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1340章 一点余孽

终宋 第1340章 一点余孽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5-03 01:24:45 来源:顶点小说网

温州,江心寺。

江心寺是真的建在江心。

这里是瓯江中的一个小岛屿,谢灵运曾在岛上写有“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名句。

建炎年间,赵构为了躲避金兵,也曾在这里小住,赐寺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

江心寺则是俗称。

一艘大船从海上艰难地逆流而上,缓缓停泊在江心屿。

可以看到,岛屿上驻扎着许多宋军。

“是殿下到了?”

船上便有士卒护着全永坚下来。

抬头一看,看到了不远处张世杰的旗帜,全永坚道:“是,殿下到了。”

“怎么还在我们后面?”

“在海上时被风浪卷走了,快护皇后与殿下进去……”

不一会儿,张世杰赶到,吩咐士卒警惕四周。

“环境简陋,还请将就。”

“确实简陋。”全永坚应道。

张世杰沉着脸不答,目光看去,只见皇后抱着襁褓中的皇子下了船只,进入江心寺。

皇子赵昰实岁还不到两岁,此时正哇哇大哭。

等了一会儿,待一些宫人也下了船,他转向全永坚问道:“杨淑妃呢?”

“杨淑妃生育之后一直体弱,本就在病中,逃跑时受了惊吓,之后不会坐船、又吹了海风,病逝了。”

“尸体呢?”

全永坚道:“路上寻了一个静谧的岛屿葬了,不会有人去打搅。”

张世杰皱了皱眉,面泛怒色,沉声道:“杨淑妃是殿下的生母!”

“我不知道吗?”全永坚反问道:“你以为是谁杀了她?”

心知肚明的问题,张世杰却答不出。

两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全永坚道:“张少保多心了,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岂还有后宫倾轧。殿下没了生母,我亦是难过。”

~~

孩子的哭声始终不停,吵得全久心烦意乱。

尤其是想到他是赵禥的血脉,便愈发让她感到一股憎恶。

但她还是紧紧抱住了这个孩子,因为他将是她一切权力的根本。

进了山门,只见面前的殿宇建得倒颇为宏伟庄严、富丽堂皇。分为三进,前为金刚殿五间,两端配以钟楼、鼓楼,中供弥勒、韦驮二菩萨,两边为四天王像。

再往后,一间大殿上悬挂着“开天气象”四个大字的匾额,看落款却是朱熹所书。

两根大柱上的板联颇有趣,乃是“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全久来之前便听说了,这是绍兴年间的状元王十朋所书。

再往后走,进了后院,有两座轩台立在庭中,一名“清辉”,一名“浴光”,皆是高宗皇帝所书。

看到这么多大宋名家留下的遗迹,全久心中稍安定了些。

她低头看向手中的孩子,道:“希望你能有高宗皇帝的福气……哪怕一小半也够了。”

“圣人,由奴婢来抱吧?殿下怕是饿了。”

“莫离开我的视线。”

全久这般吩咐了,方才将手里的孩子交出去。

她没有再往后走,而是就在清辉轩的主位上坐下。

等了不多时,便见全永坚、张世杰领着一些忠臣过来。

全久扫视了一眼,没见到陈宜中,便问道:“左相呢?”

张世杰答道:“不巧,左相的母亲过世了,他赶回永嘉县守孝。”

“温州还在?永嘉县还在?”

张世杰摇了摇头,道:“太后与官家已降,招降的文书已经发到了温州。只是唐军的兵马还未到,尚且还不能围剿到江心屿上来。但我们已不能在温州久留,得尽快赶往闽中。”

全永坚当即便发了火,喝问道:“那陈宜中是何意?他不走是吗?国事怎么办?!”

张世杰道:“这我便不知了。”

这样一个流亡朝廷,赵昰只有两岁,张世杰是武将,全久久居深宫,他全永坚是个纨绔,都不能处理国事。

别的文官虽然有,比如黄镛、刘芾等人都在,但全都不如陈宜中有能力、有资历。

“那就尽快让左相回来。”全久开口道。

全永坚道:“若陈宜中借着这个理由不来了怎么办?”

全久看向张世杰,道:“左相的母亲生前曾受太后诏书,勉励左相尽忠报国,我们不能抛下她,劳少保也将她接来。”

张世杰能从这小女子那温婉的语气中感受到一股凉薄之意,但还是领了命,吩咐部将去办。

全久犹不忘提醒,道:“还该下封旨意,给左相夺情才好。”

“先接左相来吧。”

张世杰应了,拱手又道:“临安那边太后与官家既降,名不正则言不顺。臣与诸公商议,欲效彷高宗皇帝旧事,拥殿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求中兴社稷,皇后以为如何?”

