因为赵鼎很清楚,他是等不到那一天的。

“官家,还是说点要紧的事情吧,西夏那边已经彻底乱了。”

赵桓稍微停顿,随后就继续往前走,低声问道:“乱成什么样子了?”

赵鼎想了想,要怎么形容呢?

“官家,承天寺的和尚聚拢了数万百姓,已经割据一方了。”

“连和尚都动起来了?”

赵桓大吃一惊,却又心中欢喜,流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总算不用在山里瞎晃,可以回京主持大局了。

西夏这诱人的果实,怕是快要成熟了!

赵桓在这段时间,和赵鼎聊了很多,对西夏进行了彻底的剖析。

说西夏就不得不提起党项……党项是羌人的一个分支,从很早就迁居中原,历经汉唐,最终在西北地区安家,并且接受朝廷册封,实际割据一方。

到了北宋仁宗朝,李元昊横空出世,率领党项诸部,起兵自立,建立了西夏。

由于长时间的混居,党项已经相当程度汉化,不过,李元昊硬生生扭转了这个进程,他强令下面人剃发,又弄出了西夏文字,总而言之,就是强化区别,制造分裂。

从李元昊算起,五代国主,几十年的功夫,不遗余力……结果就是你说党项和汉人完全不一样,根本不能同化,这是不对的,毕竟前面几百年怎么算?

可你说能顺滑无比,立刻成为一家人,那也是痴人说梦。

党项百姓相对尚武,如果有亲人被杀,他们会披头散发,穿麻衣,吃素食,形如野人,直到复仇之后,才会恢复正常。

党项人笃信佛法,以区区国力,造出那么多令大宋都汗颜的奇观,足见他们的癫狂。

不过在笃信佛法之余,党项人还有一项更疯狂的爱好,他们家家户户立神位,信奉鬼神。

每遇到大事,必须占卜。

而他们占卜的方式也很奇特,他们会选一只羊,喂下粮食,然后摇晃羊头,大约是帮助消化,随后将羊开膛破腹,取出里面的肠子,观察便便……

没错,就是这么够味!

如果便便连贯,毫无异常,就代表前途顺利。

可若是便里有血,就表明战事不吉,要延后出兵。

……

“西夏尚武蛮横,言语风俗和中原大不相同。真的大兵平推,落实均田,只怕老百姓也未必支持朝廷。”赵鼎气喘吁吁道:“说不定还会激起反抗,兵连祸结,战火连绵,那就麻烦了。”

赵桓看了看周围,找了块卧牛石,他随意坐下,然后让赵鼎也坐下。

“赵卿,均田这一招在什么时候都管用,只要是人,就没有不追求公平的,尤其是占了人口大多数的底层百姓。关口在于长久的愚民,严密的等级,加上乱七八糟的宗教……一时蒙蔽了百姓的心智。他们既不相信朝廷,也不愿意改变。毕竟已经活得很艰难了,又怎么能奢望日子会更好?尤其是大宋还是外来者,即便是良政,有太多的歪嘴和尚,也别指望着能把经念好。”

赵鼎笑道:“官家看得明白,所以断然不能出兵西夏……只不过要等到什么时候,可别让耶律大石占了便宜?万一辽兵摘了桃子,咱们的种种安排,可就落空了。”

赵桓眉头挑了挑,想抢他的肥肉,可没有那么容易。

“赵相公,如果大石敢动手,我宁可暂缓几年收回河套,也要把他耶律大石给拖垮弄死!朕说到做到!”

赵鼎凛然,心说官家可真够狠的,刚刚订下婚约的儿女亲家,你也下得去手?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赵桓笑呵呵说道,他负着手,重新站起,可以返回燕京了。

就在赵桓隐忍的这一段时间,西夏就像是一个竞技场,是人是鬼全在秀,只有百姓在挨揍。

首先闹起来的就是李仁孝的亲信旧部,任得敬主张武力救回国主,结果被人刺杀。随后有人主张,出钱赎回国主,向大宋认罪,很不幸,提出建议的人没有被刺杀,而是被当场打死!

在兴庆城中,已经失去了是非,也没有对错,更没有人能稳住全局。

一句话,这座城碎的像是被车碾过的方便面,相比之下,江苏都是铁板一块,牢不可破。

有一种阴谋论,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归结到一个或者几个,拥有无与伦比实力的家族上面。

就像你写宋明,不提士人集团,写汉末三国,不提世家大族,写唐朝,不提关陇门阀一样,总觉得浅薄,不够劲儿!

