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069章 兼听则明

终宋 第1069章 兼听则明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4 01:40:2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所有人的意见都听,就是没有主见。”

上都河畔,忽必烈与察必说到真金,如此评你了一句。

他刚刚打猎归来,身上还披着盔甲,显得十分高大威勐。已经五十一岁的年纪,一双眼睛却还显得无比锐利,就好像其中还燃着永不熄灭的野心之火。

这样一个如勐虎般的男人,谈论起儿子,难免嫌弃其懦弱的性情。

“没有主见,怎么能当好一个储君。”

察必扶着忽必烈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平平淡淡地道:“大汗正是春秋鼎盛,不急着培养真金这孩子。”

“你惯会说好听话。”忽必烈指了指她,叹了一口气,问道:“让他到吐蕃去,你担心吗?”

“草原上的古语说,母子分离,就像是树剥了皮。哪个母亲会不担心自己的儿子?”

“也该历练历练了。”忽必烈道:“草原上的男儿,要像雄鹰一样翱翔在苍天上你要是害怕他会摔死,他怎么能长出坚硬的翅膀。”

“我明白。可是大汗初次让他历练,就去往那么远,担那么凶险的差事。”

“凶险吗?同样是经过吐蕃,我们当年南征大理趟过的是没有路的荒山野岭。他走的呢?是开辟好的平坦道路。”

忽必烈的语气十分严厉。

然而,因周围并没有别的臣子在,在面对妻子时,他难得也从严厉中透露出了一丝属于父亲的柔软。

“他这一趟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凶险。毕竟是我的儿子,我盼着他能够继承我的基业,把大蒙古国长长久久地传下去。”

忽必烈确实是这么想的,当然这一切还早,如察必所说他正春秋鼎盛,之所以现在想要设立储君,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改变蒙古旧制,在制度上将皇位确定在他这一系。

在这一点上,他希望真金能够担负起责任,建立功勋,堵住那些蒙古旧贵族的嘴。

当然,不一定是真金三个嫡子当中的某一个能达到就可以。

凭心而论,忽必烈认为自己的嫡三子忙哥刺更像自己,反观真金则过于软弱了。

他尤其不喜欢的是紧紧围绕在真金周围的那些臣子,一个个总喜欢对真金指手划脚,而真金又太容易被这些人干扰……

察必感觉到了丈夫的不满情绪,于是转头看向了身后的帐篷。

马上便有人奉了酒囊过来。

忽必烈转头一看,见又是真金的妻子阔阔真亲自带着侍女来奉酒,不由皱了皱眉道:“本汗和你说过,你刚生过孩子,不必随在我们身边侍奉。”

阔阔真在去年十月才为真金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取名铁穆耳,此时却已从产后的虚弱中恢复过来,鞠了一躬,道:“我丈夫最是孝顺,现在他不在,我身为他的妻子应该为他侍奉好父母。”

忽必烈闻言,不由赞赏地点了点头。

这个儿媳妇便是他亲自挑的,自然是极为满意。

“几年前他外出打猎,途中口渴,路过阔阔真家,派人去寻找马奶,阔阔真说:k马奶有,但我父母诸兄皆不在,我女子,不敢做主给你们。”

忽必烈正要离开,她又说:“我独居此,你们自来自去,于礼不宜。我父母即归姑待之。”

这几句应答看似简单,但蒙古女子当中这般知礼仪的其实不多,且阔阔真贤惠,遇到大汗还不怯场说话有条理,总之忽必烈很是满意,遂作主让她嫁给了真金。

阔阔真没有辜负忽必烈的慧眼如炬,嫁给真金之后,连续三年每年生下一个儿子。

不仅如此,她性情孝顺,言行谨慎,非常擅长服侍察必。

她不离察必左右,无微不至,甚至连察必如厕所用手纸,阔阔真也会亲手揉软之后再呈进备用。

忽必烈常常看到她每次都不由夸赞她是天下最贤惠的儿媳妇。

此时,美酒从酒囊中被倒在杯子里,递在忽必烈手里,察必、阔阔真都没有再说什么。

但方才那一句对真金孝顺的夸赞,继续巩固着真金在忽必烈心里的地位。

“不要太担心了,本汗派他去吐蕃,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草原上顶天立地的男儿……”

石堡城。

石堡城修筑在石堡山上,吐蕃人称之为铁刃城。

它距离日月山三十余里,处在从日月山返回西宁州的路途之中。

日暮之前,一队五百余人的骑兵驰来,石堡城中的守卫是吐蕃元军,得到了旗令之后连忙放他们进来。

高和尚走上土垣城墙上,凝视着来路。

不一会儿,刘安中也走上了土垣,他是名士许衡的弟子、燕王的伴读。

“方才有快马赶上来。”高和尚道:“在我们离开大营没多久之后,唐军偷袭了大营。”

