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番外篇·长子(为盟主“张无忌000000000”加更)

建统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京城,宫城。

“方才陛下问了我一句‘后宫也分南北不成?’因昨日我们与巧儿、文婉打骨牌,却未带她们几个。可赵衿那牌技,谁肯与她打?不若直接给她钱罢了。”

张文静说到这里,不由莞尔,捧起捣好的养颜膏闻了闻,又递给高明月闻。

“再添些益母粉吧?南北分裂以百年计,愈合岂有这么快的?陛下心里也急。”高明月道:“今日过来却有另一桩事,大郎与二郎再过半个月便从漠北回来了。”

“赶不及年节,能回来过上元节也不错……捣好了,可以敷了?”

“嗯,敷上了再说吧。有桩事,长宜也不知当如何处置,干脆直接禀给陛下了。”

“太子这性子就是好,凡事能亲力亲为则不假他人之手,而遇难决之事又肯询旁人意见。不像别的几个,又轴又不懂事。”

“你莫怪他告状就好……”

待高明月说过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张文静沉默了片刻,道:“我说呢,太子待了三年,他只待半年便回来,还当是他待不住了随长兄一道归来,原是混成了这混帐德性。”

她脸上敷着养颜膏,看不清神情,但听语气,已是非常不快。

高明月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孩子们回来了再谈。”

“那位图兰朵特公主也押回来了?”

“是啊,唐太宗时,灭了东突厥,把颉利可汗关在长安跳舞。西突厥可汗的儿子内附,唐太宗将衡阳长公主嫁给他,平定了龟兹。陛下如今关着包忠邦,却还差一个阿史那社尔,押回来看看吧。”

高明月说到这里,又道:“但听说这小女子桀骜难驯,不会是陛下的阿史那社尔。二郎想必也是被她气狠了。”

张文静在高明月这里并不拘束,拉过毯子盖好,以免着凉了。她想了一会,问道:“我可否见见她?”

“不见为好,她很危险。”

“这些年养尊处优的,连晒太阳都怕,难怪你小瞧我。”张文静手指稍稍点了点眼角的养颜膏,道:“但还不至于怕个小女娃子。”

高明月道:“关于她还有桩事,只是眼下还不好确定,需再等两个月才会知道……”

~~

建统十八年,正月初九。

张文静看着儿子进到殿中,把抱在怀里的小女娃放下。

“乖,雁娘带你去找姐姐们玩。”

“娘亲,我二哥回来了。”小女娃奶声奶气道。

“小十三姐儿,过来,二哥有礼物给你。”

张文静却是使了个眼神,让雁儿把小女儿抱走。

李长靖才从袖子里掏出一件玛瑙饰品,道:“娘,我给小十三……”

“不必给了,谁知你从何处抢的沾血的物件?”张文静淡淡道,“免得脏了十三姐儿的手。”

李长靖一听,二话不说便在殿上跪下。

“大哥冤我的,我是否犯了军法只要审了那些俘虏便知,他们所有人都看到过忽秃仑与孩儿早就好了……怎么说呢,父皇当年到亳州时劫了娘亲……”

“别把你的脏事拿来与我和你父皇相提并论。”

张文静叱断了儿子的狡辩,毫不留情拿起戒尺,重重给出了一下。

“啪。”

李长靖吃痛地咧了咧牙。

“总之孩儿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心思在当时犯军法,是大哥冤我的。”

“自以为聪明是吧?”张文静问道:“你到底是觉得你能骗过你大哥?还是能骗过你父皇?”

“孩儿只要能骗过那些臣属,他们就不会找孩儿叨叨叨叨了嘛。”

“啪。”

戒尺再次打下。

“还在自以为聪明,一边向臣下表态要夺位,一边让太子为难,还想出这种混帐话来哄鬼,当我与你父皇老糊涂了?”

“孩儿知错……但,是父皇允孩儿争位的。”

“啪。”

张文静再次拿戒尺抽了一下儿子的背,叱道:“有些事你父皇会与你说。往后你少与张家那些兄弟来往、沾染恶习。”

“是,孩儿不会沾染恶习。”

张文静道:“我打算向你父皇进谏,让你娶了忽秃仑……”

“什么?”李长靖倏地一下抬起头,道:“孩儿不要!娘亲疯了不成?那母狼在漠北杀了我多少同袍,我娶她,呸,我没杀了她已经是对她够……”

“你杀不杀她我不管。你从军戍边,杀敌是你应尽的使命。”张文静叱道:“但哪条军律告诉你可以欺辱女俘?这就是放你去军中,你为大唐将士带的好头?”

