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520章 恩典

宋成祖 第520章 恩典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大宋的皇宫毫无疑问是雄伟壮观的,论起规模,当世没有任何一座宫殿能够企及。不过今天皇宫的气氛很融洽,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像是过年一样。

牛英主动带着几个少年,朝着一个老者行礼,随后就被引入了大殿。

直到坐下,牛英才告诉几个少年,那位老者是当朝首相赵鼎。

“首相是个多大的官?”有人好奇道。

牛英想了想,解释道:“这么说吧,官家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首相决定能不能办成一件事!”

好厉害!

少年们嘴巴张得老大,一副颇为惊讶的模样,真的有这么大权力吗?怎么看着就像个普通的老爷爷啊?

很显然,在几个少年的特殊滤镜下,大宋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比如今天的盛会,来自天南海北,各种各样的人,一应俱全。

过了好一阵子,突然在入口处响起了低呼之声……随后大宋的官家赵桓出现了,随着赵桓来的还有太傅李邦彦,大宗正赵士?。

赵桓满脸含笑,向大家伙点头。

随后皇帝陛下走向了一个老者。

李邦彦主动道:“官家,这位就是在天津创立女子学堂的王旭王东升。”

赵桓点头,“朕知道了,就是写下‘尔女子,宜读书。不读书,怎识字?不读书,怎明理?不读书,怎教子?书不读,是蠢材。蠢人多,国就衰。’的王东升先生啊!”

小老头脸色微红,连忙躬身:“官家竟能记得,草民受宠若惊!”

赵桓笑道:“女子入学,开天辟地,如此大事,朕不能不知。”

王旭见赵桓兴致很高,便仗着胆子道:“官家,既然如此,草民想请教官家,女子学堂,可是妥当?”

这是要官家的承认啊!

李邦彦失笑道:“官家今天第一个就来看你,心思昭然若揭,还用多问?”

王旭微微一怔,却还是固执道:“没有官家点头,终究不踏实。”

赵桓一笑,“好啊,你想询问,朕就告诉你。女子入学,朕极为赞同,没有任何犹豫……只是朕想问你,女子入学的宗旨何在?”

“这个……自然是让女孩子读书识字,日后能相夫教子,兴旺家族……不瞒陛下,草民也问过了不少人家,只要妻子能知书达理,子孙后辈成才居多,草民这才有了这个念头。”

赵桓点头,“这个道理还没错的,但是格局未免小了。”

王旭目瞪口呆……这还小吗?他让女子入学,已经是大逆不道了,士林之中有颇多的咒骂,他没办法,才把办学的地点选在了天津。

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口,商货云集之地,民风开放,远比内地要好很多,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太多的反对之声,这一次能得到官家的邀请,也是他万万不敢想的事情。

“女子读了书,学了本事,只是在家里相夫教子,未免浪费了人才,应该出来做事才是。”

王旭大诧,“官家,这,这让女子抛头露面,怕是有伤风化啊!”

赵桓大笑,“不然,你要知道,现在的军中早就有了女营……她们在历次战斗之中,协助抢救伤员,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整个军中不能缺少的力量。其实现在各地的女工也不少了,只要法令严明,一视同仁,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步子迈得大一点,勇敢一些……先从城市做起,从天津开始,女子学堂可以再增加四处,朝廷要和其他学堂一样,拨付经费。”

王旭大喜过望,官家的开明完全超出了想象。

“草民叩谢陛下!”

赵桓笑道:“该是朕谢谢你们才是,想要天下越来越好,还需要大家伙共同努力才是。”

说完了女子学堂,往旁边一瞧,有个黑瘦的小老头,个子还不到赵桓的肩头,脸色晒得黝黑,在一群人当中,很不显眼。

但是赵桓还是看到了他。

“这位就是治河的高手,许多福吧!”

听到官家点名,老汉愣住了,竟然是身边人捅了他一下,这才急忙过来面见官家。

赵桓道:“朕听说你有八个儿子,都跟着你种树治河?”

老汉低着头,竟然叹了口气,“本不该和官家讲的,可草民不敢欺君……这八个孩子,只有两个是草民的,剩下的是俺兄弟的,算起来他们是俺的侄子。”

赵桓道:“那你的兄弟呢?”

“死了!”老汉无奈道:“俺二弟许多禄最早死的,留下了两个孩子,俺三弟叫许多寿……他,他死在了青化的战场上。”

赵桓微微一怔,青化之战,可是大宋转危为安的一战,地位之重要,不用多说。

这一战打出了一个足智多谋的曲端,也打出了一个兴汉为国的吴玠……可对于赵桓来说,最后无数民夫的帮助,才让他感慨万千,刻骨铭心。

当百姓真的站在他的一边时,赵桓确信自己,绝对能够赢得胜利。

没想到过去了多年,还能和当初的民夫相见。

赵桓情不自禁道:“李太傅,你说朕是不是该去青化瞧瞧?和大家伙坐在一起,畅谈往事啊!”