“是吗?”刘安中道:“幸好我们带走了燕王。”

“崔斌就不该留在日月山寻找国师,这里虽是吐蕃境内,但离唐国太近了。”高和尚道:“居然能把国师弄丢了,真是无能。”

“你现在知道说他不对了,在九原城时,却是你和崔斌执意不等董大帅,劝燕王进入吐蕃。”

“因为时机来了。”

“这就是你们的时机?让唐军劫走了国师就是你们要的时机?”刘安中提高了音量,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开始,燕王就该留在居延海。”

高和尚亦不退让,道:“错在崔斌没有保护好国师,而不是燕王进入吐蕃。”

“好了,不必争了。总之现在把燕王带回董大帅军中,让崔斌慢慢找国师吧。”

高和尚大怒,方才先开口指责的人分明是刘安中,此时故作和气的又是刘安中,不由得人不生气。

哪怕佛门戒贪戒嗔戒怒的教诲也没能让他平息怒火。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其实是不甘心的,他骨子里还是想要冒险,想要做一番大事。

但现在他太不信任崔斌了,而这些儒生又说服了燕王,要先回到黑水城以确保安全。他只好选择与儒生们合作。

正在此时,土垣上有士卒伸长了脖子。

“那是什么?”

极目看去,只见日月山的方向,数百骑正在追逐。

“那是是那支唐军?”

“是他们!他们偷袭崔斌的大营之后逃窜到这里了。”高和尚很快有了推断,之后不由“呵”地一声笑了出来,道:“唐军没想到,我们正好在这里,可以堵住他们的去路。”

刘安中马上警惕起来,问道:“你要做什么?”

“国师就在其中。”高和尚道,“抢回国师,我们则可继续前往萨迦。”

“不可!我们已经离开了崔斌的主力,而且·”

“大元兵马就在后面追击唐军,我们只需要堵上一堵。”

高和尚说着,径直转身就走。

他不需要说服刘安中。

有更容易说服的人。

“你我争执无用,让燕王定夺吧。”

石堡城中,披着狐裘的年轻人听着侍臣们的议论,眼神中泛起了为难的神色。

他有很多侍臣,其中只算伴读就有十二人。

之前听崔斌说,应该当断则断,直接进入吐蕃,唐国反应不过来。

之后刘安中说崔斌错了,应该返回董文炳军中,士卒们才能心无旁骛地救国师。

现在高和尚说,国师就在不远处,只要派兵拦一拦就可救回。

让人感觉都有道理。

“殿下,凡事当断则断,最怕反反复复,今日既下令转回,业已脱离大军,岂可又改弦易辙?”

“殿下与国师交情至笃,岂有不救之理?!”

一只原本虚握着放在膝头的手一撑。

坐在那的年轻人站起身来,已下了决心,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道:“不错,便是舍了性命,孤也必须救回国师……刀。”

河湟之地上尘烟滚滚,马蹄来回奔走,让每个人都显得那样仓惶。

崔斌冷静下来之后,仔细想了想,局势其实没有很糟糕。

虽然唐军劫了国师,但吐蕃并不会马上就因此归附于李瑕。

保护好燕王,努力找回国师,将情况回报给董文炳,还有很多机会挽回那一个小小的错误。

真的,遇到事情只需要冷静下来,是能够有好的办法解决的。

然而当他想明白了这些,已经是八思巴被劫之后的第四天。

四天的时间,足以让局势有了更多的变化。

“报!唐军到了,是凉州的唐军追上来了,至少有两千人,都是河西军精锐!”

崔斌一惊,却是先向这赶回的探马问道:“找到燕王了吗?”

“还没有找到,但可以确定他们往祁连山去了,应该没有遇到唐军主力……”

“吁!”

兵马在唐蕃道上停了下来。

宋禾纵马跃上土坡,拿起望筒向日月山方向望去,自语道:“居然追上了。”

他本以为这支元军已经在唐蕃道上走远了,没想到真让自己追上了。

“报!”

有探马赶了回来。

“报将军,找到了李丙派出的信使,是两日前派出的。说是李效用劫得了蒙元国师八思巴,而元军中还有比八思巴更重要的人物……”

“李丙人呢?使团呢?”

“暂时不知,在战乱后逃奔而走,失去了音讯。”

“继续散出探马,全力搜查。”

宋禾下了命令,咀嚼着刚得到的消息,念叨道:“更重要的人物?”

各方情报就这样一点点由唐军打探到,之后不计路途遥远,被以最快的速度递回长安。

而有些人,只需要敌人露出一点点的破绽就够了……

(sdingdiannn/ddk88179823/76636257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