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三百三十九章 查一查少林寺!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三百三十九章 查一查少林寺!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3-22 12:10:43 来源:顶点小说网

“你们的师弟出身少林?”

既然决定苦一苦师弟,有些信息就不需要隐瞒了,不过当金智照说出师弟出身时,李彦还是微微一怔。

少林寺后世自不必说,家喻户晓,在唐初也有了名气,少林达摩劲是佛门第一战斗绝学,凉州的安忠敬练的就是那一门。

他还不是个例, 少林寺由于参与了李世民与王世充之战,十三棍僧擒拿了王仁则,武风名传天下,贞观时期,不少崇尚武德的高门士族,都会将自家子弟送去少林寺学习武功。

不过如今去少林的越来越少了, 尤其是关内的勋贵子弟, 越来越多养在家里,吃不了苦,整天只知道斗鸡走狗,变成个无所事事的米虫。

李彦就此问道:“你们的师弟是出身高门大族,被族中长辈送进少林寺学武,还是本来就是出身于少林的僧人?”

金智照道:“这便不知了,他早已还俗,拜入师父门下后,只是聊起过往,也不好寻根问底。”

杨再威则摇头道:“我入门最早,师弟入门最晚,见面次数并不多,不是很熟悉。”

李彦又问:“那最后一次见到他, 是什么时候?”

金智照回答:“数月之前, 他由于关中大灾,为山寨求取米粮, 我让弓嗣业派了几支弓家商队去关中, 故意让师弟的手下夺取粮食。。”

李彦想到山寨里储备的粮草,在关中其他地方饿殍遍野的时候, 一个小小的山寨里面,贼匪吃得满面红光,精神十足,果然是背靠关系好借粮,弓家直接白送……

他脑海中再浮现出寨子里的好手,冷笑道:“原来如此,此人是在练僧兵,想要效仿曾经的十三武僧夺城之举,怪不得米粮管够,物资丰富,这是要趁着灾荒吸引人口。”

“如果不是北衙百骑围剿,那個山寨易守难攻,又有密道通向山腹,折冲府精兵恐怕都难以奈何。”

“相比起你们的单打独斗,这位师弟的势力更庞大,这样的寨子绝对不止一处吧?”

金智照蹙眉:“李元芳,你不是准备跟我师弟谈判么,怎么一副要将他连根拔起的口气?”

李彦道:“事有轻重缓急,这次确实是谈判,怎样找到他呢?”

金智照道:“师弟如今在何处,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以前听说,他与少林寺还有联系,你不妨派人去寺中问一问,或许有联络的法子。”

李彦点头:“好。”

少林寺距离洛阳也就六十里不到,快马的话几个时辰就能抵达,李彦招来安神感,询问道:“忠敬曾经跟少林寺的十三武僧学艺,你们与少林关系是不是很熟悉?”

安神感闻言一怔:“少林寺啊,许久不联系了,九弟的劲法是寺中僧人代师传艺,亲自来我府中教,并没有上山学艺。”

李彦细细问了后,才明白少林寺在唐初的作用,有点像佛门最出名的健身馆,十三棍僧就是金字招牌的健身教练。

但这些金牌教练流量最高的时候,是贞观时期,如今基本都已逝世,活着的也垂垂老朽,七老八十了,授艺的是徒弟辈,并且愿意上门为高门子弟当私人教练。

安忠敬就是在自家府邸学习的,并没有入寺,安氏中人也根本没去过少林。

李彦本来想着找熟人,办事效率更高,毕竟造反之事刻不容缓,万一江南那边真的乱起来,就来不及了,但既然安氏不熟,他便唤来另外几位内卫,吩咐事情,让他们上嵩山带人回来。

然而安神感在旁边听了,皱了皱眉头道:“六郎,这少林寺不比其他佛门寺院,恐怕要多派出些人手。”

李彦眉头一扬:“怎么,区区少林,难道敢抗法不遵,包庇疑犯?”

安神感顿了顿,低声解释道:“少林寺抗法不遵,不是第一次……”

其实他说了个开头,李彦就想起,少林寺还真的是仗着武力,老抗法了。

所谓十三棍僧的勤王之功,就是因为在隋末群雄之争中,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要没收少林寺土地,少林寺立刻反抗,相助大唐。

而后李渊又下诏拆除少林寺院,解散众僧,原因众说纷纭,反正少林又不肯服从,不过大唐一统天下的格局已成,他们没有硬顶,命代表前往觐见李世民,讲述功劳,恳乞留置,最终当了几年钉子户,也不了了之。

这座寺院目前还不是天下第一名刹,在佛门的影响力远不如大慈恩寺,连法门寺都不及,但它兴盛的时期就在唐朝。

在期间积累下一万四千多亩田地,楼台殿阁五千余座,僧徒数千,政坛上没少林寺什么事,可仗着田多,日日操练僧兵,想要对付这个坐地虎,也很不容易。

安神感担心的显然就是这点:“少林寺不比其他寺院,寺中的僧兵是太宗御口亲赐,若是起了冲突,内卫只去区区几人,势必讨不得好,而一旦没有证据,他们矢口否认,最终也奈何不得。”

李彦转向金智照:“除了少林寺这条线索,你还有别的联系方法吗?”

