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479章 举家移民

宋成祖 第479章 举家移民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桓的书法别说跟他爹比,就算是和赵构比都差得很远,他一般不会给臣下写字的,可一旦写了,这个含义就完全不同了。

天恩加身,林景贞只觉得战栗惶恐,丝毫不敢高兴。

“官家,臣,臣唯恐受之有愧!”

赵桓微笑,却是无意收回。

“林卿,你能不能说说,这些年福建可有往外迁移的,情形怎么样……也好让朕心里有数。”

林景贞下过攻克,自然对答如流。

“回官家的话,向北迁移,或者前往荆湖等地,也就不消多说了……眼下福建子弟多往岭南迁徙求生,还,还有些去了安南。”

“安南?”赵桓沉吟道:“这个朕怎么听听说过?安南的情况如何?这些人还有往来吗?”

“不多了。”林景贞老实道:“安南路途遥远,又不是大宋治下,去了形同海外弃民,背叛祖宗,有些家族声明,凡是这类的忤逆子,都不许返回家园。”

“不妥!”

赵桓立刻摇头,“去了海外,该盼着他们心向朝廷才是,怎么好主动切断关系?”

林景贞满脸为难,“官家,其实也是有下情的。”

“讲,如实讲!”

“是这样的,不少出海谋生的都是亡命之徒……他们或是在海上为非作歹,或是投靠安南,反过来抢掠中原。将他们逐出家族,也是免得被牵连。”

赵桓吸了口气,眉头深锁,坦白讲面对海外的移民,哪怕到了后世,也存在一个难题。说起来是希望能心系故国,造福故乡。可又接受不了离心离德,背后捅刀子。

如何保持海外移民的忠诚,是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

“林卿,去安南和岭南,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多少?”

林景贞想了想,道:“官家,安南到底是远了一些,又不是大宋境内,实际上只有一些亡命徒才回去安南搏一搏,相比之下,去岭南的多是家族迁徙,比如在那里经商种田,站稳了脚跟,就把家人接过去,开枝散叶,光大家族。”

赵桓点头,又问道:“那衣冠南渡,可也是举家迁徙?”

林景贞笑道:“其实不只是家族,有些地方是一个村子,一座坞堡,成千上万人一起迁徙。若是没有这么多人,有哪来的械斗?”

赵桓又沉吟了片刻,他这才问道:“这么说,衣冠南渡,迁居过去的不光是青壮,老弱妇孺,各种手艺人,甚至是乡亲好友,都会一起迁徙了?”

“嗯!”林景贞点头,“或许有人是独自过去的,但只要安顿下来,都会陆续接家人过去的。大多数的世家,都会如此。”

赵桓终于用力点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甚至有点雀跃了。

这个问题差不多解开了。

移民大约有两种,其一,就是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亡命南洋,迁居海外……这种以单独的个体为主,且几乎九成九都是男性。

他们到了海外之后,安顿下来,也可能通过努力,过上不错的日子。但是这样的人,多数娶当地妻子,开枝散叶,入乡随俗。

说他和家乡有多少感情吗?

有或许有,但是别忘了,他们是过不下去才出来的,因此在心里潜藏了一份怨愤。

这样的情形,繁衍了几代之后,虽然他们还是汉人,但是对中原王朝又能有多少感情?甚至但朝廷南征的时候,这帮人还会帮着当地的兵马。

更糟糕的是他们干脆怂恿乱七八糟的力量,劫掠抢掠中原,无恶不作,甚至变得比纯粹的外国人还可恶。

相比之下衣冠南渡,又是另外一个故事的。由于是大族迁徙,通常男女老少,都要跟着,乡亲邻里也追随前后。

这样一来,他们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区,每一个家庭也都是完整的。

男人打拼,女人相夫教子……他们传承了完整的中原文化,接受的也是系统的交易,衣食风俗能够很好维系。

这样的人,从小到大,就认同中原,彻彻底底把自己当成汉人。

试问他们和那些移民后代相比,情况能一样吗?

说来说去,就一个关键,移民必须考虑实际情况,不是你把人送出去就完了,还必须考虑人员组合搭配。

信不信,假如赵桓直接弄了一百万个壮丁,跑去高丽,大概率不是开疆拓土成功,而是形成了一个乱源,这帮青壮会拿起武器,搞不好反过来造大宋的反,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林卿,你们林家能挑头迁居百姓……朕有几个要求……其一,尽量是夫妻一起迁居,一些老人也要跟着出去。如果因为身体不好,实在是迁居不了,也不用担心,朝廷会出钱出力,帮着养活。移民之中,必须要有相当比例的完整家庭。要把宗庙祠堂带过去,要把学堂带过去,要把咱们的忠孝仁义,礼仪教化带过去!”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再造福建,而是再造海外中华!文明的根不能断了,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了。唯有如此,久后的海外之地,才能真正养熟,真正成为中华乐土,不然就算拿下再多的土地,也都是暂时的,士兵能站住不够,农户能站住也不行,唯有文明习俗站稳了,形成了一个整体,才能真正永远成为中华之地!”

