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八戒:小婿有礼了!

“大慈恩寺住持钟金,姑息养奸,纵容不法,杖责八十!”

“番僧所犯罪行,严惩不贷,所犯死罪者,三日后公开问斩,余者驱置烟瘴地卫,遇赦不宥!”

“噢!噢!”

对于京师百姓来说,陶仲文的倒台与九叶灵芝草的威胁,根本是不为人知的隐秘,距离普通人最近的,还是对番僧秋风扫落叶般的缉捕和审判。

当公告一出,衙役宣读,不知是谁带头叫了一声,大伙纷纷拍手叫好,可谓大快人心。

严世蕃搂着自己的二十一房小妾,坐在华丽的马车中,正好听到欢呼声传来,掀开帘布朝外看了看。

立刻有亲随前去询问情况,回来禀告:“小阁老,刑部贴出公告,京中百姓正议论番僧受审。”

严世蕃虽然酒色财气,种种恶习,样样都沾,但仗着记忆力好,对于朝堂之事了解得一清二楚:“这些还是前戏,接下来对于番僧朝贡的整顿,才是重中之重……你觉得没了番僧如何?”

亲随也不喜欢看到那群藏地僧人,在京师地界耀武扬威,却知严世蕃喜怒无常,不敢乱言,模棱两可地道:“小的见识浅薄,对于番僧的好恶所知不多,只觉得这件事闹得很大……”

严世蕃冷笑:“当然大了,这仅仅是赶走番僧那么简单吗?这是断了多少官员的财路啊!”

中国历朝历代的朝贡,都主张厚往薄来,“西洋诸国素称远蕃,涉海而来,难计岁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明朝更是有明确的“封贡体系”。

这套体系并不是人傻钱多,而是有着相当深远的外交影响,同样也不资助敌人,比如蒙古部落就是想要朝贡都朝不了,最后俺答汗带兵打到北京城下了,逼着朝贡互市。

不过到了中后期,随着明朝各方面的衰弱,封贡就开始变质了,番僧朝贡更是多受诟病。

正统年间,每次番僧入贡才三四十人,景泰年间,增加到了三百人,等到堡宗经夺门之变后的天顺年间,已经多达两三千人,更近的正德年间,由于皇帝喜欢番僧带来的新奇玩意,赏赐丰厚,番僧的数目膨胀到上万不说,还多有伪造身份,冒充来领赏的。

嘉靖初,把番僧入贡的人数限定回三百人内,但放开容易,收缩难,哪怕以这位道君皇帝的偏好,都未能执行规定,年年超额。

因为多年的习惯,朝贡体系早就形成了一套利益输送。

番僧入贡是不用全部入京的,如嘉靖三年的记录,番僧总人数一千四百多人,其中一百六十多人进京,其他人都留边,就是少数代表进京,领很多人的赏赐,这其中可操作的余地就太大了。

根据后世统计,明廷赏赐一名番僧的钱财,相当于给一位七品官员发俸禄,得宠的甚至到了四品官员的级别,那种法王级别的就更丰厚了,而明朝自己的官员则常常发不出工资,那会发生什么事情,自然可想而知。

封贡体系里面的“起送官”是肥差,各地的官员,尤其是边境省份的,更是直接贩卖名额,事涉“怀柔远人”,还难以查证。

这也是为什么从奏疏来看,反对番僧入贡的大明臣子非常多,但基本上只能提供批评意见,而想不出解决办法,最终这一政策懒惰地随王朝苟安下去。

严世蕃对于贪污这块门儿清,知道番僧这表面上的顽疾,背后牵扯到的利益有多么大,眼见整肃番僧掀开了大幕,心中是既期待又警惕。

期待的自然是那位入京一年就能完成身份三级跳,所展现出远胜以往天师的道医,在这种政事方面会如何焦头烂额……

警惕的自然是父亲严嵩看得没错,此人和陶仲文邵元节都不一样,他是真的会干涉政事的,绝不能以简单的天师视之,偏偏宗教领域又是他们不擅长的,没有及时打压下去,或许会后患无穷……

严世蕃再度探出头,朝大慈恩寺的方向凝视片刻,哼了哼:“走!”

“开了个不错的头!”

