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172章 守家业

终宋 第1172章 守家业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2 04:18:37 来源:顶点小说网

同一个夜里,在北面遥远的开平城中,有几个年轻的大元官员正在史权面前激烈地争论着。

「如今出征的兵力都掌握在忙哥剌手里,那木罕坐镇着哈拉和林,手中也有大军。若不趁早登基,他们必定要争。不如先请太子登基,占住了名义,他们反而不敢轻易妄动。」

「那不是诸公拦着吗?太子监国理所当然。诸公却非要派人去询问各路。」「若有人不允,殿下还能不监国吗?」

「那是试探各路反应。且若是太子监国时击退李瑕,当然可顺势进一步。」

「他们这么想,忙哥剌、那木罕可不会这么想!局势已迫在眉睫了,你们还在犹豫什么?!」「还能犹豫什么,陛下驾崩的消息是从关中传出来的,尚且不知真伪。」

「那宪宗皇帝驾崩之时,消息也同样是从钓鱼城传回来的。当时若陛下稍有犹疑,只怕汗位早便是阿里不哥的了。」

这个比喻的形象之处在于,真金与忙哥剌也是亲兄弟,像极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因此堂中许多人都沉默了,重新衡量起局势,愈想愈觉得也许有必要先下手为强。「如何说?我等去请太子殿下登基?」

「不可!」

屋中几个还保持着理智的人连忙站起阻拦。

「若只是与忙哥刺、那木罕争,抢先登基是不错。但眼下,诸公们真正害怕的是万一陛下平安归来,到时又该如何?」

「还能如何,请陛下当太上皇。」

众人又互相对视着,原本很复杂的问题,似乎随着这个回答变得简单了。良久,有人低声问道:「若到时陛下不愿答应呢?」

他们又纷纷看向史权。

史权是史天倪的儿子,因为自幼失怙,被史天泽抚养长大,比亲生儿子都亲。

他兄长史楫已死在与李瑕的战事之中,这次史天泽也死了。因此史权绝不愿投降于李瑕。但根据传回的消息,他的堂兄弟史杠已经降了。

史权认为自己或许会因此遭到忽必烈的猜忌......如果忽必烈还能回来的话。他更希望的是真金能够顺利登基。

这也是大元朝很多汉臣们的共同希望,但大家想法却不同,如刘秉忠、许衡、郝经等人就想要徐徐图之;而一些年轻冲动的,则希望快刀斩乱麻。

史权的心思则更复杂些。

这几年他成为控鹰卫副指挥使以后,位高权重,气势也渐渐大了起来。此时他一抬眼,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这些,是控鹰卫打探到的消息。」

史权拿出一摞情报丢在桌上,往后一仰,用手揉着鼻梁。

他做这个动作,手挡住了眼睛,让人看不出他的表情,而这个动作本身看起来则十分悲伤。

「包括怯薛长安童在内非常多人看到陛下被俘,众目睽睽,并不像是唐军作假,你们自己看吧。」「可是,有逃回来的兵士说,曾看到和礼霍孙与陛下交换了衣服......

史权打断了这句话,道:「这般说的人有几个?若是诸公指使他们这么做,并不是难事。而能证实陛下被俘的人,有数百倍、千倍。」

众人于是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史权从头到尾没有回答如果忽必烈不愿当太上皇,那该怎么办。他的回答全都是从现有的情报资料来的。

但他这个表态已经说明了一切。

议到最后,堂中的年轻官员们都下定了决心。「我等这便上表,请殿下登基。」

于是,这个夜里他们回到家中后,一个个都奋笔疾书,写下劝进表。

只等将声势闹大,越来越多的官员就会担心晚了就没有拥立之功,纷纷加入劝进的队伍。到

时便谁也不能阻止真金太子登上大元皇帝的帝位.......

