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534章 剿匪

宋成祖 第534章 剿匪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鼎对流芳百世是不抱多大希望,只能说身为首相,挑着千斤万斤的胆子,赵鼎也不敢尸位素餐,白白浪费机会。

更何况他可是西汉以后,第一位名正言顺的相国,如果不能拿出点实际政绩来,也没法面对天下人。

赵鼎思忖再三,终于点头了。

同样的,很快赵鼎也就后悔了。

“赵相公,这个剿匪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兵部尚书刘子羽满脸为难,苦兮兮的跟喝了苦瓜汁似的。

他已经把干儿子朱熹送到了官家身边,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正准备退休,结果却摊上了这么大的事情,着实让刘子羽为难。

赵鼎思忖少许,便认真请教,“你是知兵的,这个剿匪要怎么办,你心里有数吗?”

刘子羽无奈摇头,“赵相公,说实话,剿匪跟用兵关系不大?”

赵鼎皱着眉头,认真道:“何以见得?”

刘子羽随即道:“赵相,咱们之前剿灭过洞庭湖的水贼,招降过梁山的水寇,也剿灭过福建等地的贼人……斗胆请教,赵相以为,接下来的剿匪,可是和这些举动一样?”

赵鼎又不是傻子,刘子羽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他斟酌道:“以前剿匪,都是派遣精兵强将,大军压过去,自然解决了。只不过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整顿,大宋各地,除了少数边境山区之外,并无成百上千的大股匪徒了。”

刘子羽连连点头,总算是说到了根子上。

“剿匪不怕多而怕散,不怕强而怕和!”

刘子羽给赵鼎解释……土匪再多,只要聚集在一起,就不用害怕。因为除了末世的特殊情况,大多数时候,只要官军正常发挥,都能吊打几倍,几十倍的贼人。

可一旦贼人散做满天星,到处都是,找不到,追不上,空有满身力气,不知道往哪里用?那就麻烦了。

因为官军长期驻扎,需要庞大的开销。

这边财政压力巨大,那边找不到敌人,还时常被偷袭,不断死伤将士,对整个军心的影响,简直难以言说,就算是超级大国也扛不住啊!

再有,一旦匪类占据人和,和当地百姓如鱼得水,那就更麻烦了。

此刻的大宋,的确是没有了那种动辄成千上万,能够啸聚一方的强大土匪。

因此想要剿匪,就要对付那些几十人,上百人,藏在深山老林,狡诈顽强的悍匪……说句不客气的,这里面有多少世代落草的?

赵鼎眉头拧成一个大疙瘩儿。

“刘尚书,这么说光是派兵不行了?”

刘子羽摇头,“自然是没用的,劳民伤财不说,还会折损朝廷威望。这一点岳王爷也是知道的,他的方略里面,肯定没写这个。”

赵鼎无奈点头,“他倒是说了,要选派精兵强将,前途突袭,除掉土匪。”

刘子羽突然神情古怪,忍不住苦笑起来。

“赵相公,话虽然如此,可这只是军中要做的,朝廷却还要更多的事情配合才行。”

“是吗?”赵鼎好奇道:“是粮草,还是钱财?”

“不,不是。”刘子羽道:“想要剿匪,关键就在人心。说来说去,是要让下面的百姓配合朝廷,赵相,你想想,这是多大的功夫?”

赵鼎彻底无语了。

他执掌政事堂这么多年,还有什么想不通的,稍微一点,也就明白了。

剿匪这件事,拼的不是兵强马壮,而是拼社会的动员能力,是考验管理水平……你要是有一道命令,就让几百万人都老实待在家里的本事,想要剿灭土匪,反掌之间。

或者干脆说,能强到那种程度,也就没人敢啸聚山林,充当土匪了。

说来说去,还是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赵鼎意识到了真正的难题在哪里。

所谓皇权不下县,这个历代的毛病,也就不要说了。

光是大宋本身,为了加强皇权,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搞得那些骚操作,就让人头疼了。