“是她先动的孩儿,那是谁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第二天的草原,是野蛮之地,对付野蛮人,孩儿只能比她更野蛮……”

“只要你还是我儿子,我就得告诉你一个道理。敢做,不论什么后果你就得担。”

李长靖在漠北时张狂得厉害,天不怕地不怕。此时跪在这殿上,目光看着娘亲手里的戒尺,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

是夜,张弘略书房。

“这是贵妃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

“娘亲能有这种荒唐的想法,父皇就有可能答应。”

“这两三年来,忽秃仑在漠北不断生乱,陛下能让二郎娶这样一个敌人?”

“我一开始也觉荒唐,但越想越害怕,这才来寻六舅。”李长靖道:“忽秃仑只要向大唐表了忠心,愿助大唐灭了金帐汗国,甚至是伊尔汗国。相比那广袤的疆域,她的罪行会得到父皇的宽赦。”

张弘略点点头,沉吟起来。

忽秃仑也就是在漠北还能称得上“唯一与大唐相抗的黄金家族”,实则不过是小打小闹,朝廷用来练兵的对象。

相比而言,金帐、伊尔汗国才是国力能与大唐相抗的大敌。

“二郎,这位图兰朵特公主继承了海都的威望吗?”

“六舅?”

李长靖苦笑着摇了摇头,给张弘略斟了杯茶。

“六舅不必打这个主意,她就是一匹危险的母狼,我绝不娶她。”

“若二郎娶了她能由此灭了金帐汗国,往后……”

“往后也就回不来了,世代封藩于西陲吧。”

张弘略低声道:“也未尝不可,想必这也是贵妃的意思。”

李长靖愣了一下。

这本不是他六舅能说出的话。

他抬起茶杯抿着,目光看去,一年不见,今日重逢只见张弘略面有病容、满头白发。

他恍然间明白了什么。

夺嫡,对于张弘略而言,是一种期待。

眼看着自己的外甥一点点长大,愈来愈文武双全,期待他有朝一日君临天下。

仅凭这个期待,就让张弘略斗志昂扬了十余年,为大唐社稷鞠躬尽瘁以求上进;也是因为这个期待,让张家、甚至曾经的北方世侯们奋发图强,拘束子弟,生怕坏了二皇子的前途。

但现在,张弘略的一生已经快要走完了,天子正当盛年、雄姿勃发。

这些,李长靖能理解。

他仰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满口苦涩,之后感到了回甘。

“六舅说的我明白,但我不娶忽秃仑,宁可不争位,我都不会娶她。”

“为何?”

“不喜欢,我从不委曲求全。”

“那二郎又何苦招惹她呢?”

“我招惹她?”李长靖摇了摇头,自语道:“这京城真是没法待了。”

张弘略道:“若仔细一想,贵妃这般安排也是为了二郎好。”

“六舅,便是西征,我也能凭自己的本事,此事不必多说了。”李长靖道:“我就怕娘亲说服了父皇,六舅可愿帮我劝劝父皇?”

“朝臣中若有人能说动陛下,只怕不是我啊。”

“陆公?漠北之事具体如何,陆公也很清楚。”

弘弘略点头道:“只怕陆君实不肯为二郎说话。”

“是啊,陆公不喜我的张狂,也觉得该给我个教训。”李长靖想了许久,叹道:“我明日去陆府拜会。”

说着,他站起身来,又道了一句。

“我会让他知道,人长大是会变的,我已经成熟了很多。”

张弘略笑了笑,抚须道:“二郎这便走了?你十二舅给你送了礼物,可一并带去?”

“十二舅的礼物?”

李长靖回过头,犹豫了片刻,挥了挥手,颇为洒脱道:“算了,回头又要叫娘亲责怪,担不起。”

~~

正月十六,东宫。

“殿下,二殿下到了。”

李长宜从案牍间抬起头来,道:“让他过来。”

不一会儿,李长靖施施然然走了进来,径直走到李长宜身后,看他处理文书。

“何事?”

“唔,想与大哥一起吃顿饭。”

李长宜头也不抬,道:“昨日上元节,我难得清闲些。你偏要今日来。”

“昨日陪一个人去看了花灯,今日才得空。”李长靖不由自主地笑了下,眼神有些不同起来,“你可看了?今年的格外不错。”

“年年都一样,今日为何能想到要请我?”

“未必是我请,大哥请我吃也是一样的。”李长靖道:“陆公说,只要大哥与他说一声,他便劝说父皇,不让我娶忽秃仑。”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是她先来惹我的,老子早把她*得**了,结果等她被老子擒了,还要拿话激老子,说老子才是她养的小白脸,老子能忍吗?她……”

“嘭”的一声。

李长宜不悦,一拍桌子叱道:“洗干净嘴再来。”

“军中说话不都这样。”

“我在军中三年,没见有人比你还脏话连篇。”

“你不上战阵,不与小卒为伍呗。”李长靖道:“总之,我不能输了她。”

李长宜问道:“凭什么你就不能输?”

