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315章 融入

终宋 第1315章 融入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15 00:50:4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开船喽!”錋

船夫将长篙一撑,船只破开河水,向江北划去。

站在船头的汉子抬手一指,道:“我家乡就在淮河以北的凤台,在金国时属于北寿州。端平入洛时,我爹以为能回到家乡,所以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所以你叫陆凤台?”

“是,一河之隔的家乡,祖孙五代人没能回去。”

“那你如今可以回去了。”

李庭芝礼貌性地应了一句,结束了这场对话。

他不太想与陆凤台聊天,这些人话里话外总是提起家国分裂的不好,强调赵氏的无能,他怕聊得多了,对故国的怀念会越来越淡。錋

俯身穿过船舱,站到了船尾,举目望向南岸。

八公山越来越远,然后船只晃动了一下,抵达了江北岸边。

李庭芝算是彻底离开了大宋南渡之后的疆域。

他若不认同李唐,这便算是离开故国了,反之,此时则算是踏入了家国腹地。

一辈子志在恢复中原,今日以这种方式北上。

过了淮河,渐渐便能感受到树木低矮了些,排得也没那么密了,再加上地势平坦,衬得天高云阔。

南与北还是不同的。錋

偶尔能看到有成群结队的人在路边走着,随行的官吏说那是朝廷从两淮迁到北边安顿的流民,天子希望以此改变江南贫者无立锥之地、北方人口稀少且文教崩坏的局面。

李庭芝听了暗自摇头,心道此事没有说起来那般容易,要达成须有强硬手腕,否则容易如公田法一般善政变成害民的恶政。

他却不开口。

虽说他选择了投降,却并不愿意在新朝效力。

他与邓剡说好的是放弃抵抗、交出兵权之后,容他当一个山野闲人。

邓剡只说让他先往开封觐见过陛下再谈。

李庭芝没奈何,一路北上,终于在三月二十八日抵达了开封,即大宋……前朝故都汴京。錋

还未看到城墙,官道边已出现了让李庭芝十分在意的东西——马匹。

看一个国家强盛与否,首先就是马匹。

临安庙堂诸公尸位素餐,尽日就会说大宋富庶,说蒙元是胡虏、李瑕是叛逆。说到头来没有马匹,战略上就永远只能挨打。

离开封城越近,出现的马匹、骆驼越来越多。

牵它们的不尽是汉人,大部分都是蒙古人、色目人。

这才是让李庭芝吃惊的,可见李瑕继承了蒙元的商道与贸易。

大宋也重视贸易,但更多的是海贸,且不敢放这么多的胡人到都城来,大宋对降人都恐“纳之则有后患”。錋

于是,官道上这场景首先让李庭芝感受到的是不安。

他既担心李瑕久居北方已被胡化了,还担心放如此多的异族入境实在是危险。

陆凤台也是初次来开封,转头四顾喃喃道:“怪不得王荛说有朝一日必要恢复到万邦来朝的盛唐气度……”

李庭芝听后愣了一下,忽意识到自己方才的想法确实是带了一股子偏安一隅的小气。

他到庐州时曾听王荛骂“宋主失魄”,如今才渐觉“失魄”二字的精准。

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因官道上商旅多、军需调动的人马多,他们在南薰门排了一会队才得以入城,但入了城便发现开封城远不如扬州繁华。

最大的区别就在建筑的样式,沿街的房屋都很简洁,青一色的瓦顶、灰白的墙,缺少雕栏画栋。錋

陆凤台让人先往官衙投书,带着李庭芝往驿馆住下。

才歇了不多时,便有人来传召。

李庭芝没想到才进开封便能见李瑕,换作在临安他尚且要等上三五日,何况如今还是降人。

进了行宫,他马上意识到李瑕没有定都开封的打算。

因为这所谓的行宫无非是把牌匾一换,而就在进门后的阙楼边,那块“河南经略府”的牌子还搁在那。

再回想那首《沁园春》,李庭芝便能确定开封城容不下李瑕的野心……

过了阙楼,迎面便有人迎了过来。錋

“李相公,可还记得咱?”

李庭芝定眼一看,想了一会儿才道:“关大官?”

关德便满意地笑起来,道:“陛下很重视李相公,前日还在说,李相公从两淮过来差不多这两日也该到了,让咱不可怠慢。”

“谢天子重恩。”

李庭芝只当这是场面话,客气地应了。

“不巧,前面几位相公议事稍晚了些。请李相公到前面稍稍等候。”关德笑吟吟道,“襄阳吕相公也在……”

再往前,果然见到襄阳来的诸人。錋

站在最前面的是吕文焕,衣着不似前几年见面时那般华贵,头发还是梳得一丝不苟,气度未减。

吕文焕转过头来,眼神中透出一股讶异之色,似乎是没想到能在此见到李庭芝。

李庭芝拱了拱手,没说话,总不能说“你也降了”。

众人站着等了一会儿,得到李瑕召见,便依次列队,准备进入大殿。

吕文焕请陆凤台在前,陆凤台对这些规矩并不了解,推拒了两句见推拒不过,便干脆站在前面。

吕文焕又看向李庭芝。

李庭芝遂抬手请他在前,待吕师圣这等人都站好了,才在队伍中段站定,依次进了大殿。錋

二十多个降臣一进去,大殿上便差不多站满了。

“臣等拜见陛下……”

