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道门各派初归心,从大真人号令!

“龙婆交代了!”

当陆炳兴奋地来到身边,告诉这个好消息,李彦也微微一笑:“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什么地方?”

陆炳将口供递了过来,简单概括:“在一座残破的龙宫里,九叶灵芝草起初被栽种在其中,后养出灵智,每年都会在一段漕河内行动,龙婆要见它时,也用特定的方式约出。”

“生出的灵智,类比于三岁的孩童么?”

李彦仔细看了看口供,有些凝重:“这灵芝草是仙家之物,确实不可能随意存放于水中,否则必出异相,本以为是布置了神禁,没想到是寄生在昔日的江河龙宫,倒是麻烦了。”

有鉴于那带给他不小阴影的人参娃娃,对于这类在天地污浊时期生出灵智的花花草草,陆炳都觉得不是善类:“不错,现在这灵芝草有了龙宫的保护,就算龙婆将它供出,也要防备其自我产生报复的念头,释放污秽之力!”

李彦颔首:“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不能功亏一篑,得将一切情况都考虑进去……”

陆炳沉声道:“我刚刚已经通知漕运总督,择精锐配合,一定要将此物拿下!”

早在确定万圣公主以运河威胁时,锦衣卫就紧急调动各地的十三太保,把守运河各个地段,进行搜寻排查,现在更是有的放矢。

李彦则安排好了道门各派,准备立刻行动:“事不宜迟,我们出发吧,早一刻收了九叶灵芝草,心中早一刻踏实。”

陆炳由衷地道:“此番幸得先生出手,解决大患,安定社稷,还我大明一个清平江山!”

想到可怜的真龙之气,李彦暗暗摇了摇头。

可惜嘉靖朝文武大才极多,连锦衣卫这种特务机关,都出了陆炳这样的异数,却终究还是难以挽回江河日下的国政。

千年之期么……

正考虑着这件俗世与神话的纠葛,刚刚出了诏狱,就见戴着暖耳冬帽,裹着白狐披风的吕芳从轿子中走出:“咱家来得巧了,两位这是?”

陆炳道:“龙婆交代了,我们正要去除掉运河的祸患!”

“哎呦,那可是大好事!”

吕芳喜上眉梢,也是由衷的高兴,却又凑到近前,换上一副肃穆谨敬的面容,压低声音道:“只是那贼犯之前所言,万岁爷十分上心,还要问出个准信才好。”

陆炳心头一沉,李彦则早有预料。

嘉靖本来不是正统的太子登基,属于天上掉馅饼,对于真龙之气当然更为看重,也就是负责审问的,是给他戴红花的自己和奶兄弟陆炳,不然的话,早就转交给司礼监辖下的东厂了。

只给龙婆一日时限,正是知道嘉靖在此事上不会有耐心,现在可以回应了:“请吕公公禀告陛下,处斩案犯之际,真龙之气自会回归。”

陆炳松了口气,吕芳稍作沉吟,也点头道:“那敢情好!”

如果这位将真龙之气从龙婆体内取出,再转交给嘉靖,以其多疑的性格,肯定会怀疑在此过程中,会不会截留部分下来,到时候闹了脾气,周围的人日子也不好过,如今这般处理手段,则再合适不过了。

待得吕芳匆匆回宫复命,两人翻身上马,领着锦衣卫精锐往港口而去,与漕运总督会合。

明朝的京杭大运河,承袭自元代,但每年经过的漕粮是元代时期运输量的近十倍,这一切不仅与粮食货物不靠海运,全靠内陆的江河运输有关,也归功于对运河的疏通和修缮,而负责这些工程的,正是漕运总督。

当李彦和陆炳带着一众精锐抵达码头时,就见冬日的寒风里,已经有一群人抵达,为首一位身材高瘦的老者迎了上来:“陆都督!李真人!”

两人还礼:“欧阳尚书!”