金智照摇头:“没有了,我们往日都是各行其是,很少聚首。”

谷擸 李彦沉吟片刻,声音冷了下来:“看来我要入宫请一份旨意了!”

……

紫微宫城。

东宫。

内侍禀告:“殿下,内卫李机宜觐见。”

太子正在和群臣议事,脸色立刻变得郑重:“请他进来。”

其他臣子听了,神情也凝重起来。

李元芳上次来,还是雍王李贤被封赏之时,巧妙化解危机,如今雍王在府上修注《后汉书》,与众学士不亦乐乎,兄弟和睦,传为美谈,众人近来轻松许多,关中灾情基本稳住,接下来就是逃荒的百姓重回州县安置。

这位所做的都是大事,此番前来,是内卫又发现了什么情况?

李彦走入殿内,将证词呈上:“殿下请过目。”

太子细细看了,顿时皱起眉头:“鄱阳王欲在江南之地起兵谋反?”

此言一出,殿内群臣纷纷变色。

起兵谋反,真要发生了,那是本朝第一遭啊!

反倒是太子最为冷静,这位监国理政,愈发沉稳镇定,开口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此事不可大动干戈,令江南动荡。”

这句话就表明了态度,如果是武后,就算明知鄱阳王是冤枉的,也要加以利用,达到政治目的,太子则想压下。

但苗神客上前一步,谏言道:“殿下,贼人歹毒,万一裹挟着鄱阳王的名声,真的起兵造反,就算失败,对于殿下监国的威望,和江南之地的百姓,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啊!”

其他东宫官员和北门学士也持类似意见:“殿下,这件事必须防范于未然,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太子沉吟后,缓缓点头:“是我考虑不周,确实不能置之不理,涨贼人气焰……去请来侍郎来!”

来侍郎是宰相来恒,兼吏部侍郎,基本是接了李敬玄的班,不过权势远没有当年李敬玄那么大。

因为这位是江都人,并且不太擅于团结手下,虽然提拔了不少江南出身的官员,但还没有整合成一股真正的江南势力,李治正是看中了他这些特点,才予以提拔,避免再出现李敬玄一家独大的情况。

一家独大确实避免了,但近来朝堂之上又有地域争斗的迹象。

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想要争取他们的权益,向关内士族发难,直指空出来的六部要职,太子居中调解,也希望借此机会平衡各方政局。

在这个方面上,太子和李治、武后的观念是一致的,关中权势比重太大,必须加以制衡。

来恒入殿时,是带着几分欣喜的,如今刑部侍郎、户部侍郎都空缺,这两个实权位置一旦争取下来,他就能形成一大派系,这个诱惑谁能抵挡?

结果入殿拜下,再接过证词,匆匆一扫,来恒的神情顿时凝固,失声惊呼:“鄱阳王一向体弱多病,岂会起兵造反?这恐怕是贼人的污蔑!”

关系到谋逆大事,他也不敢把话说死,倒是太子颔首道:“我对这位四哥还是有印象的,他是个温和良善的人,不会行此恶事。”

来恒心头一定,如蒙大赦:“殿下仁德。”

太子道:“如今漕运日重,却无官吏专职管理,我有意开漕司,整顿漕运,加大各地漕米的输济力度,来侍郎,你往江都一行,将江南之地的情况禀告。”

来恒心领神会,朗声道:“臣责无旁贷!”

一旦江南之地出了谋反的大事,甭管成功不成功,那江南士族之前的努力都是前功尽弃,而如果以平叛姿态去,也会是沉重打击,现在太子明以漕运之事,暗中让他调查,这是要在消弭祸事的同时,将影响降到最低。

当然,这就要考验执行者的能力了,来恒身为宰相,自然不会认为解决不了这件事,斗志昂扬的领命,很快退下。

定下这最要紧的事情,太子止住了其他官员的讨论,默契地看向李彦:“元芳,你可还有其他要事?”

李彦道:“内卫追查线索,与一座佛门古刹有关,臣请旨,查一查嵩山少林寺!”

(sdingdiannn/ddk56895872/7268428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