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我与佛有缘,当大力整顿佛门!

“依先生之见,龙婆所言,有几分可信度?”

铁门之外,双方再度会和,听了龙婆的话后,陆炳半信半疑。

李彦道:“龙婆行事老辣,哪怕迫于审讯压力,也不会贸然交代,此举是阳谋,用神兵来引诱我们寻找净坛使者。”

陆炳顿时醒悟过来:“万圣公主的两个条件,一是冥票,关系到死后在地府的处境,另一个则是灭佛,为的就是要逼迫那位净坛使者露面……”

“但禁止佛门信徒入寺供奉祭祀,绝非一时半会能够生效,如今龙婆撑不下去了,干脆透露出神兵的消息,借先生之手寻找,如此针对,当真是苦心积虑!”

“不过我最好奇的是,神兵真的有那般奇效么?”

李彦对于到底是哪件神兵,同样十分好奇,心中也做了不少猜测,却又觉得都不太像。

情报实在太少,他不会贸然做出判断:“依我目前的观察,天地污浊至此,仅靠一柄神兵,就想改天换地,恢复旧观,未免过于夸张……”

“不过如今的世道,确实不能以常理判断,或许真有此等奇效,也犹未可知,此事极为关键,不容有半分大意!”

陆炳终究不是修行中人,回归到运河上的威胁:“龙婆交代出了净坛使者的秘密,由此告知万圣公主,她应该就彻底绝望了,我们先将九叶灵芝草找出,再论其他!”

李彦并不认为可以取巧为之:“倘若万圣公主并不知道,九叶灵芝草的具体位置呢?”

陆炳眉头皱起:“那就麻烦了啊!”

李彦道:“无论如何,彻底突破万圣公主的心灵防线,都是一大收获,龙婆无法将所有事情都瞒住,从她口里问出更多的细节,就交由陆都督了。”

陆炳乐得多多审问:“我这边当然没问题,先生是要……?”

李彦道:“我准备具体了解一下,自从陶仲文当了天师后,对于佛教的打压,再去看一看京城的佛寺。”

陆炳十分佩服:“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才能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先生的查案值得我等学习……带上锦衣卫吧,更方便些。”

“多谢。”

如果成为了天师,道佛宗教之事当全权受其管辖,但现在李彦还是真人,直接出面确实不好,自是接受了这份好意,带上朱仲和朱四。

出了诏狱,李彦就开始发问:“陶仲文为天师这些年来,相较于本朝早期的抑佛,是否有改变?”

朱仲稍作思考,回答道:“确实有,主要是对番僧的宽容。”

“陛下即位之初,下令对前朝的‘传升’‘乞升’藏僧尽行查革,押发两广烟瘴之地充军,虽然禁绝不了番僧大批入贡,但京内番僧数目明显变少。”

“陶仲文成为天师后,则对这些番僧颇为宽容,对本地僧侣十分苛责,原本我们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分化治理之策,如今看来,怕是另有图谋……”

李彦又问:“如今京城的番僧,聚集在何处?”

朱仲道:“城外的大慈恩寺。”

李彦皱眉:“倒是唐朝的皇家寺院同名,被番僧所居,实在是玷污了寺名……”

提到大慈恩寺,最先想到自然是长安的那座,李治为了对长孙皇后敬孝所建,后来玄奘法师也在寺内开创唯识宗一脉。

如今的这座,则是北京的大慈恩寺,历史上被嘉靖拆得“寸椽片瓦不存”,全数换钱了。

嘉靖的抑制佛教,后世总结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这位大明天子本身崇信道教,年轻时就得道人调养身体,笃信道教的修身养性之法,反观佛教内部芜滥,白莲教盛行,当然有了喜恶偏向;

第二则是历朝多崇信佛教,尤其是正德时期,太监诱引皇帝崇信藏僧,恶事屡见不鲜,嘉靖引以为鉴;

第三则是嘉靖中后期财政危机严重,实在养不起规模庞大的僧人。

后面两点也能合而为一,佛教开支太大,正德年间,单单是居留在京城的番僧人数,就多达数万人,都是由内库拔银供养,这些僧人还是吃荤的,酒、肉类的饮食补贴,则由光禄寺供给,“一天至有来领二次三次者”,正德对于金钱没有概念,可了劲的花,嘉靖却不容许他的钱被这样糟蹋。

所以个人喜恶是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上看,道教确实比佛教省钱,作何选择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番僧居然还能在京师公然聚集,李彦想了想,对着朱四道:“你先带人,去大慈恩寺内探一探情况,我们随后就到。”

“是!”

