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461章 敛财高手

宋成祖 第461章 敛财高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桓随手翻着清册,看了好半天,而后意味深长道:“的确是过了,是贪得过了!”

赵鼎没反应过来,官家在说啥?

贫瘠的草原弄出五百万缗的税,几乎相当于南方的四分之一强,不定要怎么刮捡地皮,大肆搜刮。

对于大宋来说,当下最紧要的就是维持北方的太平,如果因为搜刮过度,激起民变,让草原重新陷入大乱,甚至群起围攻宋军,那可就坏了大事。

即便是太子赵谌,也承受不起这个后果。

所以说他们过了,已经是很含蓄了。

奈何赵官家居然说有人贪墨,这让赵鼎无法接受,也不敢相信。

“官家,太子那边已经很艰难了,如何还能中饱私囊啊?”

赵桓呵呵一笑,“赵相公,你算算行台官吏的俸禄开支,大约就知道了。”

赵鼎急忙接过清册,仔细看了又看,行台官吏的俸禄普遍比内地高了三到五成,,这也是情理之中,没有什么稀奇的。

可再看赵桓的神色,显然不止这么点……那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赵鼎反复观察,仔细琢磨……渐渐的,他似有所悟。赵鼎的情况有点特殊,他是进士出身不假,可他久在地方,既然是地方,做事就可以糙一些,反而身居朝堂,需要更精细的操作。

比如这些开支里面,就有一项是住房补贴。

其中三品参政可以拿到一万八千贯,最低一级也有三千贯。

“这,这有点多了吧?”

赵桓冷哼道:“岂止是多了,一万贯,够在草原上建个皇宫了!”

赵鼎咧嘴,说建一个皇宫,那是扯淡了,不过长城上的一处墩台,平均下来,也就五百贯。

三千贯的府邸,应该十分庞大,更不要说一万八千贯了。

“官家,草原苦寒,缺少家具摆设,既然是朝廷官吏,总不能家徒四壁吧!采买一些东西,或许也是情理之中。”

赵桓冷笑道:“的确是情理之中,可你去查查,去年礼部为了定亲,还有册封储君大典,支出了多少东西,这些东西现在又去哪了?”

赵鼎大吃一惊,他有些惊讶地看着赵桓。

“臣想起来了,这些都被转给了行台,另外还增加了三成开支,充作运费……官家何以对财税如此清楚,真是让老臣汗颜!”

赵桓呵呵两声……最近这段时间,他赵官家已经改变了治理天下的思路……一个国家,就是个超大的企业,或者是几个企业的联合。

上辈子在办公泡出来的本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赵桓治国,基本上抓两样东西,一个是人,一个是钱!

人这块比较好说,从政事堂到吏部,再到军中人事……文官知府以上,武将统制以上,还有一些重要的位置,赵桓悉数抓在了手里。

至于钱,赵桓已经提拔陈康伯担任户部尚书,这是个精细的,而相比之下,赵桓更是个铁算盘。

他手上至少有三百名专业太监,每天都在计算着各种账册,然后将结果汇报给赵桓。

毫不夸张讲,赵官家就是大宋朝最大的账房,是事实上的户部尚书。

有了如此底气,才敢说洞察一切,瞬间看透了行台清单的问题。

赵鼎稍微迟疑,就道:“官家,莫不是要清查行台?”

“查什么?”

赵桓气不打一处来,”赵卿,你还没看明白,他们给自己留了那么多,本身有相当贫瘠,税源不丰,还能交上这么多。你能不能跟朕讲讲,东南的税赋都哪去了?”

赵鼎瞠目结舌,这个问题实在是拷问灵魂……行台官吏有罪,那这些朝臣,岂不是该扒皮了?

不过从那种角度来看,还真是该如此!

这钱都哪去了?

赵桓顿了顿,这才道:“朕也有一段时间没看儿子了,似乎萧丫头给我们赵家添了孙子哩!”

赵桓兴致勃勃,“朕准备去瞧瞧,轻车简从,不许多带人,朕去去就回!”

赵鼎能说什么,这位官家哪是去看儿子,分明是去查账了。

不过这事情也的确让人想不通,他们凭什么能弄到钱呢?

赵官家出塞,很顺利见到了赵谌,不顺利也不行啊,赵大太子玩得正高兴,谁能料到,他爹突然出现了。

“您,您老这么闲啊?”

赵桓翻了翻眼皮,“告诉你两句话,第一,朕还不老,第二,朕也不闲!”

赵谌一下子就听出来了,这是带着怒气来的。

“您有什么吩咐,又或者孩儿什么地方惹到您了?是不是,是不是税收?”赵谌还真上路,直接就说了出来。

赵桓用鼻子重重哼了一声,“别废话了,让我瞧瞧,你们到底是怎么盘剥往来,中饱私囊的!”

