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175章 农夫

终宋 第1175章 农夫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1:36:09 来源:顶点小说网

官道上的人越来越多。

除了个别牵着毛驴的,老农们绝大多数都是推着板车步行运粮,一日里竟也能赶很远的路,在傍晚时分便赶到了子午镇的驿站。

这里已成了粮草的集散地,络绎不绝的农夫赶来,在官吏的引领下卸粮、登记,离家近的当场便领了钱欢天喜地地回去。

也有人会往子午镇的市集上走一遭,采买些物件回去。

如郝二富这种打算应募的便会留下来,明日继续跟着队伍向北,由官府的人领路并安排食宿。

他一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踮着脚到处看着,嘴里喃喃道:「比过年还热闹。」

驿站就在镇外,收粮点上罗列着琳琅满目的东西,除了稻米谷物,还有各种腊肉、菜干、果脯,依照分类堆叠着。

负责看守物资的差役来回走动着,不停大喊道:「别挤了!哪个敢伸手莫怪老子剁了他。」

郝二富看得直了眼,之后便见到有只手在前面晃了晃,是他们这队人的领队,唤作老何。

「老哥,走了,赶紧到前面捉紧时间扒口吃的,趁早歇了明个好赶路。」「好,好。」

「汉中来的老乡们!把板车留下,官府会派人看守,人都跟我来!」老何举着手招呼着众人。

郝二富第一件事就是转头看儿子有没有跟上,往前走了一段,人越来越少,只见前方搭着一排棚子。

那棚子是最简单的一种,四角各插着一根长杆,中间拉着一块棚布,人们就在棚布下铺了稻草。

稻草上再盖一块布,也就成了能睡觉的床,已经有许多人躺在那或坐在那,十分嘈杂。同行者中有人不由问道:「老何,都到了关中还是连间屋子也没有啊?」

老何打了个哈哈,道:「地方是差了些,大家伙将就睡一晚。」

「这有啥睡不了的?」郝二富帮腔道,「我家里起了新房,请木匠来打的大床,弹得这么厚的棉被,那睡得甭提多舒服。但这一出门,哪哪我都还是睡得下。」

郝狗儿见父亲又开始炫耀,只觉臊得慌。

但他略略犹豫了一下,还是觉得有些话得说出来。

「这哪就苦了?我们大唐将士们漠北驱虏,躺在冰雪地里、卧在沙漠里,缺衣少粮,那才叫真的苦!」

众人愣然,纷纷转头看向了这个年轻人。

这么多道目光投来,郝狗儿有些怯场,兀自又道:「如果不是将士们把外寇挡在境外,如果蒙虏杀进关中了,那大家还有好日子过吗?连这点辛苦还要抱怨吗?」

郝二富见儿子说话语气重了,笑着圆场道:「这五月的天气不冷又不热,在这外面睡正正好舒服。当年我从关中逃难去汉中的时候,那才叫真个苦。」

「是哩,还有片篷来挡着,不太怕夜里下雨。这个孙老六就是娇气.....」不少老农开始挠头,指责起方才那个抱怨的同伴。

孙老六也是尴尬不已,搓着手道:「大后生,额这哪是抱怨哩?额不就是和老何开玩笑的吗?」

郝狗儿声音也轻了不少道:「北伐在即,朝廷准备的时间短。大家还是要众志成城。」「说的好,众志成城。瞧这大后生,果然是读书人,你这些道理都是哪儿看来的?」「报纸上看的。」

