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232章 聪书记

终宋 第1232章 聪书记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8 03:01:15 来源:顶点小说网

时间到了二月中旬,燕京的天气已开始转暖。

那木罕败退回来之后,向忽必烈汇报起在保州之事时,将他的败迹说得轻描淡写。

「张弘道太卑鄙了,用了些小手段救回了张柔。儿子本想率兵杀过去,直接歼灭张弘道,结果李瑕亲自领兵接应他。儿子一看就知道,李瑕已经提前布置好了埋伏,于是领兵撤了。唐军追击了一段,说是大胜,但儿子根本就没上他的当。」

「军中的伤亡是怎么回事?」

「儿子到的时候,奥鲁赤已经被张弘道杀得大败了。「那木罕说了一句大实话,却轻轻巧巧地将罪名怪在了奥鲁赤的头上。

忽必烈心中有数对这些战败的原因没有多问。

他如豆的眼睛冷冷扫了那木罕一眼,道:「说说李瑕的埋伏,他在河北修了很多望楼、城垒,是吗?」

「有些是唐军修的,有些是把以前那些汉人豪强的堡垒改建了一下。儿子后来有两次想偷袭他的辎重,都让他们藏了进去.....」

忽必烈听罢,淡淡道:「你说过,你要和我打个赌。」

那木罕一愣,此时才想起来自己确实说过这话,他曾请求忽必烈让他领五万骑兵南下,承诺一定会击败李瑕。

但没想到的是,遭遇到的却是这样的挫败。

他不仅没能让忽必烈重新信任蒙古骑兵,只怕还要让那些已被猜忌的汉臣们重新得到一些重用。

果不其然。

这日,忽必烈驱退了那木罕之后,一脸深沉地坐在那思忖了许久,召见了金莲川幕府诸臣。

......

有的汉臣认为忽必烈对汉法的态度是摇摆的,认为忽必烈也曾坚定要行汉法,是因李璮之乱而开始有所犹豫。

这种想法不对,想得太浅了,没能捕捉到忽必烈作为一个草原雄主的心态。

根本就不是因为李璮之乱而心生犹豫,那只是一个借口。甚至,根本也没有什么行汉法的坚定之心,那只是一个承诺。

汉法也好,蒙古旧制也罢,一切对于雄主而言只是工具。工具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放。

而有些人身为工具,却徒抱太多的想法和期待,反而显得可笑了。

这个道理,如今金莲川幕府诸臣里已经有人意识到了。

「大汗召见?四皇子这一败,又到了我们出谋献策的时候了。」

会同馆中,当得到了忽必烈的召见,有人这般嘀咕了一句。

刘秉忠没有回头去看是谁说的,却很敏锐地注意到说话者说的是「大汗」而不再是「陛下」。

诸臣一路行到了大宁宫,只见忽必烈已端坐在上首等待。

「朕还能信得过诸卿吗?」一句话落下来,诸臣一愣。

因为忽必烈今日说的却是汉语,虽然很生涩,但确实是。

刘秉忠愕然抬起头,看着忽必烈良久,蓦地红了双眼。

「陛下何出此言?臣等对陛下一片忠心赤诚,天日可鉴。」

可惜,到了这时,忽必烈又听不懂了,直到旁边的通译给译了一遍,他才用蒙语道:「但如今天下间出了个汉人自称为皇帝,朕难免要担心你们的心意改变了。」

「绝不会的,陛下。」刘秉忠也用蒙语道:「天下早就有汉人皇帝赵氏,叛贼李璮也想要当皇帝。但我们从来没有因此而背叛,这违背了君臣之道天地纲常,臣等绝不为之。」

「臣等忠于陛下,誓死不改。」

「好。」忽必烈道:「那朕就相信你们了,朕相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最后八个字,他又是用

汉语说的。

或许是早就打算好要让一众汉臣们许下承诺,因此他之前便练过。

而一众汉臣们确实也都是君子。

总之,如今一来稍稍安心,忽必烈便开口说起了战事。

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见这些幕府老臣了,还得先安排人说说战事的最新进展....