担任漕运总督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在大明担任过此职的,基本都获得了良好的仕途和名声,而现在这位工部尚书欧阳必进,则是特派的漕运总督兼理海防。

他还有一层身份,乃是严嵩妻子欧阳氏的亲弟弟,严世蕃的亲舅舅,属于严党的中流砥柱。

毫无疑问,这是一位关系户。

在扳倒陶仲文的过程中,李彦自不必说,陆炳也是居功至伟,吕芳则参与到抓捕龙婆,揪出大内隐患,唯有严嵩一直没有插手的机会,被排斥在外。

向来只有严党抢功的份,什么时候让他们靠边站过?

得李彦提醒,再加上了解严世蕃的为人,陆炳是有过防备的,果然发现了不少小动作,不过还未加以警示,对方就主动罢手了。

陆炳也不想与如日中天的严氏父子交恶,既然对方退了一步,也投桃报李,让欧阳必进参与,果然嘉靖早有此意,各有功绩,皆大欢喜。

不过欧阳必进并非无用之辈,相反他能力突出,端慎老成,在治理地方时还发明了人力耕地机,功泽后世,虽然是靠了关系进来的,也有真才实学。

此时看了供词中的水域,顿时惊呼起来:“贼子要么在大通河、白漕与卫漕游走?要么在会通河盘踞?”

朱元璋立国时期,国都在金陵,四方的赋税是经过长江运送过去的,天然水系使用起来很方便,漕运并不发达,针对运河的治理,仅仅限制在几个局部的河流上。

全国性质的运河整治,是朱棣时期开始的,北自大通桥起,南到杭州,全长共三千余里,分别由大通河、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组成,总称之为漕河。

这些是官方称谓,到了各地还是以当地为号,通俗好记。

比如大通河的源头,是昌平深山中各泉水汇合后流经都城,然后流过大通桥,向东流到通州,最后流入白河,在本地人口中,又叫“北京港”。

白漕又称白河,元代的时候被称为通州运粮河,从通州往南流,最后在天津流入卫漕。

卫漕即卫河,元代的时候被称为御河,从天津往南方流动。

欧阳必进失色的原因正在与此,九叶灵芝草活动的范围,太接近京师了,简直就是在眼皮子底下活动。

这是龙婆有意为之。

离得远了,哪怕污秽爆发开来,让沿途的城镇遭受大灾,也是冰冷冷的数字,死一万、死十万甚至伏尸百万,地方官员都承受不起,京师的权贵则不见得会真正在乎,只有让都城感受到切肤之痛,才具备最强的威慑性。

欧阳必进就紧张非常:“这三段河道绝对乱不得,不然的话,整个京师都要遭殃!”

陆炳道:“京师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会通河又如何?”

欧阳必进惨然道:“那里其实更重要,是南北之脊啊……两位随我来!”

跟着这位漕运总督上了大船,进入船舱后,就见一幅地图铺开,其上正是京杭大运河的各个河段,虽然肯定不如后世那般精确,但就如今的年代而言,已经标注得极为详细。

李彦暗暗点头。

明朝中后期在许多方面很是拉胯,所幸运河是民生根基,治理得还是不错,万历年间的《河防一览》中都有言,“治河莫难于我朝,亦莫善于我朝”“以治河之工,而收漕运之利”。

而欧阳必进的手指在运河中部划过:“这条会通河,永乐九年开始重新修整,前朝的河道狭窄、水浅,不能通行大型船只,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又决口,淤泥阻塞,只能再次开凿,重新修整。”

“就为了修这条河段,征用民夫三十余万人,历经四年才完成,修筑闸门一百多个,又设置积水、进水、平水等闸门五十余处,还修建二十座堤坝防止河水外泄。”

“其中为了引水分流,河床上建的南北两坝闸最为重要,控制水量,南流三分,南会泗水,北流七分,注入御河,民间又称‘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陆炳脸色难看:“如果灵芝草在这里爆发生乱,那就相当于把运河拦腰斩断?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彦则开口问道:“会通河既是人工开凿,大致有多深?”