赵谌不敢怠慢,赶快找来了虞允文,随后又叫来了赵汾,这两个家伙成了拟定行台税制的主要推手。

经过虞允文的介绍,赵桓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由于行台辖区正好在草原和内地之间,处于衔接往来,沟通双方的优势区位。

譬如说,从草原运来了牛马,进入行台市场,他们是不需要纳税的……但是一旦交易之后,他们就需要给南来的商贾一份纳税凭证,因为只有拿到这个凭证,南方商贾在出售的时候,才能抵偿税款。

而且靠着这个凭证,才能一路畅通无阻,不用承担苛捐杂税。

反过来也是一样,草原的商贾要购买大宋的商品,也是需要讨要纳税凭证的,因为只有在纳税之后,有了这个凭证,才能算作正品。如果出了问题,行台方面是会负责的,否则的话,就等着吃亏吧!

虞允文自以为得计,他这一手实在是太高明了。

因为他巧妙一招,把本来属于朝廷的征税任务,巧妙转给了买方。想要顺利完成交易,就需要卖方纳税,取得凭证,然后买方才会欣然接受。

道理很简单,因为唯有如此,买方才有保证,而且还能节省税金。还有,这个纳税凭证又能减少运输中的麻烦,堪称护身符。

一句话,想要交易顺利,就必须纳税。

这样一来,商税数额,自然是飞速上涨。

在过去一年里,光是从行台向南贩运的耕牛就有十七万头,按照每头牛两贯计算,就有34万贯入账。

从南向北运输的茶叶,也是个天文数字,税金甚至比耕牛还高,足足有五十万贯!

除此之外,马匹,羊羔,兽皮,药材,南方的丝绸,布匹,铁器,家具,生漆……每一项的税收,几乎都在十万贯以上。

全都加起来,只是向朝廷交了五百万贯,非但不算多,甚至还有点少。

虞允文为了安抚赵桓,只能道:“官家,去年已经向南边输送了十八万担黄豆,今年的数额会超过五十万,仅此一项,能给朝廷增加八十万贯岁入。”

赵桓点了点头,“仅此而已吗?你们不是建了榨油作坊吗?”

虞允文连忙点头,“的确,只是主要都是小作坊,替乡亲办事的,收不上来多少税,臣的意思是不要与民争利。”

赵桓点头,“黄豆种多了,油坊,豆腐坊,可以不用缴税,或者只是象征**点。但是豆粕呢?这可是个大头儿,军中只怕眼睁睁瞧着吧?这也不用纳税?”

“用,用啊!”虞允文连忙点头,“这一项也能有二十万贯。”

“还有。”赵桓呵呵一笑,“朕听说,你们找到了铁矿,还找到了煤矿,这是真的吧?”

“是,不过规模不大,开矿难度也不小,能有多少收入,还不好说。”

赵桓都懒得看虞允文,你小子还跟朕撒谎?

“草原的矿什么情况朕知道,不但规模比中原大,而且品味好,且是露天矿居多……如果没有这些优势,也就没有开发价值了,所以你讲是小矿,那是欺君!”

扑通!

虞允文就吓得跪下了,简直快要哭出来了。

“官家饶命,官家饶命啊!”虞允文委屈巴巴道:“殿下白手起家,处处都用钱,臣唯有殚精竭虑,方不负官家所托。”

赵桓太清楚虞允文这个货了,他才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老实,这小子既会替国家敛财,也能给自己赚钱。

属于八面玲珑的水猴子,信了他的话,保证上当。

这几项税收赵桓都看过了,还哪里有问题呢?

赵官家略沉吟,就道:“这么多财税往来,数额惊人,你们算得清楚吗?用不用朕再给你们加派一些官吏?”

赵汾连忙躬身,“官家恩典,臣感激不尽,只是的确用不着,有,有帮忙的人了。”

赵桓微微一笑,“那就好!对了,能处置这么多账目,经营这么多钱财的。除了户部,就是开封的相国寺,还有东南的灵隐寺。朕这里一直不许相国寺北迁燕京。就是不打算让这帮秃驴染指太深,莫非说他们从你们这里曲线救国了?”

此话一出,就连赵谌都傻了,怎么他们捞钱的法子,都瞒不过他爹啊!

“儿臣,儿臣无意隐瞒父皇,只是尚在验证中,不知道成败与否,不敢贸然上奏,还请父皇宽宥!”

赵桓呵呵道:“用不着客气了,这些手段也算不上太过稀罕,你们整理一下,回头在邸报登出,准备推行各地吧!只不过大相国寺,怕是担不起这么人大的担子吧?”

(sdingdiannn/ddk265256/207066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