李庭芝本不想跪,但毕竟是降臣初次觐见,旁人都跪了,他亦不得免。

“诸卿平身。”

李瑕的声音很年轻。

起身之际,李庭芝偷瞥了一眼,只见李瑕穿一身赭红的圆领襕袍,确实是英姿勃勃……接着,他忽然发现李瑕锐利的眼神正在看向这边,甚至与他对视到了,他连忙低下头。

“卿等顺天命、止兵戈,使天下早日一统、万民早日安定,皆有功于国……”錋

李瑕开口勉励着众降臣,声音波澜不惊,未带情绪。

其后便是让内侍宣旨,封赏官爵。

李庭芝不愿为官,今日却也只能先领了官职,等往后再递辞呈。

他再次微抬起头,却发现大殿侧边摆着一张大地图,几乎将整面墙都占满了。

论尺寸与精细程度,这张地图都是他平生第一次见的,北至长城、南濒南海,山川河流俱有标注,州县无一遗落。

只看这个地图,他便知这场仗大宋输得不冤。

这地图上虽有一些兵棋摆在长江附近,但被标注更多的地方反而是黄河。錋

“难道黄河还有战事?”这是李庭芝脑中浮起的第一个念头。

再仔细一瞧,他不由更加疑惑起来,心中暗想道:“怪哉。”

这日觐见,李庭芝连自己被赦封了什么官职都没听清,脑子里想得更多的还是那张地图上蜿蜒的黄河……

~~

“李相公,李相公?”

次日,睡得迷迷糊糊时,李庭芝听到了一个颇为尖细的声音在唤自己。

睁开眼,看到关德那张脸,他方才意识到自己睡得太沉了,连有人进来都不知道。錋

“关大官,何事?”

“陛下召见你。”

李庭芝颇为惊讶,他本是来当客居开封的降将,不想却受到了宠臣的待遇。

这次进入行宫则没有再等,直接由关德引进了殿中。

殿中,有几个臣子正坐着与李瑕说话。

“未必便拿不出……”

“陛下,李相公到了。”錋

李庭芝正要行礼,李瑕已道:“不必多礼。”

于是李庭芝直起身来。

李瑕开门见山道:“昨日朕观李卿对地图感兴趣,是在意长江、还是黄河?”

李庭芝一愣,行礼应道:“臣斗胆,敢问陛下是否想要修黄河?”

“国乱以来,黄河屡遭挖掘,金人掘、宋人掘、蒙人掘,泛滥成灾,肆虐生灵数十年,如今朕亲来开封,除了灭宋之外,正是要督促此事。郭守敬在河北还有一年半的任期,正好先筹措修河款项……”

李庭芝不知郭守敬是谁,昨日在地图上却看到了十分详尽的修河方案。

他驻地在扬州,早年常与山东李璮作战,活动最多的就是黄淮下游、饱经水患侵袭的地域。錋

因此,他虽没来过开封,却对黄河十分在意。

再次回头看了眼殿侧的地图,李庭芝问道:“可否容罪臣细观?”

“李卿看便是了。”

李庭芝遂走到了地图前,只见上面沿着黄河贴着许多小纸片,标注了各河段泥沙淤积、河水泛滥的情况,细述分水南下、引道淮河、回归故道等治河办法的好处与坏处,甚至连淮东河段关于漕运的影响也提到了……

整个方案还是比较保守,以治沙为主,相对而言节省人力物力。

当然,如今这天下都还未一统,就算等灭了宋,确实也拿不出太多的人力物力来。

“北地竟也有擅水利者。”錋

“郭守敬乃是水利大家。”李瑕竟也走了过来,站在李庭芝身后。

李庭芝心里并不认同,认为郭守敬也就是在北方还算有才华罢了。

“陛下,罪臣斗胆问一句,国朝初立,为何如今便急着治河?”

“黄河越早修,政治因素的影响越小。”

李瑕竟是十分直率,抬手指了指地图上的黄河故道,又指了指淮河。

“早晚必然要修,越晚修,利益冲突越大。”

“是。”錋

李庭芝当然明白,是把黄河迁回故道还是修在淮河河道,牵扯到的南、北利益太大,只要等朝中形成派别,不可能没有纷争。

等灭了宋,则正是李瑕威望、掌控力最高的时候,甚至于江南还会有需要的俘虏,抄没许多的财物。

所以李瑕平定天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修黄河。

而唐军还未过长江,他竟已在规划。

大宋也许正在召集数十万大军勤王,在李瑕眼里像是没看到一样,更关心灭宋之后的事了。

至于李庭芝,一时竟不知道自己是希望大宋早点灭亡,还是不希望……

“朕听闻,李卿在扬州也修过水利?”李瑕又开口问道。錋

“回禀陛下,是,臣刚到任扬州时,扬州正遇水灾。”

“哦?”

殿上几个重臣都来了兴趣,纷纷围过来。

李庭芝抬手一指,正指到地图上郭守敬写着“夺淮处”的纸条上。

“因黄河入淮,淮河暴涨,每年都会冲到运河,那是咸定……那是庚申年,水灾尤剧,不仅扬州民居受灾,更是影响到整个盐业……”

李庭芝本不愿倒戈到新朝效力,是昨日众降臣中最格格不入的一个,此时却像是成了最早融入的一个。

(sdingdiannn/ddk88179823/75480194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