朱四立刻带队,往城郊而去,李彦则带着朱仲,朝天师府而去。

由于陶仲文是被秘密逮捕,至今还没有公布朝野,天师府的抄家也没有大巷旗鼓,前两日还能听到一些哭声,今天已然变得极为安静。

陶仲文两个没有修行天赋的儿子和其家眷,被驱赶到了几间屋子住下,锦衣卫则在四处搜寻罪证和线索,分门别类整理出来了许多。

于是乎,朱仲入内后,很快命人抬着一口箱子出来:“陶府关于佛门的器具,都在里面了。”

李彦打开箱子,第一眼就看到一颗洁白如玉的骷髅头,眉头再皱:“这是骷髅法碗?”

朱仲道:“正是此物,真人或许不喜,然这等秽污之物,在京中价值极高,多为权贵追捧,这些也是陶仲文的长子陶世同所有,平日里颇为宝贝,常常取出把玩……”

这话没有半点夸张,文坛宗师王世贞,就是疑似创作《金瓶梅》,用西门庆讥讽严世蕃的那位兰陵笑笑生,在万历十四年过大寿的时候,收到好友的两件礼物,一件是白玉杯盘,另一件就是“异僧颅骨”。

异僧颅骨即“骷髅法碗”,以高僧头颅骨作为饮器,盛净水作供奉佛祖之用,如果不了解时代风气,恐怕难以理解,哪有生日礼物送一颗骷髅头的,但这颅骨恰恰是好友“搜寻苦心,尤显珍奇”。

这正是番僧带来的外来风尚,在明朝很长一段时间内,顶骨数珠、骷髅法碗等物,都是番僧进贡所献的常规物品,民间也渐渐流行起来。

《水浒传》和《西游记》里面都有类似的描写,武松假扮行者避难,从孙二娘处得了一位头陀的“一百单八颗顶骨数珠”,沙僧更是将取经人的脑袋串一串,挂脖子上,真正历史上的唐宋僧人是不会作此打扮的,唯有明朝才有这种外来习俗。

当然有人追捧,也有许多大明臣子看不惯,《止番僧疏》里面就有言,“以西番腥膻之徒,污我中华礼义之教,锦衣玉食,靡费钱粮,前拥后诃,擅作威福……献顶骨数珠,骷髅法碗,以秽污之物,冒升赏之荣。”

李彦同样很是不喜这种习俗,此时看到这些番僧的秽污之物被搜了出来,立刻道:“再查一查,还有没有中土佛教的法器?”

锦衣卫仔细搜寻,然而并无收获。

中土佛门的那些常见法器消失不见,反倒番僧之物大行其道。

李彦再翻看了几本佛经,神色沉下:“佛经古籍多有篡改,用心恶毒。”

他对于佛门那些肥头大耳的僧人一向没什么好感,但对于佛门高僧和经书典籍还是敬重的。

无论是辩证思想的角度来看,还是精神的感悟,研究佛门经典,都能令人受益匪浅,可现在的这些典籍,正如百鬼夜行图里面的《涅槃经》残页,仅仅是修改了几个字,就让语意大变,从涅槃超脱变成了永世不得超生的囚笼,被恶意篡改,其心可诛……

“这不是灭佛,而是邪佛。”

李彦放下佛经:“将物证好好保存,我们去大慈恩寺。”

如果说天师府的见闻,已经让人厌恶,接下来大慈恩寺外朱四的禀告,更让朱仲的眼神都冰冷起来,勃然大怒:“那群番僧,又贩卖良人为奴?”

朱四道:“不错,相关贼人已被捕入狱,即将处以极刑,然大慈恩寺外防守严密,显然他们还会做类似的买卖!”

李彦道:“说一说具体情况。”

朱仲深吸一口气,解释道:“这等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番僧入贡,诸多不法,正统年间就有臣子言,这群贼子‘挟带私货,劳扰驿递,成群结党,行凶打人,勒要财物,强淫妇女’,正德年间更是变本加厉……”

朱四接着道:“本朝虽不敢明目张胆的放肆,但私下里也是无恶不作,被抓到的就伏法受死,剩下的依旧铤而走险,我等锦衣卫就不知抓了多少为恶的番僧了!”

李彦冷声道:“以前听闻,中土佛门弟子良莠不齐,如今看来,这群番僧更多为凶恶之徒,当大力整顿,严惩不贷!”

谁让我跟佛门有缘呢,这次更辛苦些,在收税之前,先好好清理一番门户!

朱仲和朱四听了神色一松,目露期待。

这位即将上任的天师,远不是陶仲文可比,这群佛门败类……终于要彻底完了!

(sdingdiannn/ddk56895872/7633648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