李邦彦连忙道:“这个自然好,老臣也想去看看了。”

许多福大为欣喜,连忙告诉赵桓,放心去吧,可比原来的日子好多了……关中说到底的问题是人地矛盾。

庞大的人口超出了自然的承载能力,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粮食产量越来越低……再加上战乱破坏,难以维系。

在这几年里,解除了外患,不光是金国,昔日的老对头西夏也早早完蛋了。

随后想外面迁居百姓,第一次真正降低了人口压力。

随后又均分了田亩,生活的改变,显而易见。

只不过脆弱的生态依旧,如果拿不出解决办法,过个几十年,依旧会如此。

许多福自然不明白这么多,但是他知道一件事,小时候常去砍树的土丘光了,每到雨季,就有大股浊流冲刷而下,有时候辛苦种植的庄稼,就被洪水带走了,老百姓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许多福就领着乡亲,将山坡铲平,制造出平地,避免水土被冲刷走。

经过几年的努力,亩产超过了一石,算是初步成功。

随后许多福又有了更大的野心。

他试图恢复原来的树木。

而且为了种树,许多福还想了个办法,就是用草编成网,在容易被冲走的地方,拢住土地。

随后他发现这些埋下去的草绳还能稳固雨水,腐烂之后,增加土地肥力,长出更多的草木,随着草木恢复,夏天的暴雨也会减轻很多。

办法有了!

真的不要低估百姓%找准了方向,他们能坚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前赴后继,丝毫不会退缩!

对于许多福来说,他已经带领着孩子和乡亲,足足坚持了八年……他们的村子已经变化很大了。

村子周围都是绿树成荫,每年水灾最小,粮食收获最多,日子过得最富裕。

在一片黄土为主的村落当中,出现了一个绿荫遍地的特殊例子,自然得到了重视,了解情况之后,许多福被请到了皇宫。

“造福桑梓,你做得很好……不说朕也有点想法。你看这洪水来了,不是一个村子独善其身就行的。更何况水旱严重,也没法独善其身。你愿意把自己的种树经验,推广过其他地方吗?”

许多福稍微迟疑,就点头道:“官家说了,草民自然会照着办,可可草民怕别人不听我的。”

赵桓一笑,“朕会下旨,让各地官吏过去,向你讨教,你可不能藏着掖着啊!”

许多福连忙摆手,他怎么会!

赵桓又陆续问了几个人,这里面有修长城的工人,还有马场的马夫……在这位马夫的手上,马场繁育的小马增加了三成之多。

相比那些把战马养成骡子的文官们,他实在是太强了。

可他的昔日的身份,不过是某个将门的家仆罢了,而且还是连续三代侍奉一家的那种,身份卑微无比。

谁能想到,一个奴仆也能登堂入室,站在皇帝的面前,他兴奋地几乎昏倒。

赵桓走了一圈,转到了牛英面前。

牛英只顾着给几个少年介绍情况,竟然没有注意到,等他抬头的时候,赵官家已经到了自己的眼前。

“官家,臣……”

赵桓摆手,“你的事情朕都知道……倒是他们几个,就是从鹰堡回来的少年?”

牛英连忙点头,“官家,他们的确不容易,小时候吃了太多苦,现在万里迢迢,到了大宋,臣琢磨着,官家该加恩他们才是。”

赵桓一笑,“你这话说得容易,朕现在能给他们什么位置?就算朕给了,他们也要能胜任才行啊!”

牛英瞪着眼睛道:“官家怎知他们不能胜任?臣瞧着他们的学问可好哩!”

赵桓冷哼道:“你说好不顶用,朝廷考试选官,抡才大典,那是有规矩的!”

“好啊!那就让他们试试呗!通过了官家多了可用之才,通不过,就让他们接着学本事。”

赵桓扭头,正好看到了赵鼎,就随口道:“赵相公,给他们安排个考试如何?”

赵鼎咧嘴了,“官家,让外邦之人参加大宋的科举,还有没前例啊!”

牛英笑嘻嘻道:“赵相公,官家的意思,从这次之后就有了,不信你问问官家,是不是这个意思?”

赵鼎顿时气得翻白眼,好你个牛英,敢给老夫挖坑!

(sdingdiannn/ddk265256/209214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