“我从来就没输过。”

“幼稚。”李长宜低声道了一句,继续处理公文,道:“等政事堂来收了这些……一会想吃什么?”

“包氏酒楼,火锅涮肉乃京中一绝。”

李长宜问道:“哪个包氏酒楼。”

“哦,你三年多不在京城,有所不知。”李长靖道:“也就三年前吧,有人自称是包忠邦子孙,说牛羊肉片就是他家开创的,专做火锅,生意极好。”

“真是?”

“假的,但也许有亲吧?长得又蒙又汉的,不知是否是真的。包忠邦有个孙儿告到包淑仪那里说是冒称,包淑仪没理会。”

“可口?”

“那店家的辣椒油调得与众不同,连父皇都微服去吃过两次……”

李长靖回到京城以后,面对长辈、兄长,气场便与在军中时不同,话多了不少。

至于李长宜,只喝了三小杯酒,脸颊便泛起微红,那威严感消了下去,话语渐多。

“我告诉你,那日我真杀了你的头,父亲也不会怪我。休真以为我怕了你的小伎俩,懒得与你纠缠而已。小时候天下未定,长辈们忙,你们几个小的,谁不是我带着长大的?”

“哈?”

李长靖酒量好得太多,转眼已喝了一壶,毫无醉态。

“我最烦人说‘太子把诸兄弟带大’,我们才差几岁?是我和你,一起把那几个小的带大的好吗?但就是你老成些,你是太子,什么都是你了不起。”

李长宜笑着摇了摇头,道:“从小到大,我替你收拾了多少烂摊子。那年贺兰山之战,你偷偷逃出长安城,遇到盗贼,是谁给你找回来的?”

“要不是你,我那年便杀了第一个敌人。”

“还有件事。”李长宜道:“其实我一直信你说的,从你犯军律到现在过了六个月,而忽秃仑肚子都八个月了……”

“你说什么?!”李长靖惊愕了一下。

李长宜道笑道:“还不确定是你的,不是吗?”

“我确……娘的!她算计我。”

李长靖很久没有说话,只闷头给自己灌酒,直到最后,用力地搓了搓脸。

“前几天,我遇到一个小娘子……我带她去看花灯……我一开始就没想碰忽秃仑,我就是怕压不住她那股狠劲,大哥你懂吗?她是草原上的母狼,我是拼了命才按住她……但她不一样……”

“哭了?”李长宜笑了起来,显得有些温柔,低声喃喃道:“这才算什么啊,要争皇位,比这残酷一千倍。你真的太软弱了。”

“我知道残酷,如今我还能把握得住,也能拘束那些人,我也怕以后……”

李长宜抬手摇了摇,道:“有些话,父皇本就是想等你从军回来再与你说的,但今日,我来与你说。”

“好。”

“我从来就不觉得你有威胁。”

“你侮辱到我了。”

“与你是否出色无关。”李长宜道:“父皇就没想过把皇位传给除嫡长子之外的儿子,他要的是国家稳稳地过渡,度过这最迅速发展的数十年……你别急,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父皇允许你争。他从来就没有因你争位而责罚过你什么。”

李长靖傲然抬了抬头。

李长宜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父皇不想让我安乐,因此一直默许你做这些。这道理,我也是近两年才想明白。”

说过这句话,他站起身来,摇着头醒了醒酒,最后拍了拍李长靖的肩。

“多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鞭策。”

李长靖有一瞬间恍惚了一下,觉得自己像是醉了,问道:“你想骗我?”

“也许吧。”李长宜道:“说句心里话,我很在意兄弟间的情义,否则,我还能信任谁来屏藩国家?”

~~

次日,宿醉醒来,李长宜揉了揉额头,有些记不起昨日与李二郎说了些什么。

“殿下这是喝了几杯?”刘姄问道:“昨夜回来后,反而酒劲还上来了。”

李长宜抬手,比了个“三”。

“这般多?”

刘姄故作吃惊,道:“殿下怎能喝三杯这么多?”

李长宜自嘲地笑了笑,拉过刘姄的手,问道:“昨夜二郎说我老成,我确实从小就老成吗?”

“也不会啊。”刘姄道:“殿下不记得蒙军杀到潼关那年,我爹留守长安,殿下趁他睡着,把他胡子剪了?”

“有吗?”李长宜道:“他们似乎没发现是我做的?”

