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终宋 > 第394章 轻薄儿

终宋 第394章 轻薄儿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3-26 00:11:33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三人聊到后来,贾似道意兴阑珊,自拥着美姬去歇了。

廖莹中今日肩上挨了一下重的,任由人捏着,那侍女一双素手虽轻,依旧疼得他不时嘶出声来。

“满朝皆言东翁‘失大臣之礼’,非瑜今日见识了?”

“大开眼界。”李瑕道。

“可知东翁为何如此?”

“爱玩?”

廖莹中叹道:“东翁不是纨绔子弟出身,而是少时太苦,功成名就后才放浪形骸。”

李瑕问道:“那是……报复性放浪?”

“东翁如此,只怕与父、祖旧事有关。两辈人清廉刻苦半生,不得善终……”

浴池中水始终是那个温度,李瑕听着廖莹中缓缓述说,渐渐了解了贾似道的生平。。

贾家说来显赫,乃汉代名士贾谊之后。

贾似道的祖父名“贾伟”,贾伟曾镇守四川开江,越级上书揭发数名大将之罪行,被挟怨报复,含冤而死。

贾似道之父名“贾涉”,贾伟冤死时,贾涉年方二十,奔走申诉,伏阙上书,泣诉十年,终使贾伟沉冤昭雪。

之后,贾涉入仕,出任淮东制置使,极力招揽起义叛金的山东义军,也就是李璮之父李全率领的忠义军。

嘉定十二年, 山东七十城“归三百年之旧主”,次年, 严实应召归顺, 太行山以东之地尽归宋朝版图。

贾涉又激励山东义军北伐, 传檄中原“以地来归及反戈自效者,朝廷裂地封爵无所吝”, 金国大震,称“宋以虚名致李全,遂有山东实地”。

但好景不长, 宋廷很快负担不起山东义军花费,称“未有毫发之益,而所丧巨亿万计”,而李全势力壮大后,渐有割据之心。

彼时贾涉已察觉李全野心, 不停以利诱、分化的手段防范李全, 丞相史弥远却一意拉拢李全, 不断授以高官。

贾涉夹在其中左支右绌, 精疲力竭之际,朝中不停有人弹劾他养虎为患, 全盘否定了他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

至此, 贾涉心力俱疲,身患重病,同年金兵大举进犯,贾涉带病出战,大败金兵,回师途中病亡。

其后, 代替贾涉之职的许国、徐晞稷等人手段极端激起李全的叛变, 宋廷又丢山东之地,虽杀李全,但李璮、严实皆叛宋成为蒙古世侯……

贾涉死时,贾似道不过十一岁,且是庶出,其生母胡氏是贾涉的小妾。且贾伟、贾涉为官皆有清廉之名。由此可见,贾似道显然不是从小就是鲜衣怒马的纨绔子弟。

通过廖莹中的诉说,李瑕大概能够想象得出年幼时的贾似道承受的是怎样的管教……

父、祖皆含屈暴毙,家族重担压在一个小小的庶子头上,要何等刻苦读书才能振兴家业?

一直到贾似道十九岁时他姐姐才入宫、次年被封为贵妃;三年后他以父荫入仕;再三年,进士及第;中枢任官三年, 改任湖广统领, 至孟珙麾下;两年升任户部侍郎;又两年以宝章阁直学士兼沿江制置副使……可谓平步青云。

之后二年间,孟珙、贾贵妃相继逝世,贾似道升官的速度却未减,十年间已入枢密院事、封临海郡开国公……

“世人皆言东翁乃纨绔子弟浅薄鄙陋,全凭惠顺贵妃裙带得以晋升。然惠顺贵妃薨后十年,东翁方才真正崭露头角。”

廖莹中说着,叹息一声,又道:“旁人出任沿江、两淮,粮饷无支,贫民困苦,唯东翁不仅不伤百姓,粮饷自为调度,且尚有余蓄支援他方。仅凭裙带,可做到这一点?说来,竟唯有史岩之当年说了句公道话‘似道虽有少年习气,然其材可大用也’。”

李瑕点点头,道:“贾相公确是有真本事的人,但少年习气也是真的。”

“我未见过贾家太公,但说来,是板刻正直之人。想来……东翁少年时读书太苦,心底恨太公……”

李瑕明白廖莹中所言之意。

在一个孩子眼里,父亲、祖父为国尽忠一生,换来的只有壮志难酬、中寿而亡,留下孤儿寡母。母亲每日里的喝骂都是要他如何维护贾家的清正忠义之名,无非是“你若不上进,欲辱父祖荣光否?”之类的……

物极必反,贾似道成年后如此放纵,只怕有一份抵触在其中。何况其人仕途确实太顺遂了,心高气傲,自负非常。

廖莹中道:“今日,非瑜也顶撞了东翁许多句,东翁丝毫不怪罪,显是极欣赏你……可知为何?”