李彦自然不会理会这位小阁老的感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安排,他所做出的整顿,没有超出时代太多,参照了历史上的张居正。

嘉靖朝打压佛门,但没有将番僧朝贡的风气扼杀,等到嘉靖一死,隆庆时期还好,到了万历,又请番僧入宫内诵经,但入贡的人数却大大减少。

这就是张居正的铁腕作风,他直接写信给甘肃巡抚面授机宜,告知处理番僧入贡的意见:一是不鼓励,让藏地不要再派僧人来了;二是假如非要来,人数不可参照其他入贡的部族;三是规定时间地点,由陕西境入,冬来春回;四是内库赏赐,都要由张居正本人审核过目。

经过张居正的整顿,明廷扭转了风气,确定了“给赏只是特恩”的原则,后来几朝也限制度牒规模,多次重申嘉靖禁令,封锁戒坛,不再大量封授藏僧等等。

可见真要治理,是完全能够办到的。

既为天师,宗教这方面就要管起来,番僧的乱象显然属于其一,反正不用花费多少精力,他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小经验的。

李彦真正的精力,还是用在探索天地上面,目前的切入点就是无生老母的真实身份。

他静静地立于大雄宝殿之外,自然而然地与整座寺院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这是唯识劲第六感的运用,也是翻阅了三藏真经,体悟后的提升。

对于佛门经典的理解,他十分透彻,更在里面那位再度出现的净坛使者之上。

事实证明,晾上几日的办法很好。

龙女不现身,才短短三天,八戒就急了。

第一日还只是稍稍等待,眼见供品放下,没有“白龙师弟”的身影,就带着供品离开;

第二日就已经四处张望,等待了足足半个时辰,才闷闷不乐地带着供品离开;

今日出现后,这位生性好吃,肚肠又大的净坛使者,甚至没有第一时间去看供案上的灵果,反倒是在殿内徘徊了一圈,朝着外面飞来。

李彦静静站立,没有视线凝视,也没有气息探查,却能敏锐地把握住其动向,八戒的意念到了大雄宝殿的门前停下,片刻后重新转了回去,在供案边上等待起来。

里面在等,外面也在等。

边等边修炼,李彦心态平和,不急不缓。

毫无疑问,里面的耐心根本比之不过,又等了半个时辰后,才失望地离去,那透出的情绪波动,好像连灵果都不香了。

“看来无生老母在他心中的重要性,还要超出预料……”

李彦等到八戒离去,才漫步进了大殿,到了供案前,手掌一翻,紫电病床出现。

无生老母躺在上面,依旧是七针制神,只是恢复了意识,也能开口了:“神医救治,吾铭感于心,不知可有挽回之法?”

李彦并没有给出否认三连,但话语确实比较冰冷:“来自于白莲教的信仰祭祀之力,源源不断地涌入体内,很是棘手。”

“失去了人参娃娃对于土地的改造,他们依旧贯彻信仰,又很是奇怪。”

“但不得不承认,如此作为,确实让你有着堕入邪灵的巨大风险,你若是有秘法,不可保留,现在说出。”

无生老母淡淡地道:“吾教新兴不过数十载,小神若有他法,也不会藏于那灵芝草体内沉睡……”

李彦道:“那想要治好你,就需要将塞外的白莲教扫荡了,显然不是一时之功,涉及到明廷与蒙古,世俗与宗教的纠葛!”

无生老母默然。

李彦又道:“不过罗教即将洗刷罪名,被列为正教,得朝廷认可,更要与白莲之流划清界限,这点你可以放心。”

无生老母改变称呼:“多谢天师,吾教信徒都是真诚之辈,理应得到公正的待遇。”

说完了罗教,李彦指了指桌案:“此处刚刚有佛门的净坛使者降临,对于这位菩萨,你可有交情?”

无生老母轻轻摇头:“神佛消隐后,吾方才诞生,并不知这尊菩萨,更不识得。”

李彦道:“净坛使者亦是慈悲为怀,这几日得知你的情况后,尤其关心,交流一下病情如何?”

无生老母闻言稍稍沉默,但最终还是拒绝道:“吾不愿见那等陌生的神祇……”

李彦目光一动,嘴角扬起:“就怕这位迫不及待,想要来见你了,我先回避一下,让你们交流病情。”

“等一等!”

说罢他身形一转,绕到佛像身侧,消失不见,而无生老母刚刚开口唤了声,就发现面前的供案流转出微不可查的波动,一股意念去而复返,再度降临。

紫电牢笼收缩,七针制神隐去,她整理仪态,准备好迎接,然后发现,一个肥头大耳的老猪出现。

但看到自己的一霎那,那老猪的面容就是一变,赶忙用袖子遮住恶行恶相的面庞,再度放下时,已是成了个俊俏郎君,往供案下一跃,舔着脸来到面前:“星君在上,小婿有礼了!”

(sdingdiannn/ddk56895872/7623568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