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蝉动 > 第四百四十一节工人的力量

蝉动 第四百四十一节工人的力量

作者:江苏棹子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29 14:45:07 来源:顶点小说网

“小赵,明天中午你早些来铺子准备开门,将水煮上,记得要用党部旁边的水井,那口井打得深,干净,这帮当官的真特娘会享受。

要是有人问你,你就说是茶水铺子来的,我已经给过水钱了,每天打三桶不能多打,要不然那些狗腿子又该骂人了,听到了没有。”

晚上八点多客人渐渐散去,月上西梢,茶铺老板手上飞快清点完收入,将钱塞到马褂里,嘴上叮嘱着正在收拾桌椅板凳的小伙计。

开店卖茶这行最累的活计,无非就是打水和烧水,往日这些工作是他自己做的,现在有了送上门的免费劳动力,当然要往死里用。

“好的,掌龟的。”

小伙计含糊不清回了一句,将板凳一个个垒到墙角,又把油布盖在上面,麻利的扣起了绳子,免得半夜起风下雨将这些家具淋湿。

老板听到回答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只好冷哼了一声转身离开,反正此人有警署的作保,不怕对方卷包会。

说起这个叫赵浩的伙计,他其实是很满意的,做事情很有眼力见,眼里都是活,泡茶的手艺有板有眼,就是脸上的笑容有些瘆人。

另外说话老是阴阳怪气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找茬,难怪长得人模狗样却混到了自己的茶铺,随便去家工厂做工都比当伙计强。

老板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到了一个月,要是赵浩说点好听的就留下,否则直接辞掉算了,金陵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找工作的人。

“紧打鼓来慢打锣。

停锣住鼓听唱歌。

诸般闲言也唱歌。”

.........

哼着不知名的小曲,茶铺老板晃晃悠悠的走了,他身上装着不少钱,再晚点街面上可不安全,万一被人抢走,那一天真就白干了。

左重将东西收拾好,又把茶杯水壶锁在柜子里,这也就是现在,等再过两年把东西露天摆放,别说茶杯,估计连柜子都会被扛走。

半个太平年间,已是难得。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茶铺,这才踩着疲惫的步子走上了朱雀街,向着城东方向走去,此地离中央国术馆不远,走路只需要半个小时。

那附近有一片棚户区,是来金陵讨生活的百姓搭建的,其中兵灾连连的鲁省人最多,很多像“赵浩”这样的年轻人都暂居住于此。

住在那里不需要登记,只要花上一点点钱,就能在寸土寸金的金陵有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对还没解决温饱的难民来说尤为珍贵。

左重花了一块钱,便从一户人家手中租下了一间棚屋的使用权和一个远亲的名头,这种要求不算奇怪,出门在外谁不想抱团取暖。

一路上,他看到了许许多多精疲力竭的年轻人,仿佛行尸走肉一般麻木前行,只有路过灯红酒绿的饭店时才会停下脚步过过眼瘾。

为了显示自己的合群,他也这么做了,同时“无意”中认识了一群老乡,在路过行人嫌弃的眼神中,一帮年轻人有说有笑聊起了天。

众人一边走,一边做着自我介绍,听说左重现在的工作,众人纷纷痛骂老板的黑心,人群中有个穿着稍显洋气的高个子更是劝道。

“小赵,别怨我说,你在茶水铺子当伙计有什么意思,不如跟我们去营造厂,够你养家糊口的,总比伺候人强,靠力气吃饭不丢人。

像我们这样出门在外讨生活的人,第一个就是靠老乡,我跟工头说,你随时去上工,一个月多了不说,十块二十块是稳稳当当的。

以后再讨个在纱厂的媳妇,两口子能有个三十块的收入,在金陵就能马马虎虎过上日子了,千万别跟混混学,那种人没有好结果。”

此人年纪在一众人中最大,说话有条有理,显然不想小老乡因为游手好闲耽误了一辈子,在民国能靠卖苦力吃上饭已经不容易了。

左重感受到了对方的善意,挠挠头不好意思道:“我打算先学学做生意,等赚到了本钱自己开一个茶铺,抢了那个老王巴蛋的生意。”

“哈哈哈,小赵好志气。”

“对,就抢他们的生意。”

