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六零二 毁家纾难与明火执仗

《靖安日报》又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毁家纾难与明火执仗”

“众所周知,在东瀛军大举入侵东北,全东北人民奋起抗战,一幕幕`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的场面不断上演。

无数英雄儿女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为华夏民族不惜留尽最后一滴血。

后方的父老乡亲也不甘落后,纷纷慷慨解囊,为抗战事业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工人捐出自已的工资,农民捐出自己的口粮,商人捐出自己的货物,老人捐出自已养老钱,小学生捐出自己的压岁钱,……

最令人感动的是边区长官刘大双先生,每年捐出汉唐公司的利润,数年下来,折合银元以亿计。

在今年东瀛军入侵之后,边区财政十分困难,刘大双先生毁家纾难,把几间盈利最好的工厂卖掉,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抗战事业。

在这期间,边区人民的抗战事业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不仅仅向边区捐款捐物,许多爱国青年更是来到了边区,投身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

日前,爱国商人向边区运送的货物在武昌遭到了扣押。

湖北都督王占元,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前提下,明火执仗,公然破坏华夏人民伟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令人发指的强盗行为,也是令人不齿的卖国行为。

要知道,这批货物是边区急需的,每晚送一天,就有无数个保安军战士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失去了生命。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此,边区刘大双总司令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吁:

惩治汉奸王占元!惩治背后的黑手!

……”

这篇文章一出,又一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各地媒体大多转刋转播了这篇文章,当然,也有些媒体装聋作哑,默不出声。

不过,不转发这篇文章的报刋销量急剧下降,而且被老百姓标上汉奸的标签。

各地学生们又一次走上街头。

“打倒王占元!”

“打倒汉奸卖国贼!”

“王占元下台!”

……

标语铺天盖地,呐喊声震天动地。

在学生队伍中,有不少市民现场加入,一路挥舞着拳头,高声呼喊,表达他们对王占元的不满。

学生们现场设立了捐款点,为保安军的抗战事业捐款。

华夏的老百姓是善良的,也是有爱国心和同情心的。

路过的行人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首童谣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

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国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妄称帝,乃逆行。

许多老学究都听到了这首童谣,不免心中忖度,此乃天意也!莫非要变天了。

华夏历史上,这种透着神秘的事情可是出现了多少次。每一次街头巷尾出现倒处传唱的童谣,便预示着一场惊天的变化要来到了。

比如,三国时期,一首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便送掉了董卓的性命。

“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

这一首童谣成就了王莽的新朝。

“铜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一歌谣开始了元末的农民起义。

熟悉华夏文化的郭孝纯,深知其中三味,秘密指使人散布了这首童谣。他是义和团三师兄,对于这种事驾轻就熟,计谋百出。

人都是这样,正儿八经说的事情,很多人还是不相信,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能找出无数毛病。

可这带着神秘色彩的童谣,都不用劝,许多老百姓就全信了。

天意啊!这个袁顶城该下台了!

不仅仅是到处传唱的童谣,还有什么大和尚、老道士、隐世高人等也语蔫不详地说了许多高深莫测词语。

“乱极生静,静极生乱。吾观世间,红尘滚滚之处,又见硝烟。”

一个老和尚坐在少室山上念叨着。

“天道无常,得民心者得天山!”

一个老道士站在武当山上嘟囔着。

“菩萨转世,应在蒙东!”一个穿着红色袈裟的老头在草原上到处传唱。

湖北神农架,有人声称见到了金色麒麟,此乃瑞兽,预示着华夏必有大能崛起。

山东某处的麦地里,白雪覆盖之处,一夜间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劉”字。

四川峨眉山中,据说出现一只白猿,对人连说三遍“袁氏灭,刘氏兴!”

然后倏忽不见。

这些事情,各地的小报纷纷刋载,没别的意思,老百姓爱看这些八卦新闻,报刋销量噌噌上升。

老袁躲到项城去了,京中暂时由国务卿徐世昌主事。

论起资历威望,徐世昌在北洋系中可以说是仅次于老袁。

对于老袁称帝一事,他也是极不赞成的,这阵子一直消极怠工,连办公室都少去。

对于刘大双,徐世昌印象极好,毕竟他在东北主事几年,刘大双给他留下极好的印象。

特别是对刘大双几次出兵平叛,徐世昌更是击掌称赞。

“小小年纪,堪称国士!”徐世昌经常私下里感叹。

东瀛军入侵东北和上海,徐世昌是一直主战的。

老袁封段祺瑞和刘大双为南北两路总指挥,他也是极为赞成。

这次王占元扣押了运往边区的物资,他也是极为震怒。不过,手中权力有限,更没有兵权,他这个国务卿说话根本没人听。

他秘密发电给老袁,建议严惩王占元,给国人一个交待。

老袁却回电说:“事出有因,有待详查”。

曹锟和江朝宗领兵前去对付刘大双的保安军,他也是知道的,却无法阻止。

“大好事业,竟因某人私欲而毁于一旦!”徐世昌痛心疾首。

全国各地的抗议活动,他每天都能收到报告。特别是那首传唱于街头的童谣,更让他心惊不已。

“看来!这个小娃娃这次是动了杀心了。”徐世昌不无担忧地想到。

“傻小子!还是嫩了点,刀兵一起,自相残杀,便宜的还是东瀛人啊!”

徐世昌想了许久,决定还是给刘大双打个电话,不管如何,他年长几岁,吃的盐多,走的路长。

“徐大人?”刘大双接到了电话有点惊喜,还是沿用了旧时的称呼。

这称呼是有讲究的,看着不合时宜,时则暗藏玄机,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关系。

(sdingdiannn/ddk268676/6418454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