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86章 胜利进军

宋成祖 第86章 胜利进军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韩世忠的勇猛,始终是让人放心的。

兀术早败,宗望大营被突破,一平两败,金兵不得不选择后退。

他们没有退回胙城固守,而是选择逃往白马津,从此过河,退往河北。这么选择,确实是合乎常理的。

此战之后,金人断然没有在河南立足的道理。

但这又不太符合人设……毕竟宗望一向身先士卒,不管刀山火海,都敢闯一下的。

赵桓竖起了龙纛,宗望并没有亲自出战,而随后又干干净净撤走,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太子郎君的成色……

好在赵桓是无暇思索这些了,他提着宝剑,策马向前冲锋。

马术是他最近才学会的,谈不上多熟练,最多能保证不掉下来。而且长时间在马背上观战,赵桓的两腿发麻,并不是看起来那么从容惬意。

更可怕的却是心理上的疲惫,有种抓狂的感觉。

西军加上御营,五倍的兵力,却打得这么艰难。

大宋到底是怎么了?

曾经赵桓不止一次看到宣扬大宋富庶无比的文章,甚至还煞有介事,计算大宋有多少GDP,只是这些高人怕是忘了一个前提,不管大宋的商品经济多发达,终究是个农业国。在农业国里,交易越多,市面越发达,往往代表农民被盘剥得更彻底,也意味着流民越多,国家越不稳定。

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倘若大宋真的财政那么充裕,技术那么发达,武器装备也举世无双,似乎一切都很简单了,只要拿出钱财,招募勇士,然后制造神臂弩,床子弩,猛点科技树,发展出火器……剩下就是平推了,有什么艰难的?

你赵官家正事不干,成天嘴炮,你丫的在干什么?

站在看台上,只要不下场,就可以随便批评运动员的表现,观众永远都是最懂的那个。

可是真正置身其中,赵桓才知道这里面的复杂可怕。

吹嘘大宋财政收入如何如何多的人,多半不会告诉你另一件事,除了王安石变法的短暂时期,一百年来,大宋财政一直入不敷出。

也就是说,收入虽然多,但支出更多!

大批的官吏,越发膨胀的宗室,杂七杂八的费用,尤其让人头疼的军事开支……把这些必须的项目都支付以后,就会悲哀发现,赵桓这个皇帝,并不比吊死在煤山的那位富裕,甚至还要更加窘迫。

有人或许要说,开源节流啊,裁撤官吏,削减军费,暂停河工学堂一类的开支,总还弄凑出一点钱吧!

说困难的,绝对是无病呻吟。

可是这些举措不是没人干过,在太平年月,王安石、吕惠卿、章惇……这些人前赴后继,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有改变多少。

金兵压境,大刀阔斧改革……谈何容易!

就算想点科技树,且不论能不能弄出来,就算真的可以,原料哪里来,工匠哪里来,生产的成本几何,生产出来,装备给谁?如何确保这些人听你的安排,又如何确保不会有人掣肘添乱……

一百多年的发展,大宋已经形成了复杂庞大,彼此勾结,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

为了维护这个利益集团,身在其中的人,并不需要跟皇帝对着干,也不需要故意使坏,弄出什么大动静。

他们只需要什么都不做,或者稍微偏差那么一点,层层落实下去,就已经和政策初衷,大相径庭了。

这就是身在体制内,搞砸一件事,远比办成一件事容易多了,甚至不需要什么表态,单单是不作为就足够了。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能迅速找到破局办法,并且什么事情都办成,比用嘴炮夺权,还要玄幻一万倍!

就拿大宋的禁军来说,这绝对是一笔糊涂账,官方的数字也未必比民间准确多少……姑且就拿八十万禁军来算。

由于和契丹议和之后,主要战场在西北,大批禁军精锐被用来对付西夏。

保守估计,也有二十万以上的兵马,如果看粮饷支出,还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西北还有许多敢战士,弓箭社的民壮,地方的厢军,加起来怕是五十万都不止。