初生牛犊不怕虎,天天被工头和老板欺压的年轻人们,听到这话觉得非常解气,一个个笑着给左重打气,梦想总是要有的,对吧。

只有高个子微微摇了摇头,刚到金陵的时候,很多人都这么想,觉得自己能够在这里打下一片天地,可惜啊,穷人是斗不过命的。

除非有贵人愿意扶植,不然想翻身比登天还难,他在金陵待了五六年了,钱嘛是存了一点的,可距离掌握命运依然显得那么遥远。

左重注意到了这幕,再看看马路上三三两两的工人,心中微微一动,这些人分布在金陵各区,同时消息灵通,不正是最好的眼线。

他一直在为特务处底层的情报渠道头疼,警署、漕帮获得的情报有局限性,不能指望普通老百姓跟这些人说心里话,讲身边的事。

可情报就隐藏在生活琐碎中,比如天府在安全屋的异常行踪,邻居肯定有所察觉,要是他们能及时掌握这条线索,早就抓到人了。

他结识这些工人原本是为了迷惑老K,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如果能将在金陵的外地工人组织起来,情报渠道便能下沉到百姓中。

左重想到这里,立刻主动跟高个子聊了起来,准备摸一摸对方的底,此人谈吐不一般,看着像是读过书的,也不知为何沦落至此。

两人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了,高个聊了聊自己的来历,他自称东强,鲁省岛城人,父辈参加过华勇队,自己在教会学校待了几年。

后来父亲在港城跟海盗作战时不幸遇难,家里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他从学校辍学后到了金陵讨生活。

“咱们每天辛辛苦苦上十二个小时的工,从鸟叫做到鬼叫,一周顶多休息一天,连上厕所都有工头盯着,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东强说起了自己的工作,随后又感慨道:“我还算是好的,最起码身强力壮,有些孩子五六岁便去工厂里,一天下来脸色都发白了。

还有那些包身工,那才是倒了八辈子霉了,一般最少包三年,这三年是完全没有自由的,要么干活,要么去死,生病都请不了假。”

他说着说着叹了口气,这口气既是为自己而叹,也是为那些在工厂里消耗生命的工人而叹,若不是家中有老有小,他早就不干了。

左重听完沉默了,这些情况他不知道吗,知道,报纸和广播之中经常能听到某些慈善人士的呼吁,号召民国的资本家们善待工人。

对,就是善待。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无法禁止的,那些烟囱里冒着人命的血肉工厂,后台全在果党会议的前排,自己隔自己的命,这怎么可能。

他一个小小的科长更是无力做什么,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阶段他只能做好自己,将来会有人收拾这些黑心资本家。

众人说话间已经到了中央国术馆,左重跟东强约好明天见面的时间,便转身走进了污泥遍地的棚户区,消失在昏暗的点点灯光中。

许久之后。

不远处的一条小巷里,徐伟明踱步走了出来,看着成群结队的工人们,他眼中满是亮光,这位老地下党也发现了这股强大的力量。

从徽省到了金陵之后,他深知在果党统治的中心,在宪警、特务密布的环境中开展工作,需要百倍的小心和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对于金陵党组织多次遭受破坏的原因,他也根据自己的情报斗争经验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有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金陵地下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把活动重点放在了学校和知识分子之中,没有把党的活动重点放在工人运动中去。

这不能怪石宁,由于民国十六年的那场变动,工人们对于地下党避之不及,两者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和了解,这是客观的困难。

但这次事情结束,他准备建议金陵市韦,尽快在工厂和果党军事机关中恢复和发展组织,在学生和公教人员中独立发展外围组织。

即使这么做有一定的风险,但不能任由果党在金陵作威作福,那样就随了光头的愿,必须打开一个缺口,让工人慢慢熟悉地下党。

刚刚他跟踪那个小伙计的时候,听到了工人对于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环境的种种抱怨,这就是地下党接下来开展城市工作的重点。

发动群众。

帮助群众。

依靠群众。

几年前在沪上,他们就是靠着这三点原则,联合了无数工人赶走了北洋军阀,可惜光头背叛隔命窃取了胜利果实,导致功亏一篑。

这场悲剧证明了,想要靠资本家和地主阶级救民国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把绝大多数的民众团结在一起,民族和国家才有复兴希望。

徐伟明一时间想到了很多,而后转身离开,他没有进入棚户区,这一身中山装太过显眼,万一惊到那个伙计就失去了跟踪的意义。

(sdingdiannn/ddk273856/66375117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