吹嘘大宋富裕冠绝古代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人算什么大宋的文治如何如何了得……这些人或许忘了,大宋多的是国库财政收入,而把财政收入等同百姓富裕,如果能说得通,大约就可以拿个炸药奖了。

其实相当程度上,财政收入越多,代表百姓手里剩下的越少,民生甚至是更加艰难。

自从秦汉开始,两千年间,中原大地都是农业时代,农业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增长缓慢,甚至长期停滞。

有过统计,两千年间,财富只增加了区区一倍。

只有进入了工业化之后,财富才开始爆炸增长,所以儒家说天下之财有定数,朝廷拿的多了,百姓自然就少了。

这话其实是对的,只不过他们眼中的百姓不包括普通人罢了。

弄清楚这件事情,也就明白了,大宋长期是以牺牲地方为代价,拼命供应朝廷,满足上面的开支,搜刮天下财富,供养出那么几个繁华都市。

至于京城之外……你是哪一旗?你有通天纹吗?

所以说,剿匪的第一步,就要强化地方财政。

“看起来要给下面更多的钱粮了!”赵鼎自言自语。

刘子羽却是一笑:赵相,光是给钱就行了?”

赵鼎大惊,还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

“赵相公,现在地方的官制,能接得住吗?钱发下去了,有谁来执行?”

赵鼎再度无语,大宋地方的权力划分,的确跟火车碾过的乐事薯片似的,碎到了极点。

大宋在地方上,是存在路一级的行政单位,有点类似后世的省。

但是对不起,路的最高长官叫转运使,顾名思义,就是把地方的钱粮转运到朝廷,说白了,就是个征税的。

虽说后来转运使权柄不断增加,但是根本职责还是没变。

尤其是在抗金过程中,赵桓最缺的就是钱粮。

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转运使,都得到了升迁重用,还有不少人步入政事堂。

除了转运使之外,还有比较重要的地方官就是经略安抚使,由于各地的名号权限地位不同,叫法也有差别,大约就是个管军的,统称帅司。

在这一文一武之外,还有一个提举刑狱事,一个提举常平仓。

很显然,这四个人,各管一摊,互不统属。

而且还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某位大人物,挂着都转运使的名头,管理两个路……下面的提举刑狱事也就是两个,该怎么协调,才能如臂使指,畅通无阻?

在实际运行中,除了极少数能力强悍的大臣,可以总揽大局之外,其余的情况都是互相扯皮,彼此推诿卸责,乱成一团。

讽刺的是,赵宋朝廷对于这种情况,还挺美的。

这叫制约有效,就问谁还能威胁朝廷?

的确是没人会威胁朝廷了,但是什么正经事也别想干了,尤其是涉及到地方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的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

“莫非说……要改革地方官制?”

赵鼎喃喃自语之后,也是下意识打了个冷颤,觉得脊背发凉。

官家啊,折腾政事堂就够了,还要对地方下手?

赵鼎头都大了,刘子羽也唉声叹气,他的退休大计真不知道要推迟到什么时候了……

而此刻的赵桓,正在面对着大宋的地图,拿着一柄长剑,不停画来画去……偌大的江山,被他划分成了三十几个区域,这就是现在的剿匪区,也就是接下来的各省。

“每一个区,设置一名巡抚,负责剿匪事宜,针对匪患严重的地区,增设总督,主掌兵权……凡是在区域之中,巡抚总揽一切,下面的官吏必须全力配合。”

史浩连忙记录,他顿了顿道:“官家,只是这一道旨意吗?用不用别的东西?比如……赐天子剑?”

赵鼎想了想,就道:“赐下王命旗牌,许五品以下,先斩后奏!”

内阁连忙将官家的意思写下来,交给政事堂。

一场以剿匪为推动的地方改革大戏,缓缓拉开了序幕……这一次的影响有多大,除了极少数人,根本把握不住。

甚至是提出建议的牛英,也是稀里糊涂。

但是牛英知道一点,地方的匪患不除,老百姓就永无宁日。

如果不趁着现在,解决了匪患,等官家老了,没了雄心了,或许就永远都做不成了。

就在新成立的治安部,足足有三百多位老兵齐聚,他们之中,不乏牛英的战友,十几年的征战,沙场历练,让他们身上满是凛然杀气,那种彪悍勇武,不言自明。

能站在这里的,毫无疑问都是最忠诚,最强悍的战士。

牛英看着大家伙,突然摸了摸脑袋,还有点惭愧。

“俺,俺怎么就当上了尚书,上哪说理去?”