欧阳必进这点并不能确定,询问了漕运的官员后,给予答复:“最初是深一丈三尺,宽三丈二尺,本朝尚未有过大的修缮,淤泥堆积,恐怕要略浅些,不过载重八百斛的船只,依旧可以自由行驶。”

李彦道:“太浅了,江河中的龙宫不比四海龙宫庞大,却也难以在这么浅的河道通行,除非九叶灵芝草主动离开龙宫,亦或是运用类似于须弥芥子之类的手段……”

陆炳精神一振:“所以会通河作为南北之脊,对于运河的破坏性虽然最大,但灵芝草最有可能的,还是在靠近京师的河段徘徊?”

欧阳必进皱眉:“可万一不是……”

李彦道:“对于一个有灵性,但灵智又不是太高的目标,我们只能设想它位于自己的舒适区间,再进行侧重,否则一条一条河段搜寻过来,肯定打草惊蛇,后果更为严重。”

这样勇于承担责任,欧阳必进还是十分佩服的,目光上移,落在大通河、白漕和卫漕上:“如果以深度确定位置,倒是好办了,能容纳龙宫的河段并不多。”

陆炳道:“我们还有龙婆交代的秘法,可以将灵芝草引出来,只要它浮上水面,一切都好办了。”

李彦道:“这类灵物都极为敏锐,还是要做好战斗的装备,战前还要选定几处可以舍弃的河段,如果难以将龙宫直接拿下,就要将它逼入那里,将污染降低到极致。”

陆炳看向欧阳必进,欧阳必进咬咬牙:“好!我来选!”

大船驶出码头,正式进入大通河,舱内的漕运官吏忙碌起来,锦衣卫则配合调动周遭城镇的兵力,万一发生洪涝事件,要组织百姓转移。

李彦来到甲板上:“下来吧!”

半空中一道道流光落下,正是道门各派。

朝天宫和神乐观的道士自然是一个不拉地抵达,正一道的张玄庆、蓝道行和葛雷也现身,此前没有出现的老道士,亦随之现身,稽首行礼:“大真人!”

李彦还礼:“诸位同道,此番缉捕的目标是九叶灵芝草,此物本为天庭灵草,后被盗入人世,如今又生出灵性,窃据江河中的一座龙宫……”

“此物经由陶仲文设计,体内积蓄着大量污浊,一旦倒灌入水中,污秽运河,到时产生的影响将难以预估,遗祸无穷,我们必须阻止它!”

群道受号召前来,却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直到此时方知事态的严重性,面色都凝重起来。

而李彦环视四方:“排查河段,组织撤离,由锦衣卫和漕司负责,突破龙宫,缉拿灵草,则要诸位协力助我!”

冲虚子和昙阳子对视一眼,没有第一时间应声。

两派出海之时,曾经布置下神禁,突入龙宫,最终在绞杀倭国修行者中派上了大用。

可那座西海龙宫里面是空的,龙族早就撤离,他们面对的其实是一个遗迹,如今则变成有主之物,还要顾及周遭的环境,投鼠忌器,难度实在远非此前可比。

其他道士同样安静了下来,不过正一道中,张玄庆仅仅经历了片刻迟疑,就下定决心,手掌一翻,取出宝印:“贫道不才,得家中长辈赐予‘阳平治都功印’,能役使鬼神,可镇此物!”

此宝一出,人人侧目,不少老道更是大为震撼。

龙虎山有两件张道陵亲赐的传承宝器,“三五斩邪雌雄剑”与“阳平治都功印”,后者是张道陵将信众分为二十四治,本有二十四块,不过别的印都收回天界,只留下阳平治这一块,将此印盖在符箓之上,将产生莫大威能。

如此至宝,以前的天师想要调用,是千难万难,现在居然主动取出相助,态度实在令人诧异。

但想到这位赐下的符箓,真的能让那些困于九劫内的前辈陷入沉眠,等待未来的转机,他们又能理解龙虎山的选择……

“好!”

李彦朝着张玄庆微微颔首,再对众人正色道:“各派勠力同心,定能以平大患,不负朝廷供奉,万民信仰!”

群道精神一振,齐声应道:“愿从大真人号令!”

(sdingdiannn/ddk56895872/7627533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