李瑕道:“我对贾相公有利处。”

“不仅如此。”廖莹中叹道:“东翁家里想让他活成非瑜这样啊。”

“我这样?”

“坚忍、沉稳,如何说呢……”

“自律。”李瑕道。

“是啊,东翁常念一首诗,‘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贾相公虽未生在贞观开元时,已是‘斗鸡走犬过一生’了。”

谷 廖莹中苦笑道:“但他依旧想过要像你一样活。”

“放不下?”李瑕问道:“既恨父辈的忠贞勤勉,又须得继承这份忠贞勤勉?”

“非瑜可知,这是谁的诗?”

“不知。”

廖莹中长呼一口气,方才缓缓道:“王介甫。”

李瑕在宋朝活了这么久,亦是博学了不少,问道:“变法的王安石?”

“走吧,洗得差不多了,更了衣再谈……”

~~

李瑕想着今日发生的一切,隐隐有些开始了解贾似道。

谁不喜江南繁华,谁不喜锦衣玉食、终日逍遥?但国业家业风雨飘摇,该担负的,谁也躲不掉。

贾似道嬉笑怒骂的背后,是少年习气未消、或是对家族命运的反抗、或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掩饰……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愿为五陵轻薄儿……王安石……”

脑子里默念着,李瑕忽感到自己被轻轻捏了一下,低头看去,见是那在帮自己擦拭、更衣的侍女朱唇轻咬,眉目传情。

“官人若想要,其实……”

“这不代表想。”李瑕道“我自己来吧。”

他披了衣服,虽不多言,神色间却是不愿被打搅的态度。

“是,奴婢引官人过去……”

推门到了另一间屋子,里面温暖如春,赤脚踩过厚厚的毡毯,躺在躺椅上,方才那侍女温柔地拢过李瑕的头发开始擦拭,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小炉上烘着。

两名侍女过来,继续为他修剪指甲;又有一侍女捧上瓜果,开始泡茶水;隐隐还有丝竹之声起。

屋中的温度、身下柔软的躺椅、少女温柔的手……样样都让人感到舒适。

不一会儿,廖莹中过来,两人方才继续说起话来。

“非瑜一路奔波,可乏了?”

“不乏,正好头发是湿的,请药洲先生接着说吧。”

廖莹中舒服地哼了一声,道:“王介甫那诗,还有前四句,‘欢乐欲与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迟。白头富贵何所用,气力但为忧勤衰’。这何尝又不是东翁的写照?”

李瑕微微笑道:“不像吧?”

在他以为,王安石与贾似道完全是两个评价,一个是名垂青史,一个是遗臭万年。

廖莹中道:“说来可笑,东翁与王介甫完全是两样人,王介甫为人朴素、不迩声色,其妻为其置一妾,王介甫见之,问‘何物也?’,岂不可笑。”

李瑕点点头,仅这三个字,他便能感受到王安石的古板。

“之后呢?”

“王介甫问那女子身世,得知是丈夫欠了官债卖她为人妾,遂赠钱,放她夫妇团聚。”廖莹中道:“他那人……苏老泉说他‘囚首丧脸’,只这四字,你便可知一二。”

“囚首丧脸?”李瑕再次在这些读书人面前显得有些无知。

廖莹中道:“面垢不洗、衣垢不浣,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王安石那执拗、邋遢的样子马上在李瑕脑子里形象起来,确实与贾相公是两个极端的人。

李瑕知道廖莹中不会无缘无故谈王安石,再想到贾似道先前所言,问道:“贾相公莫非想当王安石?”

“谁敢当王介甫?”廖莹中低声喃喃道,“非瑜未听人骂吗?‘矫情立异之臣,启靖康之祸,葬大宋半壁江山,流毒四海,遗臭万年’……若非局势至此,东翁岂敢效仿?”

李瑕不由诧异。

他见的事多了,却未想到今日还能听到这样的话。

就贾似道这等青史唾骂的大奸臣,竟还有脸嫌弃王安石遗臭万年?

“……”

(sdingdiannn/ddk88179823/7328993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