大家伙简直想啐他一口,你丫的走了运气,就别臭嘚瑟了,赶快说正经事。

要说正经事,那就是分派任务、

贼匪多的地方,多配属人力。

“你们下去之后,还要从禁军抽调人手,这一次朝廷准备派遣三万禁军,加上地方兵马,还有更多的民兵青壮,投入的兵力会超过三十万!”

牛英深深吸口气,“这次动用的力量,可是比以往任何一场仗都多,说明在官家的心里,匪患可要胜过金贼啊!”

“咱们都是官家的兵,无论如何,也不能给官家丢人。这一次剿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管贼匪多么狡诈,咱都要赢!”

牛英一转身,竟然拍手,让人抬上来一块空白的石碑。

“大家伙都瞧瞧吧,凡是参与剿匪,死在当地的弟兄,都要刻碑纪念……要是哪一处的匪人实在是厉害,俺姓牛的就亲自去,就算把名字留在石碑上,俺也没什么好后悔的!”

牛英摆出了抬棺死战的架势,这些老兵也没什么好说的,分头行动吧!

在众多的老兵当中,牛英也有一个比较在乎的,他叫邵秀,他的父亲叫邵青!

“贤侄,这两年你在军中立下了不少战功,牛叔打心眼里高兴,替你高兴!”

邵秀二十多岁,身形瘦削,神色腼腆,有点像个书生……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小子一旦打起来,那可是十足的疯子,不要命,能打仗……他最厉害的一次,一个人抓了三百多俘虏,愣是押着一个部落归降大宋,堪称军中奇迹。

只不过他升官不快,这一次更是被派来剿匪,算是从野战部队下来了。

“牛叔,你想说什么我知道,不管干什么事情,我都会竭尽全力,这次剿匪,也不会含糊的。”

牛英看着信心满满的邵秀,很是满意。

他还想说两句,但话到了舌尖儿,又咽了回去。

邵青是个好汉子,哪怕他牛英都五体投地,论起打仗,冲锋陷阵,他也比不过。

可邵青也有个毛病,就是手段残暴,有一次攻城,在剿杀残余金兵的时候,他连金人家眷都没放过。

有怀孕的妇人也被杀了,他甚至亲手动刀子……这件事情弄得很大,直接影响了招降金兵的计划。

邵青免职,交给军法处置……只是还没等审讯,邵青就死了。

据说是不愿意受辱。

倒是牛英,他想了不少办法,甚至跑到了赵桓面前,苦苦哀求,这才将邵青算作战死。不过他的优待却是少了太多,甚至影响到了邵秀。

牛英有心替自己这个侄子争一争,可转念一想,又摇头了,还是等这次剿匪之后再说吧,反正就算不在军中,地方上也有太多立功的机会。

果然不出牛英所料,邵秀被派去了陕西,他需要面对的是素来凶悍的吐蕃山贼。

邵秀的第一战,他率领着二十多人,化装成商队,袭击了一处贼窝,两百多名贼匪,被消灭了三十多,其余悉数俘虏。

随后他又连续发动攻击,不到三个月时间,消灭了十几处的土匪。

什么江湖有名的塞猛虎、镇西北、半边天,这些悍匪全都倒在了邵秀的手里……最让他扬名的一战,邵秀只带着四个人,追击残匪勇金王,在山里足足转了一个月。

头十天就吃光了干粮,愣是靠着野果充饥,偶尔猎到了野兽,也不敢生火,只能茹毛饮血,啃生肉。

一个月之后,蓬头垢面的邵秀,还有两个弟兄,提着勇金王的脑袋,出现在了兰州城外……纵横几十年的悍匪头子死了,一时间西北大振!

(sdingdiannn/ddk265256/210169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