「啧啧,能识字真好,额好几日未听人念报了。」

「就是说哩,记得原来上面有个故事可有意思,额还没听全哩。」郝二富只觉面上有光道:「那正好,就让这小子给大家伙念念报。」

「好啊,念念,大后生你带了报纸吗?听说贺兰山那一战,好多故事都在报纸上说的。」「有,有。」

郝狗儿遂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包

裹,打开来只见里面是两块木板。他动作轻柔地打开木板,才见到里面夹着的许多报纸。

老农们围坐在边上,捧着干粮啃着,全都盯着郝狗儿,听着他读报。

郝二富拿出水囊仰着头痛饮了一口水,脸上笑得满是褶子。他就喜欢看儿子有出息,连长途劳顿的辛苦都因此一扫而光。

没念多久,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

落日的余晖刚褪尽,老何便站起身来,道:「歇了吧,省些力气,明个还要赶路。」众人意犹未尽,嚷着要让大后生多念一会子,于是一起出力架起了篝火。

忽又听得驿站那边热闹起来,说是有支官兵行军路过,驻扎在远处,子午镇这边有不少人嚷着要去送些吃的。

郝狗儿一听,再没了念报纸的兴致。

他仔细将报纸夹回木板,收进背篓,凑到驿站那边的人群里。

这些都是子午镇上的百姓,有的提着鸡蛋,有的提着米酒,也有的只拿了一双鞋垫,总之是各种物件都有,嚷着要去慰军。

有差役要拦,没能拦住,人群便出发了。

「爹,我跟他们去看看。」郝狗儿向郝二富道,「你累了一天了,就在这歇吧,儿子很快就回来.....」

月色很亮,而且这群人灯笼也有,火把也有,只拿着一根蜡烛照路的也有,孩子扶着老人,妇人们包着头巾走在一块。

郝狗儿这大后生离那些妇人远远的,跟在队伍的后面,走了一会听到了前方的马蹄声。他这才向前挤了过去,只见月光下有个将领带着十余个骑兵赶过来,到了人群前便翻身下马。

「乡亲们!天已经黑了,都快回去吧.....」

郝狗儿又往前走了几步,盯着那将领头盔上的兜鏊看。

他对唐军的军衔最感兴趣,很快就看出来了这是一个部将,不由十分景仰。

人群中便有人道:「将军,到镇上宿营吧?驻在荒山野岭的还要扎营,太辛苦了。」

「乡亲们的情意,我代将士们心领了。」那将领抱拳,道:「但军律有规定,行军驻营时不可打搅乡邻,实在无法移营,乡亲们回去吧。」

「我们不怕打搅!」

「就是,大唐的王师都是我们的子弟兵,我们不怕官兵....」

唐军与百姓也确实亲近,一是因为军律严明,行军永远秋毫无犯,朝廷再三强调「军队在外打仗,在内百姓一定要有安定的生产生活」,这是严令;二是这些年朝廷的宣传做得很好,论对民心舆情的重视,李瑕比当世任何人都高。

此时那将领已上前亲手扶住了几个老人,笑道:「乡亲们,真不能驻扎到镇上,我们都驻好营了。」

「那这些吃的都收着吧?」

「收着吧,都是乡亲们的心意。」

那将领再次摇头,道:「真不能收,军律森严,今日我若是收了,是要挨板子的.....」

这二人推来推去,郝狗儿站在一旁,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的却是这些将领们的盔甲、马匹、武器,觉得比以前更威风了。

「真不能拿百姓东西,一颗鸡蛋也不能拿,乡亲们都回吧,天色太晚了。」「好吧,将军一定要打胜仗。」

「定不会辜负乡亲们的厚望。」

百姓们终于肯回去,众人转身走了,却有一个老妇还站在那里,柱着拐杖倾着身子往前看。

郝狗儿见了,停下脚步。

之后便听那老妇冲着骑兵中一个喊道:「儿啊!是你吗?」

那队骑兵已经掉转马头往回赶了,听到这喊声,只有那个将领回头,道:「阿嬷,认错人了吧?快回去吧。」

「我儿是永兴军的董栓财。」

「保家卫国,你儿子是好样的!许久未见儿子了吧?军律规定不许私下探亲,想必等北伐过后你儿子就回来了。」

「那不是我儿吗?」

「回去吧,这天太晚了,莫摔着。小后生,帮忙扶着点。」那将领说完,翻身上马便走,十余骑在夜色中向东而去。

郝狗儿便上前扶着那老妇往回走,走了没几步,他忽然听到有马蹄声反而近了。转头一看,却见一名骑兵忽然掉转马头重新奔了回来。

福如心至一般,那老妇也停下脚步,转过身。

那骑兵不等马停稳,已翻身下马,连跌了两步跑到老妇面前,扑通跪在地上,带着哭腔大喊。

「娘啊!」

郝狗儿转头看去,只见那十余骑还驻马停在远处,在深沉的夜色里只有隐隐的黑影。他这才对「子弟兵」三个字有了更深的感悟。

~~

等郝狗儿再回到歇脚处的时候,只见郝二富正搓着手站在那等他。「爹,我就是去看一眼,说了不用等我的。」

「没在等你,这不是睡惯了家里的大床,睡不惯吗.....」

说是这么说,等父子二人回到各自的草席上躺倒,没多久郝二富已经是鼾声如雷。这些老农都是连日奔劳,个个累得厉害,鼾声一个赛一个的响,此起彼伏。

郝狗儿受得住***的稻草床,但听着这些鼾声,闻着熏天的脚臭味,觉得透不过气来,一时难以入眠。

终于,在感觉要被憋死之前,他还是起身走开。

好不容易找到一条水渠,汲水洗了脚,又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会,他见到前面有一个佛塔,便不顾疲惫地登上塔楼,向东望去。

在很远的地方,隐隐能够看到一片营火。

郝狗儿便静静地看着它,眼神里浮出了向往。

他六岁到汉中,是在新唐王朝治理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年轻人,既不出色,也不差劲,就是最普通的一种人,但他也有了自己的志向.....

(sdingdiannn/ddk88179823/7616102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