赵桓可没有胡说,汉唐都在河西走廊站稳了脚跟,可那时候毕竟是驻军为主……当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武功不行了,河西也就渐渐失守了。

虽然有归义军试图努力过,也有不少汉人前赴后继,维护这一块浸透了祖先热血的沃土……但是随着最后白发苍苍的老战士死去之后,汉家在这里的痕迹就被抹掉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辽东,两汉,大唐,都在辽东有大批的汉人,建立郡县,甚至广种麦菽,粮食都能自给自足,但是随胡人迁徙,霸占了辽东辽西之地,再经过契丹的二百年统治,辽东还剩下多少汉人呢?

就算有,也和契丹、渤海人无异了。

所以暂时侵占一块土地不难,移民几十万,也不是难事……真正难道是把文化扩展过去,移风易俗,彻彻底底同化。

这不也就是赵桓跟大石讲的那些玩意嘛!

像他那种一户一个金币的玩法,又怎么可能长久占有西域呢?

当然了,耶律大石是没有办法,他们契丹真没有太强大的文化可以传播,他也没有那个力量能够强推。

毕竟这种事情,就算赵桓来做,都相当勉强。

唯有如此,林家的举动才让赵桓如此受用。

“除了这四个字之外,朕打算让林家子弟入武学,你也该提一下了,加同平章事,入政事堂吧!”

赵桓语气真诚,没有半点试探和敷衍。

宣麻拜相的成就,就在眼前。

林景贞稍微沉吟,竟然跪倒拒绝。

“官家,臣家中买下土地,是为了乡亲父老,此事或许有功朝廷,但是臣却不能因此受赏。更何况臣受了赏赐,也不免有人胡乱揣测,说是臣拿乡亲的性命,换自己的前程。如论如何,臣不能如此。”

“你怕有人说闲话?”赵桓带着责备道。

“臣,臣怕坏了官家大事,也怕坏了再造海外福建的善意。总而言之,请官家体谅。“

赵桓略微沉吟,被拒绝了总归心情不太好,尤其是对方拒绝的还这么理直气壮。甚至透露出一层意思,在南方,朝廷的形象,还真是不那么太好。

“罢了,罢了……朕不干涉就是了,也免得好心办坏事。

林景贞磕头谢恩,转身回去之后,立刻给家中写信。

这一次移民的事情,再也不能小觑了。

九牧林家,完全动了起来。

林景贞的兄长和弟弟,还有家中的子弟,纷纷前往各处农村,跟大家伙讲述道理。

凡是人多地少,生存艰难的,都可以报名,出海的船只,有福建海商出,粮食由大家伙捐助,到了高丽之后,也不会不管大家伙,建房子,圈占土地,耕田种粮,乃至日后的粮食销售,都会有人想办法,帮着解决困难。

“大家别担心,这就是寻常的搬家而已。”

为了证明这一点,九牧林家的三房,八房和九房,一共三支,共二十八口,连同两百多名亲族,也要一起出海,踏上前往高丽的海路。

林景默已经不年轻了,作为这一次林家出海的大家长,他先是率领所有人要出海的族人,去林家祠堂拜祭祖宗。

随后在众人见证之下,分了一炷香,又取了一抔土。

再从林家族长手里接过一份家谱。

“高丽全罗林家新堂口,名曰新福堂……所有出海林家子弟,务必忠心朝廷,仁爱孝亲,兄友弟恭,勤学不辍,耕读不息……三年一次,回乡拜祭,诉说经历,不可辱没祖宗,不可令林氏蒙羞!”

林景默带领着林家子弟,跪在地上,郑重磕头。

“林家子弟林景默,谨遵教诲,旦夕不敢忘却!”

说完,接过族谱……九牧之家,有三房要出海了。

家人分别,背井离乡,暗暗哭泣的人可不少……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跑来,告诉大家伙一个惊人的消息,官家来了!

“林卿,朕跟你坐船从天津到了福建,亲身体验了一次,海上虽然苦,却也不是九死一生,朕稍微安心一些。”

林景贞微微红了脸,“官家如天之德,臣五体投地!”

(sdingdiannn/ddk265256/20766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