「如今李瑕的兵马已经继续北上,逼向燕京。大汗命移相哥大王统兵驻于武遂城,与李瑕交战于白沟一带。」

「交战?」刘秉忠问道:「没有再议和了?」「李瑕狡猾,并没有议和的诚意。」

「交战的情形如何?」

「移相哥大王现在还能够挡住,但担心唐军更多的兵力、火器运到战场并建更多的工事.....」

诸臣听了一会,大概便明白过来,毕竟大元的兵力都收缩回来了,目前还能守住,但蒙古大军却也没有以往那种战无不胜的自信。

忽必烈问道:「说说吧,你们都有什么击败李瑕的办法?」

诸臣遂开始各抒己见,直到有怯薛将领匆匆赶来,向忽必烈道:「大汗,宋国遣使来联络了.....」

~~是夜。

忽必烈与察必坐在汗帐里说话,忽然道:「聪书记今日没有给本汗建议啊。」

「大汗这是怀疑聪书记?」

「他的家乡在邢州,而且他的兄弟、儿子都已经投降了李瑕。」忽必烈道。

他说话时手里端着一杯倒得很满的奶酒,只要手一晃就能洒出来,然而他却能一边想事一边端得很稳。

正在此时,便有人在帐外说了刘秉忠前来求见的消息。

忽必烈有些惊讶,眉毛一挑之后,却又露出了喜意,允许刘秉忠进来。

察必则亲手斟了一杯酒,放在案上准备着,若是刘秉忠表露出了足够的忠诚,她便要赐酒。

不一会儿,刘秉忠进来了,依旧穿着那破旧的玄衣,一见忽必烈就道:「陛下,臣今日未曾给陛下出谋划策。」

「是啊,聪书记为本汗出主意出了快三十年了,近段时间,本汗很不习惯啊。」

刘秉忠行了一礼,道:「请陛下一定要相信臣,臣与陛下便好比是夫妻,假若臣是一汉人女子,爱慕陛下之豪气嫁于陛下,又岂会因李瑕年轻俊朗而移情别恋?」

白日里当着众人的面,这样的比喻便不好说出口。而现在私下说出来,却更能让忽必烈信服。

「这么说聪书记是生气了,才不给本汗出主意?」

「不是。」刘秉忠道:「臣是怀疑,今日诸臣之中有人已暗通李瑕。故而不敢多言。」

「谁?」

忽必烈手里的奶酒终于晃了一下,洒出来一点。刘秉忠道:「臣还不清楚,但臣已有办法找出他来。」

察必微笑着,将倒好酒的酒杯赐给了刘秉忠,在刘秉忠谢恩时,拿布给忽必烈擦了手。

「聪书记快说。」

「今日宋国遣使前来,说是已攻下夔州城。那么,诸臣之中潜通李瑕之人一定会把这消息送出去。陛下只需要故意让燕京防备出个疏忽,便可拿下其人。」忽必烈深点了点头,示意此事就这么办。

刘秉忠又道:「臣以为击败李瑕的办法也与此有关,应该是'攻心为上'。李瑕之前考虑过议和,是因为宋军已经攻进了川蜀。而他如今却又选择了继续攻打燕京,说明他不认为宋军有足够的威胁。但到了现在,他麾下的川蜀士卒还能为其征战,说明他一定是对麾下士卒瞒着这个消息。那么,我们应该向唐军散布这些消息,乱其军心.....

忽必烈终于大笑起来。

因为

他几乎已经可以确认刘秉忠的忠心了。有很多事还是得靠这些聪明人。

像移相哥、那木罕这些宗亲就不会这么去分析,只会喊着杀杀杀。

「本汗应该早一些来问聪书记的,若是早些问聪书记,李瑕都撑不到过完年。」

「晚些更好,现在李瑕的军心一乱,他连从容退回的机会都没有了。」

~~

保州城门处车水马龙,各色行人来来回回。

一队人策马赶到了保州城门前,为首者勒住马匹,抬头看着这座城池,明亮的目光中透出了惊叹之色。「北面风物,果然大有不同啊。」

「是啊,地真的很平。易相公你看,还有不少人衣冠左衽。」

「来得及。」易士英感慨道:「都到这一步了,燕京就在眼前,等拿下了,什么不能改回来?」

他首先还是驱马去见了李瑕。

结果却得知李瑕在城北的兵营,于是从南门入城的易士英只好穿过了整个保州城。

进入大帐时,李瑕正拿着一叠情报,亲自在一张大地图上标注着什么,回头一看易士英来了,便道:「张珏怎么样了?打败伯颜没有?」

「伯颜不可小觑啊。陛下不妨先看看这个。「易士英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道:「事关重大,舆情司担心处理不及,因此先给臣过目。」

「吕文焕的?」

李瑕搁下手中的笔墨,接过易士英手里的信,扫了一眼,摇了摇头,随手便搁在烛火上烧了。

信的内容也简单,吕文焕说是不想与唐军为敌,但朝中催促得急,只好佯装出兵攻打孟津渡,其实只是作作样子。

「你信他吗?「李瑕挥散了手中的灰烬。易士英道:「信,也不信。」

「坐。」

「眼下各方局势都很微妙,我军势如破竹直趋燕京,吕文焕必有忌惮,他不愿得罪陛下,因此这封信是可信的。可万一局势有变,而我军信了他而疏于防备,这佯攻随时便可能成了真攻了。」

「是啊。」李瑕道:「可知朕为何召你来?」

「燕京最关键。」易士英道:「任别处形势千变万化,只要陛下拿下燕京,驱蒙虏于燕山之外,则再无人可阻挡陛下一统之势。」

「朕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时近三月,粮草快不足了。」

「陛下北伐以来势如破竹,可单单在这最后关头却迟迟没有进展.....」」

「因为没有世侯再望风而降了,因为忽必烈收缩防线为的就是造成这个局面,这种时候不能急,要知道我们一口吞下河南河北,根本没来得及消化,很容易噎死。朕看你有些急了。」

「臣确实是急盼着收复燕云。」

「越是这时候越要稳住心态。」李瑕道:「眼下情形有些渐渐不好,朕需要你去打几场硬仗,往有山的地方.....

(sdingdiannn/ddk88179823/7590439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