可事实上呢,真的敢跟皇帝作对,那叫谋大逆,是要掉脑袋,灭九族的。除非你有王莽曹操的实力,并且准备取而代之……可话又说回来,有了这么大实力,干嘛不自己当皇帝,那不香吗?

说到底,大多数的情况都是西夏这种,权威丧失,各种乱七八糟的实力,粉墨登场,谁都想捞取最大的利益,结果就是天下大乱,一地鸡毛。

在这种乱局之下,哪有什么精妙的算计,这么多的变数,谁都是草头王,又怎么能算计到不差分毫?

几乎每个人都处于本能状态,结盟,杀戮,背叛,继续杀戮……此刻的西夏,就是个缩小版的五代十国。

兴庆府的内讧,引来了横山诸部的攻击,他们打出了替仁多保忠报仇的旗号,一路向兴庆府进发。

开始的时候,他们十分顺利,不过很快就出现了问题。

原来自从仁多保忠死后,横山诸部缺少能统御全局的人,诸部行军,所过之处,难免袭扰百姓,肆意杀戮抢掠,甚至为了战利品,彼此攻击,大肆杀戮。

这样一群东西,注定是无法成事的,因此他们在距离兴庆府还有三十里的时候,被一支从后套赶来的铁鹞子击败!

全军溃散,狼狈逃回了横山。

而这一支铁鹞子的统帅叫萧明达,一听名字就知道,此人原是辽国人,后来是因为联姻,到了西夏,情况和萧合达类似。

他见西夏乱成一团,就主张向大石求援,请求大辽派遣人马,前来稳住大局。

建议很好,只是他刚刚提出来,就惹怒了所有人!

仁多保忠散尽家财,驱逐契丹,便是在燕京的李仁孝,也不敢否认老头的功劳。

现在怎么回事?

又要把耶律大石弄回来?

几乎一夜之间,就一片大乱,人们甚至传说萧明达是杀害仁多保忠的凶手,为了把耶律大石迎回来。

不出预料,萧明达成了一切的矛盾核心,兴庆府的人马群起而攻之。

奈何他们虽然人多,却不是萧明达铁鹞子的对手,被杀得狼狈不堪。

可就在这时候,承天寺的僧人出动了,他们平时就豢养了不少打手,这几年的乱局,他们又收拢了相当的势力,其中也不乏领兵的将领。

终于承天寺觉得实力够了,他们首先邀请萧明达,借着开法会,度化冤魂……萧明达也欣然前来。

僧人趁机,下令围攻,只是他们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又高估了自己的力量,萧明达手下二十人,奋力死战,挡住了几百僧兵围攻,他们全数战死,换来了萧明达安然脱身。

随后恼羞成怒的萧明达猛攻承天寺,甚至再度放火,烧了承天寺。

只不过这一次用力过猛,不光是承天寺烧了,还烧了兴庆府。

萧明达杀了数百僧人,自觉无法留在兴庆府,只能引兵北上,想要投奔耶律大石。奈何他手下多数是党项铁鹞子,在行军一半的时候,一伙人趁着夜色,冲入了萧明达的帐篷,用匕首捅入了萧明达的心脏,挖去心肝,逃跑而去。

最后的一支铁鹞子也废了。

承天寺的僧人也不甘心,想要趁机收拢人马,打造一个尊奉佛教的佛国。

只是想要筹建佛国,第一步就是恢复承天寺。

他们打算耗费巨资,修一座比原来还宏伟的承天寺,他们甚至把承天寺的新址放在了原来的西夏皇宫。

这已经不只是倒退那么简单了,连生存都成了问题的西夏百姓,哪里还有钱修佛寺……终于,西夏的百姓忍无可忍,他们杀死了监工的僧人,向肃州的驻军发出邀请,请他们急速开进兴庆府,收拾残局。

只不过河西走廊的兵马实力单薄,如何能守住兴庆府……在这时候,以原来梁王嵬名安惠的儿子,嵬名平哥为首的党项八部,向大宋送来了血书,无论如何,恳请赵官家拯救党项百姓。

至于西夏国,或者大白高国……还存在吗?

(sdingdiannn/ddk265256/206929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