但是对不起,全都是纸面上的。

这一次勤王,从赵佶到赵桓,两代皇帝,朝堂宰执,拼了老命催促,西军也就来了二十万。

可问题是这二十万,并不都是真正的禁军,其中有各地临时招募的民夫,有闻讯赶来的敢战士,有地方豪强的家丁,还有那些将门的私兵部曲,林林总总,凑了二十万。

实际的禁军,或许也就十万以上。

如果跟朝廷在册的数目对比,至多不会超过三成。

在大宋朝,完全可以这么说,朝廷假装发饷,士兵假装从军……军饷全都落到了各级官吏,以及统兵将领手里,给的再多,士兵也是苦哈哈,甚至说,干脆就是空饷,钱花了,人却没了。

说来说去,就是一件事,大宋腐朽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不管是文武官员,还是尊贵的官家,都失去了号召能力,没法动员足够的力量,也集中不了资源,组织调度能力,荡然无存,国家处于瘫痪状态。

所以看起来大宋依旧财政收入很高,经济总量吓人,科技水平高不可攀,军队庞大无比,文明绚烂,如灯塔照耀东方。

但是对不起了,里面完全空了,十几万金人杀进来,朝着这个破屋子,轻轻踹了一脚,紧接着就是呼啦啦大厦倾倒。

说起来也讽刺,假如历史上金人没有掠走徽钦,没有抓走那么多贵人,而是把他们留在大宋,继续让他们作威作福……或许连完颜构的偏安一隅都做不到,直接就亡国了。

在一个大烂摊子上,变法改良,总是要比推倒重建难得多。

这就是开国君主,往往能够大刀阔斧,为所欲为,而末世之君,往往什么都干不成。

是双方才智能力有差距吗?

或许是吧!

但更为重要的是,双方解的根本不是同一道题。

说了这么多,看似跟这场战斗毫不相关,实则却是有着骨肉般密切的联系。

大宋赢了!

赵桓赢了!

既保住了开封之后,官家又以自己的力量,击退了金人。

战场上的死伤,战斗过程的艰难,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只有一点。

赵桓又赢了!

不但是赢了,还是身先士卒,亲临战场,在血雨腥风中,拼出了胜利。

从这一刻开始,他拥有了超乎想象的威望,也有了一大群愿意追随他的士兵。

毕竟皇帝在战场上,龙纛迎风飘扬!

什么种家军,姚家军,哪里有赵家军来得威风响亮!

从这一刻开始,赵桓真的能做点士气了。

面对看不惯的臣子,也不需要低声下气,威逼利诱了……一句话,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做天子了。

也就是说,可以放开手脚,去改变这个让他郁闷憋屈,想要吐血的无能朝廷!

赵桓纵马驰骋,从最初的愤怒,到渐渐坦然,再到逐渐凝重……他终于缓缓勒住了战马,停了下来。

好巧不巧,就在马蹄下面,泥水沟里,一面皱巴巴的金人旗帜,被赵桓无情践踏。

如果有人能够把这一幕照下来,绝对是名场面。

“官家,阇母退了,宗望跑了,咱们大获全胜啊!”吴敏兴冲冲道。

赵桓抿着嘴角,淡淡道:“吴相公,咱们的死伤有多少?还有,娄室那边有消息吗?”

伴随着赵桓的提问,李邦彦突然变颜变色,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有一个背上插着好几支箭的士兵。

“官家!娄室击败了河北兵马,正在急速杀来,距离不过三十里!”

轰!

惊雷炸响,赵桓的手脚迅速冰凉。

高昂的心气一下子跌落谷底。

娄室的可怕,还在宗望之上。

如果说宗望是金国综合能力第一人,那么娄室就是战场的第一将!

三十里!

如果娄室能早一个时辰,或许失败的就是大宋了。

即便是现在,宗望也可能回兵,杀大宋一个措手不及!

“官家,老臣愿意领兵,阻挡娄室!”

请战的是种师中。

此刻小种的脸色极为难看,赵桓并没有把指挥作战的任务交给他。已经是对种家的怀疑,偏偏杨志那个没骨头的,居然成了战场上唯一带头溃败的将领,险些要了赵桓的命!

无论如何,都是种家的罪。

现在娄室又来了,各部兵马,又是他们种家相对完整,不派种师中,又能派谁?

赵桓思忖片刻,终于点头。

“种卿,你带着赵哲,孙渥,集合五万兵马,务必要阻挡住娄室……其余诸军,加紧追击宗望,一定要尽快把他们赶到河北!”

赵桓又看了看老种,还有李吴两位相公。

“随朕前往胙城。”说完,赵桓径直催马,身后龙纛飞扬……

(sdingdiannn/ddk265256/188839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