-~

此时处在这场漩涡之中的真金,正在关心的却不是帝位。

真金也是整夜在与重臣们议论,谈论的则是迫在眉睫的战事。

他经历了一遭劫难,整个人的气质有了很大的不同,沉稳、老练了许多,坐在那的时候眼神里透着股沧桑与阴郁。

「哪怕不看这些关中来的情报。只说以我对李瑕的理解,他志在统一天下,必定会趁势北伐何况有了这诸多迹象,慢则三月,快则一月之内,这一战躲不掉的。」

真金放下手中的情报,站起身走到地图边,又道:「这次他不会再走河套,而会走这两条路。」手指在地图上划了划,他指的一条路是渡黄河至山西,走太行径往燕京;另一条路是出潼关走河南,转而北上。

在座的有刘秉忠、许衡、窦默、姚枢等人,都是金莲川幕府的老人了,对形势的判断只会比真金更为准确。

刘秉忠原本在燕京建城,是听说真金归来的消息后,连夜赶到开平的。

这一路并不算近,他以最快的速度穿过燕山山脉,一路颠簸劳苦,到了之后又为真金监国之事奔波操劳,连着几夜没合眼,因此本就苍老的面容显得格外憔悴。

也有劝他不用如此熬,但刘秉忠却执意要为真金监国之事尽心尽力。他担心的是,他们这些老一辈的汉臣们都过世了,真金的处境会更难,因此必须趁着这个时候将根基筑牢。

何谓根基?人心、兵权、威望。

只要这次能够在监国时击败李瑕,便没有人能再动摇真金的储位,哪怕忽必烈回来了也是如此。此时刘秉忠站起身来,缓缓道:「为何李瑕不会攻河套,此事倒可以好好说道说道。」

「战略上而言,兴庆、延安等府城毁于战火,他已失去了战略上的跳板。」

这些众人都懂,马上便有人道:「还有一个原因,守在河套的是忙哥刺、脱忽,他们刚刚败于李瑕之手,胆气怯了。李瑕若攻河套,他们只能守,而且还是坚守,而李瑕若攻河南,他们必不会救。」

「还有一点,以他的军情司的能耐,早晚会知道殿下已经回来的事。」「呵,他故意放回忙哥剌,便是为了挑拨大元的皇位之争。」

「如此,他攻燕京、开平只要走河南,忙哥刺一系的兵马很可能都会袖手旁观。」「那很可能也不会攻山西,因为他知道阿合马素来与殿下不合。」

「还需要考虑到河南河北的世侯,走河南都是最好的,且我们对此.....无可奈何。」真金听着这些,再看地图上的一条条路线,一时也是无言以对。

他真的不想与兄弟们相争,只想守住祖辈传下来的基业。

然而摆在面前的事实就是,如果不争得皇位,他就不能掌控所有的兵力,就无法面对强敌。

都说宋廷党争激烈其实不过是文人的小刀子互相捅。而大蒙古国的内斗,却是千军万马真刀真枪的厮杀.

~~

顺天府,保州。

张家***有一片小湖,张弘基正与毛居节泛舟于小湖上。

倒不是因为两人觉得泛舟有趣,而是这样说话最安全,杜绝了有人偷听的可能。「现今天下的局势已经很分明了。」

「是啊,那位志在天下,必然北伐,而这大元朝却还在忙着争皇位。」毛居节摇着头道:「自蒙哥汗死后,这争斗就没有断过。」

「不是大元皇帝不能平定内乱,而是李瑕的策略就是如此。」张弘基道:「我一直在观察他,从钓鱼城杀蒙哥汗之后挑唆阿里不哥,再到远赴西域寻找同盟,听说还放回了忙哥刺......可见他一直

以来都是故意的。」

「大蒙古国本如日中天,由此而日薄西山。若是那位有意为之,不一般啊。」「大姐儿更不一般。」张弘基莞尔道,「早十年便说他要成大事。」

「是啊,张家与史家之命途或因此而不同。」「又到了做决择的时候啊。」

毛居节道:「可惜姐夫还在燕京建城,若是在保州,等唐军兵至,一切会顺利得多。」

「眼下我也担心,燕王已经回了开平,只怕要对张家采取些手段。」张弘基眼中浮起忧色,又道:「我与父亲的通信已经断了有几日了。」

「二郎认为燕王会提前对张家动手?」

「嗯,我打算先把家眷安排好,又担心因此反遭猜忌,舅舅觉得呢?」

毛居节正要答话,目光一转,忽看到河岸上有人正在朝这边挥手,非常着急的样子。小舟上的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不好的预感。

他们划着舟才抵达了岸边,便有家将踏着水上前道:「二郎不好了,燕京那边派人来接家里人,说是大帅想念家人,燕王特赐了大宅院,派人来接了.......是派兵来的。」

张弘基眼神便沉了下来还未及开口,却又有婢子飞奔过来,哇哇大哭着。「不好了!二郎快救二姐儿他们要把二姐儿捉走了......」

(sdingdiannn/ddk88179823/7618637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