全久这时又看向全永坚。

全永坚便道:“与其如此,不如直接拥立殿下为帝,以封赏官职,张少保以为如何?”

“我自是不反对。不过我已传信于天下忠臣遗志,本欲待他们赶到再一同拥立……”

“何必再等?”全永坚道:“先请官家继位,再传诏天下,召忠臣义士勤王,岂不更好?”

张世杰点点头,但置身于这些妇人、幼儿、纨绔之间,其实心知成事的可能微乎其微。

不过是受了朝廷重恩,尽力而已。

~~

永嘉县北。

楠溪江畔,有三十余人的队伍正在赶路。

走在正当中的是一名白发白须的老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旁边有跟着仆役搀扶。

周围有一些护卫模样者,其余的则多是书生文士打扮。

“老相公,小人打听了,顺着这楠溪江再走上三十余里,便是永嘉县城。到了那也许就有船只,乘船南下不远便可到达江心屿。”

“好,好啊。”

“老相公还走得动吗?”

“歇一歇吧。”

“这边……”

队伍于是到溪边小憩。

有一名书生挠着胳膊上被虫子咬出的红肿,向老者问道:“老师,学生走了一路,还是想不明白,终是没能忍住,想请老师解惑。”

“问吧。”

“天下形势至此,宋亡唐兴,更迭已不可阻挡。学生观唐军过境秋毫无犯,想必唐主亦是英主。而老师如今南下投奔幼主,功成之可能不过万一,死生大祸却即在眼前,何苦还要前往?”

“死生事小,廉耻事大啊。”

老者说着,叹息了一声。

他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了,又道:“官家是老夫亲手教导的,老夫没能尽到帝师之责,大宋社稷若亡,老夫罪莫大焉。故而,旁人可降。老夫却万无投降之理。”

这白发苍苍的老者,却是赵禥的老师叶梦鼎。

叶梦鼎今已年逾七旬,且罢官多年,如今宋亡却还毅然南下,只这份铮铮风骨,便让其门生旧吏们感佩万分,追随他南下。

众人稍歇了片刻,继续赶路。

还未到永嘉县,却见有两个乡兵拦在路上。

“前面的是什么人?!”

“我等想要南下往永嘉县。”

“如今改朝换代了知不知道?!”其中一个乡勇大声喊道:“知县已得到了诏书,当了唐臣。准备暂设关卡,防止前朝余孽通行。你们是什么人?若要往前,需先核对户籍、报知南下目的……”

众书生面面相觑,其后拉着叶梦鼎往后退了一段路。

“老师,前面怕是过不去了。”

“是啊,永嘉县既然已经降了。我们这些书生,如何还能到得了江心屿?”

“老师,回去吧。既来了一趟,知事不可为,老师已无愧于心了……”

叶梦鼎不由老泪纵横。

他朝着南方跪倒,三叩首,恸哭不已。

“先帝呐!老臣无能,一不能教导官家勤政、二不能阻大奸之徒专权、三不能挽社稷倾危,老臣深负先帝重托啊!”

“老师,你已尽力了……”

众门生故吏也是纷纷大哭,扶起叶梦鼎。

最后又向南方望了一眼,众人就这般掉过头,折返向北。

走了半途,恸哭而归,便算是这位老臣为大宋社稷尽了最后的孤忠了。

~~

于此同时,楠溪江下游。

永嘉县城如今正处于平定赵宋余孽的暴风眼,此时却意外的风平浪静。城头上插的旗帜虽已经换成了唐旗,只是县城守卒本就不多,也只有廖廖几个兵士正守在城门处。

一队宋军士卒正扶着一具棺木堂而皇之地出了永嘉县城,抬到了江边的船只上。再警惕地回头看去,县城守军还是没有动静。

这或许与陈宜中在永嘉县的威望有关,任意一个县城出了宰执,且宰执还三天两头地回乡,知县都会很难办。

“左相,请吧。”

“我自己会走。我母亲既走了,我还能抛下她吗?”

身穿孝服的陈宜中冷着脸,领着家小跟着士卒们出了县城。

他脸上有悲意,却也有不满。

出了城门,他忽然转过身,向还在守城的乡兵喝道:“你们不敢拦我吗?你们不是已经降唐了吗?!来,我与他们都是叛军,来平叛啊!”

风吹过地上的沙石,没有人动。

“陈相公,就别为难我们这些小人物了,知县也是顺大势而为。乡里乡亲的,你若真想走便快请吧。再晚,官兵可就真来了……”

(sdingdiannn/ddk88179823/75340924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