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272章 燕云

终宋 第1272章 燕云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23 01:18:4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开封行宫。

殿中散落着许多文书,李瑕独坐在案边看看地图,听到了身后传来的脚步声。

那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踮着脚在走路,隐隐还有丝熟悉的香味飘到鼻尖。

接着,赵衿便搂住了他的腰,问道:「在想什么?」「知道燕云十六州在哪吗?」

赵衿愣了一下,顿时失去了玩闹的兴致,有些不安地应道:「不不知道。」

「嗯?真不知?」

赵衿已老实到前面来,站在旁边向地图上看去,低声道:「以前虽总能听到人说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过,是哪十六州。」「也许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是真心想收复吧。」

李瑕也懒得就此再讨论宋廷对此事的态度,毕竟临安离燕云还是太远了。

「陛下。」赵衿小心翼翼问道:「你现在收复了几个州了?」「算时间,该有两个了。」

「两个?」

赵衿十分惊讶,道:「我们都打到那么北了,怎么只有两个吗?」「如果张珏行进顺利,该是已收复了瀛州、莫州。」李瑕在地图上点了点,道:「也就是河间府,以及任邱、莫亭县一带。」

他手指上移,又沉吟道:「若是忽必烈继续收缩兵力,或许张柔此时已进入了涿州也未可知。」

「也就是说,我们才刚刚开始收复燕云十六州。」赵衿看向地图上燕京附近,疑惑道:「它们都在哪里啊?」

「居庸关以东七个。」李瑕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个圈,道:「而山西以北与草原交界这一带,则是九个。」

他画的这一片地方,北至张家口,南至雁门关,西至河套,东至居庸关。

「原来是这里。」赵衿颇有些意外,「我一直以为燕云十六州在河北,原来更多在山西。你为什么在看这个?我是说,现在不是要攻下燕京吗。」

「相比而言,燕京更多的是象征,是忽必烈头上的王冠,而这一带才是要被扼住的脖子。」

「嗯......好难懂啊。」

「你看,这上面是广袤的草原,这里是燕京,而燕山挡在这里。从草原到燕京最好走、同时也最好守的路在哪里?「

「啊,明白了。所以燕云十六州这么重要?」

「若非中原丢了燕云十六州,岂能这般轻易地受辱三百余年?」赵衿目光看去,渐渐看明白李瑕在做什么。

他根据前线的情报以及各地的物资粮草情况,在地图上各个大股的或小股的兵马到了何处,物资与伤亡情况如何,再推演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对局势做判断。

比如一张雁门关的地图上,已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旁边还贴着几张关于双方将领的情报。

她想要多帮些忙,但懂的事实在太少.......这才想起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

「哦,你让我写给舅舅的信写好了。」

李瑕接了,放在案边,准备一会遣人送去。赵衿问道:「能招降他吗?」

「他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就当是多给他一个选择吧.一

如今贾似道还没有从川蜀撤军,至少李瑕还没收到消息。不过李瑕认为宋军已暂时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了。

之前他分析局势,认为到了三方僵持的阶段,大家都像是紧绷的弦,就看谁先犯错,谁的弦先绷断了。

于是,李瑕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即回来坐镇开封这个像是棋盘天元的位置。

结果最先绷裂的果然还是宋廷。

吕文焕一缩头,宋朝廷马上就乱了,内斗、求和,「嘣」的一声,贾似道的弦先断了。

而忽必烈犯的最大的一个错就

是寄望于宋军帮忙牵制,受此影响,单独面对李瑕便处于下风,只能再缩。

到了这个阶段李瑕所求的则是不给忽必烈翻身的机会。那么,这个阶段的关键就在于这山西北部,晋翼蒙三省交汇之处。李瑕不仅要让张弘道、张珏这两支主力都北上,还需要刘元礼一路破雁门关、居庸关,彻底对忽必烈形成包围。

对着地图思索了一整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李瑕招过林子。不一会儿,林子进了殿。

「陛下,这是今日送达的军情。」「聂仲由有战报传来吗?」

林子道:「还未收到。」

李瑕略略沉吟,道:「派快马传旨给他,再告诉他,朕需要他保证元军不能偷袭关中的同时,还要他从北面渡过黄河,拿下云州、朔州等地,助刘元礼破雁门关。」

九月初一,居庸关。

一队骑兵在傍晚时赶进了关城。

为首的爱不花身披着华贵的皮裘,器宇轩昂,登上了城楼向东望去,目光向往。

「大王,可以用饭了。」月乃合过来提醒道。

爱不花抬手一指,道:「明日早早出关,天黑前能到大都吗?也不知公主从开平到了大都没有。」

月乃合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道:「大王就算不亲自到大都,大汗也一定会把公主送到汪古部的。」

「怎么会?」爱不花道,「过去的两年里,我多少次请求大汗,他都没有同意。」

「但现在不一样了。」月乃合道:「大王该知道,局势是像水一样在变化的。自从唐军攻破了太原以来,大汗对待汪古部的态度就已经起了变化,大王难道没有察觉吗?」

「这是好事,不是吗?」

「臣反而不认为这是好事。当唐军攻到雁门关,就代表着包括山西世侯在内,别的兵马已经不能够守卫燕云十六州,大汗更加需要汪古部的牧民们上战场。而经过了这几场大败大王还能剩下多少牧民?」

爱不花叹息了一声,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我是成吉思汗的外孙,是大汗的女婿。越是危难的关头,越应该为大汗分忧。」

月乃合向四周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即使如此,大王也不该去大都,可以留在阴山,为大汗守卫退路。如果大汗被汉人击败了,向北走燕山的路太窄了,只有走居庸关才是最好的退路......而这里,现在需要依靠汪古部来守卫。」

「你是什么意思?」

「这种情况下,大汗应该把月烈公主送到草原上与大王成婚,而不是让大王到大都去。」

爱不花不悦,问道:「你是让我逼迫大汗?」月乃合脸色为难起来还想再说些什么。

「别再说了。「爱不花却已喝令了一声,转身离开。一

九月初二。燕京,大都新城。

忽必烈这次回来,没有再宿在金中都大宁宫,而是迁到了新建好的大都城。

大都的城墙与宫城城墙虽然已经建好,但大部分宫殿都还没有完工,忽必烈也不嫌弃,直接支起他的汗帐。

不得不说的是,元军骑兵的行军速度还是快于唐军。忽必烈赶到之际,张珏堪堪行军到安墟附近。

两军探马相遇,先锋兵马稍稍交战之后,张珏就地扎营,作固守之态,不愿与元军马上决战。

对此,忽必烈警惕起来。他没有立即派出大军去强攻张珏大营,因为他已预料到唐军是在等待更多的兵力。

但唐军在河北已快要聚集十万兵马了。「这里!」

地图被铺开,忽必烈目光敏锐地一扫,马上便点了点一个地方。雁门关。

「传本汗的命令给

大同兵马都元帅按竺迩,让他马上回防雁门关......「」

忽必烈下达这些命令的同时也感受到另一个问题,即大蒙古国以往太宽纵各个兀鲁思了,使得他不像李瑕那样可以对麾下的元帅如臂使指。

当年蒙古攻金,这些汪古部的将领望风而降。现在谁知他们会不会对李瑕也望风而降?

正思忖着这些,有怯薛士卒禀道:「陛下,爱不花大王到了。」忽必烈一听不由放心了些,知道至少汪古部的首领「暂时」还没有倒戈之心……

(sdingdiannn/ddk88179823/75718699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