“还不是我给你揽下了?”刘姄白了他一眼,笑道:“不过呢,虽然有这么一点点调皮。但相比你的兄弟们,你还是最懂事的。起来吧,父皇召你议事,似乎事情不小,兀鲁忽乃打算把汗庭迁到斋桑湖。”

“那六郎离得就更远了啊。”李长宜喃喃了一声。

这日,他离开东宫,风一吹,才忽然想到昨夜与二郎说了什么。

但想必二郎也不是说放手就放手的,慢慢来吧……

~~

建统二十一年,七月末。

北平城外,征西军大营。

李长靖一身戎装,大步追上李长宜。

“大哥,我再说一次,我不会纳忽秃仑为侧王妃。我绝不会让素儿与那种母狼同居一个屋檐下。”

“我何时说过要你纳她?她又何时说过要进你的门。”

“她说过。”李长靖道:“她在私下里威胁我。你们都不信我……”

“我没听到。”李长宜脚步不停,道:“我只知道她的儿子长得和你一模一样,我已经很后悔替你向老师说好话,看看你留下的这一堆破事。”

“当年在贝加尔湖,是你不让我杀她。”

“是我,我故意坏了你争位的资格。这样行吗?”李长宜终于肯回过身,道:“我知道忽秃仑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狠,她豁得出去,她是狡猾的狐狸和凶狠的狼。你傲?你觉得你笑一笑能搞定世上所有女子?好,哪怕有一个女人你搞不定,那就是忽秃仑,你跑去招惹她,你该。”

李长靖道:“不需要她,我们也能灭金帐汗国。”

“是,但你知道有她在能少死多少将士吗?”李长宜拍了拍他的脸,道:“你马上离开京城了,清醒点,你不是父皇,你的历练远远不够,别再逞能。往后每看到忽秃仑一次,你就给我警醒些,别再犯糊涂、耍幼稚,这是整件事里唯一的好处了,二郎。”

“我知道。”

李长宜叹了口气,还是用力抱了抱李长靖,道:“要对陆三姐儿好,她忍了你这一堆破事,还肯陪你去西北。”

“我会。”

“你是成家立业的男子汉大丈夫了,别再像以前不懂事。”

“好。”

“灭了金帐汗国,别辱没了你的姓氏。”

“好。”

李长宜最后拍了拍李长靖的后背,道:“走了……”

~~

建统二十九年。

“咦,今日竟摆上酒了,殿下何事如此高兴?”

“你我夫妻今日小酌一番。”李长宜伸手拉过刘姄的手,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我本以为我们这代人感受不到这种喜悦,但今日我收到二郎的战报了。”

“打败金帐汗国了?”

“此战不容易。”李长宜浅浅地抿了一口,放下酒杯,道:“战场远隔千里,朝廷每年花费钱粮无数,迁人口、开荒原、养马匹……终是以国力压过了金帐汗国。”

刘姄眼带笑意,盯着丈夫的嘴唇,看他小口小口地抿酒,每次她都是仰头一大杯灌下去。

即便是这样,待李长宜饮了五杯,几乎快要醉倒了,刘姄还是半点醉意都没有。

她爹、娘可都是千杯不倒的人。

李长宜喃喃道:“二郎原本不懂事,这些年历练下来,终于长大了。”

“那殿下的历练在哪里呢?”

“我是长子嘛,小时候带弟弟妹妹就是我的历练。”

刘姄眼中笑意愈浓,还伸手摸了摸李长宜的头,道:“明明是我陪你一起带那几个小的。”

李长宜却已经醉了,头一倒,倚在刘姄怀里。

“姄儿姐。”

“嗯?”

“我的难处,从来不是二郎……是朝臣们的期待……太子难当就难当在这些期待。”

“那,父皇怎么说的?”

“父皇说‘就是得给他们留点期待,不然,他们如何容忍朕这个暴君’……他还说,再过十年就给我铺路,以保稳定过渡……可我其实不想他老……”

刘姄一手搂着的肩,一手拿起酒壶把最后一点酒也喝光了,道:“我爹说,哪有那么多愁的呀?再多麻烦,总有解决的时候。”

“嗯,幸而是你。”

“长宜。”

“嗯?”

“你最好了。”

~~

建统三十九年,宫城大殿。

“看看吧。”

李长宜上前,接过几封诏书看起来,有些惊讶。

“这是朕给你那些兄弟们的诏书,提前让他们知道,明年朕会传位于你。”

“可……儿臣还未准备好。”

“就是知道你没准备好,才让你准备。”李瑕缓缓道:“否则等朕不在了你再接手,镇得住吗?”

李长宜却只感到惘然。

“如今这时代,工业腾飞的基础已渐渐有了,往后会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会有怎样的变故,连朕也不知……总之,放心大胆地做吧,朕会是你的后盾。另外,朕也有些朕的事情。”

“儿臣……遵旨。”

“给兄弟们写信吧,告诉他们你的治国之策。”

李长宜行了一礼,捧着诏书出了大殿。

他身材高挺,走在这宫城中却依旧显得非常渺小。

而放眼天地,这个国家的疆域已太大。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过治理这般广袤疆域的经验,只能慢慢摸索。

为盟主“张无忌000000000”加更,感谢盟主的打赏~~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88179823/75117887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